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裡行間10-水來了、挖田角、重回菜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1/10/10註:一晃眼已經兩個月沒有發文了,這之間還是一直在田裡工作著,只是有些卡住了,沒什麼動力向外述說。每天只是很簡單的紀錄今日做了什麼,拍下一些照片。但也因此,之後的土裡行間也許可以濃縮一些內容,比較大方向的寫。)
2021/07/26
烟花颱風走後,無雨,但西北風依然強勁。空屋裡的夜晚,不曉得那扇門窗沒關好,不時發出巨響。明明我在天黑前檢查過,大多數的門窗都關好了,這下更不知道到底是哪裡發出的聲響。這棟老式長屋的建築結構,有貫穿從頂樓到一樓的天井,一層樓透過一條長廊可以經過四格空間、大多沒有門,有種整棟通透的感覺,難以確定聲音的位置。黑暗中我有些害怕,打起手電筒找了一下聲音來源,偏偏這時候又不聲不響了,我沒找到什麼,又怯怯躲回房間。大風咻咻、偶爾突然的門窗巨響,將我從睡夢敲回現實,就這麼反覆地到了天亮前的下田時間。
閉眼就寢前、睡醒睜眼後,都是天黑,總有種還沒有睡過的錯覺。我們精準追逐著隨節氣變化的日出時間,一到田裡,黑夜很快就會慢慢消退,周圍一秒一秒地亮起來,光線緩慢但瞬息變化著。今天水終於來了,還沒有插秧的、空曠的水田,倒映出路燈的白光,接著是日出時的雲彩。
天未亮就到田裡
天剛亮
水稻田裡進了水,但仍有些邊角因土壤堆積而露出水面,容易長雜草,因此需要將這些土拖拉到水田中較低窪的地方。一枝長鋤頭把土挖鬆,一枝扁平又輕的平耙把土往外推。再一枝爪型的耙子,沒鋤頭那麼重,可以挖也可以推。三人各拿一枝,從田的最角落、通常也是土勢最高的地方,開始往外耙。
早上的田事結束,H的叔叔說香菇寮需要人幫忙拉水管,將積水虹吸到儲水的大水桶裡。沿著三合院後面依山坡而建的階梯往上,經過屋頂上的舊蘭花房,走進山林小徑,很快就到樹林底下的香菇寮。我們先將長十幾公尺的水管浸滿水,水管內不能有空氣阻礙水流。這是我看過最長的虹吸現象,其實我一開始對這個引水方法抱持懷疑。叔叔捏緊水管一端,趕緊翻越小路跑向下坡處另一個比較空的儲水桶。水開始汩汩地流,我們在水桶裡看著小魚,以免它們被吸進水管裡。
下午幫秋葵下樁綁繩,支撐它繼續長大,約9月開始可以採收。我則在糯米椒與茄子區除草。菜園經休耕後,咸豐草與芒草如人高,只能慢慢開闢著,而總有些地方力有未逮,成了雜草們的種子庫,卻應該也是生物很好的躲藏樂園吧。雖然這塊菜園也試驗過將除下來的雜草覆蓋,為土壤保濕、避免土壤裸露流失。但因為咸豐草的殘留的根與莖部仍有強盛的繁殖力,還是選擇用鐮刀將其連根部移除乾淨並集中,以延緩雜草再生的速度。香附子(俗稱「土香」)在地底株連的塊莖,也仔細挑起來。
水圳裡的水是來了,但水也開始沿著水泥圳看不見的裂縫滲入菜園的走道。我們繼續沿著菜園與水圳的交界除草,準備之後挖排水溝,將多餘的水排出菜園。從這之後,就是在水稻田、菜園、木瓜園之間,輪流忙碌、工作著。
水圳的水滲進菜園
因為對自給自足生活的好奇, 在2020年5月來到苗栗打工換宿一個月。 這裡採用無農藥、無化學肥料的友善種植方法。 一半是草,一半是菜。 日出而作,與陌生的人們一起下田, 一起生活、談天、煮食、去溪邊游泳。 2021年7月水回來了,是種稻的季節, 我又再回到這裡,在一行行的田畦間,寫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邊除草,一邊觀察著自己的念頭,飛來飛去、繞來繞去。下田可以一邊想事情,也可以選擇旁觀那些念頭,像是一種靜心、冥想般。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會感覺呼吸變深,身體稍稍鬆泛。至少,溫習著自己還能「呼吸」這件事,本身就是個精細的設計與祝福。
