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身體成為自己安在的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讓身體成為自己安在的家

讓身體成為自己安在的家

在「四樓的天堂」一劇裡,幾位主角紛紛提到「我想找一個家」、「找自己的家」,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自己的家」。

身體一直都在,跟我們在一起,一起經歷、感受、接觸等,並裝載著各種情緒、經驗、記憶等。

當心情低落時,身體會覺得無力,不想要動。

當心情煩悶時,身體會覺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當心情氣炸時,身體會有種莫名的火氣,想要大叫、想要捶東西。

當心情快樂時,身體會有輕快的腳步、啍著歌、嘴角都不自覺上揚等。

透過身體這些動作,能抒發、反應、調節我們的心情。而留意自己的呼吸跟動作,也能讓我們發現,原來心情是如何。

這個家,需要認識,需要熟悉,也需要整理、清理,才能持續地,陪伴我們。

回到這個家時,就好好吸氣吐氣、感受。

覺得低落時,就好好抱抱自己、拍拍自己。或是曬曬太陽,想像房子照進一束光。

覺得生氣時,就好好用力捶捶枕頭、像孩子一樣跺跺腳。

覺得開心時,就雙手揮舞,輕快地跳一跳。

讓身體成為自己安在的家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鹿散步 身心工作的沙龍
11會員
42內容數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8/30
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報導者有關幼兒園事件的專訪(連結 https://pse.is/6c49kg),有關「小孩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讓長期與受創孩子進行心理工作的我,覺得很心痛,也因「如果我們不關注問題所存在的這個社會系統,我們的治療工作,就僅只是風中的稻草」*,讓我想寫這篇文章,談談以下幾點:
2024/08/30
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報導者有關幼兒園事件的專訪(連結 https://pse.is/6c49kg),有關「小孩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讓長期與受創孩子進行心理工作的我,覺得很心痛,也因「如果我們不關注問題所存在的這個社會系統,我們的治療工作,就僅只是風中的稻草」*,讓我想寫這篇文章,談談以下幾點: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幾年身心靈的議題越來越多,也有很多的媒介或是方法教導我們如何達到身心靈平衡,輔以其他的工具,比如說頌缽、精油、西塔療癒、塔羅⋯等等。某些程度我們仰賴這些工具,透過他們更挖掘自己內心深處,達到某種和解,這些方式,也是在我們跟自己對話時,能夠拖住我們的支撐點。 這禮拜我看了一本書「順應人性」,對於覺察
Thumbnail
這幾年身心靈的議題越來越多,也有很多的媒介或是方法教導我們如何達到身心靈平衡,輔以其他的工具,比如說頌缽、精油、西塔療癒、塔羅⋯等等。某些程度我們仰賴這些工具,透過他們更挖掘自己內心深處,達到某種和解,這些方式,也是在我們跟自己對話時,能夠拖住我們的支撐點。 這禮拜我看了一本書「順應人性」,對於覺察
Thumbnail
這陣子陸續斷捨離屋子裡的東西。 有些朋友寄放的物品,打包收好,寄還給它的主人;有些還捨不得丟掉的,或還沒有地方去的物品,我持續帶著感恩的心擁有著。 這過程裡不禁讓我想到,那天解讀,老師引導我去感受此刻的生命,究竟是什麼holding me back? 或是,在內心深處,我真正捨不得離去的是什麼? 第
Thumbnail
這陣子陸續斷捨離屋子裡的東西。 有些朋友寄放的物品,打包收好,寄還給它的主人;有些還捨不得丟掉的,或還沒有地方去的物品,我持續帶著感恩的心擁有著。 這過程裡不禁讓我想到,那天解讀,老師引導我去感受此刻的生命,究竟是什麼holding me back? 或是,在內心深處,我真正捨不得離去的是什麼? 第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設定心理學有興趣的人及新進心理師閱讀的文章,談「安居於世」,家屋的心理意涵。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設定心理學有興趣的人及新進心理師閱讀的文章,談「安居於世」,家屋的心理意涵。
Thumbnail
我們可能喜歡跑出去玩或者是喜歡經歷許多好玩的事或...... 有時候玩完知道要回家,有時候是忘了回家的路,有時候流浪在外...... 家可以是海邊、喜歡的書、藝術品、瑜伽、河邊、大樹旁、旅行、房間、筆電,等等無任何形式的約束。 或是以你喜歡的方式都可以成為你的家,能讓你找到歸屬感的地方。 每個人找到
