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我名字背後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家好!我從Matters那邊朋友口中聽得知,方格子也是一個不錯的寫作平台,他們都建議我把文章也發在「方格子」上,說是可以接觸到更多不同的人,增加流量和收入,所以就搬一些文章過來一起發。
大家多多指教,希望你也喜歡我的文字!

寫簡介的難題

本來我寫簡介時,用了多種社會上的角色、身分、職業來標籤自己,希望讀者容易知道我的「賣點」,可是待久了,發現這裏不是IG、FB類社交平台,感覺不是那麼快來快往,反而比較著重深耕細作、細水長流。而藉著文字本身去認識作者,比看他開十個銜頭,更好玩,所以我在第3、4天就改了「梘液總是落不中我的掌心」這個中二病很重的名字。
名字由來是真實經歷,從小到大,我對自動感應的水龍頭、洗手液、自動門等,很不在行,總是捉不到時機去接住它們,或許是存在感太低,感應不到我,到它感應到我,我就錯過了。
好像我人生的命題。(笑)

錯過了區塊鏈的先機!

我是在比特幣仍是3000美金的時候就認識甚麼是區塊鏈,當時是因為工作原因要創作科幻故事,才去做資料蒐集。可惜年輕的我沒太多資本,也不懂投資,所以沒有買入,每次想起都悔。不。當。初!(不然我已財自了九世)希望現在不會太晚😫
當時公司有某位上司跟我解釋過區塊鏈的由來,尤其是創世區塊的形成過程令我很深刻,所以一直都想再認識,直到近一年看了高重建的《區塊鏈社會學》,又重燃我的興趣,順道認識到matters平台,現在又進到方格子,希望我不會再錯過任何一波先機!

