走私貓議題,政府如何面對這次電車難題?【社會觀察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日,走私貓安樂死的新聞燒遍多個網路社團。眾說紛紜謾罵不斷,有譴責者發聲,也有譴責譴責者的言論。從網路上廣泛的討論,不難看到多數人對於這件事的憤怒;多數人憤怒的出現,明確的標示這件事如何凸顯社會淺藏的矛盾。
他們到底在討論什麼?在憤怒什麼?我想先透過較為主流的觀點切入。

關於「政府沒有錯」:


朱家安的文章提供了一個既使「我們覺得可憐」、「認為動物權利應該重視」,但仍然「沒有理由譴責政府」的重要觀點。朱的觀點可以理解成:
1.)我們對於這件事的憤恨不平,是因為我們覺得貓咪被安樂死是可憐的
2.)可憐蘊含了我們認為安樂死就算人道,同樣是痛苦的
3.)我們在意動物福祉,應避免其遭受痛苦,然而相異情況下痛苦難以衡量
4.)對於動物福祉的關注,與其譴責政府,不如資助動物之家、譴責買賣貓狗者;並且後者比前者合理
5.)此議題上譴責政府,移轉了走私方與動物買賣業者的責任,是對政府道德勒索
6.)這些不幸是買賣貓的參與者的錯誤
7.)我們沒有好理由譴責政府
是的,朱的文章點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政府並沒有走私,而是破獲了非法走私的漁船」。不論從哪一個觀點來看,政府在某種程度上並不「直接」促成事件發生。
多數譴責政府的言論,將政府描述成殺害貓咪的兇手,這樣的描述不只扭曲實際的資訊,也滿足了朱所提到的「混淆事件的責任」,最終造成對於政府的道德勒索。因此,我們沒有譴責政府的好理由。
然而我們真的沒有好理由譴責政府嗎?我想有的。

責任歸屬vs.更好的處理方式:


讓我們把事件區分成兩部分,前半部是「貓咪的走私」,後半部是「政府的處理」。並且,我認為在前半部與後半部事件的模糊不分,才是真正的混淆責任歸屬。
尋找事件中的責任歸屬,有時需要更嚴謹地將事件分割來理解,以譜清完整事件的經過與樣貌。並且在特定情況中,做了正確的事,不必然等同於這是事件的『最好處理方式』。在此次情況中,我們對於整府的期待是做對,並且做好。

貓咪走私部分

前半部分的走私情況中,做錯事的固然是走私貓咪的一方,這時政府破獲這場走私案其行動具有正當性;我們在道德與法律上都有好理由支持政府,這時該被譴責的是走私方。

政府處理部分

然而,後半部分政府的處理方式是透過全數安樂死,以確保外來疾病不進入台灣;這樣的方式雖有法律為其背書,屬於正當合法,並且是為了保障全體國民安全,卻難與我們的直覺相符。雖然基礎可能不一致,不過普遍多數人會認為,「非絕對必要情況下,我們沒有好理由撲殺任一生命」
「保護貓咪生命」與「全體國民健康」實際上並非「電車難題」,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也不必只從中選一者
基於現行法律基礎,政府處理方式絲毫沒有被譴責的理由。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不能「期望政府有更好的處理方式」,而這觀點正是多數人譴責政府的基準。我們真的需要基於可能帶有外來疾病,而全面拒絕領養機會,全數撲殺嗎?並且在動保團體第一時間聯繫,願意提供經費篩檢的情況下,政府堅決撲殺是否真的有其好理由?
一決策是否為一個好的決策,符合法律非其全部的指標;我們也常找到不符合法律,但是一個更好處理方式的案例。這部分的討論暫且不展開贅述。
有了區分前兩部分的概念,我們再回頭思考這起事件。在責任歸屬的討論,可以發現前半走私部分,我們應該譴責的是「走私者而非政府」。後半政府處理部分,我們所譴責的是「政府無法做出最好的決策」,並且這樣的譴責「也不意味著我們認為走私者是正確的」;對於責任移轉的擔憂,實屬多餘。

總結:


民眾的憤怒與譴責,並不愚昧,也並非思慮不清無法判斷走私方與政府的責任。反而是更明確地指出了,現今法律已無法清晰捕捉我們對於什麼是「好處理方式的想像」,這傳遞了十分明確的警訊。
此次政府決策是否真的是最好的處理方式?著實令人存疑,並且拒絕民間建議、無法隨著時代變通、永遠要透過複雜程序修改的法律,在更多時刻確實是我們應該極力譴責的。網路上無法散去的特別氣氛,更像是在塑造一個不可批評的政府,而非針對問題的探討。所有指責者都是傻子、思慮不夠縝密,無法理解政府的用心良苦。
最後,關於「可愛」是否構成我們判斷一動物是否該被保護?想要買「特定品種寵物」是否知的該被譴責?留待後續其他機會探討吧。

