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爾庭.圖片提供/國立臺灣圖書館.圖片授權/Shutterslock
資源分配邏輯下的縣市重劃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來臺,起初延續日治時期州轄市的規劃,設置行政區。但二二八事件爆發後,中華民國政權意識到推動地方自治,有助於收攏民心,遂在 1950年推行「小縣制」,將全臺劃分為十六個縣,新竹市也被降格為新竹縣中的縣轄市。
中華民國政府繼承了大部分日治時期的治理體制,相對有能力以人口、地理面積等客觀數據,從資源分配角度劃定行政區域,務求地方平衡。然而,城市變遷難以預料,1982 年,在新竹科學園區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新竹市被升格為省轄市,新竹縣市再度分家。2010 年後,在《地方制度法》修正之下,主要都會區歷經整併、升格,形成當前六都直轄市的局面。這也讓大新竹地區浮現希望縣市「再度」合併的聲音。
誠然,臺灣戰後零碎的行政劃分,早已難以涵括當代的生活圈範圍。對縣市合併的呼籲,也常以爭取更多中央資源,提升行政效率為出發點。然而,縣市間的合併,若未從國土規劃和城鄉發展的角度加以權衡,純粹為了升格爭取資源,很容易造成大者恆大,城鄉資源分配更加失衡。行政區劃範圍不論大小,都是為了回應當時統治需求,由上而下的重新劃界,未必能提升治理效率,也未必能真正解決人民的生活問題。
事實上,歷史長河之中,臺灣的行政區域時簡、時繁,即使幅員相似,在相異的治理方針下,仍舊形塑截然不同的中央-地方權力關係,直接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因而,討論行政區劃變革時,除了討論合併與升格,更應當思考「如何治理」的課題,共同面對遠遠超出既有疆界的新時代課題。
新時代的治理模式?從縣市合併到跨域治理
社會學家 Manuel Castells 曾指出,我們處於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都市化過程中。不僅都會空間持續往外擴散,溢出行政疆界,城際之間也以過去無法想像的方式相連結。人群頻繁互動製造的交通、污染、生態等課題,都超出個別地方政府所能單獨處理的範疇。
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竹科人的生活軌跡早已跨越縣市邊界:位於新竹市東區的公司,員工可能居住在新竹縣, 而隔壁同事,每天從桃園通勤上班,電話線上那頭的供應商,廠區則位於苗栗竹南——更別提「新竹科學園區」 本身由中央管轄,有著超出地方政府的獨立權限。那麼,竹科引發的居住、交通等問題,究竟該歸屬哪個政府單位處理呢?
近年,「跨域治理」概念逐漸獲得臺灣地方政府重視。跨域治理主張促進地方政府之間,乃至政府和民間力量之間的合作,一同處理跨域議題。實務上,臺灣各縣市也推出不少區域合作平台,例如「北臺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這項由北部八縣市共同組成的跨域治理平臺,成立 17 年來推動多項從能源、交通到國土規劃等跨域議題。跨域治理在臺灣,當然還有一段長路要走。然而,正如同新竹州的州制,推動了當時地方自治的新觀點,在討論縣市合併之前,我們也應當思索新時代的治理模式為何?從而,我們需要怎樣的行政區劃?
參考資料
出版者不詳(1940),《新竹州要覽》(昭和15年版)。
李宗信(2020),〈五州三廳與空間治理規劃〉。《臺灣學通訊》第116期,p.12-15。
陳國川(2018),〈新竹市街的出現與發展〉。出自韋煙灶編,《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新竹市文化局,p.367-390。
馮國峻 (2008),《治理臺灣:從行政區域的變革看清朝、日本總督府與中華民國政府的空間治理策略》。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
葉高華(2010),〈臺灣的行政區 1684-1945〉https://mapstalk.blogspot.com/2010/02/1684-1945.html)
藍奕青(2011),《帝國之守── 日治時期臺灣的郡制與地方統治》。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學位論文。
本篇文章出自《貢丸湯》Vol.25「新竹的日本,日本的新竹」
去哪買?|
想看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