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05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不安的堡壘Uneasy Fortress @ 駁二大勇區C5當代館

(圖片來源:https://pier2.org/exhibition/info/933/)
(圖片來源:https://pier2.org/exhibition/info/933/)
2021年3月底《不安的堡壘》於駁二大勇區C5當代館風光開展,當時臺灣還信心滿滿自認防疫優等生,不到兩個月迎戰大規模社區感染。還有誰比《不安的堡壘》更當代?早在策展當時即預見於疫情掙扎浮沉「疫情後的我們」。

策展人觀點:疫苗的冷戰爭、病毒的宗教化與加速的資訊病
《巷口情歌》吳天章(臺灣),2020,複合媒材。
入口空間映入眼簾的,是滿滿一整面牆策展人羅禾淋的概念說明,中英並陳,由此推敲,策展人在2020年下半判斷疫情將在短期內受到控制,進而策劃了《不安的堡壘》。20件參展作品散置於11個展覽空間,策展人將它們區分為「疫苗的冷戰爭」、「病毒的宗教化」與「加速的資訊病」3個子題,標示於作品解說板右上角。
「疫苗的冷戰爭」由各國藥物疫苗競賽,延伸國與國間各式各樣非槍炮暴力的「冷戰」以及人民的反應,包含吳天章《巷口情歌》2020、袁廣鳴《棲居如詩》2014、陳依純《神啊,請拯救我吧!》2018、Andrew Binkley《不確定的時期/Uncertain Times》2020、Natasha Cantwell《吐絲器/Spinneret》2018、Meirav Heiman《客廳、廚房、臥房、小孩房/Living Room, Kitchen, Bedroom, Children’s Room 》2013等6件作品。
《邊界溶解:猜測、抗拒、妥協》林沛瑩(臺灣),2020,複合媒材。(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ier2art/ posts/10159460196010040)
「病毒的宗教化」由人類以宗教信仰為重心的生活方式,因嚴峻疫情而被迫改以預防、避免染疫為重心的生活方式,病毒幾乎置換了信仰的影響範圍,包含林沛瑩《邊界溶解:猜測、抗拒、妥協》2020、水谷藝術(張致中+周明誼+彭才瑄)feat.鼓山高中《魔王的姿態》2021、張致中《高雄之光》2019、周明誼《表皮過度角化-2》2021、有電互動(hydeL+ppp+藍苡珊)《活在彼此的虛幻世界裡》2021、Zhon-Zhon Sandyr+Kuchiran Yuri《盧德/Lud》2019、Madara Tropa《移轉於白色荒野中/Transfer over a White Field》2020、Marina Fomenko《操作模式/平衡課程/Modus Operandi/Lessons of Equilibrium》2018、Evgeny Berezin《自我隔離/Self-isolation》2020等9件作品。
《具象意識:生成智慧/ThoughtMix: Generative Intelligence》Janaka Rajapakse(斯里蘭卡),2021,錄像、彩色有聲。
「加速的資訊病」則談及,為避免COVID-19傳播進行種種隔離措施,限制了物質上、現實上的移動,卻促進了資訊化、虛擬化的交流與相應技術開發應用,過去我們嫌棄為病態的網路成癮,疫情下成為逃脫肉身桎梏的唯一出口,包含Janaka Rajapakse《具象意識:生成智慧/ThoughtMix: Generative Intelligence》2021、張碩尹+鄭先喻+DINO《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2020、NEFT’art group(Anastasia Denisova+Maria Alina)《悶在家中/Bored in the House》2020、Azedine El Ouafi《隔離/Quarantine》2020、Stuart Pound《粉色布基舞步/Boogie Stomp Pink》2017等5件作品。

親臨展場趹一回:病毒由天涯一方漸次逼近後疫情時代的我們
「疫苗的冷戰爭」、「病毒的宗教化」與「加速的資訊病」此3子題彼此並立,無因果關係,布展順序也與3個主題無關,而是大致由抽象而具象、由概念而日常、由疏離而親密、由他者而自身地安置作品。
因應5月中臺灣爆發社區感染疫情,作品的展示與互動方式也做了相當幅度的調整,呈現出全然不同於創作者於疫情看似趨緩之時布展設計的狀態,卻意外的強化了作品展示於後疫情時代的荒繆感與諷喻性。
  • 那些我們以為只會發生在冥王星的事
林沛瑩刻意將牌卡中的人物設計成非人、疏離造型,而「請勿觸碰」標示成了這件作品最荒繆的部分。
讀完策展人長篇「文告」,進入第一個展區,林沛瑩的《邊界溶解:猜測、抗拒、妥協》,正是一件當初設計發想與如今展示方式顯然不同的作品。《邊界溶解:猜測、抗拒、妥協》彷彿一套桌遊,包含劇本底圖、12個角色、世界地圖、機會、命運與因應疫情而生6種反應變化。拿取不同角色牌卡,配合劇本、地圖、機會、命運與反應,便可組合成數十個世界各地受疫情影響的生命故事--但都是別人的故事。操作牌卡的參觀者猶如神祈,事不關己地擺弄他者人生。如今,受疫情影響,參觀者禁止接觸牌卡,劇本底圖掛在牆上,作品本身即是受疫情影響「無法如常生活」的其中之一。然而,參觀者顯然並不在乎這件作品是否能正常運作,習慣性地配合防疫作為,不接觸展品,似乎就能保證疫情永遠是「別人的事」。
