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當我再次是個孩子去看《美國女孩》,就會發現…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而每個小孩未來也會成為大人。
當阮鳳儀導演(獲得第58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與李冰一同入圍最佳原著劇本)將親身的故事拍成《美國女孩》(入圍第5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獲得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展現在眼前時,我跟每位觀影者一樣,聽到久違的網路撥接聲、那幾年老是會在學校宿舍或街道上迴盪的雙J歌曲;看到已成時代眼淚的無名小站、MSN,被勾起的不僅僅是會心一笑的嘴角,更是2003年的點點回憶。
但是看見芳儀(方郁婷 飾,入圍第58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獲得最佳新演員獎)與母親莉莉(林嘉欣 飾,入圍第58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父親宗輝(莊凱勛 飾)以及在私立中學的那些內外在衝突,柳繪雨的懷舊情懷突然轉為如坐針氈。
原來真正被勾起的,是當我還是個孩子時,那些對多數人而言都習以為常的兒童人權剝奪。
一個人如果不能把孩子視為一個獨立完整的個體,讓他們享有父母同樣的基本權利,不能說他是真正愛這個孩子。
「囡仔人惦惦」
「囡仔人有耳無喙」
「大漢汝就知」
「你現在只要把書讀好就好」
「囡仔人閃啦」
這些話熟悉嗎?是你當小孩時會聽到,然後成為大人後再繼續複製貼上到小孩的幼小心靈裡,一代傳一代,完全沒有意識到哪裡不對勁。
現在給你個機會讓你回到孩童時期,你聽到這些話時,內心的聲音是什麼?
曾經信誓旦旦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結果呢?
那些讓人反感、無法苟同的言語毫無阻礙的就自你口中吐出。
就像莉莉一直以來將自己的「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的American Dream強制套在一對女兒身上,讓小孩成為彌補父母遺憾的圓夢工具,好不容易適應外來文化的稚兒,又被迫離開已經有社交圈的環境,重新融入卻一直格格不入的家鄉故土,罹患乳癌的母親飽嚐病痛與追求完美的身心折磨,母女緊繃的情緒終於化作口不擇言的言語暴力與扭打,這時在傳統社會中象徵「權力」的父親見到了,行使了他的power一巴掌揮過去,再抄起衣架猛力的抽打,雖說咒自己的媽媽死確實大逆不道,但那畫面真是令人目不忍睹且餘悸猶存,就像當年每個人面對聞所未聞的SARS時,每根恐懼的神經繃到底之後,最害怕的疫情失控和生活脫序。
宗輝背負著家計壓力,一方面欣喜於一家四口終於可以團聚,一方面接連面對可能失去妻子與小女兒的恐慌,但他必須佯裝堅強去撐起這個搖搖欲墜的家,當危機度過,卸下人前歡笑的偽裝,轉身之後的淚水決堤,都讓人不忍社會給予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緊箍咒。
「沒有孩子,只有人」的教育方針。
過去我們用規範的方式教育孩子,這種猶如軍事化管理的方式尤以私校最甚,髮禁是必備、少一分打一下或跑一圈、不及格的考卷被老師扔在地上自己撿或被摑掌,柳繪雨都在私校經歷過,時至今日仍會做考試的噩夢。
據聞國家人權博物館去年推出「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特展時,策展的小朋友在期間聽聞可以邀請學校老師時,群情激憤了起來:「對!老師才是最需要了解兒童人權的人!」
把孩子當作學國字一樣,硬性規定他要在方格之中才是規規矩矩的好學生,是否只是成為大人後的我們想圖的管教之便?
何不試著先把他當作是一個「人」然後才是「孩子」來教育?
所幸戲中雖然有讓人恨得牙癢癢的數學老師(蔡嘉茵 飾),還能有對學生觀察入微的國文老師(夏于喬 飾)將猶如一匹野馬只想奔向自由喘口氣的芳儀輕輕拉住,原以為劇終會以莉莉去聽芳儀演講作為解開母女心結的象徵,好在不是這樣理所當然的結局。
孩子思考的方式不會比大人差,只是以不一樣的方式思考。
「妳到底在氣妳媽什麼?」
「我只是覺得她可以做得更好。」
「這如果已經是她的最好了呢?」
由芳儀和返臺後唯一的好朋友的對話中,可以看見我們眼中的孩子其實常會語出驚人地說出比大人還成熟理性的言論,我們都曾經是孩子,理當了解他們每個成長階段可能會有的心理過程,但相反的,孩子沒有當過大人,他們無法體會成人世界的那些複雜與艱苦,可是無法體會不代表不願意理解,往往是大人先設限「你還小你不懂」將那條溝通的橋樑設了路障,造成了親子關係的阻礙。
我們每個人對理想中的父母都會有份期待,芳儀在媽媽罹癌後動不動就將死掛在嘴邊感到害怕不已,青春期的尷尬年齡讓她無法像妹妹芳安(林品彤 飾)一樣,對於可能會失去媽媽自然流露出心裡的不安與脆弱,只能用叛逆來掩飾和表達。
而芳安數次的童言童語,都會讓大人或是心疼或是為之一愣,那些我們都沒觀察到的細節,是不是你身邊的孩子也常會這樣點醒?
