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表演需要有足夠的事前準備,在表演場合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放心,我不會講得像某些書中太過籠統,而是把重點聚焦在演唱以及演唱儀態怎麼做的理由上。大家就聽我繼續說下去吧!
另外,如果大家還沒有看過
(上)篇,建議可以先回去看,因為有些內容會直接沿用上篇的概念介紹下去,在本篇中就不再多做贅述。
聲音的保養與使用
在平時準備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聲音使用與聲帶保養,因為這會牽扯到我們在演唱時能不能夠保持良好的狀態(生理狀態及心理狀態)。以下分別介紹常見的聲音狀況改善法及護嗓建議。
聲音出現狀況
- 發聲構造上的不協調:如果我們的聲帶長度與厚薄度沒有與口咽腔共鳴空間配合,就會產生音色虛、飄或者聲音小的現象,這些問題可以透過調整發聲方式改善。
- 不當發聲習慣造成聲帶病變:為了達到某種發聲目的,而使用了某種錯誤的方式,例如肌肉過度用力或用力過久,輕則沙啞,重則可能造成聲帶發炎、聲帶長繭、聲帶水腫、聲帶萎縮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先知道是哪些習慣造成聲帶受損,反覆用新的練習替代掉舊的壞習慣,或者是調整使用作息等等。
- 外界刺激造成:包含吸菸、胃食道逆流、鼻涕倒流都可能讓聲帶發炎。外界刺激造成的聲帶受損就...移除外界刺激就好。但像是胃食道逆流讓胃酸揚起,造成聲帶邊緣腫脹,這種難以獨自解決的問題就需要去醫院尋求協助。
- 神經性發聲障礙:因為中央神經系統異常而造成的發生困難、喉神經麻痺等等都屬於這類,一樣建議去醫院治療。
- 心因性發生障礙:因為心理因素所產生的發聲困難,病因是過去的傷痛、被斥責、不自信、壓力創傷等等,必須要解除心理問題才能恢復。
平時的護嗓保健
- 睡眠充足:聲音要好聽,睡眠必不可少,因為睡眠可以改善內分泌,有助於身體自我修復,而聲帶就是其中一部分。
- 適量飲水:聲帶的水份比例很高,所以在缺乏水分的狀態下持續震動會造成黏膜耗損,在發聲時適度喝水是必要的。如果是在開有空調的房間或比較乾冷的天氣,可以浸濕毛巾後擰乾後掛在房間,保持呼吸系統的濕潤。平時在睡前、起床時也可以喝一杯水潤潤喉。
- 話說放輕鬆:有些人說話聲音急促,脖子、下巴容易往前伸,喉部肌肉過度緊繃,這樣的聲音不好聽,對於聲帶也是一大負擔。
- 健康的身體狀況:身體肌肉有力而不至於鬆垮,更能夠支撐起肌肉使用與氣流輸出。
- 唱歌前避免吃的東西:有些東西唱歌確實忌口,但這並不表示說不能吃,而是在練習前或者在表演當天要留意一下。以下介紹常見演唱前要避免的飲食:
吃冰的食物容易造成喉部肌肉緊繃,建議改喝溫開水;
吃辣、吃炸物可能會造成聲帶短期水腫、誘發發炎反應;
喝茶、咖啡、果汁、酒等濃度較高的飲料,會造成喉嚨脫水;
柑橘類的水果所含有的汁液一樣會造成喉嚨脫水;
乳製品等吃下去後有可能會生痰;
最後,吃太飽可能造成氣流不順,
造成想打嗝或者肚子無力擠壓腹部抬升橫隔膜,氣也會因此變短。
平時的練習
我們前面說過,唱歌是藉由氣流輸出結合口咽腔的肌肉甚至是身體的肌肉來去控制,想把歌唱好就跟運動員練球一樣,不僅需要花時間心力去磨練基本功,還要懂得將這些基本功在現場上運用自如。
兩本書有各自的練習方式,就像是兩個不同的老師在教你各自的方法,我在這邊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練習方法。
開嗓練習
- 頭肩頸放鬆:想不到第一個是這個吧!因為唱歌時我們要仔細觀察自己有沒有筋肉緊繃以做到有效率的發聲,所以我們先讓頭肩頸地方的肌肉放鬆。可以利用滾輪、小球或者按壓激痛點來處理自己的肌肉痠痛,詳細可以參考之前講過的激痛點位置。而在放鬆後,我們更能觀察自己肌肉有無處在緊繃的狀態。
- 大氣流輸出:讓喉部肌肉放鬆,軟齶後伸,感受舌根處在放鬆、口腔空間感大的狀態,擺出一雙死魚眼發出「啊~」的聲音,確保肌肉都是放鬆的,接著加大氣流輸出,讓聲門附近有足夠強力的肌肉去穩住氣流的輸出。如果無法讓舌根直接放鬆,舌頭可以先稍微吐出來,放鬆舌根後再平放擺在下排牙齒後緣。
- 張嘴 / 彈唇:做這個動作的目的主要是讓嘴部外圍肌肉、嘴唇肌肉放鬆。由於咬字時這附近肌肉緊張一樣會影響氣流輸出,所以這邊的肌肉也必須做適度地拉伸。同時佐以音高練習也是不錯的選擇!
