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畫說好書34_2021.09推理馬拉松閱讀書單(3)_《從前從前,在河畔》

生沒有那麼簡單,死也沒有那麼簡單。
故事背景設定在十九世紀的泰晤士河流域,某支流岸邊有間「天鵝酒館」,旅人與當地熟客夜夜在酒館流連,熱衷於講述一個個虛虛實實的故事,從前從前......
一個寒冷的冬至之夜,一名深受重傷的大漢抱著溺水的小女孩闖進酒館,在驚詫的眾人面前昏厥過去。趕來的護士醫治了大漢,並檢視女孩冰冷的軀體,判定已經斷氣的女孩卻突然奇蹟似地復活,處於不言不語的失神狀態。在場所有人發揮說故事的本領,奔相走告這離奇的事蹟,一傳十十傳百,三組家庭聞訊分別趕來,認為女孩正是他們失散的親人。羅伯・阿姆斯壯聲稱她是溺水的孫女愛麗絲安東尼・范恩夫婦堅稱她是遭綁架失蹤的愛女愛米莉雅,而莉莉・懷特則深信她是自己的妹妹愛恩
女孩究竟是誰?
釐清撲朔迷離的真實身分的過程中,一步步揭開三個家庭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另一版的封面也好看
作者是個很優秀的說書人,文筆優雅細膩,寫景很有畫面,多個故事如泰晤士河般分流而出,又匯聚合一,神秘的默客傳說穿插其中,推進速度時而悠緩時而奔騰,懸疑的氛圍中透著魔幻色彩,一直讀到過半後才恍然,原來,這是一個講述生命的故事,道盡人生的悲苦喜樂,絕望與希望交織,既溫暖又悲傷。今年讀,特別有感。
人物很多,各個都立體飽滿,不需要做人物關係圖也不會搞混或忘記誰是誰。
擅長說故事但病弱的與總說不出好故事的強納森、活力充沛經營著酒館的瑪歌與其實不年輕了的多個小瑪歌
從屍體裡出生、自小接觸屍體、看盡生產帶來的死亡而不願結婚生子的護士麗塔;渴望孩子卻不願剝奪愛人意願的攝影師東特
在謊言裡苦苦掙扎的安東尼、抓著虛假希望不放的赫倫娜
在牧師公館工作薪水卻託牧師保管、身邊不敢保留任何一樣好東西、在清貧日子裡活得如驚弓之鳥的莉莉
因病而身帶殘疾、可以透視人心本質而選擇以眼罩遮去他人醜陋的農夫之女貝絲;對人對動物都溫柔以待、身為黑人與白人之子而自小便無歸屬感、試著承接包容也被排除在外的孩子的農場主人阿姆斯壯;精明卻自作聰明的羅賓;說著多一張嘴就多吃掉利潤、自己只是多餘的人而逃家尋求獨立的男孩......
每一個人物身後的故事都令人難忘。與麗塔的想法最相似,貝絲與阿姆斯壯的故事最引人入勝,而范恩夫婦的心境最揪心……
三個家庭究竟哪家能別離重聚?誰又注定要心碎?讀到後來,女孩究竟是誰已經不是這個故事的重點。
人生在世,人人都注定要面對法國哲學家弗拉基米爾・楊科列維奇(Vladimir Jankélévitch)所說的三類死亡──「第一人稱的死」(自己)、「第二人稱的死」(親人)與「第三人稱的死」(別人)。比起自己的死,我覺得要面對近親者的離去,更難許多。
那對女兒失蹤的夫妻,妻子固執地懷抱著希望不放否則活不下去,丈夫反而被這一絲絲的希望逼到要窒息。夫妻倆各自舔傷,無法互相扶持,關係也搖搖欲墜。康斯坦汀太太說的對,死亡和回憶應該要合作,有時候有東西卡住了,人們在悲傷中需要一個嚮導或陪伴者。丈夫崩潰前的最後傾訴與坦白,沒有刻意煽情的痕跡,卻是全書中最觸動我的地方。往者已矣,來者可追,真正的勇敢與堅強不是死撐著不讓自己被打倒,倒下就倒下吧,堅強與脆弱是可以共存的,有時即便過去了,悲傷還是隨時都可能冒出來,大概很難徹底擺脫,只能承認並直視現實,誠實接納當下的情緒,盡情傾瀉悲傷之後,才有力氣爬起來繼續前行。
人人駕船在這條蜿蜒、壯闊、充滿未知的生命之河上行進,有些人失足或翻船,遭河流捲了去,又被來回於生者與亡者之間的擺渡人帶了回來,繼續編織屬於自己的故事,而有些人被河流帶到遙遠的彼岸,從此不歸。無論是那些去而復返的還是永遠歸去的,只要還有人愛說故事也有人愛聽故事,故事便永遠不滅,一次次的「從前從前......」,生命化為故事在人們的嘴裡溜轉著,跳動著,不曾真正逝去。
私心給分:4.5星
<後記>
台灣是小小的海島,沒有像英國泰晤士河這般彎來繞去的河流,更沒有中國黃河、長江那般流域廣闊的長河(查了一下,最長的河流是186km的濁水溪,離我生活圈最近的是140km的大甲溪),從小到大去溪邊河邊海邊的次數寥寥無幾,書中描述著沿河流而居的生活景象於我而言陌生而新奇,讀了四分之一左右就被那神秘的氛圍指引,手指點開google地圖,搜尋書中出現的一個個地名。
讀完,好想去旅行。無法出國旅遊,如此在紙上與網上神遊一番也不錯!(重點錯誤)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圈圈轉圈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