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傷心理都知道:《四樓的天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四樓的天堂》 (圖片取自Google)

《四樓的天堂》 (圖片取自Google)

你有多久沒注意到自己身體的變化?
你知道這副軀體無時不刻都在與我們做溝通嗎?

台劇《四樓的天堂》裡,推拿師天意總在與客人的互動中,解讀他們身體散發的訊息、再轉譯給身體的主人聽。過程中天意難免會吸收到客人身體的情緒,偶爾也會引出天意心底深處想忽視的回憶,因此他也需要屬於自己的放風時刻,喘一口氣、整頓身體與心靈,再好好地為下一位客人疏通淤積在身體各處的能量結。

每個人身體都有一個結

每個堵塞在身體的結,都反映了心理的淤積:曾在親密關係中受傷的心理師難以自在與他人擁抱、害怕再被拋棄的塗鴉客有僵硬的胸口與肩頸、對自己性身體感到懷疑厭惡的麵包廠員工嚴重駝背、擔心自己不夠特別的歌手穿頂天跟鞋讓雙足發炎......。

那你呢?
你有讀出身體此刻的結在跟你訴說甚麼嗎?

人必然有病,人因病而完整

當心靈與身體如此靠近、生活中又必然經歷各種壓力,這些自心理產生的能量便會於身體各處流竄,超過負荷則淤積成結,因此身體的病痛無法避免,重要的是我們能否看見。

這個概念與精神分析取向創始者Freud的基本人性觀很相似: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症狀,那是一個光譜,差別只是誰輕誰重。所有情緒與症狀都有功能,當我們能解讀它時,就有機會看到更多可能。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跟天意一樣擁有自己的紓心時刻,一段與自己共處的時間,好好感受、理解、接納並調整身體打上的結,那些堵塞都在與我們對話,請好好傾聽它。

《四樓的天堂》 (圖片取自Google)

《四樓的天堂》 (圖片取自Google)

推薦各種呼吸練習,將注意力拉回我們此時此刻的身與心,還記得過去迷鹿小姐曾分享過的呼吸小練習嗎?

(1)請閉上你的雙眼,
(2)先把肺部的空氣吐乾淨,在腦中想像要畫一個正方形,
(3)慢慢吸氣,在腦中想像從左到右畫一條橫線,
(4)再慢慢吐氣,想像自橫線的右端點畫下一條直線,
(5)繼續慢慢吸氣,從直線底端向左再畫條橫線,
(6)慢慢吐氣,從橫線左端點向上畫直線連接到起始點。

如此反覆,伴隨穩定的呼吸與吐氣、在腦中持續畫著正方形,直到感覺自己身體緊繃下降、或心情開始平復就可以結束。

(寫到這裡,迷編不由得想來預約腳底按摩,有人跟迷編一樣是腳底按摩中毒者嗎?)

