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7閱讀時間約 37 分鐘

2020紡織科技國際論壇暨研發成果展:第一天論壇筆記

    image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所長李貴琪開場致辭

    新冠肺炎對全球經濟的發展造成很大的衝擊,然後也形成商業活動的停頓,國內的紡織產業也受到很深的這個影響。所以我們紡織產業的業者現在應該針對未來疫情以後的預期性的復蘇。我們要進行超前部署,拿來維持臺灣紡織產業的在全球市場上的關鍵地位,跟因應國家發展的政策。
     

    所以,在今年的臺北的大會主題上面,我們定調為在地任性、數位關鍵。那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為了瞭解後疫情時代我們紡織產業的需求,作為臺灣紡織產業重建的一個重要參考,所以紡織所在今年的五月,我們就針對國內的紡織產業進行。臺灣紡織產業因應疫情危機之未來發展,我們做了問卷調查。來歸納後疫情時代,紡織產業未來關鍵的需求跟發展的議題。
     

    我們在問卷調查裡面,我們得到結果的話是在研發的方面,我們應該繼續投入在高機能與環保永續的技術研發。在經營方面,我們要加速數位轉型,強化在地化生產、跨異業的整合。因此,這兩天的研討會,我們將會以前瞻材料、尖端紡織、永續循環與數位轉型這四大議題為主。那我們總共會舉辦12場次專題演講。
     

    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的副所長陳哲陽先生擔任今日主持人

    很快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天我們辦這個前瞻材料的重要性。各位知道我們臺灣是全球纖維的大國,我們的聚酯,已經到350萬噸一年、我們的尼龍到70萬噸一年,全世界有70%以上的機能性紡織品是臺灣供應的。所以,臺灣的纖維紡織在全世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們這個角色現在面臨幾個很大的挑戰。
     

    第一個挑戰就是現在對岸他的這個紡織產業不斷地擴張。他的量跟質已經快直逼臺灣。怎麼面對對岸的這個挑戰是一個很大的一個、要去思考的。第二個,現在全球一個最大的趨勢就是要關懷環境,所以現在對我們所有的紡織品、纖維,現在全世界有一個最大的品牌聯盟,所有的品牌商都有簽署,到2030的時候,所有的紡織品到的纖維、到它的注劑、到它的燃料都必須要是可循環,或者要對環境友善的材料。
     

    這兩個挑戰的,假如我們今天臺灣不能面對的話,我們臺灣的紡織產業很難再持續過去的榮景。但換個角度,這也是我們最好的機會。所以我們怎麼面對挑戰,掌握機會?我想今天是一個很好的一個,大家可以分享跟討論的一個時間點。今天的第一場由我們工研院材化所的

    張昌榮、張副組長來跟各位報告。現在紡織材料,國際上幾個大公司最重要的進展,包括Toray、杜邦。從這裡,各位可以看到人家怎麼面對挑戰、找出他們未來的新機會。張副組長也會介紹我們在這方面的一些目前的成果跟努力。
     

    工研院材化所副組長張昌榮

    以臺灣的整個紡織產業的領域來著眼的話,因為大部分我們的纖維、化學在國際上面有很大的優勢,但是畢竟終端的這個消費者還是至於一些國外的品牌大廠。所以我們的期望是從終端的角度,來去回推,我們在無論是纖維、化學品。在這方面的一個趨勢發展。
     

    主軸,我們會先跟各位介紹一下,在纖維領域,稍微提到就是日本的幾個龍頭廠,在RD,領域上面的佈局跟他的一個技術得琢磨點。那當然第二塊提到了功能性,那當然不外乎從本質上面的纖維以外呢,還有另外一塊藉由後處理加工啊,所以我們就會提到了纖維化學的部份。那當然,最後除了前面,我們所提到的材料到纖維,那帶我還會提到一個這個品牌的、他在整體上面對於世界循環經濟等等一個佈局。那最後呢,我想花一點點時間,也來跟各位先進來簡單報告一下,我們工研院材化所在這一塊過去這幾年所做出的一些努力。

     

    首先各位看到的那就是,這個是以纖維的一個角度來去看這個未來研發的一個佈局的、這塊的一個領域。從纖維的一個原料端,以紡織產業來講啊,纖維已經算是最上游的、這樣的一個材料。那當然從早期可能只是一個材料的提供者。但是呢,以現在這樣子來講,我們必須要去朝向一個整體的、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這樣的一個佈局是要怎麼樣子,我們來去可以去參考一下,這種大方向性的一個琢磨點。第一個除了最基本的一些科技建立、商業模式的建立以外,接下來會可能會區分為三個面向來去看。

     

    最基本第一個,我們會去朝向怎麼樣,去發展去、提供一個很好的一個先端材料啊。那當然這個是最基本的一個訴求。第二點,我們就會去朝向、辨認出來一個真正的需求,真正、實際上從消費者、終端使用者的眼光來去著眼,這個部分的就會去琢磨,再怎麼樣子去應用。應用我們所開發出來這些先端的領域。從這樣子的應用端的角度來去著眼,最後一段就會去從我們的真正的一個客戶跟這樣的一個市場,那這個部分的就會去回推到一個零組件跟組件。也就是說,我怎麼樣子去組成我的織物。

