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萬買33年精華地段地上權划算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看到了一篇關於地上權房產的文章,有些想法想與大家分享,以下是部分內文。
600萬買33年地上權「誰會買?」 網曝操作手法:超划算
所謂地上權的房子指的就是只買下該棟房產一段時間的房屋使用權利,該筆買賣不包含土地,使用權利時間一到就必須要歸還房產,以這篇新聞提到的地上權是33年期限。
近期有建商推出購屋方案,號稱「免頭期款,總價598萬起就能入住台北站前地段」,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仔細研究細節後發現,原來該建案能推出低於市價的價格,是因為僅出售「33年的地上權」。有網友就感到好奇,真有人願意砸下數百萬購買「只有地上產權,且有期限房子嗎?」
據了解,該起建案名為「京站花園廣場」,鄰近台北車站,粉絲專頁已成立兩年多,去年12月就推出「買房0頭款、三年輕鬆付」的方案,以最低總價598萬起,可買14坪位於台北站前精華地帶的套房,還包含裝潢。
「對此,一名網友在社群PTT八卦板發文表示,自己也算一下,以最低總價約600萬、33年使用權來估算,差不多等於一個月花15000元左右的租金,入住台北精華地帶。」
但原PO並不確定這樣的交易是否划算,因為只擁有地上權的房子通常很難貸款,若不貸款的話,就等於要將33年、總價600萬的房租一次付清,33年後仍然什麼都沒有。因此好奇提問:「這種房子到底誰會去買?」
有一派網友分享,以投資的角度來看,先花600萬買下後再轉租,還是相當好的投資,甚至認為獲利有機會翻倍:「投資客會買,出租賺金流,租國際商務人士」、「一年租金2W,有600萬現金,當二房東很賺欸」、「租日本人的啊,月租三四萬起跳」、「這種就當用租的,10坪15k還不會被漲,其實滿划算的」。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地上權的缺點,其最大缺點就是難以貸款。一般購屋會同時獲得兩筆財產,一筆是土地,另一筆是土地上的房子,所以每年會需要繳房屋稅與地價稅,而房子會因為屋齡越老而價值越低,也代表房屋稅會越來越低。相反的,土地會因為公告地價越高而需要繳更多的地價稅。
當購屋的時候向銀行貸款,銀行評估的價格主要是以土地價值為主,真正值錢的是比較有增值機會的土地,而非會貶值的建物本身。所以當你購買的是不含土地的地上權房產,銀行估價就會很低,甚至不願意提供貸款。而你買進的也是一筆會每年貶值的房產,不是一般大眾認知會增值的房「地」產。
以新聞的情況為例,假設真的無法貸款,必須要一次性支付將近600萬元取得這間位於北市精華地段的房產33年使用權,這情況是否划算呢?
有網友提到,這相當於一次性支付未來33年的房租,每個月房租是1.5萬元,但實務上並不能這樣看,因為這完全沒有考量到通貨膨脹與折現率。
很簡單的算法,如果每年的通貨膨脹平均是穩定的3%,那麼現在預繳出去的每個月1.5萬租金,實際上在未來的價值是多少呢? 請參考下表:
第一欄表示的是,你現在所繳出去的600萬,如果換算成每個月的租金的話,價值相當於在10年後每年要繳出23.5萬元,在20年後要繳出31.5萬元,或是在33年要繳出46.3萬元的租金,只是你提前在現在就以每年18萬元的現金先繳了。
如果就簡單的加總,你實際繳出去的是991萬元,若硬是要把這總金額平均成33年下來的每個月價值,大概是一個月2.5萬元租金,當然,實務上不能這樣算,因為不同年期的價值都不一樣,一個月2.5萬太簡化了,但你可以知道絕不是一個月1.5萬元這麼一回事。
所以你就可以知道,根本不會是網友說的相當於每個月1.5萬元的租金還不會被漲,其實你是已經預繳了未來33年的租金,以折現率回推,你在第33年的租金其實是每個月38,600元。
我們用另一個方式算,如果這600萬我們拿去做投資,每年若約可以獲得5%的利息/股利,就相當於每個月可以拿到2.5萬元,若是4%的報酬就相當於每個月2萬元的報酬,你也可以拿這筆錢來當作租金去租房子。
若如網友說的,有人當二房東以每個月2萬元出租,那我是不是可以就以這600萬當本金去投資,每年都可以拿到2萬至2.5萬的股利報酬,來租這間房子呢? 答案是不行的
原因很簡單,就算你的投資都很穩定帶來每年5%的報酬,你的2.5萬元將來也不足以支付租金,因為你把投資獲利的股利都拿來繳每年的房租了,你的投資本金並沒有隨著通膨增加,請看上表第二欄,到了第19年的時候,房租也隨著3%通膨調漲到每個月超過2.5萬元了,所以別誤會你可以用這600萬本金一直租這間房子33年,想要享受如同別人在一開始就以600萬買下這間房子一樣。