有時我總偏執的想創作必須是寫作或藝術作品,是可以留下的東西。但經常在沙灘上、鍋子裡、捏麵糰、或起霧的車窗,創作就開始了。
偶爾指甲一划到青色的木瓜,就流下白色的汁液,沾在皮膚上癢癢的,葉片也是一碰就斷折,整株木瓜像是除了木質化的地方以外、都是液體做的。青木瓜的表面已浮上霜白的果粉,青澀又黏膩的的味道充滿鼻腔。
在這幾篇寫田間生活的文章裡,仍充滿著時間,對我而言,農村生活雖看似愜意,仍交織著嚴謹的時間節奏:按時起床、下田,按節氣耕作,一日三餐,細瑣的家務,街坊朋友們的請託......。
邊界和交界處,是生態和微氣候最豐富的地方。並且要能了解田裡的生物,包括牠們的不同型態:卵、幼蟲、蛹,藉此判斷目前田裡可能已經形成的的食物鏈與生態系統。一邊除草,眼角一邊瞄到許多來不及叫出名字的昆蟲四散。我只拍了些,回家再上網搜尋圖鑑,但經常是不知道比知道的更多。
我想過如果有了經驗,可以回去阿嬤的田裡建造小屋、種植至少能自用的米糧蔬果。阿公阿嬤以前也種稻,收成時還帶著堂姊到田裡放炮趕鳥,但到我出生前不久就不種了,我不確定在潛意識裡有什麼隱隱的關聯,讓我回到做農的工作裡。
一邊除草,一邊觀察著自己的念頭,飛來飛去、繞來繞去。下田可以一邊想事情,也可以選擇旁觀那些念頭,像是一種靜心、冥想般。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會感覺呼吸變深,身體稍稍鬆泛。至少,溫習著自己還能「呼吸」這件事,本身就是個精細的設計與祝福。
有時我總偏執的想創作必須是寫作或藝術作品,是可以留下的東西。但經常在沙灘上、鍋子裡、捏麵糰、或起霧的車窗,創作就開始了。
偶爾指甲一划到青色的木瓜,就流下白色的汁液,沾在皮膚上癢癢的,葉片也是一碰就斷折,整株木瓜像是除了木質化的地方以外、都是液體做的。青木瓜的表面已浮上霜白的果粉,青澀又黏膩的的味道充滿鼻腔。
在這幾篇寫田間生活的文章裡,仍充滿著時間,對我而言,農村生活雖看似愜意,仍交織著嚴謹的時間節奏:按時起床、下田,按節氣耕作,一日三餐,細瑣的家務,街坊朋友們的請託......。
邊界和交界處,是生態和微氣候最豐富的地方。並且要能了解田裡的生物,包括牠們的不同型態:卵、幼蟲、蛹,藉此判斷目前田裡可能已經形成的的食物鏈與生態系統。一邊除草,眼角一邊瞄到許多來不及叫出名字的昆蟲四散。我只拍了些,回家再上網搜尋圖鑑,但經常是不知道比知道的更多。
我想過如果有了經驗,可以回去阿嬤的田裡建造小屋、種植至少能自用的米糧蔬果。阿公阿嬤以前也種稻,收成時還帶著堂姊到田裡放炮趕鳥,但到我出生前不久就不種了,我不確定在潛意識裡有什麼隱隱的關聯,讓我回到做農的工作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週六 陰偶雨 30° 透水管埋設 整地夯實 工區垃圾清運 東側樹穴斷根 整備樹穴組模 南側溝蓋板鋼筋綁紮 點工x2 租工x2 水溝班x3 義交x2 怪手x2 透水磚餘料進場 不知道為什麼粗工總是8點才會出現。工人們8點準時各就各位,埋透水管的,包透水管的,整理工區垃圾的,整地的。一早開
Thumbnail
暴雨來臨 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裡,村民們過著簡樸而悠閒的生活。這裡的人們依賴著土地過活,農田和森林是他們的主要資源。村莊周圍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村民們常常進入其中採集木材和藥草。 一天,天空突然烏雲密佈,暴雨如注。雨水沖刷著大地,清洗了一切塵埃。雨水浸潤著泥土,讓整個村莊的空氣都變得格外清新。村民們