     

    另外,如果我們從一個類似一個哲學的角度來去闡述這件事情的話,當然第一個最基本的,一個先端的一個材料,當然可以、足以而去形成塑造一個很先端的一個工業哦。那當然,以紡織產業為例,纖維跟材料最兩大、最主要的一個所謂的先端材料的部分。另外一個部分,就是我們要去怎麼樣子去洞悉整個建立材料的一個價值鏈的一個最主要的一個價值。當然,時至現在,單一的一個材料及技術建立,已經不再是傳統的這樣子,前面我們一開始提到。已經不是那麼材料提供者,我們是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整體怎麼樣子去整合他的一個技術,包含各個層面技術的一個整合。當然另外一塊呢,就是針對我們這個各位很多在座的這些紡織從業人員的研發者的一個角度啊。那當然這邊有稍微提到一個就是我們的一個DNA,就是潛在的一個研發的基本的角度啊。必須要有一個,越來越深、越來越新,不斷地要去更新以外,還要針對每一個技術層面的要再去深入來去瞭解。

     

    當然另外一塊呢?我們可以間接地看到一下,在所有國際大廠的投入的部分,我們看到Toray為例,他大概有五十趴,都會投入到所謂的綠色材料製程,另外的二十趴會集中在針對life,就是我們日常生活所會用到的各種的,這樣的一個部分。接下來我們可能就看一下具體的,我們一個永續化的一個願景、一個方向。當然,這部分最近這一、兩年大家都提的非常非常多了。那我們可以在再來看一下,人家在國際上面、龍頭性的、指標的廠商的一個解決的方案,跟他著眼的一個角度。
     

    那我想當然21世紀是最大所面臨的一個問題呢,就是土地呀跟環境整體大方向的一個變遷啊,還有包含我們的水資源,包含的石油等等這些資源的枯竭都是非常大的一個問題。那另外,預估到2050年全球的人口會超過一百億,好像超過一百億的人口。那在這樣子的一個趨勢之下,所以我們從現在2020就必須得要著眼,從材料端怎麼樣子來去做一個永續,這樣的一個部分拿去做一個考量。
     

    另外一塊呢,就是在人口這麼多衍生出來的另外一個就是老齡化,就是老齡化的這一塊部分。那老齡化部分,就會牽扯到一些我們現在進階的一些醫療上面的一些使用的一些纖維,包含這個最近新冠肺炎,包含的口罩、防護衣等等。在醫療行為上面有一些琢磨點。

     

    除此之外的另外一塊,就是整體還是從當初的巴黎協議來去著眼,就是從整體氣候變遷,我們怎麼樣子、人類去應對這樣子的一個環境的一個變遷。做針對材料面的研發角度,來去著眼這件事情。另外一塊的就是SDGS聯合國的永續經營發展委員會所依據下來的我們這種一個大方向的協議。
     

    未來方向目前的大致上我把它彙整出來,在2050年我們會有幾個重大的趨勢。當然,第一個就是所謂的零排放,也就是各位所熟知,ZDHC聯盟這樣的一個概念。在這邊,我們只是先去談一下大方向,後面我們會有一些案例來跟各位進行一些說明。

     

    第二塊的話,那就是針對我們剛剛所提到的資源,那這個資源能包含了石油、水資源等等。第三塊的話就是要有一個乾淨的水和空氣,所以這部分就是跟我們前面所提到的人類生活很密切相關的部分。這一部分的會包含水的處理、空氣過濾。第四塊的話,就是朝向一個健康跟一個衛生這樣的一個部分。
     

    這樣的概念之下,我們從現在開始的一個具體的行動方案,而就是今天我們所要面臨的這些挑戰。第一個就是我們怎麼樣子來去抑制所謂材料端的、無論是在生產、石油提煉、到後面定型段所應對出來怎麼樣去克服我們所產生出來對氣候環境的一些變遷跟影響。就是整體,也就是回溯到剛剛我們所提過的,就是有機化學物質零排放,這樣的一個最基本的概念。

     

    第二塊的話,就是去實現,也就是各位最常聽到在循環這個領域上面所做出來,就是在回收、循環、回用、再生這樣的一個資源上面的部分。第三塊的話,那當然就是我們剛剛有提到就是水跟空氣上面的一個佈局。還有呢,就是在醫療產業上面。那我想這個部分的大概是這樣。
     

    再來就是到,剛剛提到20502030我們所要挑戰的在世界級的這種目標、指標之下,當然它會要有開發出來、要有四倍、具有綠色的這樣的創新產品。那麼接下來第二塊的話,針對了這個life的創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會要有更多、六倍以上這樣的產品的實現。還有一塊就是剛剛一直在提針對水的這個過濾,包含水跟空氣,我想最大最大的最大的一個影響的就是,在這個減少30%的GHC(溫室氣體)必須要在2030年就要做出這樣的一個部分。

