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俗女養成觀後心得

    利用國慶假期把俗女1 俗女2追完,這部戲給了我很多感觸,彷彿把我某些階段的心境走了一遍。
    陳嘉玲 40歲 未婚 差點步入了台灣典型的婚姻家庭;突然發現對感情生活仍期待粉紅泡泡,不想步入老夫老妻的階段所以選擇分手。返回家鄉以後發現對自己原來的工作環境失去了熱誠,因此砍掉重練。感情工作全部重投來過但心境已不同。過去的工作做什麼好像都有一定的規則所以得心應手,但當面試官問她說:你快樂嗎? 她突然發現她更應該為自己的熱忱工作。所以她回鄉買了一間房子改造成自己理想的樣子,考了導遊執照為自己的生活打拼。
    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跟我一樣對於陳嘉玲的作為有所感 但這好像在寫我的人生;我也是在努力為自己想要的人生打拼,尤其是買了房子以後更想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我的家應該是什麼樣子、牆壁是什麼顏色是我的,窗簾等等。說真的能夠為自己而活的人真的很快樂!
    另一方面40歲真的時間不多,就像陳嘉玲跟婦科醫師說她沒有時間可以浪費。對啊!40歲...真的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人生真的已經過了一半,再扣掉退休生活大概只剩下20年了。哪有時間可以浪費…生活費夠用嗎?房貸繳完了嗎?退休後有錢嗎?這些總總要在剩下的二十年完成。說真的我沒有把握可以如期完成。所以真的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吳秀琴 ,一個傳統婚姻裡的媳婦,一輩子都在為家人精打細算;小孩的未來,丈夫的前途,婆媳之間的應對…沒什麼特別就是天下媳婦的縮影。但最後發現她也有默默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學英文,學開車。這個角色應該是告訴我除了為家庭,為小孩,也別忘了為自己。
    陳李月英,他說自從她嫁入陳家以後,就失去了自己的名字。這話的涵義好深好深,過去的女性步入婚姻以後就成了附屬品沒了自己。擁有了各種稱呼(陳太太,陳媽媽,阿嬤,媽媽)所以必須扮演好這些稱呼的角色,然而自己的角色呢?劇中有一幕是陳李月英的生日,唱完生日歌切蛋糕時,先生陳義生就說阿嬤不喜歡奶油,把奶油弄掉給阿嬤…然後鏡頭帶到陳李月英的臉上,她尷尬的表情表明了大家都誤會了。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有一家人每當餐桌上有魚時,大家都會把魚肉分了留下魚頭給媽媽,因為他們以為媽媽愛吃魚頭殊不知媽媽是因為捨不得吃把好吃的魚肉留給了家人。
    後來李月英說她的生日願望是搬出去住,大家都以為她是哪裡不開心想離開。但是我真的好懂她在想什麼?曾經我也想過我的母親節禮物是過一天單身生活。
    後來她也真的搬出去住了,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吃奶油蛋糕,吃小時候吃的番茄炒蛋。也許看到這有人會覺得這有什麼難的,在家也可以吃阿。但誰能了解到這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累積成密密麻麻的芝麻綠豆大的小事足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這就是女人口中所謂的犧牲吧!吃的番茄炒蛋再也不是家鄉的口味,過年的時候跟一年見不到幾次面所謂的家人一起過。說是團圓卻也諷刺。曾經有人跟我說:他們家的剩菜沒有在倒掉的…。我可以尊重對方的節儉。但是否尊重過我家沒有再吃隔夜菜的。這些都只是生活習慣的不同,對方習慣煮超多以至於吃不完,而我家是習慣煮剛剛好所以不會有剩菜。但到了新環境犧牲的永遠是外來者。
    後來李月英說死後希望將骨灰灑到大海因為她想要自由,其實我的想法也跟她一樣,這一輩子到哪都是牽絆。如果死後,被埋在哪裡?放在哪裡?其實都是一種禁錮。好像就是只能在某個地方等著誰來,還不如放下一切雲遊四海呢!
    大部分的女性終其一生都在為他人忙活,常常忘了還有一個人需要被照顧,那個人就是自己。你的犧牲不會有人理解,就像那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記得留點時間給自己,留點愛給自己,身邊的人才知道怎麼愛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