Thumbnail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穗花棋盤腳 昨晚八點多出外散步納涼,舉目所見的四周稻田已經快收割了,放眼望去,稻田中都是齊高的、黃澄澄的、尾端下垂的稻穗,偶或幾聲蛙鳴、蟲嘶。暑氣已消,清涼的微風帶走了鬱熱的氣息,走著走著,忽聞到熟悉的濃烈味道,是穗花棋盤腳的味道,這才注意到路旁那棵穗花棋盤腳垂下
Thumbnail
今天清晨的池上,好夢幻。五點時雲霧還沒有全罩,就看見遠方有部份的雲霧。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雲霧範圍越來越大…到後來池上就整個被雲霧包圍了。美啊! 晨運時還看到田螺在做愛的進行式,很驚奇。 上午到大坡池聽樹木循環經濟課程,下午自己動手做蜜漬小番茄跟芒果青。自己動手做,滿滿的幸福感。
Thumbnail
這一次雨要下多久?從吃飯到吃完半小時,都沒停過。看樣子是停不了。整個窗戶外的植物園的荷花池就像泡在棉花糖中。雨水,如同自然的詩篇,緩緩地飄落在窗戶上,彷彿彩色的畫筆在大地上揮灑。我靜靜地坐在窗邊,透過玻璃,凝視著外面的景象,享受著這份平靜與宁靜。 雨聲輕柔而有節奏,伴隨著飄落的雨滴,我的思緒也在悠
Thumbnail
這幾天下午放學後,都會帶孩子們到收割好的田裡跑跑。前幾天,還能在小小草堆間玩躲貓貓,但是昨天,擔心颱風來襲吧,草屋、草堆們大部分都被收起來了,本想帶著阿妮的好朋友一起玩草堆迷宮的,看來只能等下一期收割了。無損興緻,一下車,正男像小火箭般等不及的來回衝刺,妮妮細心地帶著第一次跟我們一起踩田的好朋友,三
Thumbnail
早安!清晨涼涼的,很適合晨運。 太陽公公含羞帶怯的在白雲裡窺探我運動。田裡稻苗一片欣欣向榮,很難想到半個月前才剛插秧而已。鴨鴨躲在田裡已經很難用肉眼看到,但是不時會傳來他們的叫聲.今天早上一隻鴨鴨跑到田埂上透氣,所以總算看到身影。池上的清晨就是這麼美,0修片(這裡比大坡池美喔-池上不是只有大坡池)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一早走在鄉間路上 看到一片已插秧的稻田 告訴我們春天已經來了 農民開始忙碌了 現代的小孩很少接觸農田 所以有些單位辦農田體驗營活動時,都很快就額滿 記得小孩還小時,參加這種插秧活動,邊彎腰插秧邊倒退嚕,弄得滿身泥巴,玩得非常開心,還可以體驗農民的辛苦 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
第二天清晨 陽光已經穿過重重阻隔,透過木屋前的幾棵古松的縫隙落在地上,就像舞動的飛螢,班駁的樹影點綴在木屋周圍,一陣清爽的林風徐徐而來,將清晨的薄霧驅散了。 雲空靜靜的坐在石凳上,喝着自己製成的茶葉泡好的茶。 木屋旁有老翁坐,清風徐來茶香逸。 “吱————” 雲風的木屋門開了,裏面探出一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週六 陰偶雨 30° 透水管埋設 整地夯實 工區垃圾清運 東側樹穴斷根 整備樹穴組模 南側溝蓋板鋼筋綁紮 點工x2 租工x2 水溝班x3 義交x2 怪手x2 透水磚餘料進場 不知道為什麼粗工總是8點才會出現。工人們8點準時各就各位,埋透水管的,包透水管的,整理工區垃圾的,整地的。一早開
