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利用國慶假期把俗女1 俗女2追完,這部戲給了我很多感觸,彷彿把我某些階段的心境走了一遍。
陳嘉玲 40歲 未婚 差點步入了台灣典型的婚姻家庭;突然發現對感情生活仍期待粉紅泡泡,不想步入老夫老妻的階段所以選擇分手。返回家鄉以後發現對自己原來的工作環境失去了熱誠,因此砍掉重練。感情工作全部重投來過但心境已不同。過去的工作做什麼好像都有一定的規則所以得心應手,但當面試官問她說:你快樂嗎? 她突然發現她更應該為自己的熱忱工作。所以她回鄉買了一間房子改造成自己理想的樣子,考了導遊執照為自己的生活打拼。
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跟我一樣對於陳嘉玲的作為有所感 但這好像在寫我的人生;我也是在努力為自己想要的人生打拼,尤其是買了房子以後更想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我的家應該是什麼樣子、牆壁是什麼顏色是我的,窗簾等等。說真的能夠為自己而活的人真的很快樂!
另一方面40歲真的時間不多,就像陳嘉玲跟婦科醫師說她沒有時間可以浪費。對啊!40歲...真的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人生真的已經過了一半,再扣掉退休生活大概只剩下20年了。哪有時間可以浪費…生活費夠用嗎?房貸繳完了嗎?退休後有錢嗎?這些總總要在剩下的二十年完成。說真的我沒有把握可以如期完成。所以真的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吳秀琴 ,一個傳統婚姻裡的媳婦,一輩子都在為家人精打細算;小孩的未來,丈夫的前途,婆媳之間的應對…沒什麼特別就是天下媳婦的縮影。但最後發現她也有默默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學英文,學開車。這個角色應該是告訴我除了為家庭,為小孩,也別忘了為自己。
陳李月英,他說自從她嫁入陳家以後,就失去了自己的名字。這話的涵義好深好深,過去的女性步入婚姻以後就成了附屬品沒了自己。擁有了各種稱呼(陳太太,陳媽媽,阿嬤,媽媽)所以必須扮演好這些稱呼的角色,然而自己的角色呢?劇中有一幕是陳李月英的生日,唱完生日歌切蛋糕時,先生陳義生就說阿嬤不喜歡奶油,把奶油弄掉給阿嬤…然後鏡頭帶到陳李月英的臉上,她尷尬的表情表明了大家都誤會了。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有一家人每當餐桌上有魚時,大家都會把魚肉分了留下魚頭給媽媽,因為他們以為媽媽愛吃魚頭殊不知媽媽是因為捨不得吃把好吃的魚肉留給了家人。
後來李月英說她的生日願望是搬出去住,大家都以為她是哪裡不開心想離開。但是我真的好懂她在想什麼?曾經我也想過我的母親節禮物是過一天單身生活。
後來她也真的搬出去住了,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吃奶油蛋糕,吃小時候吃的番茄炒蛋。也許看到這有人會覺得這有什麼難的,在家也可以吃阿。但誰能了解到這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累積成密密麻麻的芝麻綠豆大的小事足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這就是女人口中所謂的犧牲吧!吃的番茄炒蛋再也不是家鄉的口味,過年的時候跟一年見不到幾次面所謂的家人一起過。說是團圓卻也諷刺。曾經有人跟我說:他們家的剩菜沒有在倒掉的…。我可以尊重對方的節儉。但是否尊重過我家沒有再吃隔夜菜的。這些都只是生活習慣的不同,對方習慣煮超多以至於吃不完,而我家是習慣煮剛剛好所以不會有剩菜。但到了新環境犧牲的永遠是外來者。
後來李月英說死後希望將骨灰灑到大海因為她想要自由,其實我的想法也跟她一樣,這一輩子到哪都是牽絆。如果死後,被埋在哪裡?放在哪裡?其實都是一種禁錮。好像就是只能在某個地方等著誰來,還不如放下一切雲遊四海呢!