- 母音練習:可以選擇歌曲或者音階做練習。通常我會先練「一」再練「阿」,用這樣的嘴型把整首歌唱完,主要可以練習維持氣流與聲帶間的平衡。
特別練習
- 自我認同的練習:有些比較沒有自信的表演者可以透過鏡像練習來增加自信。方法是找到一面鏡子,看著鏡中的自己,從頭到腳專注地看著五分鐘,不要對自己有任何的評價,全然地接納自己。
- 別聽自己的聲音:在演唱的時候,一旦唱錯音就來不及修正了,我們只能繼續往前走,所以與其緊張,不如好好地唱下去。而在演唱的時候,不聽自己聽誰呢?我們可以聽伴奏,讓自己的聲音去配合伴奏,臻於做出契合的聲音。
- 不要讓自己的聲音過度緊張:如果舌根緊張,反而音色容易更差,所以在唱歌的時候可以藉著想其他指令,書中是寫想的「不出聲」,以此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越不去控制反而聲音可以發揮得越好。
- 讓發聲放鬆:氣流輸出不足、音不準的問題有時只是表面的,更重要的是心理因素或嗓沒開好,這些都是之前我在教學生常遇到的問題。這時我會試著先說說對方唱歌的優點與缺點,先提升自信,再跟對方說可以開點嗓,試著不管音高,從對方覺得可以的氣流強度逐漸增加力度,讓聲音變得通透有力,最後再以快速衝高音大喊收尾。這樣唱爽通常聲音就會開了,心態也會放鬆許多!
歌曲練習
在選完歌曲、分析完文本後,再來就是基本的練唱了。而練唱除了音準與拍子,還有換氣點、輕重音、樂句、裝飾音、虛實音、真假音、鼻音等等,甚至是每個樂句打算怎麼處理尾音都要稍微思考一下,例如這句要平平帶過、這句要加抖音、轉音、滑音、滾喉音、斷音、漸強、漸弱、顆粒感等等。甚至是在每一行歌詞旁邊寫下那一行所要表達的情緒。這些事情可以寫在你的歌詞上,方便你記憶在演唱時你應該要做出哪些音色。
表演的細節
演唱的方式
在表演的時候,演唱者思考要用怎麼樣的方式去演繹歌曲,最後就會成現不一樣的風格。通常從文本上來看,有些重在表達景象,像是黃霄雲自己演繹的《我用所有報答愛》及與尚雯婕所演繹《不鼓自鳴》都是意象感相當強烈的作品(我幾乎都是跪著聽完);在抒情與景象的結合上,楊宗緯與張碧晨的《涼涼》也是相當卓越 (可是歌詞......);在情感上像是徐佳瑩的不少作品如《失落沙洲》、她翻唱的《浪費》都是在情緒演繹上相當直白的好作品;有些比較著重個人態度或者對社會反思,像是高爾宣他的EP.《#osnrap-Bygones》及鄧紫棋的《摩天動物園》都是在歌唱中展現態度。
從你想表達什麼,形塑出你的詮釋風格,
再搭配你的唱歌習慣,就能夠呈現很有你自己風格的作品。
在向觀眾演唱時,要記得你是「在對觀眾唱歌」,你是把你想講的話告訴給觀眾,這樣在表達情緒有個目標,內容也會更真切,而觀眾其實也能夠聽出你歌曲背後所表達的情緒。在平常訓練上,技巧能夠幫助我們更穩妥地展現音色,在音色表現上能夠更自然,然而歌者如果只是為了「表現」某種音色,例如為了表現難過而展現哭腔,聽起來就會顯得油,簡單說就是歌不達意。
想想看,你正常很難過的時候會加入哭腔嗎?應該不會吧!所以說囉!在演唱上也是如此,少量有時會有畫龍點睛的功效,但技巧太滿就會顯得油。大多時候,最自然的表達方式才是最吸引人的,因為那是最真實赤裸的自己。像是傷心欲絕這個樂團,他們大多現場音準也不是很準,聲音也不算好聽,但是他們的歌聲中透露的不甘與迷醉卻能夠真切表達大部分人的心聲。
而用情緒引導唱歌這件事情為什麼是有效的?在生理機轉上,因為發聲的情緒或目的不同,構音肌群會下意識地完成動作,進而形成不同的音色表現,讓我們的情緒及發生動機可以精準呈現在要唱的歌聲中。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不同地方出生、成長,有著豐富且獨一無二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養成了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個性與特色。
演唱的儀態
有些人認為演唱者應該要看著觀眾、有些人認為手擺一旁站著放鬆就好、有些人則認為要站直站好還要雙眼凝視遠方。我是覺得看你想表達什麼,以歌者輕鬆自然的習慣就好,有時可以配合節拍做點手部動作,也幫助自己在演繹時拍子能準確對到。
然而在唱的時候,平時就應該要把基本的音準拍子練好了。在演唱時應該避免過度專注在拍子與音準上,畢竟觀眾容易聽出來演唱者在抓音準與數拍子。此外有些表演者會太容易沉醉在自己的聲音或情緒裡,而忽略了歌者真正想表達給聽眾的東西。總體來說在儀態上,我覺得只要擺出你想表達歌詞內容時該有的樣子就好了。
結論
好啦!這篇是打給你們,也是送給我自己的!在這麼多的時日以來自己練曲子,多了些經驗,漸漸地才形塑出一套自己的 SOP,在此做個總結,也順便分享給大家!
如果大家對於唱歌有想要討論或者有不同觀點的,歡迎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