行為藝術的影子

然後很記得大學時,跟男朋友(現在的老公)看了一次書院劇社做的實驗劇場。內容完全記不起,總之是玄妙的東西,但完場時,有一個演員走出來,射燈獨照向他。他拿起一條羽毛🪶舉高放下,羽毛隨意飄落,他就伸出另一隻手想接住,但總是錯過,羽毛落到地上,演員婉惜地望著數秒,這時某場外人敲響木魚兩聲;演員又拾起羽毛,重新拋向半空、伸手、錯過、落下、婉惜、木魚聲;重覆又重覆。
其他觀眾就當是完場的意思,在兩三次後就離場,但我很差呀,我跟老公說,不如坐久一點,看看演員是否真的重複做到所有人離場才停止。我們立心不良地坐看了十回左右,身邊的觀眾全走了。演員好像知道我們的好奇與惡趣味,奉陪到底,最後老公覺得夠了,我們就走,臨走時我還邊走邊看到最後。
可能是看了太多遍,這個近乎行為藝術的動作深深印進我腦海,直到現在,每當我又錯過了梘液時,我就會想起那演員;每次深思那動作間的張力,就更了解錯過是永恆♾️,錯過是日常,當看破了,就不會有錯,不會有過,也不悔過。
多多指教,希望你不會錯過我!
(我的欄目有#育兒、#詩生活、#編劇小記,之後想寫 #科幻短篇小說,請多多支持和跟我交流!)
這是從我家後面的山望出去的景色,猜猜我住在哪~
詩,是醬,平淡的人生要它拌著吃。不定時更新,濃縮生活的醬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個問題曾經一度困惑我。   雖然能夠理解作者對於免洗的或者反方角色沒有耐心,但我一直覺得就算是那種專門出來噁心主角和讀者的角色都應該要有「立體感」,他們也有他們的人生、獨立屬於他們的故事。   飽和的角色無論是正方與反方都有其魅力所在,並且根據我自己的觀察,就算故事再普通、再大眾
Thumbnail
都市傳說還是平行時空真實的事件? 方格子的奇聞怪事,我就用第一人稱娓娓道來!
Thumbnail
因她的分享,而重燃寫作的熱情,認識到方格子。也因她的指引,讓我持續走在自我成長的路上,把內在覺察寫成一篇又一篇的文章。 當年占星老師鼓勵我,用寫作來達到work-life balance。這才是我最初的創作初衷呢。要不是她一直鼓勵,我可能還僅僅只是知道方格子,不會那麼有勇氣,在方格子展開創作之路。
Thumbnail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大陸人的表達受到極大的限制和監控。本文闡述了在大陸出生的人從小就接受的愛國,愛黨思想,以及對所謂好人壞人的認知。同時也討論了表達的限制和自由在這樣的背景下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文章結尾呼籲希望兩岸人民能夠找到更好的方式互相瞭解。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叫蠢孩子。 我是一個契機,來到方格子的。 這裡,分享我的心情點滴、創作、小說、......等。 我老實說,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氣運之子,人生中最不如意,就在目前種況吧? 但還要掙扎活著,或許就現在的我吧!
Thumbnail
《平台寫作倖存手札》既是自我記述,也是寫作工具書,而且是坊間相當少見、以「寫作平台」角度為出發點所寫的書。 本書中,我將從觀察、經驗、心態三個角度分列出總共十八個題目,與各位聊聊在寫作平台的生存法則。
區塊鏈能去中心化,AI的到來,也會減少體制存在的必要之惡真是讓人興奮﹗ 人創造的工作只是為了錯誤的存在感,真是讓人感慨挫敗。尤其是在體制這種無生物下,雖然是人的集結,但身在其中者多數往往只有線性的思惟,只有短視,美其名是「我只懂自己的領域」是「某領域的專家」,這是「專業分工」、「創造機會」,實
Thumbnail
蛋糕,是對逝去的阿公和離別的姐姐的思念之情。蛋糕,賦予我新生,在我心中有著無法以言語形容的特殊意義。請珍惜每段寶貴的親情回憶。
先打預防針 今天談向上管理其實我自己的做法 可能不一定是標準做法 不過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覺得向上管理這件事在職場上其實滿重要的 也是讓老闆可以更了解到職護的工作內容
Thumbnail
這個月的創作成果看下來還是不錯的,除了收藏和留言數有減少外,其他都屬於上升狀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個問題曾經一度困惑我。   雖然能夠理解作者對於免洗的或者反方角色沒有耐心,但我一直覺得就算是那種專門出來噁心主角和讀者的角色都應該要有「立體感」,他們也有他們的人生、獨立屬於他們的故事。   飽和的角色無論是正方與反方都有其魅力所在,並且根據我自己的觀察,就算故事再普通、再大眾
Thumbnail
都市傳說還是平行時空真實的事件? 方格子的奇聞怪事,我就用第一人稱娓娓道來!
Thumbnail
因她的分享,而重燃寫作的熱情,認識到方格子。也因她的指引,讓我持續走在自我成長的路上,把內在覺察寫成一篇又一篇的文章。 當年占星老師鼓勵我,用寫作來達到work-life balance。這才是我最初的創作初衷呢。要不是她一直鼓勵,我可能還僅僅只是知道方格子,不會那麼有勇氣,在方格子展開創作之路。
Thumbnail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大陸人的表達受到極大的限制和監控。本文闡述了在大陸出生的人從小就接受的愛國,愛黨思想,以及對所謂好人壞人的認知。同時也討論了表達的限制和自由在這樣的背景下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文章結尾呼籲希望兩岸人民能夠找到更好的方式互相瞭解。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叫蠢孩子。 我是一個契機,來到方格子的。 這裡,分享我的心情點滴、創作、小說、......等。 我老實說,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氣運之子,人生中最不如意,就在目前種況吧? 但還要掙扎活著,或許就現在的我吧!
Thumbnail
《平台寫作倖存手札》既是自我記述,也是寫作工具書,而且是坊間相當少見、以「寫作平台」角度為出發點所寫的書。 本書中,我將從觀察、經驗、心態三個角度分列出總共十八個題目,與各位聊聊在寫作平台的生存法則。
區塊鏈能去中心化,AI的到來,也會減少體制存在的必要之惡真是讓人興奮﹗ 人創造的工作只是為了錯誤的存在感,真是讓人感慨挫敗。尤其是在體制這種無生物下,雖然是人的集結,但身在其中者多數往往只有線性的思惟,只有短視,美其名是「我只懂自己的領域」是「某領域的專家」,這是「專業分工」、「創造機會」,實
Thumbnail
蛋糕,是對逝去的阿公和離別的姐姐的思念之情。蛋糕,賦予我新生,在我心中有著無法以言語形容的特殊意義。請珍惜每段寶貴的親情回憶。
先打預防針 今天談向上管理其實我自己的做法 可能不一定是標準做法 不過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覺得向上管理這件事在職場上其實滿重要的 也是讓老闆可以更了解到職護的工作內容
Thumbnail
這個月的創作成果看下來還是不錯的,除了收藏和留言數有減少外,其他都屬於上升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