大部分的女性終其一生都在為他人忙活,常常忘了還有一個人需要被照顧,那個人就是自己。你的犧牲不會有人理解,就像那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記得留點時間給自己,留點愛給自己,身邊的人才知道怎麼愛你。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晚夢見一些人,有想念的人、有不想念的人…這些人在我生命中漸漸地淡出;今天想聊的是"想念!但不打擾的人。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一類人在生命中出現;曾經很要好,在某個時期形影不離,但有一天走到了彼此生命中的分岔路相互道別後,也許還有再見幾次面,但後來也遙遙無期了。 在FB裡的好友名單中,這一類人,無須懷疑
曾經有人說:人往往關注在「不想要」的事物上,卻忽略了自己「想要」的。 就好比說:一塊木頭如果把“不想要〞的部分削掉,留下的部分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形狀;相反的把〝想要〞的部分留下,最後就會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相對人生,把〝不想要〞的去除後,剩下的會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嗎?若不想要人生中的競爭,逃避後
幸福是什麼? 也許有一天會遇到一個讓你覺得內心比過往更幸福的人,或者期待著誰能帶你遠離不幸的人。 也許想逃離原生家庭、也許想逃離壓力大的職場;往往我們深陷在各種不幸之中,最大的悲哀是:沒有勇氣自己離開,總希望有一天,有個人出現成為你的避風港,因此產生了太多太多的錯覺;以為抓住了浮木就能安然渡過,
昨晚夢見一些人,有想念的人、有不想念的人…這些人在我生命中漸漸地淡出;今天想聊的是"想念!但不打擾的人。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一類人在生命中出現;曾經很要好,在某個時期形影不離,但有一天走到了彼此生命中的分岔路相互道別後,也許還有再見幾次面,但後來也遙遙無期了。 在FB裡的好友名單中,這一類人,無須懷疑
曾經有人說:人往往關注在「不想要」的事物上,卻忽略了自己「想要」的。 就好比說:一塊木頭如果把“不想要〞的部分削掉,留下的部分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形狀;相反的把〝想要〞的部分留下,最後就會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相對人生,把〝不想要〞的去除後,剩下的會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嗎?若不想要人生中的競爭,逃避後
幸福是什麼? 也許有一天會遇到一個讓你覺得內心比過往更幸福的人,或者期待著誰能帶你遠離不幸的人。 也許想逃離原生家庭、也許想逃離壓力大的職場;往往我們深陷在各種不幸之中,最大的悲哀是:沒有勇氣自己離開,總希望有一天,有個人出現成為你的避風港,因此產生了太多太多的錯覺;以為抓住了浮木就能安然渡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九封 生命的意義不只存在於愛情 看看身邊的人事物,你所擁有的美好 意義不只有存在愛情裡
Thumbnail
最近看了前陣子討論度很高的「不夠善良的我們」。劇一開始,女主角簡慶芬 (林依晨飾) 每天都處於被忙碌和瑣碎雜事的包圍中度過,在這樣一層不變的日常生活中,她已經很久都沒有那種"很快樂"的感覺,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要追求什麼。她覺得生活中其實也沒有不順遂,但就是不想每天的生活總是這樣平淡無味的「日復一日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年輕時看盡親友充滿挑戰的婚姻,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要她不要結婚,與其婚後要吃苦受罪,不如單身自由自在。可是舊社會女人的婚姻一向受父母兄長主導支配,阿嬤堅持到二十六歲終於不敵父兄壓力而走入婚姻。 婚後的阿嬤很有骨氣,她跟自己說,要嘛不嫁,既然嫁了就要咬緊牙關認真經營。阿嬤的先生很認真工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婚姻是否就是兩人的愛情修成正果,婚後是否又是幸福快樂?抑或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當然,這都不是今天重點,今日要說的家庭問題跟錢無關,而是某位大人曾經說過的課題:「我只是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對,沒錯,小三。 -- Cindy 是一個家庭主婦,或者說,她從結婚後就變成專職家庭主婦。由於先生工作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有些人嫁給了愛情,有些人在婚姻中收穫愛情,但大多數人都在婚姻中遺失了愛情 婚姻伴隨著責任,柴米油鹽,生兒育女,生活中的大小事讓人疲於奔命! 女人三十裡的鐘曉芹和陳嶼,一個說(婚姻是避風港)一個說(都想避風誰當港)是啊!婚姻消磨了對生活的熱情,消磨了兩個人之間的感情,走到最後不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九封 生命的意義不只存在於愛情 看看身邊的人事物,你所擁有的美好 意義不只有存在愛情裡
Thumbnail
最近看了前陣子討論度很高的「不夠善良的我們」。劇一開始,女主角簡慶芬 (林依晨飾) 每天都處於被忙碌和瑣碎雜事的包圍中度過,在這樣一層不變的日常生活中,她已經很久都沒有那種"很快樂"的感覺,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要追求什麼。她覺得生活中其實也沒有不順遂,但就是不想每天的生活總是這樣平淡無味的「日復一日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年輕時看盡親友充滿挑戰的婚姻,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要她不要結婚,與其婚後要吃苦受罪,不如單身自由自在。可是舊社會女人的婚姻一向受父母兄長主導支配,阿嬤堅持到二十六歲終於不敵父兄壓力而走入婚姻。 婚後的阿嬤很有骨氣,她跟自己說,要嘛不嫁,既然嫁了就要咬緊牙關認真經營。阿嬤的先生很認真工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婚姻是否就是兩人的愛情修成正果,婚後是否又是幸福快樂?抑或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當然,這都不是今天重點,今日要說的家庭問題跟錢無關,而是某位大人曾經說過的課題:「我只是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對,沒錯,小三。 -- Cindy 是一個家庭主婦,或者說,她從結婚後就變成專職家庭主婦。由於先生工作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有些人嫁給了愛情,有些人在婚姻中收穫愛情,但大多數人都在婚姻中遺失了愛情 婚姻伴隨著責任,柴米油鹽,生兒育女,生活中的大小事讓人疲於奔命! 女人三十裡的鐘曉芹和陳嶼,一個說(婚姻是避風港)一個說(都想避風誰當港)是啊!婚姻消磨了對生活的熱情,消磨了兩個人之間的感情,走到最後不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