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4日(六)深夜,臨睡之前我點開了「
聲林之王」(台灣的歌唱選秀節目)第三季的第一集,然後便欲罷不能地將它看完了!這個節目從第一季開始,我就一直都有持續關注。顯然,第三季的規格不論在硬體設備,視覺設計,甚至到選手素質還有後期製作都有顯著的提升且更加用心。這次的初選搶位戰,一改過往單人演唱的進行方式,而是採取三人合作同一首歌曲的形式,再從三人之中選擇一位晉級。
首集節目裡,讓我感到最為驚豔的便是演唱改編版《下輩子》(
原曲出自:玖壹壹)的
阿蘭(
唐貓樂團主唱)、
Zing 和
鄭翔允;他們的演出絕對堪稱首集MVP!從那晚起,這首歌曲便成為我瘋狂循環播放的單曲。而在聽了不下百遍以後,我突然也從這首歌裡察覺到一些有趣的現象。為何三位導師(徐佳瑩、庾澄慶和徐若瑄)最後選擇的是阿蘭?三位歌手的詮釋各自有哪些不同?以及在我心中,誰的聽感最好?接著,我想與大家(
不專業的)分享,對這三位歌手演唱的些許想法。
ㄔ變成 Ch/ㄒ變成 Sh
1990年代中後,在王力宏、陶喆相繼出道以後,他們新穎的R&B風格和有別以往字正腔圓的演唱方式,打開了台灣流行音樂的另一個面貌。同樣擁有美國生長背景的二人,自帶一種特殊的「ABC」腔調,更是改變了中文咬字發音的方法。而這種所謂比較「洋派」的詮釋,也就此延燒到2021年的今天。
就以改編版的《下輩子》來檢視,當阿蘭唱到「那可以下輩子好嗎?」(約1:16:23處)時,當中的「下」字,原本的子音「ㄒ」很明顯地變成了「Sh」;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Zing的身上(約1:16:48處)。還有當阿蘭唱到「我沒差」(約1:17:45處)時。其中的「差」字,也從原本的「ㄔ」變成了「Ch」。說明白點,其實就是將原本的子音發音,多加入了一點「氣」。當然,這樣的發音無關好壞,對我來說,反而讓歌曲本身更加成為我想像中該有的樣貌 😍。
放鬆/用力的咬字
至於這三位歌手的演唱在聽感上,則因為咬字的力度與發音的方法,而有了很大的區別。聽久了以後便會發現,鄭翔允的咬字是比較鬆弛的,我們可以在歌曲進入第一遍副歌時(約1:17:15處),看見鄭翔允的嘴形是呈現放鬆、不那麼用力的狀態。在鬆弛咬字的前提下,聲音的流動也相對來說較容易出現不穩定的狀況(當然,我覺得這與歌者天生的身體條件還有聲帶閉合的技術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當鄭翔允在唱到「妳最愛的燒酒螺」(約1:16:45處)一句時,最後的「酒、螺」兩字才會美中不足地發生了音準偏移的小問題。
相較於鄭翔允咬字的鬆弛感,阿蘭和Zing就稍微用力不少。但是這兩人之間又有些差別。Zing處理歌詞、樂句的方法,在我聽來就多了一點「說話感」,意即他的演唱,更貼近講話時的咬字;而阿蘭則是更加貼合旋律的動線起伏,配合著旋律改變了咬字的口型。三人略有差異的咬字,在聽感上便呈現出三種不同的氣氛。若真要從中選擇(三人的表現其實很難決出優劣),我想Zing會是最先抓住我耳朵的聲音。
像是陷入催眠的指令
會想寫這篇文,有很大部份是因為這三位歌手在處理同一段樂句時,在咬字和發音上有了很不一樣的演繹,所以引起我很大的興趣。同樣在演唱副歌的「像是陷入催眠的指令」一句時,對於「指令」二字的咬字發音,三人展現出截然不同的三種方式。
鄭翔允(約1:17:22處)在唱出「指」字之後,很快就將舌尖放至上顎,讓「令」字的子音「ㄌ」,提早登場。
阿蘭(約1:18:03處)則是讓「令」字的子音「ㄌ」在適中的時間點出現,同時在節奏上也是更加「on beat」的。
Zing(約1:18:17處)選擇不去強調「指」(ㄓ)的捲舌音,「令」的子音「ㄌ」也不刻意發出,給人的感覺就更像是「說話」時應該會有的咬字發音。
相同的歌詞與樂句卻給出了三種不同的層次感,是我在反覆仔細聽這首歌時,最大的驚喜! 最終,導師們會選擇阿蘭,對我而言是完全在意料之中的。且不論他們三人的聲線、音質等先天條件與技巧展示之高下,光是聽到阿蘭在副歌段落那句「我又開始昏迷不醒」(約1:18:08處)最後多加上的高音和即興,是我的話也會在原本難分輸贏的局面中,多偏向阿蘭一些(徐佳瑩說到的「浪漫感」也確實屬阿蘭最好)!當然,這絕對不代表Zing和鄭翔允的表現是差的(我尤其著迷於Zing的聲音😳),希望最終他們都能夠再被救回來。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這首歌和三位歌手的演唱,粗淺的想法。我並不是專業懂得歌唱技巧的人,不過只是對此有些觀察與感想,希望能提出來與大家聊聊(順便強力推薦一下這個表演!❤️)。最後,如果你也聽完了這首歌,請不吝與我分享你更喜歡誰的表現吧!《聲林之王》觀察週記,我們有緣再見。
PS:我並不太在意節目是否有後期過度修音的問題,但至少我相信這三位歌手的能力,應該是不太需要額外的美化與修飾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