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8|閱讀時間 ‧ 約 1 分鐘

心靈的封閉與開放|談《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是村上春樹(1949-,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自《1Q84》第1、2、3冊之後推出的最新長篇小說,敘述36歲的鐵道工程師多崎作,在女友木元沙羅的鼓勵下,決定一個個去拜訪高中時期集體遺棄他的摯友,彷如「巡禮之年」,展開尋找真相之旅,以撫平心頭的縐褶。
這部小說跟《挪威的森林》一樣,有別於村上春樹作品之「荒誕」風格,村上迷或許會覺得,《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是最不像村上春樹的作品吧?!此著完全以現實人物為主角,小說一開頭作者就說:「從大學2年級的7月,到第2年的1月,多崎作活著幾乎只想到死。」立即將讀者帶進其小說經常出現的生死二元世界,其間可以感受到村上小說主人翁的孤獨、疏離,以及面對生活的無奈與痛苦。直到最後,即使結局給讀者保留想像的空間,唯無論如何,小說主人翁多崎作終因女性之愛而得到了生命的救贖。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村上春樹的文學基調是空虛、徬徨、孤獨、失落與悲哀,充斥捉摸不定的疏離感,頗能引起讀者共鳴。唯其作品充滿奇思妙想以及種種隱喻、象徵,卻往往語焉不詳,乃至於晦澀難解,欠缺耐心的讀者往往無法終篇,難以真正走入村上春樹的文學世界。透過本專題賞讀,當對村上春樹文學世界能有深入的體會。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