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確定自己要讀什麼科系嗎?不知道自己要往什麼方向走,該怎麼做學習歷程?萬一學習歷程與最後選擇的科系不相關怎麼辦?別擔心,你並不孤單。
- 七成以上高中生尚未確認目標校系
根據親子天下統計,超過七成的高中生仍不確定未來升學方向。但是在學習歷程當中,包含高一就要上傳的自主學習計畫書,而學生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不確定未來志向,導致不知道如何著手規劃日後的自主學習。
- 高一就要決定方向,才能做好學習歷程?
台大副教務長詹魁元受訪時曾表示高中課程無法完全對應大學科系,不需為此擔心;交通大學則表示不限制學習歷程與申請科系直接對接;研發學習歷程資料庫的暨南大學資工系教授洪政欣也認為,高中生在自我探索時轉變方向是正常的,如果能描述其中的轉折,反而會讓教授印象深刻。
舉例而言,假設你是教授,正在看三份申請中文系的學習歷程:
- 高一到高三都堅持想讀中文系而留下的各式各樣作品、競賽、活動與心得等
- 第二份是高一時不知道自己要讀什麼科系,升上高二才發現自己喜歡中文而開始探索
- 高一時想讀外文系,經過一連串的自我探索與思辯,轉而選擇中文系的歷程
第一份學習歷程的優勢在於目標明確,但第二份與第三份學習歷程,雖然一開始的目標並不明朗,但如果能呈現自我探索過程的學習收穫、思辨過程,以及自己獨特的故事或體驗,反而能化劣勢為優勢,成功獲得教授的青睞。
如果不確定目標,那就出發去尋找吧
網路上有許多資源幫助你了解自我、探索校系,例如collego(詳閱:高中生自主學習是什麼?有效率使用政府資源),包含完善的學類介紹與校系比較,以及強大的搜尋系統與三年行動計畫功能。
Collego網站提到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學類體驗」,鼓勵大家選擇有興趣的活動去親自體驗,從過程中反思自己的學習心得與收穫,這些都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生活體會,都有機會能放進學習歷程,讓自己努力累積而成的內容變得多采多姿。
另一個網路資源則是 門拓數位平台 ,開設考試課程與自主學習課程,幫助學生兼顧課業與多元表現,順利產出學習歷程。其中由專業生涯規畫講師開設的「學習歷程必備!從零到有產出完整規劃」,結合史丹佛大學的人生設計課程,已經幫助超過百位學生認識自己、了解趨勢,為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指引明確道路。
尋找目標,就是一種學習歷程體現
學習歷程絕非軍備競賽,大學端重視的不是結果,而是「歷程」:如何了解自己、如何探索世界、如何從錯誤與失敗中學習、如何積累自己的生命體驗等等。如果你還不確定自己的目標,不知道要讀什麼類組,不了解自己想讀什麼科系,都是正常的,儘管放心去探索與嘗試,並且加以吸收消化。只要曾經付出努力,或多或少都會留下收穫、經驗與體會,一切都不會白費,那些尋找自我的所見所聞,經過仔細的篩選與彙整,終將化為你獨特的學習歷程。
參考資料
https://www.unews.com.tw/News/Info/3882
https://www.unews.com.tw/News/Info/3883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