每個孩子都有權利,擁有自己的夢想和秘密。
父母只是將孩子迎接到世上的載體,當任務完成後,如果將他視之為附屬品,而不是獨立個體的話,就會像莉莉一樣讓孩子間接替她圓夢。
可是芳儀有自己的夢啊,就像她曾經問過媽媽:下輩子妳想當什麼動物? 莉莉想當男生,芳儀想當馬,她們有各自不同的想望,誰也無法替誰追求。
在自由風盛的美國待久了,回到充滿體制與教條的臺灣,芳儀對於駕著馬兒馳騁的無拘無束更加想念與嚮往,那夜與父母衝突後離家出走到馬場,看見和自己朝思暮想的「Splash」如出一轍的白馬,只能對馬兒傾瀉無助的那一面,也許會成為她生命中永遠的小秘密。
阮鳳儀導演畢業於臺大中文系,之後前往美國電影學院攻讀電影創作碩士,我不曉得她當初選填科系時是否受到父母阻撓,有些孩子的確在大考時仍無法確知將來要走的路,但有些喜愛文學藝術的孩子卻總會被父母牽制,只因世人眼中讀那些科系,將來所從事的行業會吃不飽甚至餓死,所以大人自認他們所鋪好的那條路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選擇,就像有一種冷叫阿嬤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大人的思路一不小心就會變成自以為是。
在想要認識孩子之前,先認識你自己。
從莉莉的一些小細節可以看出她是個要求盡善盡美的女性,她會擔心萬一自己死了,連芳安不吃番茄醬都不曉得的丈夫該怎麼安頓這個家?
當有一天習慣一切都掌握在手中的控制權被癌細胞、SARS病毒給攪亂的時候,她的情緒病毒也把全家人都攪亂了,長久以來對家庭的付出,卻換來長女的不諒解,負面情緒啃食得她沒能從孩子的唱反調中嗅到孩子背後想要溝通表達的訊息。
一如芳儀在演講稿所寫的「這個世界上我最不想成為的人就是我的母親,因為她的恐懼會成為我的恐懼,而她的軟弱會使我軟弱。」 所以,她的勇敢也會使我勇敢,她只是希望能跟媽媽一起勇敢,而不是一起恐懼著擁抱那未知的將來。
太多的女性在婚生後,就把一切都奉獻給家庭,忘了自己原本的模樣,當夫妻或親子起了衝突,便開始怨懟了起來,或者因此感到自己的不完美而沮喪失落,但沒有人是完美的,妳只需要做到「夠好」。
不管在懷孕時期或是生產的時刻,孩子都不是你的。
詩人紀伯倫在《先知》裡這樣說著:「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自身渴求的兒女。他們藉你們而來,卻不因你們而來。儘管他們在你們身邊,但並不屬於你們。
本文的大標都是取自波蘭兒童人權之父Janusz Korczak(柯札克)所說。 標題的「當我再次是個孩子」則是他的作品書名。
柯札克為兒童人權與教育奉獻畢生,1942年二戰期間,他和他孤兒院的孩子被押往滅絕營,孩子們緊緊靠在一起,每個孩子手裡都拿著他們最喜歡的玩具和圖書,走在隊伍最前面的男孩子們還拉著小提琴,他到死前都還在以行動教育孩子們:即使赴死也要有尊嚴。最後這大約200名兒童和數十名教師與他被納粹分子殺害。
聯合國在1989年11月20日的會議上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每年的這一天也是國際兒童人權日
公約定義的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所有人。 共有54項條款和3個任擇議定書。 四大維護兒童權利的基本原則:生存權利、發展權利、參與權利、受保護權利。 條文通常不易閱讀,所以想認識何謂兒童人權,可以直接點進連結。
對柯札克而言,他認為兒童有三大權利:

一、活在當下

大人總認為孩子還小,等長大了再說。但小孩並不是活在明天或未來的人。

二、保有自己原來的樣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我們應該讓孩子快樂做自己。

三、承擔危險,探索世界

我們應該相信孩子有能力承擔危險,就算孩子不小心受傷了也沒關係。
在觀看《美國女孩》時,我回到孩子的視角同時也能以大人的目光去互相理解雙方,都是因為受了柯札克對兒童人權的影響,當片尾傳來陳綺貞所吟唱的〈盡在不言中〉,我們是不是也能從與家人相愛相殺的禁錮中掙脫,對待最親的人給予如她歌聲般的溫柔?