#與身體對話

#迷編

同步發表於臉書粉專:https://reurl.cc/2o9l4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i Deer的沙龍
8會員
18內容數
Hi Dee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23
《我是遺物整理師》的主角可魯,因患有亞斯伯格症,所以在人際互動與環境適應上有些受限,但在父親的引導下,可魯跟隨他一起擔任"天堂移居"的遺物整理師,專門協助家屬整頓亡者遺物。 父親驟然亡故,可魯被迫與父親的弟弟一同經營天堂移居。他們一同經歷了與世界重建關係的階段,在協助不同亡者做遺物整理的過程中,他們
Thumbnail
2022/09/23
《我是遺物整理師》的主角可魯,因患有亞斯伯格症,所以在人際互動與環境適應上有些受限,但在父親的引導下,可魯跟隨他一起擔任"天堂移居"的遺物整理師,專門協助家屬整頓亡者遺物。 父親驟然亡故,可魯被迫與父親的弟弟一同經營天堂移居。他們一同經歷了與世界重建關係的階段,在協助不同亡者做遺物整理的過程中,他們
Thumbnail
2022/09/18
你身邊也有出現像《非常律師》女主角禹英禑的人嗎? 有點執著、有點獨特、有點自我中心、有點難理解他人的情感;充滿熱情但跌跌撞撞⋯⋯ 對每個人來說,能被環境容下、被他人理解與看見,都能增加正向情緒感受,隨之提升的自我認同、肯定與掌控力,都有助於個人成長、進而增進學習與工作效能。這也將形成一個好的循環。
Thumbnail
2022/09/18
你身邊也有出現像《非常律師》女主角禹英禑的人嗎? 有點執著、有點獨特、有點自我中心、有點難理解他人的情感;充滿熱情但跌跌撞撞⋯⋯ 對每個人來說,能被環境容下、被他人理解與看見,都能增加正向情緒感受,隨之提升的自我認同、肯定與掌控力,都有助於個人成長、進而增進學習與工作效能。這也將形成一個好的循環。
Thumbnail
2021/08/20
這週則搭配七夕主題,以情人的愛為主軸整理了 #終歸是愛吧 系列,盼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一個讓自己有 #安全感 的關係,能在面對未知與困境仍感覺自己具有保護力,允許自己退縮與前進,能持續向外冒險。同時也具有 #親密感,與他人產生連結,保有被陪伴照護的感覺,不去害怕恐懼孤獨。
Thumbnail
2021/08/20
這週則搭配七夕主題,以情人的愛為主軸整理了 #終歸是愛吧 系列,盼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一個讓自己有 #安全感 的關係,能在面對未知與困境仍感覺自己具有保護力,允許自己退縮與前進,能持續向外冒險。同時也具有 #親密感,與他人產生連結,保有被陪伴照護的感覺,不去害怕恐懼孤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結論來說,《四樓的天堂》不過不失,在十集的篇幅中把多線敘事平緩的處理完畢,但「平緩」也指沒有太多起伏,可以預期,甚至乏味。從較寬容的觀點來看,《四樓》也許嘗試一種「寫實」的影劇拍法,不想落入類型或八點檔窠臼,想要直面現代人的心靈和身體問題。「但我認為四平八穩的拍攝手法和敘事模式,是此劇的問題。
Thumbnail
結論來說,《四樓的天堂》不過不失,在十集的篇幅中把多線敘事平緩的處理完畢,但「平緩」也指沒有太多起伏,可以預期,甚至乏味。從較寬容的觀點來看,《四樓》也許嘗試一種「寫實」的影劇拍法,不想落入類型或八點檔窠臼,想要直面現代人的心靈和身體問題。「但我認為四平八穩的拍攝手法和敘事模式,是此劇的問題。
Thumbnail
會有這個標題,是因為最近剛追完獲得金鐘獎的<<四樓的天堂>>,真的是一部我覺得非常有深度、非常令人省思的好故事。 故事裡面由黃秋生飾演的推拿師,是一位可以從推拿過程,觸碰患者身上每一處緊繃、受傷的肌肉狀態,就能去窺探患者內心心結的療癒系推拿師。 心理的情緒,其實都能透過我們的身體被讀到,例如:受了壓
Thumbnail
會有這個標題,是因為最近剛追完獲得金鐘獎的<<四樓的天堂>>,真的是一部我覺得非常有深度、非常令人省思的好故事。 故事裡面由黃秋生飾演的推拿師,是一位可以從推拿過程,觸碰患者身上每一處緊繃、受傷的肌肉狀態,就能去窺探患者內心心結的療癒系推拿師。 心理的情緒,其實都能透過我們的身體被讀到,例如:受了壓
Thumbnail
療癒經典之作,緩慢的節奏、寓意十足的對話,很適合步調太快的都市人一邊追劇一邊學著放鬆生活
Thumbnail
療癒經典之作,緩慢的節奏、寓意十足的對話,很適合步調太快的都市人一邊追劇一邊學著放鬆生活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做過推拿呢?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受傷,也不喜歡「痛」的感覺。但痛卻伴隨我們一生。人的本身伴隨著疼痛出生,而痛與病成為人的一環,是為警醒,亦為預兆。《四樓的天堂》把身體的傷口、內心的傷痕,以至人們的病和痛都連接起來,借此帶出人因病而完整。不知道大家看完這部劇後,對生病會不會有了不一樣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做過推拿呢?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受傷,也不喜歡「痛」的感覺。但痛卻伴隨我們一生。人的本身伴隨著疼痛出生,而痛與病成為人的一環,是為警醒,亦為預兆。《四樓的天堂》把身體的傷口、內心的傷痕,以至人們的病和痛都連接起來,借此帶出人因病而完整。不知道大家看完這部劇後,對生病會不會有了不一樣