這個例子是否也讓你意識到了,如果把投資的現金股利都花掉,沒有繼續增加投資本金(再投入),你的投資其實是一直在貶值的,你每年拿到的股利也一直在貶值,在做投資規劃,看待未來的金額時,永遠都要把通貨膨脹算進去。
當然,用600萬買下這房產之後,還會需要一筆裝潢支出,未來的33年還會有房屋修繕支出,可能還是需要繳房屋稅,甚至要為房屋投保火險等基本成本,所以不能簡單地換算成用600萬一次付清未來33年的房租這麼簡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申請房貸時,需了解「寬限期」和「延長還款年限」的概念。 寬限期內只需償還利息,結束後同時還本付息,例如1000萬元貸款,寬限期內月息約1.5萬元,結束後還款額約4.2萬元。 延長還款年限至40年會縮短本金還款期。購房者應評估還款能力,避免被低利率迷惑,並考慮額外稅金與裝潢費用,理性決定是否購房。
租屋與購屋比較 年成本法:把租屋一年成本與購屋一年成本比較 租屋一年成本=押金機會成本+租金X12(留意,押金仍可收回,所以損失的是機會成本而不是押金) 購屋一年成本=一年利息+自備款機會成本 租屋:押金3個月、租金3萬/月,購屋總價800萬,貸款500萬,利率6%,20年(假設自備款機會成本=3
從不動產買買觀念、選標的原則、看屋、價格、契約、交屋,都有實際經驗分享,可以減少摸索不動產買賣時間,因此整合書本內容及自身經驗說明。 觀念篇 買房需要投入大筆資金(頭期),為避免影響生活,投入頭期後,手邊至少可以有6個月生活開銷現金。而頭期款除以0.7,可以知道大約自己可以負擔的房屋總價範圍落在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台灣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熱,房價穩定增長。投資房地產具有三大好處:儲蓄、槓桿和長期持有。房價由當地有支付能力的人決定,不易暴跌。建議買房自住者應根據收入謹慎選擇,而投資者可考慮好地段的舊房修繕出租。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中,買房是許多人的夢想。這篇文章討論年薪百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提供了多項因素,例如工作性質、父母支持程度、有無生小孩的打算等等,來幫助讀者計算自己能負擔多少房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根據年薪計算房屋預算的表格,讓讀者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房子預算。
Thumbnail
你覺得百坪豪宅一個月租金,應該多少錢才合理?一名屋主PO在租屋網站的條件,被分享到臉書社團,超低價租金和另類的租屋條件,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斗大標題寫著:「三民區-頂級全新裝潢和家具上千萬國家盛晏(應為「宴」)」屋主強調租金沒有打錯,就是新台幣2千元的佛心價,要找有緣人。 根據截圖資料顯
Thumbnail
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台灣的房地產在未來幾十年後,很難看多,也許除了六都蛋黃區的剛性需求外,其他的房地產將低於2024年的現值,甚至腰折砍半也不無可能,因此不建議現在將多餘的資金投在房地產項目(自住宅還是有能力買就買,仍有抗通膨及其他需求上的優勢)。   過去有太多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無論在甚麼時
Thumbnail
很多人想到要投資房地產,第一個想法就是去買預售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迷思,但是自從去年7月1日平均地權條例修正上路之後,預售屋原則上禁止轉約(除了幾種特殊例外情形),我個人認為站在投資的角度,現在去買預售屋並不是一個好的標的,原因詳述如下。 預售屋就是你和建商簽訂一份契約,以一個預先定好
Thumbnail
