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復仇與終局
英軍在喀布爾陷入危機之際,阿富汗叛軍也在各地攻城掠地,除了規模較小的恰里卡爾等城鎮,加茲尼、賈拉拉巴德、坎達哈、吉爾吉堡(Khelat-i-Ghilzai)
[1] 等地也都受到攻擊。他們還收到了埃爾芬斯頓從喀布爾寄來的信,聲稱喀布爾的英軍已經覆滅,要他們儘快撤離阿富汗,但大多數英軍指揮官都將其置之不理。
加茲尼的英軍由湯瑪士‧帕爾默上校(Thomas Palmer)指揮,儘管他嘗試防守,但本地居民熟知城牆各處的密道,叛軍可說是無孔不入,帕爾默最終只能退入內城堅守,最終由於補給不足,只得選擇談判。3月15日,帕爾默同意放下武器撤退,但當他的人馬一離開內城,立刻便遭到暴民與叛軍圍攻,只有他和幾位軍官倖存並被扣為人質。
吉爾吉堡的規模不大,沒有太多居民可以當內應,守將詹姆士‧麥克拉倫上校(James Maclaren)撐過多次叛軍猛攻,但他麾下的部隊有限,只得請求駐守坎達哈的威廉‧諾特准將(William Nott, 1782 – 1845)救援。諾特這邊也是手忙腳亂,他得維繫從奎達通往坎達哈的補給線,這條道路在亂事爆發前早已混亂不堪,現在還得面對如波浪般不斷襲來的大批叛軍,儘管他當機立斷將城內居民通通趕出城,但依然陷入補給不足的窘境,只能勉強防禦,並將各個小據點的守軍收回坎達哈集合。
威廉‧諾特准將,來自威爾士的英軍指揮官,在印度河兵團中擔任旅長,負責防守坎達哈到奎達的補給線。
5月底,諾特收到阿富汗叛軍開始新一波集結的消息,他決定攻其不備,搶先出城展開猛攻,將對方打了個措手不及,不但重挫了叛軍的士氣,也將吉爾吉堡等地的守軍全數安全收回,讓英軍在阿富汗南方依然穩穩的控制一處橋頭堡。
賈拉拉巴德位於開伯爾山口西側,是喀布爾東面最大的城市,更是進入印度的咽喉之地,這座城鎮由塞爾准將主持防禦,他在不久前剛從喀布爾調回,雖然躲過了滅頂之災,但她的妻子仍身陷敵營。塞爾在折返賈拉拉巴德的途中已見識到阿富汗部落武裝的厲害,立刻著手加強防禦,他的對手將是阿克巴本人。
奧克蘭勳爵卸任前已經派出喬治‧波拉克少將(George Pollock, 1786 – 1872)率軍前去救援遭到圍攻的賈拉拉巴德,但他在開伯爾山口被叛軍擋住,一時無法趕到。塞爾也做出了最壞的打算,若是波拉克已被擊敗,他就只能自力更生。4月1日,由於等不到波拉克的援兵,糧餉也幾乎用罄,塞爾決定出城迎戰,他們在前面幾次試探性突襲中已摸清阿克巴的佈署,成功抓住機會擊退了圍城的叛軍。
喬治‧波拉克少將,這位砲兵軍官參與了19世紀上半葉英國在印度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晚年晉升為元帥並受封為從男爵(Baronet)。
幾天後,他們收到了波拉克迂迴奇襲,攻佔開伯爾山口的捷報,就在他們擊潰叛軍的前一天。當波拉克抵達賈拉拉巴德時,阿克巴已收兵撤退,阿富汗邊境的局勢也趨於穩定。
丹尼爾‧康利夫(Daniel Cunliffe, 1801 – 1871),《從賈拉拉巴德出擊》(The Sortie From Jellalabad),繪於1851年。
這時反而是埃倫博羅勳爵感到滿足了,東印度公司的預算有限,不足以供應下一次的遠征,而且他認為只要多斯特‧穆罕默德依然捏在英國人手中,阿克巴就不會對人質下手,此外還有個沙阿‧舒賈可供利用,雖然他已在4月5日這天被自己的養子騙出巴拉希薩爾,慘遭殺害。
