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第97, 98, 99, 100堂課,以及陳銳大師班 - 6/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沒內容沒內容,一百堂課耶。Sevcik經過N堂的六度音來來去去,上次上課終於有好一點點。所以擺脫六度音了,下次換成三度音。第5號,從三度音最簡單的開始練習。
Kreutzer第16號、17號、以及上次是練第18號(前半頁),都經歷過了。第18號下次要把後半頁拉完。斷奏的部分始終是我的問題,就是拉不好,被老師糾正;然後說整個18號拉起來不好聽...。回家後思考過了,上次上課應該還處於... 音拉不好、trill拉不好,好恐怖、好恐怖的階段,整個就無法注意拉起來到底是怎麼樣。這次回家練習有比較像點樣子了。至於斷奏還是....不怎麼樣。
Bruch第一樂章全部拉完了(不代表就可以換了啦),上次上課才連滾帶爬的把最後一小段驗收完。拉到後半段的時候真的頭一次,很想放下琴跟老師說,今天不要拉了,下次再驗收好嗎(當天感覺手指僵硬要打結了),但是最後還是堅持下去拉完。要拉最後一段之前,感覺老師也是思考了一下,才勉強跟我說:繼續…。最後下課時老師語重心長的說:好好加油吧。
這次聽回自己九個月前,剛開始學沒多久時候的錄音,有夠恐怖,怎麼會拉成這樣(我是說感情的部分,音準當然就…會越來越進步麻),難道那時候錄音錄起來都沒有感覺嗎?(真的耶)。
這讓我開始思考剛拿到一首曲子時,要怎樣去揣摩那個曲子要如何拉。雖然一開始我也有聽一些錄音什麼的,可是當時卻以為自己那樣是還可以的,現在聽起來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
這次趁剛好有空,去了陳銳大師班旁聽,第一個人拉的是Mozart Violin Concerto No.1 Movt 1, 另一個是Ysaye obsession。一開始先聽學生拉,聽完還感覺不出來有哪邊不太行,後來Ray Chen示範才發現,原來感情與張力是完全不同層次的。Ray Chen示範了很多感情的build up、音樂的句子,以及要自己邊拉要邊想像這個音樂的模樣是如何的,還有在台上拉琴時,如果做得不夠大聲、不夠明顯,台下就聽不太出來。所以弓要用全,不要細細碎碎的用一點點的弓,可以試著拉到破掉、破音,才知道自己的limit在哪。
Ysaye的學生明顯曲子還沒拉夠久,如同Ray說的拉的時候心還很focus在音拉得對不對,無法放較多心思在曲子的表現上。這樣上大師班稍微有點可惜,無法盡情的專注在學習表達的部分。
這次大師班時間一整個不夠。其實Ray花了很多時間在展示如何表達曲子,但是學生沒辦法立即做到或揣摩到,所以前面都會花很多時間在調整,最後發現時間都不夠,講不完整個曲子,有點可惜。
其實這些平常老師上課時都有教,像是拉曲子時心裡想像的image、上台表演大小聲要做到更大幅度,以及弓要用全(例如Bruch第一樂章那個largamente那邊,我就有被糾正過)。但是實際上這樣上的體會還不大,去了大師班看了別人的教學,才有更進一步的體悟,真正了解這些意思是什麼,到底有什麼樣的差異。
***********
這次回家還有幾個自己要調整的部分,聽了大師班也同時應證了自己的上課心得。
一個是右手的用力方式,原本老師一直說拉Bruch不用那麼緊張(的用力),放輕鬆一點。右手的用力不是用力的壓弦,而是利用右手把弓拖下去的的力量。這次Ray也有講到右手施力的重點,以及拉琴要放鬆、心要放鬆一點。這剛好一直是我拉Bruch的問題。
另一個是持琴時在拉E弦時,可以把琴再往左邊轉一點(身體往後挺一些即可),讓E弦變得高一點,這樣拉E弦時,弓可以水平一點,用力上會比較好。這是我在去大師班前因為右手施力問題,所體會出來的心得。大師班時Ray剛好也有講到同樣的事情(他舉Anne Sophie Mutter為例)。