     

    那當然,這個是追隨我們前面所提到的,聯合國包含的巴黎協定所依據的這樣的部分。在水資源的部分,我們紡織產業啊,一直常常遭外界誤會,我們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污染製造的產業之一。但是我也非常清楚,早在三、五年前是,我們臺灣的紡織產業就已經朝向包含從廢水處理、從原料端的,包含Bluesign等聯盟,很多我們臺灣這些廠商都已經往這個方向進行一個佈局啊。所以我想這個部分,在我們臺灣的紡織產業領域來講,我們相對算是走在比較前端的一個部分。

     

    那麼接下來我就舉幾個前面我們所講到這些大方向,所帶出來一些案例,那第一個部分,我們很簡單的來去掃描一下,這個是叫作可以穿戴式的、可以穿戴式的在這個包含一個整體的一個設備。這個把他訴諸成是一個教練的一個服飾,那當然,以這種可穿戴式的、包含不管是智慧紡織品等,大家非常地熟悉。但是這一塊,他就是我們去結合了前面所一直提到的整合性的技術平臺、上面整合出來,就是包含我們最、算是比較關鍵的電子元件,他去偵測實際上面我們的穿戴者的動作,跟理想上的動作去做比對,比對完之後,他再去做一個校正的功能。就可以達到類似說,好像是我們可以當作一個用這種穿戴的一個產品,就可以達到一個類似旁邊有一個教練,我可以去比對這部分。當然,除了這一塊以外,我們最重要的原料端,他是用一些超細的聚酯、尼龍纖維,去作為一個具有很高的止滑性的這個的訴求。這個止滑性間接帶來的話,除了一些很好、最基本的一個穿戴的舒適感之外呢,還有就是它怎麼樣子來去固定我們這些可以偵測的感測器,這個是比較具體一點來去說明我們剛剛前面講到的這一塊的部分。

     

    另外,杜邦跟Teijin的薄膜這一塊,這個一個案例,他是把它定義成升級再造、就是一個更升級的,防止後面的產品、消費者使用端的一個資源浪費。這當然也回溯到我們前面一開始提到,在整體資源上面、循環上面的一個訴求,這部分當然各位可能相對會比較耳熟能詳就是,聚酯藉由醣的酵素降解,(一些技術層面分析,略)。未來太陽能電池的一個附膜、我們ID卡號,還有很多紡織品上面的一些標籤,也會朝向這種易拆解,或者說單一材質化,或者說這個這個可以重複循環使用的。
     

    接下來的話呢,我們就是針對了一些氣候、前面所提到的一些環境的變遷。當然,其實這邊我們就不再特別贅述,最主要的話就是第一個去遏制我們是CO2的一個排放量。再來,就是說,我們去建造一個可再生能源。第三塊的話,當然就是CO2減降低排放量。我想這部分我們就大致上、不在這邊跟各位贅述。

     

    那怎麼樣子去進一步再去探討它、去實現所謂的永續的議題。當然前面一再地提這種世界的角度觀來講,資源的浩劫。畢竟石油還是為目前來講是,我們紡織產業原料端的一個來源,那麼另外一塊當然就會提到,除了石化以外就是我們的生物材料,生殖這塊除了來自於一些非食用的植物纖維以外,當然後面還有去結合一些我們的生物化工科技,可以從菌株的培養來去塑造成、可以產生出來一個新的生物材料端。

     

    當然,一個就是說怎麼樣子來去減少、促進重複使用材料的一個循環概念。後面,我們也想朝這個方向來,再去跟各位介紹。那當然這邊就是前面有提到就是水跟空氣的過濾,也是包含在他的我們這個主要的範疇裡面。這部分就是很簡單的介紹,剛剛前面我們提到包含的新冠肺炎所衍生下來的一些針對醫療上面的一些纖維,包含原料端的一些佈局,還有就是剛剛提到,怎麼樣針對人類、幫助人體可以往健康、長壽的方向來去進行。當然,這個長壽是指前面所提到,類似一個可以穿戴式的這樣的一個概念,來去偵測、甚至於說預防一些意外所產生出來的紡織品。

     

    這邊呢,又舉一個像Toray一個典型的代表。就是,他在先端材料佈局上面,有去跟NCC來合作啊針對複合材料的部分。那這個複合材料的話,他當然就是以這個碳纖維,作為一個主要的一個導向,(個案分享,略)……。
     

    前面從那個杜邦的薄膜,那這一塊呢,當然就是我們臺灣也是最大的一個強項,就是PET寶特瓶,來去做一個回收的部分。這部分的話有別於像剛剛前面所提到、他前面那一塊是指是PET降解降解成PHET、再去經過這個重新的…,變成聚酯。這裡是從我們臺灣最強的一個瓶片回收、重複去使用、增加這個材料端、延長它的一個壽命。那當然這一塊除了,以做成從一個最基本、可重複回收的聚酯以外,藉由這個機會呢,再去附加一些更多的高附加價值。