《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張碩尹+鄭先喻+DINO(臺灣),2020,互動影像裝置。
緊接著第二個展區,張碩尹+鄭先喻+DINO的《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又是一件當初設計與如今展示截然不同的作品。依據說明板介紹,參觀者有如逛菜市場地在展品內走動,作品透過發出氣味、聲光音效,模擬龍泉市場的氣味人聲,與參觀者互動,企圖諧擬網路上來自四面八方良莠難判的資訊。如今卻因為防疫作為拉上封鎖線禁止走入作品內,作品單調發出電子音,也不散發任何氣味。
位於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左近的龍泉市場,對高雄人而言多麼遙遠模糊。臺北市爆發社區感染,高雄人避免北上,並對「臺北(泛指北北桃等『疫區』)來的人」敬而遠之暗藏敵意。報章網路裡「疫情訊息」多發生在北部或「都是臺北人害」的,意外神似展場中來自臺北、沒有氣味、沒有互動、不宜靠近的展品。
Janaka Rajapakse透過探測參觀者腦波的儀器(感知點位於前額及耳垂),將腦波訊息轉譯為流動的色塊,播放於牆上,成為《具象意識:生成智慧》。
第三個展區屬於《具象意識:生成智慧》。來自斯里蘭卡的Janaka Rajapakse認為,當我們因防疫隔離受困於家中,只能網路接觸外界,相對的,我們的思維作息亦受網路訊息形塑與控制,因此創作了這個作品,將不可見的腦波變化轉譯為可見的動態影像。
然而,怎樣的波形與波長,該被定義為什麼顏色?色塊該往哪個方向移動?從程式到參數全由創作者決定。最終,透過Janaka Rajapakse提供的儀器,我們只能「看見」自己的腦波。一如網路的同溫層效應,太多時候,我們只是透過網路看見自己,只願接觸與自身想法相近的訊息。「別人」存在嗎?那些「別人」是特定族群、勢力、政治團體、國族所產製虛擬的嗎?其實我們並不在意。
  • 看吶,彗星落入木星;有沒可能,有一天,彗星撞地球?
《高雄之光》張致中(臺灣),2019,HD單頻道錄像,10:38。(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 pier2art/posts/10159460196010040)
水谷藝術(張致中+周明誼+彭才瑄)feat.鼓山高中《魔王的姿態》與周明誼《表皮過度角化-2》共享一個展區,相鄰張致中《高雄之光》的展間。這3個作品可以視為同一群作品。
周明誼的《表皮過度角化-2》以自身疾病帶來的混亂,影射COVID-19帶給人類的慌亂與破壞;張致中《高雄之光》則藉1977年賽洛瑪(Typhoon Thelma)致高雄港貨櫃架全毀事件談論危機的兩面性及「XX之光」的諷刺性,暗暗質疑臺灣獨立於世界疫情之外,自詡國際防疫優等生、執著於強硬防疫作為及清零政策等種種怪現狀。周明誼及張致中帶領鼓山高中共同創作的《魔王的姿態》展現了藝術家企圖以自己的方式,讓下一代理解世界現況。COVID-19不再只是「他們」的事,我們是世界的一部分,無法置身事外。不得不說藝術家的直覺是靈敏的,雖然只是透過作品隱約幽微比喻暗示,現實之中,2021年5月臺灣爆發社區感染。
《操作模式/平衡課程/Modus Operandi/Lessons of Equilibrium》Marina Fomenko(俄羅斯),2018,單頻道錄像,02:02。
Zhon-Zhon Sandyr+Kuchiran Yuri《盧德》、Madara Tropa《移轉於白色荒野中》、Marina Fomenko《操作模式/平衡課程》、Evgeny Berezin《自我隔離》,此4件錄像作品概念相近,置於同一展間連續播放,亦可視為同一群作品。《盧德》以傳統女性祈禱儀式的姿態,配以現世機器、政治喧囂,而《移轉於白色荒野中》主角站在雪地上,將黃土砂石倒於身上,也沾汙整片雪地,這兩件作品說明我們的生活不免受其他人類行為影響干涉,一如源自於中國的COVID-19最終影響全世界;《操作模式/平衡課程》與《自我隔離》則展示了當我們受外界干擾,不得不回應,無論回應有效或無效,理性或不理性。
吳天章刻意讓表演者戴上濃妝豔抹卻全無表情的面具,強化「給掰」、「虛假」的違和感。
若說駁二當代館有什麼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倉庫的隔音實在不行。雖然給了吳天章《巷口情歌》單獨展間,但整個展場都是《巷口情歌》的歌聲,幾乎成了《不安的堡壘》的主題曲。
《巷口情歌》是一部錄像作品,以臺語歌詞、日式演歌風格唱腔作為背景音樂,螢幕上播放著諧仿「反攻大陸」時期所有的「軍愛民、民敬軍」宣揚國軍照片風格的雕像表演,喚起參觀者對美國與前蘇聯軍備競賽冷戰時期的記憶,對照現今因疫情而生疫苗、藥物、晶片、航運、資訊等種種國際間結盟與競爭,何嘗不是一場又一場戰爭?
