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了《獨舞》,就像恍惚過了一生。
有點類似《大裂》與《鬼地方》,卻是以全然不同角度來陳述之於社會的格格不入。
書名:獨舞 作者: 李琴峰 出版社:聯合文學
這其實是第二次看完《獨舞》,想要好好寫點什麼,卻遲遲不知道如何下筆。
這類文學價值極高的作品,以我的資質想當然寫不出什麼評論;不過就連心得也寫不出個大概,不斷思索是該著重在書中表達出的情感?或者對於徬徨未來的描述?
讀完就像恍惚過了一生。
然而終究得從腦子裡擠出些什麼,向各位介紹這本優秀讀物才行。因此進入正題吧!
書中的主角──趙迎梅,生長在傳統的彰化鄉下,在長大的過程中逐漸理解到自己之於社會的「格格不入」。自從在國小期間看見丹辰純淨無瑕的瞳孔,在尚未懂得愛情是什麼的年紀,就已深受她的吸引。
我不是只能喜歡女生,而是「就是」喜歡女生。
迎梅無法與灰暗的過往達成和解,從中部逃離到臺北念書,再從臺北逃往日本就職,前往一個陌生的國度生活,改頭換面,名叫趙紀惠。而因體認到自身之於社會的格格不入,很早開始就對死亡有很多的想像,透過書寫,她才得以繼續活著。
「還感覺得到憤怒,就表示還活得下去,生之苦痛尚未超出心靈所能承載的範圍。」
書中藉各式情節推移,讓迎梅(紀惠)逐漸暸解到「逃離」並不是解方,即使跑到一個沒人認識的國度,甚至將連名字都改了,妳仍舊是同樣的妳,過往只會抓著不放。
而死亡,正是當下所有問題的解方吧!
閱讀《獨舞》時腦中不斷浮現另外兩本書──《鬼地方》以及《大裂》,某種程度都將主旨扣在「死亡」與「喪」之上。然而「逃離」也是連結這三項作品的重要因素。
卻仍是全然不同的作品。
《大裂》讓我感受到強烈的求生意志,不斷地與各種人生過不去的關卡周旋。「去看看吧!」是為了尋找那裡是否有值得生存下去的理由,即使知道世界是一片荒蕪。 《鬼地方》則是將一切荒誕世間的事情塞在急促的短句中,讓讀者彷彿嗅到蜂蜜的膩、聽見殺豬的淒。逃往德國,遇見黑夜,終究還是要回到家鄉,看著各種意象的鬼。 《獨舞》一書的用字應該是三者讀來最為舒適的,一字一句使用精準,讓人深陷其中。「是人都是脆弱的。」人如何能在心裡生病的狀況下,生活在一個支離破碎的社會中呢?
而《大裂》,許多人都認為它是一本「傷害之書」。確實在閱讀時,我常有整個人由內而外被撕裂的感受,卻仍能感受到希望正在每個不起眼的角落,被一絲絲纏上。電影畫面中,灰矇的天空映照在主角的側臉後方,一縷煙及涔涔眼匡,都讓我反之感受到豁達。
但《獨舞》不是,我一次次的陷落失望之中。生於中部並來到北部念書的我,雖然不是就讀杜鵑花城,濕漉漉的臺北也同樣佔滿了我幾年的人生。這社會有滿滿的惡意,你得不斷的尋找生活的動力,尋找可以嶄放笑靨的理由。但本身就在泥淖之中,要如何能夠爬出?
書寫不是萬靈丹,而有如一枝枯槁的殘破浮木。當你抓住時能浮起來是一回事;你能否觸碰到也是一回事;而你願不願意、能不能伸手抓住又是一回事。
「書寫不能治療,那是本身快要好才能書寫,那是痊癒之前的一個大口呼吸。」
忘了從何時開始,我的腦海裡不時蹦出死亡的念頭,但並不是要死,也不是為賦新辭強說愁,覺得陰鬱能為我帶來什麼,就只是想像死亡。思考著生活的種種,假設死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