買房難,買房真正難。但大家都好想要買房,好想要有一個自己的家。如果你很努力很努力地存到了200萬頭期款,要選擇買怎樣的房子呢? 200萬頭期可以買什麼? 以我自己看的地區為例,200萬的頭期款剛好可以買一間650萬的電梯大樓套房或850萬的公寓兩房一廳,並且換算出來的還款負擔是差不多的。 計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申請房貸時,需了解「寬限期」和「延長還款年限」的概念。 寬限期內只需償還利息,結束後同時還本付息,例如1000萬元貸款,寬限期內月息約1.5萬元,結束後還款額約4.2萬元。 延長還款年限至40年會縮短本金還款期。購房者應評估還款能力,避免被低利率迷惑,並考慮額外稅金與裝潢費用,理性決定是否購房。
租屋與購屋比較 年成本法:把租屋一年成本與購屋一年成本比較 租屋一年成本=押金機會成本+租金X12(留意,押金仍可收回,所以損失的是機會成本而不是押金) 購屋一年成本=一年利息+自備款機會成本 租屋:押金3個月、租金3萬/月,購屋總價800萬,貸款500萬,利率6%,20年(假設自備款機會成本=3
從不動產買買觀念、選標的原則、看屋、價格、契約、交屋,都有實際經驗分享,可以減少摸索不動產買賣時間,因此整合書本內容及自身經驗說明。 觀念篇 買房需要投入大筆資金(頭期),為避免影響生活,投入頭期後,手邊至少可以有6個月生活開銷現金。而頭期款除以0.7,可以知道大約自己可以負擔的房屋總價範圍落在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台灣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熱,房價穩定增長。投資房地產具有三大好處:儲蓄、槓桿和長期持有。房價由當地有支付能力的人決定,不易暴跌。建議買房自住者應根據收入謹慎選擇,而投資者可考慮好地段的舊房修繕出租。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中,買房是許多人的夢想。這篇文章討論年薪百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提供了多項因素,例如工作性質、父母支持程度、有無生小孩的打算等等,來幫助讀者計算自己能負擔多少房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根據年薪計算房屋預算的表格,讓讀者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房子預算。
Thumbnail
你覺得百坪豪宅一個月租金,應該多少錢才合理?一名屋主PO在租屋網站的條件,被分享到臉書社團,超低價租金和另類的租屋條件,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斗大標題寫著:「三民區-頂級全新裝潢和家具上千萬國家盛晏(應為「宴」)」屋主強調租金沒有打錯,就是新台幣2千元的佛心價,要找有緣人。 根據截圖資料顯
Thumbnail
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台灣的房地產在未來幾十年後,很難看多,也許除了六都蛋黃區的剛性需求外,其他的房地產將低於2024年的現值,甚至腰折砍半也不無可能,因此不建議現在將多餘的資金投在房地產項目(自住宅還是有能力買就買,仍有抗通膨及其他需求上的優勢)。   過去有太多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無論在甚麼時
Thumbnail
很多人想到要投資房地產,第一個想法就是去買預售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迷思,但是自從去年7月1日平均地權條例修正上路之後,預售屋原則上禁止轉約(除了幾種特殊例外情形),我個人認為站在投資的角度,現在去買預售屋並不是一個好的標的,原因詳述如下。 預售屋就是你和建商簽訂一份契約,以一個預先定好
Thumbnail
買房難,買房真正難。但大家都好想要買房,好想要有一個自己的家。如果你很努力很努力地存到了200萬頭期款,要選擇買怎樣的房子呢? 200萬頭期可以買什麼? 以我自己看的地區為例,200萬的頭期款剛好可以買一間650萬的電梯大樓套房或850萬的公寓兩房一廳,並且換算出來的還款負擔是差不多的。 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