    也就是說,除了在一般的回收以外,再去賦予它更多的功能性。

     

    ……(紡織化學部分)……

    ……(品牌案例)……
     

    (簡報:響應GFA,全球已有94家公司、206個品牌承諾在2020年,增加25%循環聚酯使用量,2030年前100%使用循環或其他永續材質紡織品)

    剩下一點時間,我就來跟各位分享一下,我們材化所在這一塊領域內所這個所做出的一些研究方面的一些小小的一些成果的,這個機會跟各位好分享一下。當然,最主要剛剛前面有一再提到環境上面的一個變遷,那另外一塊的話就是針對循環的部分。當然,海洋的危機已經影響非常非常大。剛剛前面我們有提到現在有一個叫global fashion agenda ,從08年的64家,一直到現在已經有206個品牌都已經參加在這個裡面。那終端訴求,就是在2030年以前要完全使用這些可回收、永續的材質。那當然,其中我們針對海洋裡面有三十趴就會來自於所謂的、不管是微纖、塑膠粒,進行一個最主要的污染的來源,所以這邊的我們會去進行一個整體上面的一個發展的佈局,包含的短中長期這三塊。
     

    (簡報:海洋垃圾有三成來自微塑膠、三成五來自合成纖維,每年有280萬對塑膠微粒排入海洋。平均每洗一次衣服,就有70萬條塑膠微纖釋放瑜環境、進入食物鏈,最終回到人體)

    當然前面也有提到,我們包含從前面的極限的循環,我怎麼樣子在封閉端裡面進行考量,來去從聚酯,一直重複不斷的回收來去延長它本身產品的壽命。另外一塊的話,就是以結構端上面來去設計,包含我去朝向一個生物可降解的部分,另外一塊的話,就會去走到以酵素去降解完、回歸到它原始的EG跟TPA的部分,這三個部分的整體來去做一個主要的考量。
     

    (全球紡織一年會有1600萬噸的廢棄料,而台灣一年則有7.2萬噸。)

    當然,其中一部分就是針對生物可降解這一塊啊,那當然各位也很熟知,像PLA一個最典型、也是最早期所發展出來的這樣的一個分解。但是PLA有鹽類存在的環境之下,並不利於他很好的一個分解。所以藉由前面我們所提到、針對海洋污染這一塊的來源,我們也從這個角度來去設計一些針對海洋可以分解的聚酯,就可以抑制在未來、終端消費者洗滌所排放出來一些微纖,對於海洋污染,乃自於影響到我們人體食物鏈這樣的一個訴求。
     

    另外一塊,我想就是在針對染料、化學品染整的這一塊部分呢。

    當然,染整部分具有很大的污染源,所以依據前面我們所提到這些整體全球上面環境的政策以外,我們就會去重新的思考一個方向,用生物化工的方式,來去取代現有的這些有毒的、中間體的化學合成染料。
     

    最主要的是藉由改植的微生物來。微生物,其實他就是一個繁殖的過程,那我們呢只是利用這個微生物的一個基因改植,讓原本微生物吸收的營養元素代謝出來、繁殖出跟他一樣的菌。但是我就藉由基因改造、把它繁殖出來是我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不同的顏色,包含很多的紅黃綠藍,這部分的就可以作為一個、未來很好去取代化學合成染料所進行的一個方向。
     

    ……(染料化學)……

     

    總結一下,第一個,我想最主要的重點就是我們思考的方向,可能必須要從一個材料端的供應者,要去提升為解決方案的提供者。第二,要去針對我們的材料端的一個發展的,要去從這個客戶跟市場做一個最重要的考量,那麼整體在RD的發展趨勢呢,必須要從永續、綠色、回收、生物材料,這幾個部份。這是我今天跟各位做一個非常簡單的分享啊。
     

    提問:關於要作循環紡織,統合?

    我個人的理解,那是當然就成為一個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很重要。但是並不是說由誰來去落實、就是我個人的理解,是無論我們是從纖維的原料端的從業者,或者說我在中游、我在染整這個部分從業者,那我們的思考邏輯就不能像是以前我做好我的。

     

    不是只有單一考量我單一的表現,而是要考慮到整體後面,我們所纖維織造完之後,會遇到的所有的製程裡面衍生出來。我在前面的原料段,我可以進哪一份心力去做哪些貢獻。

     

    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的副所長陳哲陽

    我們下一個這個主題是創新綠色循環材料,那臺灣紡織產業的新契機。那是由紡粽所梁組長來跟大家介紹這個主題。那我想剛剛提到了,聚酯怎麼回收再利用。我們以前傳統只為用寶特瓶,各位知道現在寶特瓶回收非常搶手,我們一般聚酯粒的價格跟回收寶特瓶的材料,轉換的聚酯粒,你回收料的價格還更高,可以貴20%,所以回收是一門生意了。

     

