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診斷證明詐領保險費,談談診斷與費用的關係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目前的資訊還不多,初步看起來是診所開了診斷證明書,讓產婦可以和商業保險請領保險金。因為我們只談醫院和健保的關係,就來談談健保,健保也能夠詐領保險金嗎?
實際上,在醫院的產科,開立剖腹產的診斷,在健保的明確規定中,是需要相關的「適應症」的,也就是醫師要為孕婦做剖腹產,需要經由檢查、診療、病史等資訊判斷,該孕婦有必須進行剖腹產的原因。
若於產前即已診斷出孕媽咪有前置胎盤、子癲症、胎兒橫位、骨盆狹小、心臟病合併心臟衰竭等高危險妊娠或生殖道活動性疱疹、多胞胎等因素時,在實證醫學的考量下,便會直接建議孕媽咪剖腹生產較為安全,臨床上,除了健保適應症與媽媽本身的意願外,若於陰道生產的產婦在分娩時出現產程遲滯或胎兒窘迫等緊急狀況,為了胎兒的安全,也必須立即改為剖腹生產來因應。
剖腹生產的適應症
1.胎兒窘迫(須附胎兒監視器報告)。2.產程進展不良。3.產前出血。4.胎位不正。5.臍帶脫垂。6.催生失敗者。7.生殖道疱疹者。8.前次剖腹產(須註明前次剖腹產的理由)。9.先前有子宮手術者。10.陰部或陰道長尖形濕疣。11.胎兒先天不正常可治療者。12.子癇前症。13.胎兒體重小於1500公克(限有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設備的醫院)。14.骨盆畸形(包括小兒麻痺或車禍受傷)。15.胎兒體重超過4000公克。16.胎頭骨盆不對稱(CPD)。17.阻生性生產(例如有子宮肌瘤或卵巢腫塊)。18.主要內科併發症。19.經診斷為HIV(愛滋病毒)陽性者。20.其他特殊適應症,但須詳細說明。
最常遇到的狀況是家屬要求剖腹產,因為命格的關係常常會有要求出生時辰的狀況。但是因為沒有適應症無法申報剖腹產,所以解決方法只有自費剖腹產,也就是當次住院都不能請領健保費。
醫療是高度專業的職業,整個醫療行為其實主軸與走向很大的決定在於醫師,儘管現在有許多醫療科技的佐證與協助,讓醫療上的判斷更加客觀。但是以前工作的時候,還是有遇到過醫師沾沾自喜的說自己很會下診斷,為醫院賺了多少健保費。
這種情況就是,醫師用現有的證據、或忽視證據、或不進行檢驗,用粗略模糊的方式給予給付較高的診斷,讓醫病雙方都好做事,以換取健保費。當然健保也有審核的機制,會根據醫院申報出去的資料加以檢查,確認醫院申請的醫療費用是否合理,並且會刪除或減少不合理的費用。
審核的機制在一來一往之間,也很容易破壞醫療提供者與健保主管機關的合作關係,因為審核的人與使用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對醫療的安排也不盡相同,臨床醫師面對的是健保主管機關的審核與醫院營運上的壓力,難免會覺得這是某種對專業的不信任,甚至也有聽過臨床醫師認為這些都只是健保為了省錢,強迫健保審核醫師在審查的時候必須要達到某種「績效」才行,這大概就是為什麼許多臨床醫師都對健保深惡痛絕。
全台灣執業的醫師這麼多,只要有少數為了提高健保額,在診斷上「略作手腳」,健保當局就無法坐視不理,勢必要想出辦法揪出不恰當的醫療費用支出,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難免會防範醫療從業人員,最後造成雙方都有所埋怨的結果。可是難道我們只能藉由醫療從業人員、健保工作人員、專業審查醫師的「良心」或「糾錯」,讓這件事情走在原本的美好規畫之中嗎?
其實我自己在醫療機構裡做費用申報相關的工作,覺得實在是無法要求人性,當然也會有非常正派且為病人著想的醫療團隊,但也有見過我絕對不希望託付家人性命的醫療團隊。
最令人沮喪的是,在醫療與健保,甚至是民眾的不友善環境之下,也很容易見到漸漸失去熱情的醫師。這其實很好理解,堅持做看起來正確的事,可能要與醫療機構的營運、健保主管機關、甚至可能要背負沒有後援的醫療糾紛,那為什麼不乾脆隨波逐流,跟著醫療機構本著營利的立場做出的決策?一來有後盾,二來出事的時候也有資源可以解決,且或許還能得到績效、獎勵等實質的、看得到的鼓勵。
作為一個也需要醫療的普通民眾,我希望我遇到的醫師都還能保有熱情與善念,用他的專業給予最恰當的診斷與醫治。我也期許自己能夠記住醫療的高度專業性且醫師也是人,能夠尊重且包容醫療有許多不確定。最後希望醫療的環境,無論是醫療機構或健保機關,都能真正實踐他們說出來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目標與任務,給予專業合理的價格,不要壓低價格輕賤醫療專業人員的付出,也不要提高價格爭取不合理的利益。
健保制度在台灣社會有很高的滿意度,這卻是建立在許多醫療從業人員的犧牲,當醫療機構普遍作為企業經營、追求最大利益的同時,健保也逐漸的無法立足在它最原本的良善立意。如果我們都很贊同健保互助分擔風險的初衷,也在健保之下得到了良好的醫療照顧,希望身為民眾的我們都能夠更加關心健保、更加關心真正在健保之下辛苦付出的醫療從業人員,一起給予健保更多的關注,督促有能力改變的人改善現況。
avatar-img
2會員
10內容數
從事健保相關工作,也學習健保,想把工作與學習中紀錄的筆記和大家分享,跟大家一起思考健保相關的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辦公室女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的醫療環境因為大部分的醫療支出是由全民健康保險支付,民眾自付額與部分負擔相對便宜,因此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民眾容易「直上」大型醫院,認為找到最頂級的醫療院所、最豪華的醫療團隊,就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就醫的「CP值」也最高。 但,這樣的發展真的符合醫療資源的分配與最佳效益嗎?