舒賈之死也坐實了一些部落首領的疑慮,阿克巴就和他的父親多斯特‧穆罕默德一樣難以捉摸,他們這些地方勢力在他手上討不到便宜,還不如扶植一個軟弱的統治者,才能令他們於予取予求。在這種心態下,阿克巴能夠指揮的部落武裝大為削弱,局勢反而對他不利。
前線指揮官們收到停止進軍的消息時幾乎氣壞了,他們亟欲為死去的同袍們復仇,決定打死不退。英國的輿論也支持軍官們,威靈頓公爵也親自出馬施壓,這才讓保守黨內閣妥協,埃倫博羅勳爵雖然沒有撤回停戰的命令,但也暗示波拉克和諾特可以自主行動,讓他們放手去幹。
8月,整備完成的波拉克和諾特分別從賈拉拉巴德和坎達哈出發,兵分二路直取喀布爾,兩人也在暗中較勁,比賽誰先拿下阿富汗的首都。波拉克的行軍路線正是埃爾芬斯頓的撤退路線,他們沿途收集了無數死難者的遺骨,其中不乏官兵們的親人或朋友,也點燃了他們的復仇欲望。英軍摧毀了沿途每一個村莊,並將所有居民屠殺殆盡,不論對方有無抵抗,他的部隊也被稱為「報應大軍」(Army of Retribution)。
在南邊,諾特於8月30日攻克加茲尼,拆毀這座城市所有的防禦工事作為報復;他也按照埃倫博羅勳爵的要求,拆走了馬哈茂德(Mahmud of Ghazni, 971 – 1030)陵寢前的檀香木門,這據說是八百年前加茲尼王朝(Ghaznavid)入侵印度時,從索姆納特神廟(Somnath Temple)搶走的聖物,但後來廟方卻認為這是贗品而沒有收受。
從馬哈茂德陵寢搬回來的木門(繪於1872年),但廟方認為這門是贗品,不論材質(加茲尼產的雪松木)和設計風格都與記載中不符而沒有收受,於是一直存放於阿格拉紅堡(Fort Agra)至今,埃倫博羅勳爵還因此捲入了一波政治爭論。
9月13日,波拉克在喀布爾城下大破阿富汗軍,阿克巴決定棄城,他已將所有英國人質轉移到巴米揚(Bamyan),自己則退往北方繼續抵抗。15日,波拉克順利進駐喀布爾,兩天後,諾特也來到喀布爾會師,軍階較高的波拉克將作為總指揮,主持掃蕩叛軍與拯救人質的任務。
拯救人質的任務由李奇蒙‧謝克斯比爾中尉(Richmond Campbell Shakespear, 1812 – 1861)負責,他在1839年曾出使希瓦汗國,說服希瓦汗釋放四百多名俄羅斯奴隸而獲得英、俄兩國的嘉獎,並受封為爵士。這回,謝克斯比爾將帶領六百位英軍與部落武裝混編的隊伍前往巴米揚,擋在他們面前的是號稱一萬兩千人的叛軍。
李奇蒙‧坎貝爾‧謝克斯比爾爵士,他的姓氏和莎士比亞很像,但並沒有什麼關係。
人質們這邊也沒閒著,老邁多病的埃爾芬斯頓已在4月23日病逝,他的遺體已被送回賈拉拉巴德,約翰‧康諾利也步上了他的後塵;留在巴米揚的人質們目前以波廷傑為首,與機智狡詐的拉爾、麥克納騰的軍事秘書喬治‧勞倫斯(George St. Patrick Lawrence, 1804 – 1884)以及勇敢的塞爾夫人緊密合作,他們共有22位軍官、37位士兵與文職人員、34名婦孺。
波廷傑聽聞阿克巴將要把他們送到布哈拉,萬一這項傳聞為真,那人質們恐怕萬劫不復;但他也發現巴米揚的守將似乎有點動搖,這將是他們最後的機會。波廷傑和拉爾買通了守將,果然這位將軍得知英軍攻陷喀布爾之後,便盤算以手上人質為籌碼和英軍談判,與波廷傑一拍即合。在波廷傑的遊說下,巴米揚堡壘上居然還升起了英國國旗,等待著英軍前來付錢。
不久,謝克斯比爾的救援隊順利抵達巴米揚,叛軍根本沒有現身,波廷傑一行人立刻出來會合,謝克斯比爾再一次達成救援任務。