    但長遠來看,回收料只用寶特瓶是一定不夠,因為我們整個聚酯產業,其實大概只有30%的聚酯是用在寶特瓶,大部分是用在我們紡織品。那我們紡製品真的能夠回收的量非常的少,因為我們紡織品蠻複雜的,各種顏色、混紡都有,未來到要到2030年,剛看到那個品牌商2030要達到那個目標、都要用可循環回收料源的話,一定要用紡織品回收的料源。所以,怎麼去解決紡織品可以回收、讓它進到整個循環體系,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這難度非常高。因為紡織品非常複雜。怎麼讓他能夠全循環、解聚,又回到原來的仿製品,這是高難度。梁組長花了很多時間整理,我看他是把全世界最主要幾個進展都介紹了,我想今天應該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發。

     

    紡織所原料部組長 梁乃允

    坦白講,這個題目被放在前端材料,其實我們心裡還蠻虛的哈,尤其是我講的東西都是舊材料,我們怎麼把舊的材料換成新的一個、讓它再生。其實我的題目,本來當初想用個洗心革面、做一個說明,可是我覺得太血腥了。剛我們的李所長有介紹,我們這次大會主題是在地韌性,其實新冠肺炎對全球的一個經濟的腳步,甚至工業的發展都會帶來重新的思考、怎麼去走下一步?所以說這個機會,我覺得循環經濟在這樣的議題,在這個疫情的底下,我覺得是再適合不過,因為再地韌性。

     

    大概就是所謂從循環經濟的角度,我們先把自身的工作做好。當全世界都在為疫情受影響的時候,我們怎麼去做超前部署、去做這樣的努力。這個大概是我今天會跟各位做帶來的分享。首先,今天這整個議題大綱,大概分成五個區塊,但基本上介紹過程當中,我大概是摻雜的各個議題去做交互的說明。

     

    Outline說明)

    其實我們知道其國內的業界對這方面已經超前部署,很多業界國內的一些大廠,包含遠東、南亞、新光都對這個再生纖維的部分付出很大努力。但是呢,其實還有很多的一個技術門檻需要帶要突破,要帶最主要是缺乏一個整體性、系統性的一個解決方案。大概今天會中針對這樣的一個議題切入,當中會以聚酯纖維為作為一個主軸,我去做一個說明。

     

    首先開始,這一頁的部分一開始會先跟各位提到SDGS。聯合國過去,每15年它會訂定一個未來全球的發展目標。全球的不管是地球村的每一個國家,大家都有共同目標。在兩千年的時候,他有訂出一個千禧年的目標,但這時候目標大概有八個,最主要是解決到全世界面臨的一些問題,包含一些饑餓的問題,但當時他是把已開發、未開發的國家或低度開發國家做區隔。每個不同經濟價值角色的國家,它有不同的一個任務。

     

    到了2015年起,聯合國大概重新又制定了一個新的未來15年的目標,那這個基本上這個從2016年到2030年全世界就追隨這樣的議題。包含我們現在的政府五加二的產業政策,其實也是從這樣的SDGS裡面去轉化、去淬煉出來的一個構想。那這部分來講,他最主要聯合國目標,有17個工作項目,永續發展目標有17個目標,第一個是消除貧窮,第二個是糧食問題,第三個是醫療照顧的問題,第四個教育問題,第五個是兩性平權的問題,第六個是水資源,還有一個衛生的問題。第七個其實大家會關注,就是再生能源的一個利用,第八個當然就是經濟價值就業率的問題。你在整個兼顧環保、促進全球永續發展,其實每個人有就業、有工作做是一個很重要,所以經濟的發展很重要。第九個,但就是工業的基礎建設包含了永續的製造,這個地球上也是非常關鍵的第十個大概就是區域的一個平衡發展,第十一個大概就是城市化。

     

    12個,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一個重點,永續的消費跟永續的製造,這是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它是一個回無窮大概念。

     

    13個,是全球暖化的議題這是一個老課題,然後第14個是海洋資源,第15個是森林和防止沙漠化、第15個是陸地上面的一個資源的一個分配問題。第16個檔案就是和平、第17個是全球夥伴。

     

    首先切入這個部分的話,這個是英國的麥克亞瑟基金會、艾倫麥克亞瑟基金會。我先介紹一下這個麥克亞瑟基金會,他的創辦人是一位女士、英國人,他是一個帆船選手,他在2008年退休之後,就創立基金會。目前全球的政治界人物或者是商業界人士都很尊重他,因為他算是一個思想家。他在這過去幾年、在2014年有發表一個循環經濟的概念,他們這個基金會做了很多的一些調查,包含這邊的調查,其實大家看到就會蠻驚訝的。

     

    全球的服飾產量超過5300萬噸。據我瞭解,這個數值不只。其中他有調查,真正回收、在封閉循環再生利用的,不到3%、非常非常地低。另外一個,資源回收、回收再利用,再去給比較落後國家再去使用或者降級使用,大概只有12%。剩下有85%都是焚燒和掩埋,對我們地球上面來講都造成一個非常非常大的一個衝擊。

     