從第51屆金馬獎開始,已經連續第8年當「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評審,今年首次在自己的家鄉高雄參加。

金馬58 │ 最佳劇情片
入圍的還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給柳繪雨鼓勵”吧!
  1. 登入會員按❤️(以精神支持我繼續創作)
  2. 以實質鼓勵斗內 Me(唸起來好像 Do Re Mi )
我有五個房間
給電影人的情書
給音樂人的情歌
給戲劇人的情話
給文字人的情詩
給旅行人的情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3K會員
199內容數
影劇、音樂、創作、旅行、自我療癒、心靈成長、語錄金句,如果這些讓你感到怦然心動,那就別和我萍水相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 音 文學 夢 的其他內容
我叫何奇輝,睡在深水埗通州街天橋下,有天醒來後我和同伴們的私人財物通通被丟上垃圾車,我不知道所謂和解最基本就是道歉的這個堅持哪裡錯了?就算你眼睜睜看著我自生自滅,我還是要守住最後的底線-尊嚴。 我死了仍得不到政府一句道歉,關於我的這部電影會下檔,就像人生會謝幕,但真實發生的這些事,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觀看此片我們在理智上可以判斷出那些知法犯法的錯誤,像是身為檢察官的梁文超與刑警阿爆,他們的職責本該是緝毒、緝凶,最後卻緝了王世聰的魂移入阿超的。但在情感上,如果換作是你,又會怎麼做?這裡頭最無辜的還是無錢無權只能被犧牲的李燕,人總是自私的為了保全自己與所愛,罔顧他人的權益,於是我們在人間受著這八苦。
四位主角出場序從最年長的樹緯到最小的廷瑋,我們看見了成年自閉症者的困境。每個生命都有他的價值存在,如果我們能欣賞彼此的差異與獨一無二的生命姿態,事實上除了是擁抱了他人,也等同於擁抱了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所殘缺,正是因為每個生命都不完美,正是因為人類都渴望被理解,我們才更要去擁抱彼此殘缺。
「相親相愛」的字典解釋是「彼此親近關懷」,片名之所以反過來,也許想傳達的就是,人們因為相愛,方能相親。也呼應了慧英的先生曾在片中跟慧英說:「就算住在一起一輩子,也不能證明相愛。」 從這三代女人的愛情觀「她相信一輩子」、「我相信一句話」、「妳只相信一剎那」,我們看見了女人的進化。
十二歲的孟小文與同學張新新遭到性侵,身為唯一目擊證人的小米,跟著捲進事件中,最後她身著白洋裝緊追著同樣一身白的夢露的背影,就像女性意識抬頭後的覺醒。 成長原該是場嘉年華,值得歡呼慶祝與鼓掌,但小米與小文,不曾享受過成長的嘉年華,反而用自身慘痛的教訓換來成長的代價。
社會常說公平正義,但這真的就是公平正義了嗎?像電影中這樣的社會邊緣人,你我並不陌生,只要你出門,多少能遇到一兩位,只是我們常選擇了忽視來逃避這社會帶給他們的不公不義,就像有著象徵意義的釋迦,旁觀著這一切卻無能為力。最令人髮指的是,身為有權勢的人,非但不拉他們一把,還要把他們踹進地獄來掩蓋自己的惡行。
我叫何奇輝,睡在深水埗通州街天橋下,有天醒來後我和同伴們的私人財物通通被丟上垃圾車,我不知道所謂和解最基本就是道歉的這個堅持哪裡錯了?就算你眼睜睜看著我自生自滅,我還是要守住最後的底線-尊嚴。 我死了仍得不到政府一句道歉,關於我的這部電影會下檔,就像人生會謝幕,但真實發生的這些事,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觀看此片我們在理智上可以判斷出那些知法犯法的錯誤,像是身為檢察官的梁文超與刑警阿爆,他們的職責本該是緝毒、緝凶,最後卻緝了王世聰的魂移入阿超的。但在情感上,如果換作是你,又會怎麼做?這裡頭最無辜的還是無錢無權只能被犧牲的李燕,人總是自私的為了保全自己與所愛,罔顧他人的權益,於是我們在人間受著這八苦。