Thumbnail
看預告完全看不出來這部戲到底要演什麼😂 只是覺得卡司好像還行就看一下哈哈 以推拿師為主角蠻特別的 女主則是心理師 分別從生理和心理去分析人的各種狀態 光走在路上看人的身體結構就能看出常使用的姿勢 進而推導出職業之類的實在是有夠厲害! 其實身體真的可以反應很多心靈上的問題 但推拿某個點就能情緒潰堤好
Thumbnail
看預告完全看不出來這部戲到底要演什麼😂 只是覺得卡司好像還行就看一下哈哈 以推拿師為主角蠻特別的 女主則是心理師 分別從生理和心理去分析人的各種狀態 光走在路上看人的身體結構就能看出常使用的姿勢 進而推導出職業之類的實在是有夠厲害! 其實身體真的可以反應很多心靈上的問題 但推拿某個點就能情緒潰堤好
Thumbnail
讓身體成為自己安在的家 在「四樓的天堂」一劇裡,幾位主角紛紛提到「我想找一個家」、「找自己的家」,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自己的家」。 身體一直都在,跟我們在一起,一起經歷、感受、接觸等,並裝載著各種情緒、經驗、記憶等。 當心情低落時,身體會覺得無力,不想要動。 當心情煩悶時,身體會覺得坐也不是
Thumbnail
讓身體成為自己安在的家 在「四樓的天堂」一劇裡,幾位主角紛紛提到「我想找一個家」、「找自己的家」,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自己的家」。 身體一直都在,跟我們在一起,一起經歷、感受、接觸等,並裝載著各種情緒、經驗、記憶等。 當心情低落時,身體會覺得無力,不想要動。 當心情煩悶時,身體會覺得坐也不是
Thumbnail
時間往前走,科技只會趨於飛騰,日子也許越來越方便了,很多從前得以倚靠來邊做邊思考得事情,勢必大幅減少。從現在看過去如此,從現在揣測未來的角度,可能亦然。 我們所有此刻的焦慮與煩心將不會邊際遞減,這帖良方除了保身也保心,四季皆適宜,卸下層層面具,稍稍讓自己保持透明,我們才能夠柔軟地擁抱彼此。
Thumbnail
時間往前走,科技只會趨於飛騰,日子也許越來越方便了,很多從前得以倚靠來邊做邊思考得事情,勢必大幅減少。從現在看過去如此,從現在揣測未來的角度,可能亦然。 我們所有此刻的焦慮與煩心將不會邊際遞減,這帖良方除了保身也保心,四季皆適宜,卸下層層面具,稍稍讓自己保持透明,我們才能夠柔軟地擁抱彼此。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注意到自己身體的變化? 你知道這副軀體無時不刻都在與我們做溝通嗎? 台劇《四樓的天堂》裡,推拿師天意總在與客人的互動中,解讀他們身體散發的訊息、再轉譯給身體的主人聽。 那你呢? 你有讀出身體此刻的結在跟你訴說甚麼嗎?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注意到自己身體的變化? 你知道這副軀體無時不刻都在與我們做溝通嗎? 台劇《四樓的天堂》裡,推拿師天意總在與客人的互動中,解讀他們身體散發的訊息、再轉譯給身體的主人聽。 那你呢? 你有讀出身體此刻的結在跟你訴說甚麼嗎?
Thumbnail
這陣子我沒有跟風看魷魚遊戲,因為疫情稍有緩解,生活慢慢回復正常,不想讓自己陷入另一個緊張情緒中,改選擇心靈探索的小品,旁觀都會男女的身心靈療癒之旅。 一個在家中為他人服務的推拿師,因為沒有招牌也沒有聯絡方式,僅靠著患者的口耳相傳,地處大樓的四樓住家,客廳有張寫著天堂的書法作品,就被叫成四樓的天堂。
Thumbnail
這陣子我沒有跟風看魷魚遊戲,因為疫情稍有緩解,生活慢慢回復正常,不想讓自己陷入另一個緊張情緒中,改選擇心靈探索的小品,旁觀都會男女的身心靈療癒之旅。 一個在家中為他人服務的推拿師,因為沒有招牌也沒有聯絡方式,僅靠著患者的口耳相傳,地處大樓的四樓住家,客廳有張寫著天堂的書法作品,就被叫成四樓的天堂。
Thumbnail
四樓的天堂看了一集​ 身體的結與緊可以靠按摩師巧手紓解。​ 心理的傷痛可以諮商、戲劇、工作坊得以同理自己。​ 社會的傷痛可以抗爭、遊行、噴漆來伸張。​ 沒有親密肢體的母女關係是想關心而無門入;關係不倫的愛人,身體或有親密但心理防衛卻是如城牆般堅固。​ ​ 還沒看到天堂倒是先展示一幕幕的壓力!​
Thumbnail
四樓的天堂看了一集​ 身體的結與緊可以靠按摩師巧手紓解。​ 心理的傷痛可以諮商、戲劇、工作坊得以同理自己。​ 社會的傷痛可以抗爭、遊行、噴漆來伸張。​ 沒有親密肢體的母女關係是想關心而無門入;關係不倫的愛人,身體或有親密但心理防衛卻是如城牆般堅固。​ ​ 還沒看到天堂倒是先展示一幕幕的壓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