    當然,各位可以在這個圖片上面可以看到,右下角每年五十萬對的海洋的纖維、流入到海洋當中。這其實對我們的環境造成很大的衝擊,前面也提到了這樣的紡織品的製造地球污染問題之外,我們這邊可以看一下歐洲他們在這部分的一個做法,歐洲在循環經濟上面,他們推動的非常非常徹底。

     

    第一個哥本哈根,丹麥的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每年五月會舉辦,今年因為受到疫情關係延到十月,那這次的時間點剛好臺北的TITAS是相同的。他們每一年都會聚集很多的一個品牌商開會討論,那麼其實他們在2018年有定下一個目標,希望到2020年、就今年當下,可是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打亂,他們希望全球的再生纖維,尤其聚酯來講的話,要增加到25%的使用量。

     

    其實他們的一個另外一個機構調查,Textile Exchange去年年底做了一個調查,再生纖維的使用量、聚酯只有14%、不及格。他們探究原因最主要差了11%11%很可怕欸、幾百萬噸,這個部分坦白講落差非常大,為什麼?其實過去全世界的回收聚聚酯纖維大概都是以寶特瓶為主,但是寶特瓶已經發揮到極致,尤其臺灣,臺灣寶特瓶纖維的部分做得非常好。

     

    另外一個部分的落差在,他們推動品牌在下訂單的過程當中,你這些製造商的下角料或者是餘布等等,這部分能夠循環、工廠內部再生循環利用。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他們有號召了兩百多個品牌共同簽署這樣的目標,2030年要達到100%的全循環。所以說這個哥本哈根上面除了有要求舊衣的回收數量,因為你要作循環再生的話,其實回收很重要。當然,我覺得工業生產來講,工廠內部的回收絕對沒有問題,但是消費端的回收這問題就蠻複雜的。這必須要產官學研共同努力、政府的一些法規或者獎勵制度。

     

    另外一個部分的話,就荷蘭的一個部分,他們曾經針對一個搖籃到搖籃,過去十幾年大家都聽過這樣的一個名詞。所謂產品的一個生產,到時候可以循環再回到它的源頭,可以再重新、再利用創造他的價值。這邊的話,他們也針對工作服,工作服的一個面料制服。一般來講,工作服來講,它的掌握度會比較高哦,而且它有一定的特定的族群在穿著,所以他在做循環回收上面來講,他相對會比較好控制它的品質。這邊,他們有研發100%的可再生聚酯纖維的布料去做推動

     

    另外,在英國永續行動的一個計畫裡面,他們其實有做一個調查,希望2020年能達到每噸的服飾減少15%的水跟碳的排放,這是一個目標。但我覺得另外一個重點,他們是希望說提升產品的延長壽命。那當然,另外他們有提到一個重點這個商機,英國他們有做過一個估算,每年大約達到兩億英鎊以上。這其實就在做迴圈再生利用的一個議題上面,其實也是可以創造很大的一個商機。

     

    那當然另外一個部分就是2013年,H&M、瑞典這家服飾快時尚的品牌,他們也提出了一個全球的一個舊衣回收的計畫。基本上,他是從他各地的一個銷售點、設置一個回收箱,他去做回收。而且他是回收不限品牌,也不限他的紡織品的狀況。那他鼓勵回收、給你一個庫碰,消費者下次再來他的店家購物。讓他基本上回收來的部分,第一個是再穿著,送往其他國家去應、二手市場。另外一個就是再使用,所以再使用的部分就是降級使用。這個我待會也會提到,我們待會是希望說能夠走向更高端的,他的循環價值是一直往高端走,而不是一直往低端走、一直使用下去。那不是一個真正循環經濟的一個概念。

     

    那最後一個部分,其實再製造,也是紡織業可以投入的一個議題。其他前面幾個部分,全世界都有在做,再製造的部分我後面會提到,就是重抽、重紡、重染。

     

    2018年國內環保署所做的一個紡織品回收專案的一個報告,看了蠻可怕的,剛剛前面開場有提到紡織,臺灣每一年大概有80%的紡織產品,纖維到布料是外銷出國。基本上所謂外銷就是把好的東西賣出去,那臺灣其實供應機能布料70%、生產。那你也知道做壞的東西你沒辦法賣出去,那只能自己承擔後果。自己承擔的話,對工廠來講自己是一個負擔、對臺灣這樣的一個環境、地狹人稠,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所以說怎麼樣去做循環再生利用,其實我們紡織所過去這幾個月也在構思,我們一直想要跟大家說,場內的就是內循環先做起。

     

    這是環保署的調查,下面圖譜是一個產業鏈,各位可以看到,其實從抽絲到紡紗到織造到染整,它的製成端廢棄物高達27.6萬噸。這是血淋淋的數據,其實還蠻可怕的,那這部分其實一直都造成製程端的廢棄物、已經造成業界處理上痛點。

     

    為什麼?其實臺灣舊衣回收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其實都鼓勵大家回收。你賣到非洲,其實你都有很好的價格,從12塊美金一公斤,到1.5塊美金。基本上,非洲他們現在慢慢不需要世界各地送來的衣服,已經把他們那邊都塞爆了。

     