  • 月全蝕與紅月,臺灣終於(?)在本影範圍內
《活在彼此的虛幻世界裡》有電互動(hydeL+ppp+藍苡珊)(臺灣),2021,程式即時互動式影像。(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ier2art/posts/ 10159119534560040)
走入有電互動的《活在彼此的虛幻世界裡》的展區,立刻有「回到此時此刻」的既視感。《活在彼此的虛幻世界裡》與之後的作品,皆貼近臺灣疫情現況。
以《活在彼此的虛幻世界裡》為例,參觀者必須走入展區與作品互動,且展區內必須至少有2個人,當兩人距離短於1.5公尺,足下便產生「數字串往返連結」投影,越靠近,數字越多、往返越快速。光影數字交流,是肉眼看不見病毒交流的影像化。
《神啊,請拯救我吧!》陳依純(臺灣),2018,錄像裝置。
陳依純的《神啊,請拯救我吧!》意外呼應吳天章的《巷口情歌》,但比《巷口情歌》更直接,更貼合現今生活。
陳依純將不同國籍的人們疊上鎧甲特效,要求他們以該國官方語言詢問SIRI:什麼是戰爭?錄像作品裡只錄下提問,沒有SIRI的回答,題問之後都預留一段空白時間,讓擁有Apple產品的參觀者可以互動參與。不知不同語言下的SIRI是否有不同的答案?這部影片是在COVID-19爆發前錄製,亦不知疫情後SIRI對戰爭有沒有不同的「理解」?
《棲居如詩》袁廣鳴(臺灣),2014,錄像裝置。
袁廣鳴《棲居如詩》布置得猶如現代化獨立套房客廳,雙人沙發正對牆上投影,影片中是另一個空無一人的獨套小客廳。爆炸聲乍響,影片中的客廳被炸個粉碎;影片外的客廳看似完好如初,其實也被社區感染疫情炸得粉碎。最妙的是,經歷停展重開,沙發四周圍了一圈封鎖線,對照影片中客廳炸掉、倒帶復原、再炸掉、再倒帶復原......反覆循環輪播,現實中的客廳顯然無法倒帶回到社區感染之前供參觀者任意使用的狀態。
《客廳、廚房、臥房、小孩房/Living Room, Kitchen, Bedroom, Children’s Room 》Meirav Heiman(以色列),2013,單頻道錄像,06:10。
靠近出口處的牆面上有兩座螢幕,分別輪播NEFT’art group(Anastasia Denisova+Maria Alina)《悶在家中》、Azedine El Ouafi《隔離》、Stuart Pound《粉色布基舞步》,以及Andrew Binkley《不確定的時期》、Natasha Cantwell《吐絲器》、Meirav Heiman《客廳、廚房、臥房、小孩房 》,所有諷刺防疫作為的幽默惡搞影片,在臺灣爆發社區感染後,全都染上悲傷的色彩,COVID-19之後的我們只能與這許多荒繆怪誕作為共存,別無他法。
臺灣對「加零」的執念,迎來九月底本土連續多日無新增案例及10月5日進一步解封,藝文場所也在開放之列,但不戴口罩是不可能的,可笑的桌上隔板也繼續維持。疫情後的我們,別試圖回到從前,該努力適應不一樣的未來。
----------
展期|2021.3.26–2021.10.11 地點|駁二大勇區C5當代館 官網|https://pier2.org/exhibition/info/933/ 策展單位|駁二當代館 策展人|羅禾淋 參展單位|袁廣鳴、吳天章、陳依純、張碩尹+鄭先喻+DINO、林沛瑩、水谷藝術(張致中+周明誼+彭才瑄)、有電互動(hydeL+ppp+藍苡珊)、Janaka Rajapakse(斯里蘭卡)、Zhon-Zhon Sandyr+Kuchiran Yuri(俄羅斯)、Andrew Binkley(美國)、NEFT’art group(Anastasia Denisova+Maria Alina)(俄羅斯)、Madara Tropa(美國)、Marina Fomenko(俄羅斯)、Natasha Cantwell(澳洲)、Azedine El Ouafi(摩洛哥)、Stuart Pound(英國)、Meirav Heiman(以色列)、Evgeny Berezin(俄羅斯)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駁二藝術特區、駁二當代館 協辦單位、行政協助|俄羅斯Now&After錄像藝術節、俄羅斯Now&After新媒體藝術中心、水谷藝術 片單提供|Marina Fomenko 展場設計|朱以夫 技術顧問|有電互動設計 展場顧問|陳依純、彭才瑄 視覺設計|Shaun Chen 佈展工程|張程鈞、葉日檸、賴柔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