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好大的新竹州!新竹州與臺灣行政區劃的變遷(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謝爾庭.圖片提供/國立臺灣圖書館

你可曾好奇過,為什麼「竹南」位於苗栗而不是新竹,但竹東、竹北都算在新竹呢?原來,在日治時期,這三個地方都歸屬幅員遼闊的「新竹州」管轄。新竹州是當時北臺灣的經濟重鎮,涵括現今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坐擁從蓪草到石油等豐富原物料。只不過,隨著政權變遷,如今行政邊界已改頭換面。以新竹為基點,追溯臺灣不同歷史時期的區域劃分邏輯,可看出各政權治理策略的差異,更隱然折射出臺灣經濟社會的變遷軌跡。
新竹州管內略圖:新竹州的範圍幅員遼闊,橫跨現今桃竹苗地區,處處有高山,也有豐富的物產。

新竹州管內略圖:新竹州的範圍幅員遼闊,橫跨現今桃竹苗地區,處處有高山,也有豐富的物產。

「新竹」的首次出現

清廷將臺灣正式納入版圖後,行政資源最初高度的政經中心,然而,也是「新竹」一詞首次出現集中在臺灣南部地區,現今嘉義以北到基隆一帶, 甚至全由「諸羅縣」管轄。1721 年(康熙 60 年) 發生朱一貴事件,清廷才意識到臺灣地方治理的課題,選擇在當時北臺灣最早開發的竹塹地區設立淡水廳治(1723 年),清領時期中葉以前,北部地區都歸屬淡水廳管轄。於行政區劃的歷史時刻。

總體來說,清領時期的行政區劃,大多被動應對移民反抗事件而作調整,行政中心也只以力所能及的管轄範圍,點狀設置,並無複雜的治理分級。一般認為,一直到臺灣建省(1885 年),清廷才算建立臺灣土地的基本認識,出現初步的現代化治理特徵。

從中央集權到地方自治雛形

日人來臺初期,政權尚未穩定,為了平亂綏靖,在短短 六年內就變更了七次行政區劃。直到 1901 年,總督府認為既有的地方制度欠缺彈性,遂提出「總督府─廳」 的二級制,臺灣正式進入「廳制時期」。廳制標誌了臺灣地方制度往中央集權化的轉變,不論是二十廳(1901 年)或十二廳(1909 年),看似區劃細小,實則嚴密控制:每廳之下均設有警務課,並設有支廳,以警部擔任支廳長。透過密佈全臺各地,配有警察權的地方官廳, 以及各地的保甲和派出機關,中央能機動的調配警察力 量,對基層實施實際支配,確保殖民興業過程的平穩。


1920 年(大正 9 年),甫上任的文官總督田健治郎, 一改過往中央集權態勢,以「內地延長主義」為執政方針,期望透過地方自治促進殖民同化、地方繁榮。因此將十二廳整併為「五州二廳」,採「州─郡─街 庄」和「州─市」的分級體制。除此之外,更規範州、市、街庄等單位為「地方公共團體」,州被賦予財政權,也可在一定範圍內經由地方議會制定法律。「州制時期」是臺灣日治時期持續最長,影響最深遠的地方制度階段。」


研究者馮國峻曾將日治時期的臺灣行政區劃史總結為:「由簡到繁、再到簡」的過程。作為現代化的殖民政權,日人積極進行土地、人口、舊慣等調查,藉由科學數據和檔案改革社會制度,從最初的不了解, 一步步以全新體系將重組臺灣的地方治理,達到殖民統治的目的。各州乍看幅員廣大,卻在層層機構下緊密運作,和清領時期的治理狀態大不相同。

曾經輝煌現代的新竹州

州制時期,新竹州的範圍,橫跨了現今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和臺北州、臺中州上下接壤。新竹州以下,設置桃園郡、中壢郡、苗栗郡等八個郡,以及新竹市(1930 年由新竹街升格)。新竹州人口約有 80 萬人,在當時是臺灣北部原物料及工業重鎮:從新竹市區的現代化糖廠、新竹山區的茶葉和蓪草,再到苗栗錦水的天然氣和木材, 以及桃園的稻米,都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州制時期同時也是新竹現代化的轉型期。1905 年開始的市區改正計畫,已將城內舊有的道路截彎取直,改為棋盤狀道路,重組新竹的城市空間格局。而 1925 年,新竹州廳、新竹(街)市役所、新竹州圖書館陸續落成,城市的行政和商業中心逐漸移轉至州廳周邊地區。縱貫鐵路和公路陸續在 1908 年和 1925 年貫通,強化西部各區域的聯繫,也進一步推動新竹的都市化。


本篇文章出自《貢丸湯》Vol.25「新竹的日本,日本的新竹」

去哪買?|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pse.is/3r6yrz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https://pse.is/3pqqfu
各地獨立書店:https://pse.is/3h68nr
全台誠品、金石堂、墊腳石書店
見域小賣店:新竹市長安街6號(平日13:30-18:00,假日無固定)