    但,另外一個問題是台灣的廢衣的處理的費用越來越高哦。你看2015年的2.5塊錢到2016漲一倍、五塊錢,到20177塊錢。我們最近、前陣子我們部門團隊在清理廢布,一公斤回收商要價16塊錢,當然我們的量體不大的。所以這上面,各位可以看到你要丟垃圾、丟廢棄物,你用不到的東西,你要去處理還花一筆預算,這對企業主來講是一個很大的負擔。環境是一個問題,另外企業在經營上面的利潤來講,就會侵蝕很大。

     

    所以說這部分來講,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另外一個部分,有一個業界常常在思考的就是民生廢棄物、所謂的外循環。就是消費者已經使用過、穿著過後的衣服,他去做拋棄,這個其相對複雜,我後面也會做說明。首先一開始這邊的話,我也會先提醒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永續的概念?最主要我們常常在看紡織產業,都只看自己、從纖維往下游看,我們都知道人造纖維是從粒子,聚合出來,再抽纖維、長纖,然後再做加工絲等等。到中游段的話,就織造、染整,每個製程當中都有耗損,也會有他的污染、能耗的問題。一直到末端,成衣業到品牌行銷,尤其品牌行銷更可怕,因為歐洲很多環保團體都把時尚產業稱為是一個高污染產業,這不為過,真的。

     

    因為快時尚的東西。他希望他的成本是低廉、他能夠快速,也希望吸引消費者,你買了之後,你給我趕快再回店、再來購買我的衣服。歐洲他們做個調查,真正消費者有36%衣服是你只穿過一次。一年365天,如果你衣櫃裡面有40件衣服、你大概九天才穿到一次。所以說時尚設計的部分其實造成一個產業的汙染,他把問題都堆回給我們臺灣的製造業,包含纖維到製造、染整等等,一直到通路。這其實是一個線性的經濟,末端的話,其實到回收業者,剛剛前面有麥克阿瑟有做調查,基本上就是焚毀或隱瞞。

     

    但,各位不要忘記紡織業的前端是什麼?石化產業,我們合成纖維來講,大宗的合成纖維,聚酯、尼龍等等,這部分其實源頭端都是石化產業。我們過去都忽略掉,只往下看不往回看。石化產業其實才是我們紡織產業上游的老闆,因為他們沒有如果沒有生產原料,基本上你紡織產業下游是沒辦法推動的。所以說,尤其石化產業大家有個印象,他是一個高污染、高耗能的一個產業。所以這部分來講,紡織產業真的是一個漫長的一個絲路之旅。所以說,過去我們這邊做很多機能性紡織品,從源頭端一直做到末端,若真的不行,你要再從頭過來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所以說紡織產業很特別,跟一般的產業不一樣,紡織產業鏈是非常的長,跟一般的產業不一樣。有的一個產業可能三、五個點,就可以把一個產品製造出來,但紡織產業不是、大多分工負責。

     

    接下來的話,大概就是有提到循環經濟的概念。2014年,麥克亞瑟基金會他們在世界一個經濟論壇有做發表,就是邁向循環經濟。……(麥克阿瑟基金會理念)……過去大家就都知道,講的是線型的經濟,後來進階到再利用的經濟,再利用的經濟其實我覺得這個就可以用寶特瓶回收來講。寶特瓶也是聚酯,但是他是在不同的產業別上應用。它應用端之後、變成廢棄物之後,我們紡織產業拿來重新再製造,做這樣的一個再利用的經濟價值。但我開場也提到,這樣的再利用價值,已經沒辦法符合循環經濟,真正的要義跟他的精神,循環經濟真正的一個精神是他形成迴圈,從原料源頭端的原料製造、使用、回收之後,所謂的二次料源再進行下一個迴圈、輪回的一個部分。他的目標很簡單,就是零廢棄物。這個是一個很遠大目標。

     

    循環經濟的實施策略。其實過去在很多企業主就可以給一些企業界的老闆做一個參考。循環經濟的議題,我們在追求高的經濟的成長、你公司的獲利增加越多的話,基本上你製造的廢棄物是越高。

     

    ……(循環經濟概念)……


     

    目前來講,亞洲一直在做循環經濟,是做資源再利用的導向。就製造業一直想辦法,去把蒐集來的廢棄物,把它做得更好,利用它、維持他的料源的品質。我做二次料源,使用品質跟一次料源還是一樣。但歐洲不一樣,它產業是做一個轉型。亞洲是資源導向、專門只做高價值的循環,就是從工程製造端解決。可是歐洲來講,它產業的導向是把三個構面都整合在一起後,它除了專注在製程上面改善,他新的商業模式也在成型當中。所以說這個是歐洲可以讓我們借鑒學習的一個地方。

     

     

    華爾街日報有提到,2015年臺灣是廢棄物處理的天才。我去看心裡蠻酸的,說這是臺灣之光也好,可是這有時候想一想,也是一個問題點。

     