***********
最後,發現這樣的大師班可能剛剛好,如果台上的人更加倍的厲害,那我可能也沒辦法有那麼多體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194內容數
從28歲開始學琴,中斷後又重拾小提琴,目前約有九年琴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提琴生活 的其他內容
原本想說休假在家,可以把所有沒寫的遊記、上課紀錄按進度寫完,結論是根本連動都懶得動。這次補齊三次上課內容…Sevcik三度音,經過六度音的磨練之後,比較能夠抓到什麼叫做和諧的音準(這什麼話這…),也因此上課比較沒被批的那麼慘。第五號最基礎的三度音ok,之後就換五號的另一個變形
賽夫西克第六號第一種變形OK,換第21號。感覺已經好久沒練正常的六度音,結果練得一直不得要領。從一開始搞不清楚第三四指怎樣會比較好按,到後來決定一四指(八度音)留著,再按第三指;到後來變成一指留著,再按三和四…總之花了好一陣子才搞清楚自己要怎樣按才比較按得對音。
賽夫西克第21號,再繼續拉了兩次,因為決定慢慢的練,一開始連弓無法拉好合弦,所以上課時只用分弓拉,下次上課用連弓,但是為了抓準音準,因此每個音之間放很慢,所以再回家練一次,這次兩者稍微能合一了。 下個作業是22號。
小提琴賽夫西克練習曲(sevcik),第14號三度音程雙音,這次是第二次練。前面那一篇沒有寫內容的上課文章,大約也不會再補了,之前應該是練第15號。
賽夫西克Sevcik 雙音,現在換成四度音程(第7號),其他音還好,但是Fa/Si的四度音是怎樣也聽不出來,練習曲還是每個音分開拉的時候,還可以聽單音錯誤快點橋正後才拉雙音,這次要直接拉雙音,Fa/Si的組合是一定得用調音器了… 這大概是我腦袋裡有某個漏洞吧。
原本想說休假在家,可以把所有沒寫的遊記、上課紀錄按進度寫完,結論是根本連動都懶得動。這次補齊三次上課內容…Sevcik三度音,經過六度音的磨練之後,比較能夠抓到什麼叫做和諧的音準(這什麼話這…),也因此上課比較沒被批的那麼慘。第五號最基礎的三度音ok,之後就換五號的另一個變形
賽夫西克第六號第一種變形OK,換第21號。感覺已經好久沒練正常的六度音,結果練得一直不得要領。從一開始搞不清楚第三四指怎樣會比較好按,到後來決定一四指(八度音)留著,再按第三指;到後來變成一指留著,再按三和四…總之花了好一陣子才搞清楚自己要怎樣按才比較按得對音。
賽夫西克第21號,再繼續拉了兩次,因為決定慢慢的練,一開始連弓無法拉好合弦,所以上課時只用分弓拉,下次上課用連弓,但是為了抓準音準,因此每個音之間放很慢,所以再回家練一次,這次兩者稍微能合一了。 下個作業是22號。
小提琴賽夫西克練習曲(sevcik),第14號三度音程雙音,這次是第二次練。前面那一篇沒有寫內容的上課文章,大約也不會再補了,之前應該是練第15號。
賽夫西克Sevcik 雙音,現在換成四度音程(第7號),其他音還好,但是Fa/Si的四度音是怎樣也聽不出來,練習曲還是每個音分開拉的時候,還可以聽單音錯誤快點橋正後才拉雙音,這次要直接拉雙音,Fa/Si的組合是一定得用調音器了… 這大概是我腦袋裡有某個漏洞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依然在打磨蕭邦的夜曲,完成度大約是65% 可以勉強走完全部,但各方面都還有待加強哈哈哈,其中最難的還是音準,小提琴真的音準就先贏一半,但這也最難。 我一直都很依賴調音器,是那個老師說不行還是會把調音器偷擺旁邊的學生,不過每次錄音不看調音器走音狀況就會很嚴重,某天下定決心不要用調音器了,盡
