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中國限電的背後,有美國人擺出來的3個陷阱

中國限電的背後,有美國人擺出來的3個陷阱
習近平的大國夢,其中一個願景是把中國從「製造大國」發展成「製造強國」,從低階的製造業發展到高階的製造業。
於是,最近習近平的產業監管的動作,背後的戰略方向,就是希望多照顧實體經濟,製造業,與中小企業,所以對虛擬的、炒作的,包括房地產與比特幣在內,都要監管。
可是,既然要發展製造業,那怎麼會搞成限電停電呢?
(1)
中國出現電力供應危機,簡單講問題出在煤炭,一方面煤的價格漲得太高,使得發電成本遠遠高於電價,所以,電力公司選擇不發電了。
不過,我也發現,這次的停電限電恰好產生了一些附帶效果,讓習近平可以節能減碳,在氣候變遷議題上交出成績之外,還可一石多鳥,主要是順勢調整美中經濟戰當中的戰略。
(2)
中共面對著美國推出的3個陷阱。
第一個陷阱是「兩頭擠壓」:一面加關稅,逼中國出口商要壓低價格(中國出口商必須先降低價格,然後在加了關稅之後,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才會回到原來的水平,以便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力),一面拉高包括煤炭在內的原物料價格,也就拉高了製造業的成本。
於是,產品價格被壓低,生產成本被拉高,中國的製造業掉入「兩頭擠壓」的陷阱。這樣下去,製造業豈不是在為美國打白工?
中國當然要繼續發展製造業,但是不能這樣搞法。這次限電居然先從江蘇、浙江與廣東這些出口大省下手,也就不奇怪了。
何況,減低出口的產能,也有助於消減對美貿易順差。
(3)
中共面對的第二個陷阱,是「產能過剩」。疫情之下,美歐許多製造業的活動停頓下來,有轉單到中國,使得中國製造業接到許多訂單,出口看起來仍然很有活力。
於是,要不要擴充產能成為一個選擇題。
問題是,一旦疫情緩和下來,美歐恢復生產活動,轉單效應將會消退,那時中國的產能會過剩,還會欠下擴充產能時的債務,那時要怎麼辦呢?
所以,中國的限電可避免出口部門掉入產能過剩的窘境。
(4)
第三個陷阱是「碳稅」,西方國家把高污染、高耗能的製造業轉移到中國,雖然讓中國可以建立「紅色供應鏈」,可以有大國崛起,但是,西方國家可以拿氣候變遷這個議題,要中國降低碳的排放,否則要課碳税。
也就是說,先讓中國在製造業上賺錢,然後再用碳税收回來。。。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歡迎來到吳嘉隆的VIP經濟論壇——更精準掌握市場脈動,提升你的投資績效。一起享受從不同角度,來對時事、投資品頭論足的樂趣!同時,也希望能擴大視野,互相交流,從不同的看法當中,來豐富你自己的分析架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