102年1月1日二代健保正式實施,新制健保上線,各界有許多不同意見,其中最多紛歧的討論如下: 健保會運作相關議題 補充保險費等財務議題 二代健保的檢討報告指出補充保險費制度雖然能解決現行相關問題,但未來仍應該更進一步擴大計費基礎、提高計費上限、整合一般與補充保險費,並研議更健全的計費制度。
一代健保的困境   健保1995年開辦,醫療服務使用提高,醫療院所在論量計酬支付方式下,醫療服務量與檢查檢驗的次數都急遽增加。相較於急重症及住院支付偏低,導致大型醫院不斷擴張一般門診的服務,影響醫師選科的偏好,增加培養醫療人才的困境。在民眾方面,相較於健保開辦前,就醫與藥品的利用增加,導致就醫次數及
憲法規定: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險制度、為增進民族健康,應普遍推行衛生保健事業及公醫制度。因此在1990年代,國內經濟蓬勃發展、公共衛生普及、醫療科技進步,平均壽命延長、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在政治與社會意識的推波助瀾之下,終於在1994年公布全民健康保險法,並在1995年正式開辦全民健康保險
2011年,有鑑於健保的支付制度除了部分採論病例計酬方式支付,以及一部分疾病論質計酬,大部分仍然是論量計酬方式支付。民眾就醫次數越多、處置與檢驗越多,醫院的收入就越高,亦即民眾越少生病,醫療院所就賺得越少。開始有專家學者覺得這很奇怪,為何民眾越是生病,醫療院所越有機會賺錢;反之,預防保健做得越好,民
全民健保開辦以來支付制度依照不同疾病型態與政策目的,在執行中的有前篇提到的論量計酬、總額支付制度,另外還有這篇與下篇要介紹的論質計酬、論病例計酬、論人計酬以及論日計酬。  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採用論量計酬的方式支付醫療費用,給付的高低取決於服務量的多寡,而導致出現了許多議題,如:健保財務虧損、
台灣的醫療環境因為大部分的醫療支出是由全民健康保險支付,民眾自付額與部分負擔相對便宜,因此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民眾容易「直上」大型醫院,認為找到最頂級的醫療院所、最豪華的醫療團隊,就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就醫的「CP值」也最高。 但,這樣的發展真的符合醫療資源的分配與最佳效益嗎?
102年1月1日二代健保正式實施,新制健保上線,各界有許多不同意見,其中最多紛歧的討論如下: 健保會運作相關議題 補充保險費等財務議題 二代健保的檢討報告指出補充保險費制度雖然能解決現行相關問題,但未來仍應該更進一步擴大計費基礎、提高計費上限、整合一般與補充保險費,並研議更健全的計費制度。
一代健保的困境   健保1995年開辦,醫療服務使用提高,醫療院所在論量計酬支付方式下,醫療服務量與檢查檢驗的次數都急遽增加。相較於急重症及住院支付偏低,導致大型醫院不斷擴張一般門診的服務,影響醫師選科的偏好,增加培養醫療人才的困境。在民眾方面,相較於健保開辦前,就醫與藥品的利用增加,導致就醫次數及
憲法規定: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險制度、為增進民族健康,應普遍推行衛生保健事業及公醫制度。因此在1990年代,國內經濟蓬勃發展、公共衛生普及、醫療科技進步,平均壽命延長、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在政治與社會意識的推波助瀾之下,終於在1994年公布全民健康保險法,並在1995年正式開辦全民健康保險
2011年,有鑑於健保的支付制度除了部分採論病例計酬方式支付,以及一部分疾病論質計酬,大部分仍然是論量計酬方式支付。民眾就醫次數越多、處置與檢驗越多,醫院的收入就越高,亦即民眾越少生病,醫療院所就賺得越少。開始有專家學者覺得這很奇怪,為何民眾越是生病,醫療院所越有機會賺錢;反之,預防保健做得越好,民
全民健保開辦以來支付制度依照不同疾病型態與政策目的,在執行中的有前篇提到的論量計酬、總額支付制度,另外還有這篇與下篇要介紹的論質計酬、論病例計酬、論人計酬以及論日計酬。  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採用論量計酬的方式支付醫療費用,給付的高低取決於服務量的多寡,而導致出現了許多議題,如:健保財務虧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生產費用是多少? 生一個孩子需要花多少錢?從產檢開始就有差異。   順利生產、母子均安是孕產婦卸貨時的最大目標,生產方式一般分為剖腹產與自然產,孕媽咪們一定要預先了解,兩者分別的定義、過程、優缺點以及照護該如何應對呢,其實兩種分娩方式沒有絕對好壞,而是由產婦與專業醫師雙方共識後選擇最合適方式,
Thumbnail