四位主角出場序從最年長的樹緯到最小的廷瑋,我們看見了成年自閉症者的困境。每個生命都有他的價值存在,如果我們能欣賞彼此的差異與獨一無二的生命姿態,事實上除了是擁抱了他人,也等同於擁抱了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所殘缺,正是因為每個生命都不完美,正是因為人類都渴望被理解,我們才更要去擁抱彼此殘缺。
「相親相愛」的字典解釋是「彼此親近關懷」,片名之所以反過來,也許想傳達的就是,人們因為相愛,方能相親。也呼應了慧英的先生曾在片中跟慧英說:「就算住在一起一輩子,也不能證明相愛。」 從這三代女人的愛情觀「她相信一輩子」、「我相信一句話」、「妳只相信一剎那」,我們看見了女人的進化。
十二歲的孟小文與同學張新新遭到性侵,身為唯一目擊證人的小米,跟著捲進事件中,最後她身著白洋裝緊追著同樣一身白的夢露的背影,就像女性意識抬頭後的覺醒。 成長原該是場嘉年華,值得歡呼慶祝與鼓掌,但小米與小文,不曾享受過成長的嘉年華,反而用自身慘痛的教訓換來成長的代價。
社會常說公平正義,但這真的就是公平正義了嗎?像電影中這樣的社會邊緣人,你我並不陌生,只要你出門,多少能遇到一兩位,只是我們常選擇了忽視來逃避這社會帶給他們的不公不義,就像有著象徵意義的釋迦,旁觀著這一切卻無能為力。最令人髮指的是,身為有權勢的人,非但不拉他們一把,還要把他們踹進地獄來掩蓋自己的惡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為明天的讀書會寫下筆記 CH1. 凱特 1) 12歲是大人還是小孩?為什麼很多青少年作品的主角年齡都是12或13歲? 2) 父VS女。爸爸的思維是什麼呢?爸爸為什麼「心不在焉」? 3) 媽媽呢?「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柯尼莉亞又是誰呢? . CH2. 飄逸的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電影《惡女》的劇情,雖然聚焦在立美與秀蘭之間的鬥智攻防,但劇中,立美、秀蘭與立美的父親,這三人間的關係裡,牽纏的中老年人情感需求,與子女怎麼處理長輩情感關係,更讓我有感,明(2025)年起,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一人超過65歲,這樣的家庭議題,將不再少見,如果你的父母想談戀愛,你會怎麼處理?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在《博物館驚魂夜》裡,一名守夜更人發現館中的死物因魔法活了起來,而且聽他調度。亟於在兒子眼中洗刷“魯蛇”形象的老爸就把孩子帶來,坐上一人貴賓席,而老爸則成了節目主持人。我稱之為《老萊娛親》的翻轉版,足以為當前台灣大選需贏取年輕一代的參選人的諷喻。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為明天的讀書會寫下筆記 CH1. 凱特 1) 12歲是大人還是小孩?為什麼很多青少年作品的主角年齡都是12或13歲? 2) 父VS女。爸爸的思維是什麼呢?爸爸為什麼「心不在焉」? 3) 媽媽呢?「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柯尼莉亞又是誰呢? . CH2. 飄逸的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電影《惡女》的劇情,雖然聚焦在立美與秀蘭之間的鬥智攻防,但劇中,立美、秀蘭與立美的父親,這三人間的關係裡,牽纏的中老年人情感需求,與子女怎麼處理長輩情感關係,更讓我有感,明(2025)年起,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一人超過65歲,這樣的家庭議題,將不再少見,如果你的父母想談戀愛,你會怎麼處理?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在《博物館驚魂夜》裡,一名守夜更人發現館中的死物因魔法活了起來,而且聽他調度。亟於在兒子眼中洗刷“魯蛇”形象的老爸就把孩子帶來,坐上一人貴賓席,而老爸則成了節目主持人。我稱之為《老萊娛親》的翻轉版,足以為當前台灣大選需贏取年輕一代的參選人的諷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