Thumbnail
暴雨來臨 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裡,村民們過著簡樸而悠閒的生活。這裡的人們依賴著土地過活,農田和森林是他們的主要資源。村莊周圍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村民們常常進入其中採集木材和藥草。 一天,天空突然烏雲密佈,暴雨如注。雨水沖刷著大地,清洗了一切塵埃。雨水浸潤著泥土,讓整個村莊的空氣都變得格外清新。村民們
Thumbnail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穗花棋盤腳 昨晚八點多出外散步納涼,舉目所見的四周稻田已經快收割了,放眼望去,稻田中都是齊高的、黃澄澄的、尾端下垂的稻穗,偶或幾聲蛙鳴、蟲嘶。暑氣已消,清涼的微風帶走了鬱熱的氣息,走著走著,忽聞到熟悉的濃烈味道,是穗花棋盤腳的味道,這才注意到路旁那棵穗花棋盤腳垂下
Thumbnail
今天清晨的池上,好夢幻。五點時雲霧還沒有全罩,就看見遠方有部份的雲霧。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雲霧範圍越來越大…到後來池上就整個被雲霧包圍了。美啊! 晨運時還看到田螺在做愛的進行式,很驚奇。 上午到大坡池聽樹木循環經濟課程,下午自己動手做蜜漬小番茄跟芒果青。自己動手做,滿滿的幸福感。
Thumbnail
這一次雨要下多久?從吃飯到吃完半小時,都沒停過。看樣子是停不了。整個窗戶外的植物園的荷花池就像泡在棉花糖中。雨水,如同自然的詩篇,緩緩地飄落在窗戶上,彷彿彩色的畫筆在大地上揮灑。我靜靜地坐在窗邊,透過玻璃,凝視著外面的景象,享受著這份平靜與宁靜。 雨聲輕柔而有節奏,伴隨著飄落的雨滴,我的思緒也在悠
Thumbnail
這幾天下午放學後,都會帶孩子們到收割好的田裡跑跑。前幾天,還能在小小草堆間玩躲貓貓,但是昨天,擔心颱風來襲吧,草屋、草堆們大部分都被收起來了,本想帶著阿妮的好朋友一起玩草堆迷宮的,看來只能等下一期收割了。無損興緻,一下車,正男像小火箭般等不及的來回衝刺,妮妮細心地帶著第一次跟我們一起踩田的好朋友,三
Thumbnail
早安!清晨涼涼的,很適合晨運。 太陽公公含羞帶怯的在白雲裡窺探我運動。田裡稻苗一片欣欣向榮,很難想到半個月前才剛插秧而已。鴨鴨躲在田裡已經很難用肉眼看到,但是不時會傳來他們的叫聲.今天早上一隻鴨鴨跑到田埂上透氣,所以總算看到身影。池上的清晨就是這麼美,0修片(這裡比大坡池美喔-池上不是只有大坡池)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一早走在鄉間路上 看到一片已插秧的稻田 告訴我們春天已經來了 農民開始忙碌了 現代的小孩很少接觸農田 所以有些單位辦農田體驗營活動時,都很快就額滿 記得小孩還小時,參加這種插秧活動,邊彎腰插秧邊倒退嚕,弄得滿身泥巴,玩得非常開心,還可以體驗農民的辛苦 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
第二天清晨 陽光已經穿過重重阻隔,透過木屋前的幾棵古松的縫隙落在地上,就像舞動的飛螢,班駁的樹影點綴在木屋周圍,一陣清爽的林風徐徐而來,將清晨的薄霧驅散了。 雲空靜靜的坐在石凳上,喝着自己製成的茶葉泡好的茶。 木屋旁有老翁坐,清風徐來茶香逸。 “吱————” 雲風的木屋門開了,裏面探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