在喀布爾這邊,波拉克一邊報復一邊重建,他原先計畫拆除巴拉希薩爾城堡,但當地人認為這將使喀布爾失去唯一的庇護,於是他便將目標轉向市中心的大巴札,伯恩斯與麥克納騰的屍體曾被掛在這兒示眾,可以說是英軍在這一次戰爭中最大的恥辱,這座龐大的建物立即被炸藥夷為平地;波廷傑兵敗的恰里卡爾也被摧毀,以報復當地部落武裝屠殺了一整個廓爾喀營。儘管波拉克和諾特都訓令部下禁止搶掠,但這道命令絲毫沒有作用,整個喀布爾被英軍洗劫一空,就連一些比較支持英國的印度與波斯商人也慘遭波及。
由於沙阿‧舒賈已死,波拉克找來他的兒子法特赫‧章格(Futteh Jung)作為阿富汗的新埃米爾。但法特赫完全沒有影響力可言,當英軍撤離後,他也放棄了權位,跟著英國人一起去了印度。
10月11日,英軍降下了巴拉希薩爾的英國國旗,開始打道回府,這場撤退並不如預期中順利,沿途的部落武裝仍不時襲擊英軍,不少落隊者慘遭殺害,就算到了賈拉拉巴德和開伯爾山口都還有叛軍出沒,得一直走到錫克人控制的賈姆魯德堡壘(Jamrud Fort)才算安全。雖然不像埃爾芬斯頓面臨的慘況,但英軍在撤退途中也損失了數百人,大多數是先前救出的印度兵俘虜,他們在上一次撤退期間便因凍傷致殘,許多人身體虛弱,在路途中不支倒下,損失程度不亞於上一回,為這場慘烈的復仇戰寫下了不光彩的結局。
尾聲
第一次英國──阿富汗戰爭便以英軍撤退落幕,埃倫博羅勳爵不惜耗資大辦凱旋式,強調英國沒有輸掉這場戰爭,他們戰到了最後。但事實上,英國方面完全沒有達到任何一個戰略目標,多斯特‧穆罕默德獲得釋放,他於1843年初在喀布爾復位,繼續統治阿富汗二十年。雖然多斯特‧穆罕默德往後對英國謹慎得多,在英國陷入錫克戰爭與印度大起義的危局時都沒有趁亂鬧事,而是趁著英國無暇干預之際,兼併坎達哈、赫拉特等地的割據勢力,穩住了阿富汗的國界,甚至還與英國合謀對付波斯。
痛擊英軍的阿克巴實際統治阿富汗直到1845年,才將埃米爾的位置還給父親多斯特‧穆罕默德,自己如願以償的當上首位繼承人兼維齊爾;然而,阿克巴卻在1847年突然染上霍亂而死,年僅32歲,有些謠言認為功高震主的阿克巴極有可能是被自己的父親毒殺,但始終沒有證據。當多斯特‧穆罕默德於1863年逝世後,英國與阿富汗的關係再次轉壞,在大博弈的壓力下,爆發了第二次英國與阿富汗之間的戰爭。
在英國這邊,波廷傑的身體狀況在這段期間受到很大的打擊,他返回印度後又去了香港休養,拜訪他的叔叔香港總督璞鼎查(Henry Pottinger, 1789 – 1856),但他於1843年11月25日在香港病逝。拉爾在戰後前往歐洲遊歷,獲得維多利亞女王與普魯士國王的接見,儘管獲得了榮譽與名聲,但他的財務狀況捉襟見肘,東印度公司幾乎沒給他任何獎賞,他回到印度後便卸下職務,在德里隱居直到逝世。布萊登康復後曾參加波拉克的部隊,往後仍在駐印英軍中擔任軍醫,歷經第二次英緬戰爭與印度大起義,晚年在蘇格蘭的家中安詳離世。
英國在阿富汗輸了一局,與同樣在希瓦敗陣的俄國各失一分,這一局大博弈以雙方兩敗俱傷、戰成平局告一段落;俄國在中亞失利後將目標轉向歐洲,將在克里米亞與英國正面交鋒;英國除了忙著在歐洲防堵俄國外,也得面對印度的不穩和遠東的變局,無暇顧及中亞的情勢,大博弈在1850年代進入中場休息時間,等待著更為激烈的下一局。
[1] 現在通常拼寫為Qalati-Ghilji,意為「吉爾吉人的堡壘」,在坎達哈東北約125公里;一般簡譯為卡拉特(Qalat, Kalat,堡壘),但為了與巴基斯坦的俾路支堡(Qalat-e-Balochi)分別,因此使用全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