    這邊有份資料,謝謝施顏祥部長一直帶領大家往前走、又是一個召集人。他在過去幾年,他有提出這樣的一個迴圈經濟的3R概念。其實我們都有在做迴圈經濟,可是做不到位,都是所謂的傳統3RReduseReuseRecycle,可是這還是有一些問題。比如說,你Reuse、重新使用,落後國家他已經不缺衣服了,很多時尚品牌或者是一些已開發國家,都是把這樣的一個部分去送往非洲,這是不對的。另外,Recycle的部分,寶特瓶回收它也是沒有解決一定的一些議題,他的量能也沒辦法滿足全世界品牌的要求。接下來的新2R的部份,包含Reengineering(再造工程),這個就是我剛前面提到,纖維重抽、重染、重紡我們必須要做一個重新的評估、製程端的評估。另外一個就是Redesign,從源頭端設計你的產品,這是一個很棒的一個想法。另外一個就是新的嘗試、Remodel,定義它的一個新的營運模式。另外一個是重新定義、Redefine也很重要。最後一個部分的話就比較遠,是再生能源的一個議題。

     

    那這邊的話,是歐洲永續紡織品的一個推動方案,2018年他們已經啟動這方案。方案裡面他們有集結歐洲11間公司,包含綠色、淺綠色那邊的纖維製造商,再升級的廠商。再升級就是說他在纖維的循環中,他不斷的把下一個階段的產品,它的價值能再提升。另外一個就是收集跟拆解,我們知道紡織品回來,它還有很多輔料,必須要做一個拆解,包含紐扣、拉鍊等等。另外一個是清洗業,清洗業也是很重要,尤其紡織品回收再利用,潔淨度是要求更高的,尤其紡織品加了很多化學物,而且有染料。另外一個就是一個回收商的一個商業模式的供應。另外一個當然是製造業,他是讓他的縫製方面是易拆解的概念。他們這個11家公司已經做一個整合、已經在推動這樣的工作,目標就是100%的全循環的一個概念、封閉式的一個零廢棄物。

     

    Textile Exchange 2018年的報告,聚酯回收纖維的世界地圖。這邊也列出國內的四家大廠包含遠東新世紀TOP GREEN、力保龍寶特瓶回收、南亞、新光,這都被人家全世界關注,這幾家廠商其實不簡單。其他循環回收的議題很多,包含物理的回收、化學的回收、生物的回收,還有消費前紡織品的回收、消費後紡織品的回收,他分類非常的多。他用不同的圖示去標示出來,每家廠商每家企業,他目前在施行的一個重點、方向。

     

    這邊所提到就是寶特瓶回收畢竟寶特瓶回收也是對的一件事情,但是他跟??比起來,可以省很多能源。但是他有個問題點,就是說它的一個量能,聚酯纖維一年大概有5200萬噸應用在紡織領域,但是寶特瓶回收纖維只有700萬噸,這個比例只有14%。國際訂的標準今年是25%,可是今年看起來已經沒有希望了,而且2030年要達到100%。你看這個目標距離還很遠,單靠寶特瓶的回收纖維是沒有辦法達成了,那我們只能靠紡織品或者是廢棄的纖維去做努力。

     

    那這邊的話,臺灣其實表現不錯,寶特瓶來講附帶一提。產量有10.8萬噸。但是各位可以看到,寶特瓶回收纖維在國際上面的比例,93%是比較屬於低單價的短纖應用、長纖來講反而是比較比較少的。但,臺灣寶特瓶回收纖維,長纖比例是高的,所以臺灣的寶特瓶回收纖維的實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光從這比例上來看的話,就有這樣的差異。

     

    ……(關於紡織品回收關鍵,脫色技術)……
     

    最後一個,我會提到MSI指數,我相信品牌未來會拿這個數字,給各位製造業很大的壓力。簡單說,MSI數值越小越好,你越大,代表你對你回收再利用的時候,造成環境二次傷害、更大的污染。我簡單講,化石材料11.2、聚酯,如果你是回收瓶片的話,6.3不錯有改進。但是各位可以看到像日本Toray,不是批評,他做生質材料,可以看到16.5,幾乎是化石才料多50%……
     

    最後大家簡單幾個一個結語,我覺得前面都已經講的很清楚。基本上臺灣其實過去在循環經濟上從來沒有缺席,而且過去在寶特瓶回收有很強的實力。我希望說,大家群策群力,在這個機會點,我們把全球的紡織品組成一個國家隊,因為這個不是單一產業,比如化纖業、染整業、製造業的單一課題。這是大家共同的一個全面解決方案的課題。然後另外一個部分,我剛剛前面提到幾個技術關鍵技術要突破,尤其是回收再利用、脫色的一部分,再生技術是很重要,還有一個是清潔生產的製程。至於另外一個配套措施的話,有提到鑒別技術、法規,物質流的資訊盤點,你的生產履歷,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產品誰製造、加了什麼化學物、怎麼生產,都記錄在纖維上面,變成一個可以追溯的一個概念。

                                                                                

    最後的話,其實這個夥伴,其實產官學研都逃不掉,必須面對這樣的課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