小析因末期腎臟病、腦血管疾病後遺症併左肢體偏癱,於2020年間陸續在四家醫院住院治療,共計住院115天。小析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住院醫療保險金及出院療養保險金,但保險公司以不符合「必要性住院」拒絕理賠
Thumbnail
產檢生產大哉問:生產和產檢要選擇醫院還是診所?離家近真的是首要的考量嗎? 生產和產檢是每個孕媽咪都需要面對的重要環節,選擇適合的醫療機構更是至關重要的課題。究竟是推薦設備齊全的大型醫院,還是選擇個性化服務的專科診所呢?今天就來替孕媽咪們解開這個疑惑吧! 台中產檢概述 台中地區擁有豐富的醫療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明明醫療實支實付限額還夠用,保險公司卻說:因為醫院收據費用都開在「醫療費用」項目,所以無法採用手術費限額給付...但我明明是動手術的花費啊,為什麼不能用手術費理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們在禾馨醫院的全面醫療體驗,包括產檢、生產、產後護理等方面的內容,也感受到禾馨在企業管理、人員訓練、系統的強大與貼心。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本文針對私人診所、醫療院所醫生的薪資所得(50),所相關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包括高額獎金、兼職薪資等,提出相關的扣費計算方式及繳費義務,透過明確釐清給付所得的性質,以正確方式扣取二代健保,依法完成繳納與申報的程序。
訂下了無產兆催生入院的日期,主因是每次產檢時醫師都會輕輕帶過一句孩子的頭圍偏大,雖然說現在的孩子幾乎都偏大(畢竟有那麼多保健食品),但對自然產來說,超越生長曲線太多總歸不是一件「醫療行為」樂見的事。 特別把醫療行為用引號標示起來,是因為總也有那麼另外一套說法——你的身體不會製造出你生不出來的小孩。
Thumbnail
Q:部分保險公司之 「實支實付醫療保險」理賠文件需要醫療費用收據「正本」是否合理? A: 一、甲說:合理。 二、乙說:不合理。 三、預防之方法。
Thumbnail
生產費用是多少? 生一個孩子需要花多少錢?從產檢開始就有差異。   順利生產、母子均安是孕產婦卸貨時的最大目標,生產方式一般分為剖腹產與自然產,孕媽咪們一定要預先了解,兩者分別的定義、過程、優缺點以及照護該如何應對呢,其實兩種分娩方式沒有絕對好壞,而是由產婦與專業醫師雙方共識後選擇最合適方式,
Thumbnail
小析因末期腎臟病、腦血管疾病後遺症併左肢體偏癱,於2020年間陸續在四家醫院住院治療,共計住院115天。小析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住院醫療保險金及出院療養保險金,但保險公司以不符合「必要性住院」拒絕理賠
Thumbnail
產檢生產大哉問:生產和產檢要選擇醫院還是診所?離家近真的是首要的考量嗎? 生產和產檢是每個孕媽咪都需要面對的重要環節,選擇適合的醫療機構更是至關重要的課題。究竟是推薦設備齊全的大型醫院,還是選擇個性化服務的專科診所呢?今天就來替孕媽咪們解開這個疑惑吧! 台中產檢概述 台中地區擁有豐富的醫療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明明醫療實支實付限額還夠用,保險公司卻說:因為醫院收據費用都開在「醫療費用」項目,所以無法採用手術費限額給付...但我明明是動手術的花費啊,為什麼不能用手術費理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們在禾馨醫院的全面醫療體驗,包括產檢、生產、產後護理等方面的內容,也感受到禾馨在企業管理、人員訓練、系統的強大與貼心。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本文針對私人診所、醫療院所醫生的薪資所得(50),所相關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包括高額獎金、兼職薪資等,提出相關的扣費計算方式及繳費義務,透過明確釐清給付所得的性質,以正確方式扣取二代健保,依法完成繳納與申報的程序。
訂下了無產兆催生入院的日期,主因是每次產檢時醫師都會輕輕帶過一句孩子的頭圍偏大,雖然說現在的孩子幾乎都偏大(畢竟有那麼多保健食品),但對自然產來說,超越生長曲線太多總歸不是一件「醫療行為」樂見的事。 特別把醫療行為用引號標示起來,是因為總也有那麼另外一套說法——你的身體不會製造出你生不出來的小孩。
Thumbnail
Q:部分保險公司之 「實支實付醫療保險」理賠文件需要醫療費用收據「正本」是否合理? A: 一、甲說:合理。 二、乙說:不合理。 三、預防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