想看電子版?|

讀冊電子雜誌:https://pse.is/3phgyv
Readmoo電子雜誌:https://pse.is/3pvsmc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1/10/20
感謝分享!👍
avatar-img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清領時期 臺灣府設臺灣、鳳山、諸羅三縣,清之所以將台納入版圖絕非是想除去明鄭勢力,對於台的建設和經營定不以為然,為此怕臺灣在成為反清基地,特頒「渡台禁令」,使得臺灣于清初時並無太大墾辟,清朝的消極政策使在台的漢人與原住民衝突更加,治安的惡化、’官府的苛政,1721年爆發的「朱一貴事件」,就此雍正在位
Thumbnail
清領時期 臺灣府設臺灣、鳳山、諸羅三縣,清之所以將台納入版圖絕非是想除去明鄭勢力,對於台的建設和經營定不以為然,為此怕臺灣在成為反清基地,特頒「渡台禁令」,使得臺灣于清初時並無太大墾辟,清朝的消極政策使在台的漢人與原住民衝突更加,治安的惡化、’官府的苛政,1721年爆發的「朱一貴事件」,就此雍正在位
Thumbnail
到了日治時期,舊有封建制度下的科考晉升不再適用,傳統的權力結構與政治遊戲規則也隨之改變。在新政府的統治下,經濟權力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仕紳們祈求身家安全以及既有地位與利益的保障; 另一方面,初來乍到的殖民政權,也需仰賴仕紳在地方上的社會網絡與影響力,延續他們在官民間的中介…
Thumbnail
到了日治時期,舊有封建制度下的科考晉升不再適用,傳統的權力結構與政治遊戲規則也隨之改變。在新政府的統治下,經濟權力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仕紳們祈求身家安全以及既有地位與利益的保障; 另一方面,初來乍到的殖民政權,也需仰賴仕紳在地方上的社會網絡與影響力,延續他們在官民間的中介…
Thumbnail
被稱為明治浮世繪三傑之一的小林清親(1847-1915),是戰爭繪中最活躍的畫師,存世約300多件甲午已為主題的三連錦繪中,他的貢獻便占近百幅。
Thumbnail
被稱為明治浮世繪三傑之一的小林清親(1847-1915),是戰爭繪中最活躍的畫師,存世約300多件甲午已為主題的三連錦繪中,他的貢獻便占近百幅。
Thumbnail
你可曾好奇過,為什麼「竹南」位於苗栗而不是新竹,但竹東、竹北都算在新竹呢?原來,在日治時期,這三個地方都歸屬幅員遼闊的「新竹州」管轄。新竹州是當時北臺灣的經濟重鎮,涵括現今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坐擁從蓪草到石油等豐富原物料。
Thumbnail
你可曾好奇過,為什麼「竹南」位於苗栗而不是新竹,但竹東、竹北都算在新竹呢?原來,在日治時期,這三個地方都歸屬幅員遼闊的「新竹州」管轄。新竹州是當時北臺灣的經濟重鎮,涵括現今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坐擁從蓪草到石油等豐富原物料。
Thumbnail
距今一百年前,1920年的10月1日,台灣的行政區劃歷史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變革。當時,日本總督府統治台灣已歷經二十五年,在一邊認識殖民地的過程中,總督府不斷地嘗試、經歷了許多次的調整。總督府終於在1920年,公告施行「五州二廳」的全新行政區劃,自此台灣才慢慢步上了地方自治歷史的軌跡。
Thumbnail
距今一百年前,1920年的10月1日,台灣的行政區劃歷史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變革。當時,日本總督府統治台灣已歷經二十五年,在一邊認識殖民地的過程中,總督府不斷地嘗試、經歷了許多次的調整。總督府終於在1920年,公告施行「五州二廳」的全新行政區劃,自此台灣才慢慢步上了地方自治歷史的軌跡。
Thumbnail
台語:Tâi-uân li̍k-sú ê kòo-sū : tsìng-tī 台灣歷史可以分成三個時代,分別是史前、開化、與摩登時代,而開化時代又可以細分成三到四個時代,本篇文章將會介紹一下台灣在這幾個時代的政府體系的變化。
Thumbnail
台語:Tâi-uân li̍k-sú ê kòo-sū : tsìng-tī 台灣歷史可以分成三個時代,分別是史前、開化、與摩登時代,而開化時代又可以細分成三到四個時代,本篇文章將會介紹一下台灣在這幾個時代的政府體系的變化。
Thumbnail
台灣這個由兩千三百五十萬人所組織的政治共同體,他的國際法地位怎麼演變、現在的國際法地位又是如何,我認為他是由不同的政治共同體隨著時間不斷疊加、彼此交織而成。
Thumbnail
台灣這個由兩千三百五十萬人所組織的政治共同體,他的國際法地位怎麼演變、現在的國際法地位又是如何,我認為他是由不同的政治共同體隨著時間不斷疊加、彼此交織而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