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本書:《臺灣最好的時刻 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 》
「以蓋房子來比喻。建造房子的是人,可是如果沒有鋼筋、水泥、木板、磚塊等建材,人無法打造民主。(中略)這些民主建材就是一般學者所稱的結構性因素。」
書中引用一位研究拉丁美洲學者(NANCY G.BERMEO)的話:「事實上,個人性的英雄行為可能才是關鍵;民主轉型過程的催化劑,不是什麼債務危機,什麼工業化危機, 而是某些足為模範的個人開始嘗試衝破規範行為的界限。」
這本書聚焦在1977~1987年政治事件,作者稱之為最好的時刻。臺灣人集體展現出同情、正義與勇氣,使得許多【人】願意為了共同的價值,付出心力與血汗。
(#推薦延伸閱讀:在王拓的自傳體小說《吶喊》中,有一段具體描寫中壢事件的緊張氣氛。)
在《臺灣最好的時刻 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 》這本書中也有節錄許多美麗島大審中,被告及辯護律師的答辯詞。因為當時是公開審判,所以隔天的報紙都會刊載,就連看守所內其他的政治犯也很關心被告們在法庭上的表現。
當時美麗島大審這些資料宛如一堂台灣的民主公開課。 臺灣第一波民主是雷震「自由中國」案件,當時蔣介石透過公開審判,讓臺灣社會「安靜」二十年。第二波民主是「美麗島事件」,蔣經國一樣透過公開審判,但是這次結果完全不一樣!
美麗島大審中,被告們被刑求取得自白書,檢方進一步捏造推論:被告意圖顛覆國家、竊取國土。以這個案子的結果論:沒有人被判死刑。那是因為背後是有許多人的奔走及美國對國民黨的壓力。
(#延伸閱讀:邱和順的案件一樣是屬於被刑求取得自白書,但是被判死刑,從1988年直到現在,已經被羈押32年。在台北【海旺天光--邱和順特展】展覽中,策展人寫道:『1988年,同年也是吳乃德口中「臺灣最好的時刻」 的終曲,美麗島的餘波綿延,臺灣人的驕傲與道德在民主化的洪流中沉潛。』我想,當我們在談美麗島大審時,其實邱和順的案子就是一個現在進行式的延伸。【臺灣的民主很年輕,臺灣的司法則更年輕。】)
(註:另外關於「自白書」這件事, 學校訓導現場的「自述書」、 「悔過書」,它同樣是要寫出威權者「想要」的內容,只是它沒有那麼誇張的刑求,但是它的本質是很像的。)
------------------------------------------------------------
在《臺灣最好的時刻》的篇幅中後段,主要是在探討,有些臺灣學者在報紙、論壇等處發表「評論」民主街頭運動的言論:像是「臺灣欠缺民主的條件」、「民主不是短時間可以達成」、「臺灣人沒有民主文化」等等。
然而在當時,國民黨需要一個威權統治人民、壓迫人民的正當性。持續和中國共產黨隔著海峽內戰,可以解決政府的困擾。因為在內戰的狀態,所以臺灣處於戰爭期間的戒嚴、不能全面選民意代表、憲法被凍結等等。
1971年退出聯合國;1979年與美國斷交。這些因素使得「內戰」的戲碼演得一點都不像了.....有些臺灣學者們跳出來幫忙政府護航,發表各種反動論述、反民主的文章,他們與《美麗島》雜誌的寫手們,開始在隔空筆戰。值得注意的是,反動的論述者,都接受民主政治的合理性,只是他們開始自問自答:民主需要哪些條件?如何才能達到民主?西方的民主是唯一的民主制度嗎? 【 先有民主文化,才有民主政治?還是先有民主政體,人民才漸漸培養民主文化呢?】 反民主的聲音說:因為缺乏民主文化,所以我們追求的民主行動不可能有結果。
過了40年,這樣的討論還在進行。
(延伸閱讀:2016年美國出版的《反民主》;2018年中文版發行。
《臺灣最好的時刻》書末,將民主運動的視角拉高到整個亞洲的局勢來看。
1980年代,臺灣附近的韓國及菲律賓也發生許多民眾聚集抗議的行動。在這本書提到菲律賓的獨裁者---馬可仕,他從1965年開始當總統,一路開始高壓統治、選舉舞弊作票。
馬克仕1986年再次作票當選,
但是這次他被人民及軍隊聯合政變了!同一年,馬可仕和伊美黛流亡至夏威夷。(書中描述情節之精彩,我個人非常推薦。)
「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或人民,從其他國家(通常是鄰近國家)的發展中,得到警告或鼓舞,因此促成了民主化。」
在馬可仕流亡到夏威夷一個多月後,蔣經國在國民黨的中全會上提出「政治改革」議案。1986年7月,蔣接受《華盛頓郵報》訪談,他公開表示「將」取消戒嚴。(註:同年9月民進黨成立。)
----------------------------------------------------------------
總結這本書,吳乃德老師要傳達:記憶是不能挑戰的美德,遺忘則是不可原諒的過失。「不願記憶歷史的人,必然重蹈歷史的覆轍」 「只有記憶過去,才能防止過去再度發生。」 「真相才能帶來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