Thumbnail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有種說法是:「吉他入門很難,但進階很快。鼓入門很快,進階很難。」這指的是學習過程遭遇挫折,感覺自己卡住的時間。至於津輕三味線...大致說來應該算簡單,不懂樂理也沒關係。但意外的是,我第一次感到嚴重挫折,是在調音上!誰能想得到咧?I'm so weak!我根本弱雞! 不過就三條弦,我卻搞不定! 關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主要是讓大家可以習慣注意自身外他人在演奏時的變化,在團隊中有人彈錯時要怎麼調整,訓練自己上台不緊張
Thumbnail
三味線根本是種格鬥技吧? 對手是細細的三條琴弦。 這是我上過第一次課後,第一次自主練習時的心情。老師不在旁邊指導,怎樣都打不出預期的聲音。 三味線只有簡單三條弦,最粗到最細分別是一、二、三弦。最細的第三弦聲音最清亮、中間第二弦的音色則比較圓潤。彈奏歌曲時,這也是最常會用到的兩條弦,肩負起主要旋
Thumbnail
這是一篇分享樂器學習心得的文章,介紹瞭如何從音樂基礎學起,再提到如何在 YouTube 上找到節奏練習影片。文章中強調學習樂器需要耐心和時間,建議找一個好老師學習會比較快。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這是我的舒伯特即興曲作品90號第二首,一共八頁密密麻麻的樂譜,上面記錄著第一次學習這首大曲時,老師要我先用視譜的方式解讀出來的和弦記號。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初學樂器時的試煉,如何突破與學習樂器時遇到的困難。作者講述了從音樂基礎學習的重要性,並提到了一個Youtuber的節奏練習影片推薦。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依然在打磨蕭邦的夜曲,完成度大約是65% 可以勉強走完全部,但各方面都還有待加強哈哈哈,其中最難的還是音準,小提琴真的音準就先贏一半,但這也最難。 我一直都很依賴調音器,是那個老師說不行還是會把調音器偷擺旁邊的學生,不過每次錄音不看調音器走音狀況就會很嚴重,某天下定決心不要用調音器了,盡
Thumbnail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有種說法是:「吉他入門很難,但進階很快。鼓入門很快,進階很難。」這指的是學習過程遭遇挫折,感覺自己卡住的時間。至於津輕三味線...大致說來應該算簡單,不懂樂理也沒關係。但意外的是,我第一次感到嚴重挫折,是在調音上!誰能想得到咧?I'm so weak!我根本弱雞! 不過就三條弦,我卻搞不定! 關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主要是讓大家可以習慣注意自身外他人在演奏時的變化,在團隊中有人彈錯時要怎麼調整,訓練自己上台不緊張
Thumbnail
三味線根本是種格鬥技吧? 對手是細細的三條琴弦。 這是我上過第一次課後,第一次自主練習時的心情。老師不在旁邊指導,怎樣都打不出預期的聲音。 三味線只有簡單三條弦,最粗到最細分別是一、二、三弦。最細的第三弦聲音最清亮、中間第二弦的音色則比較圓潤。彈奏歌曲時,這也是最常會用到的兩條弦,肩負起主要旋
Thumbnail
這是一篇分享樂器學習心得的文章,介紹瞭如何從音樂基礎學起,再提到如何在 YouTube 上找到節奏練習影片。文章中強調學習樂器需要耐心和時間,建議找一個好老師學習會比較快。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這是我的舒伯特即興曲作品90號第二首,一共八頁密密麻麻的樂譜,上面記錄著第一次學習這首大曲時,老師要我先用視譜的方式解讀出來的和弦記號。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初學樂器時的試煉,如何突破與學習樂器時遇到的困難。作者講述了從音樂基礎學習的重要性,並提到了一個Youtuber的節奏練習影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