Thumbnail
我們可能喜歡跑出去玩或者是喜歡經歷許多好玩的事或...... 有時候玩完知道要回家,有時候是忘了回家的路,有時候流浪在外...... 家可以是海邊、喜歡的書、藝術品、瑜伽、河邊、大樹旁、旅行、房間、筆電,等等無任何形式的約束。 或是以你喜歡的方式都可以成為你的家,能讓你找到歸屬感的地方。 每個人找到
Thumbnail
人的情緒有多少,房子也確確實實地用它們身上的每個角落承載著。
Thumbnail
人的情緒有多少,房子也確確實實地用它們身上的每個角落承載著。
Thumbnail
讓身體成為自己安在的家 在「四樓的天堂」一劇裡,幾位主角紛紛提到「我想找一個家」、「找自己的家」,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自己的家」。 身體一直都在,跟我們在一起,一起經歷、感受、接觸等,並裝載著各種情緒、經驗、記憶等。 當心情低落時,身體會覺得無力,不想要動。 當心情煩悶時,身體會覺得坐也不是
Thumbnail
讓身體成為自己安在的家 在「四樓的天堂」一劇裡,幾位主角紛紛提到「我想找一個家」、「找自己的家」,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自己的家」。 身體一直都在,跟我們在一起,一起經歷、感受、接觸等,並裝載著各種情緒、經驗、記憶等。 當心情低落時,身體會覺得無力,不想要動。 當心情煩悶時,身體會覺得坐也不是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注意到自己身體的變化? 你知道這副軀體無時不刻都在與我們做溝通嗎? 台劇《四樓的天堂》裡,推拿師天意總在與客人的互動中,解讀他們身體散發的訊息、再轉譯給身體的主人聽。 那你呢? 你有讀出身體此刻的結在跟你訴說甚麼嗎?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注意到自己身體的變化? 你知道這副軀體無時不刻都在與我們做溝通嗎? 台劇《四樓的天堂》裡,推拿師天意總在與客人的互動中,解讀他們身體散發的訊息、再轉譯給身體的主人聽。 那你呢? 你有讀出身體此刻的結在跟你訴說甚麼嗎?
Thumbnail
你喜歡在家嗎?家,是你真正想放鬆時,會待下來的地方嗎?守著家裡一天,放縱地享受獨處,你會發現暫時隔離外界的喧囂,會讓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上的我們,更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如果還沒體驗過成天在家的週末行程,非常建議你找一天來試試!
Thumbnail
你喜歡在家嗎?家,是你真正想放鬆時,會待下來的地方嗎?守著家裡一天,放縱地享受獨處,你會發現暫時隔離外界的喧囂,會讓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上的我們,更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如果還沒體驗過成天在家的週末行程,非常建議你找一天來試試!
Thumbnail
就這樣,長出了自己的樣子。(拍攝於石梯坪_20211008) 你,過的好嗎? 有多久沒靜下心來,感受呼吸了呢? 在今天,花點時間跟自己相處, 不用扮演任何角色,做自己就好。 聽聽身體的聲音 步驟一:創造自己的獨處小時光,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都好!只要這時光是專屬於你一個人的!定好鬧鐘,誰都不能
Thumbnail
就這樣,長出了自己的樣子。(拍攝於石梯坪_20211008) 你,過的好嗎? 有多久沒靜下心來,感受呼吸了呢? 在今天,花點時間跟自己相處, 不用扮演任何角色,做自己就好。 聽聽身體的聲音 步驟一:創造自己的獨處小時光,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都好!只要這時光是專屬於你一個人的!定好鬧鐘,誰都不能
Thumbnail
家,這個名辭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指房子住所;一個是指心靈的家。  我回家了,可能是人回到住所了,也可能是心靈上找到安定了。  人,可以是指形體上的身體,也可以指意識靈魂。  意識靈魂,有一個法則,需要陪伴、分享、需要愛。  腦是一個過動兒,被腦綁架,會把你累的半死。我們說心累了,為什麼,因為被腦整的
Thumbnail
家,這個名辭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指房子住所;一個是指心靈的家。  我回家了,可能是人回到住所了,也可能是心靈上找到安定了。  人,可以是指形體上的身體,也可以指意識靈魂。  意識靈魂,有一個法則,需要陪伴、分享、需要愛。  腦是一個過動兒,被腦綁架,會把你累的半死。我們說心累了,為什麼,因為被腦整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