您有不一樣的想法嗎?歡迎留言批評指教!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還請點擊讚賞公民的『按讚鈕』,雖然還要先登入很困擾,但這可以實質的幫助我這一人團隊產出更多文章!謝謝您!
文組中的文組,哲學系學生轉職軟體工程師的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第三隻灰色的那種,城市裡相當常見的鴿子。眼睛沒來得及闔上,看不出致命傷,周邊也不存在任何血漬,只有幾粒稻穗散落,隱隱約約的說明了事發經過...
Thumbnail
隨著時代進步,現代人都不想生小孩,而飼養毛小孩,有的養貓有的養狗,不管養什麼都好但請不要傷害牠們更不要丟棄牠們,身為一個毛小孩的主人就要有主人的樣子要照顧毛小孩的一生,在外面看到很多流浪的狗狗貓貓我都覺得很可憐,但自己沒有能力可以負擔那麼多,我是希望這樣毛爸毛媽,不要因為一時興起想養毛小孩的衝動而造
個人因素不養寵物貓狗等,在拙作「不養貓狗但關心牠們」乙文提及流浪貓狗愛心人士李喜貓李老師非常孝順仁慈。但亦有少部分人不喜歡寵物卻空洞言詞表達養寵物即不孝子女之評論,須知不孝順與養寵物非同等;而不孝子女絕對無仁愛之心! 養寵物玩票性質有之、對貓狗或其他寵物玩膩了随便丟棄亦有可不能以偏概全!需知人
Thumbnail
近年來,動物權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對於動物的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也逐漸成為社會議論的焦點。本文透過一則動物園內的故事,以及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探討人類應如何幹預與尊重自然循環。另外,人類不必將所有生物的生死套上自身的濾鏡,同時強調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形成一種關係,應尊重並堅定自己的信念。
人與動物的關係 自古以來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動物伴隨著我們,不論是食用的羊、豬、雞、鴨等,或是狩獵、牧羊的狗、耕田的牛,人們將這些資源視為「資產和財產」,不論是殺害動物還是虐待、不善待都沒有人介入,沒有專屬的法條約定和規定這些動物的保障,而動物保護法的出現,正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權利,也把家中的寵
  在「電車問題」被流行文化式地廣泛流傳之前,台灣大眾的一般性知識裡面,最像是道德哲學討論的,是與極度具象與就事論事的電車問題恰好相反的,接近於純思辨問題的「性善論或性惡論」爭議。不幸的是,這個議題能為思考與行動者帶來的實踐意義看起來相當有限。
如何分辨野兔是否真正需要幫助?還是只是暫時落單、不需要人類介入? 野兔的救傷流程與家兔完全不同,所以最重要的是民眾要能分辨家兔或野兔,才能決定如何行動。
Thumbnail
動物保育、保護,如今已走入大眾的目光中,甚至成為主流社會所信奉、支持的重要價值之一;然而,在保育稀有動物、反對虐待動物的同時,將動物作為招攬客人的展演工具、以保育或教育之名對動物們行終身監禁等行為,卻諷刺地同樣被接受。究竟什麼是動物保育/保護?其真正的意義又該包含哪些價值觀?
Thumbnail
台灣人熱愛養寵物,近年台人寧可養貓狗也不願生小孩。不過寵物確實是療癒人心的好夥伴。但從事殯葬與禮儀的職員可不樂見這些毛孩的出現,這就要提到華人的一項傳統觀念-停靈忌貓狗。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第三隻灰色的那種,城市裡相當常見的鴿子。眼睛沒來得及闔上,看不出致命傷,周邊也不存在任何血漬,只有幾粒稻穗散落,隱隱約約的說明了事發經過...
Thumbnail
隨著時代進步,現代人都不想生小孩,而飼養毛小孩,有的養貓有的養狗,不管養什麼都好但請不要傷害牠們更不要丟棄牠們,身為一個毛小孩的主人就要有主人的樣子要照顧毛小孩的一生,在外面看到很多流浪的狗狗貓貓我都覺得很可憐,但自己沒有能力可以負擔那麼多,我是希望這樣毛爸毛媽,不要因為一時興起想養毛小孩的衝動而造
個人因素不養寵物貓狗等,在拙作「不養貓狗但關心牠們」乙文提及流浪貓狗愛心人士李喜貓李老師非常孝順仁慈。但亦有少部分人不喜歡寵物卻空洞言詞表達養寵物即不孝子女之評論,須知不孝順與養寵物非同等;而不孝子女絕對無仁愛之心! 養寵物玩票性質有之、對貓狗或其他寵物玩膩了随便丟棄亦有可不能以偏概全!需知人
Thumbnail
近年來,動物權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對於動物的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也逐漸成為社會議論的焦點。本文透過一則動物園內的故事,以及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探討人類應如何幹預與尊重自然循環。另外,人類不必將所有生物的生死套上自身的濾鏡,同時強調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形成一種關係,應尊重並堅定自己的信念。
人與動物的關係 自古以來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動物伴隨著我們,不論是食用的羊、豬、雞、鴨等,或是狩獵、牧羊的狗、耕田的牛,人們將這些資源視為「資產和財產」,不論是殺害動物還是虐待、不善待都沒有人介入,沒有專屬的法條約定和規定這些動物的保障,而動物保護法的出現,正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權利,也把家中的寵
  在「電車問題」被流行文化式地廣泛流傳之前,台灣大眾的一般性知識裡面,最像是道德哲學討論的,是與極度具象與就事論事的電車問題恰好相反的,接近於純思辨問題的「性善論或性惡論」爭議。不幸的是,這個議題能為思考與行動者帶來的實踐意義看起來相當有限。
如何分辨野兔是否真正需要幫助?還是只是暫時落單、不需要人類介入? 野兔的救傷流程與家兔完全不同,所以最重要的是民眾要能分辨家兔或野兔,才能決定如何行動。
Thumbnail
動物保育、保護,如今已走入大眾的目光中,甚至成為主流社會所信奉、支持的重要價值之一;然而,在保育稀有動物、反對虐待動物的同時,將動物作為招攬客人的展演工具、以保育或教育之名對動物們行終身監禁等行為,卻諷刺地同樣被接受。究竟什麼是動物保育/保護?其真正的意義又該包含哪些價值觀?
Thumbnail
台灣人熱愛養寵物,近年台人寧可養貓狗也不願生小孩。不過寵物確實是療癒人心的好夥伴。但從事殯葬與禮儀的職員可不樂見這些毛孩的出現,這就要提到華人的一項傳統觀念-停靈忌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