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地圖小旅行2 台中霧峰林家花園 : 郭雪湖《萊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陽光溫煦的冬日,造訪台灣前輩藝術家郭雪湖的《萊園》真實情境,這幅畫作是郭雪湖於1939年描繪林家花園庭園角落之美。以濃密清淺的綠色,映襯紅磚黑瓦木門,韻味十足。目前座落於台中市霧峰明台高中的萊園,草木疏落有致,櫟社紀念碑見證台灣中部文風之盛,已經有百年悠悠歷史。林家花園為霧峰文薈之萃,櫟社為當年台灣文人雅集之最。
郭雪湖1908年出生於台北市大稻埕,二歲時父親就不幸過世,由母親陳順女士撫養長大。郭雪湖從小就喜歡塗鴉畫畫, 1917年進入台北日新公學校就讀,被導師陳英聲老師發現具有繪畫方面的才華,開始指導他學習藝術。1923年公學校畢業後,至台北州立工業學校就讀土木科。後來郭氏發現與志趣不合,就讀一年後中輟退學,在家自修繪畫。
1925年,當時十六歲的他,由母親帶引至蔡雪溪之「雪溪畫館」門下學畫習藝。開啟了郭雪湖走向藝術之路。
1927年,日本政府開辦第一屆「台展」(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郭雪湖和很多台灣畫家都報名參加。以郭雪湖年紀最小,以《松壑飛泉》入選第一屆帝展的他,還不到20歲,從此三人被稱為「台展三少年」。1928年,郭雪湖再以《圓山附近》入選第二屆台展「特選」,之後連續10年入選,直接被列為「免審查」的最高榮譽,這也證明了郭雪湖的實力。
之後,郭雪湖再拜日本畫家鄉原古統為師,鄉原古統老師也很欣賞郭雪湖細膩雅致的作品,他勸郭雪湖一定要堅持成為專業畫家的理想,他們堪稱亦師亦友。尤其,鄉原古統教導郭雪湖,畫格即是人格,畫家必須先修養人格,才能創作好的作品。除了人格之外,藝術剩下的就只有技巧,技巧之事人人皆可達成。
郭雪湖與林家花園仕紳林顯堂之間的深厚友誼,可以從這幅圖得知。當時林顯堂大力支持台灣藝術家,贊助買畫,支持精進畫藝。當時,郭雪湖也得到林顯堂之大力支持,這幅《萊園》生動描繪了當時林家花園之草木扶疏及設計精妙,也印證了林顯堂與郭雪湖之間深厚友誼。
郭雪湖《萊園》, 1939
台中霧峰萊園
台中霧峰萊園
台中霧峰萊園
台中霧峰萊園
櫟社紀念碑
avatar-img
1會員
7內容數
跟著台灣前輩藝術家們之步履,追尋老台灣之角落,探訪台灣藝術家曾經走踏過之足跡,細細品味台灣藝術人文之美。 之前製作及主持的「台灣藝術印象派」廣播節目,也紀錄了踏查台灣藝術之點點滴滴,感動是如此溫暖真實。 這塊土地是自己生長之地,也是父母祖先曾經存在感受過的所在,藝術源遠流長,願與更多喜愛台灣藝術的朋友們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廣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幅《淡水夕照》中,陳澄波忠實記錄了當時淡水的樣貌,遠方有紅毛城,近景有禮拜堂鐘樓,旁邊是得忌利士洋行,稍遠處還有海關及燈塔。禮拜堂是當時長老教會於1910年改建,美麗的鐘塔迴盪鐘聲,遠近都可以聽聞,老歌《淡水暮色》中也提到教堂鐘聲之迴盪悠揚。
在這幅《淡水夕照》中,陳澄波忠實記錄了當時淡水的樣貌,遠方有紅毛城,近景有禮拜堂鐘樓,旁邊是得忌利士洋行,稍遠處還有海關及燈塔。禮拜堂是當時長老教會於1910年改建,美麗的鐘塔迴盪鐘聲,遠近都可以聽聞,老歌《淡水暮色》中也提到教堂鐘聲之迴盪悠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隻老虎? 明黃色的老虎在中間,腳踩著雲,頭頂著火,配上藍色的底,這是藍地黃虎旗形象。它曾在歷史課本出現,標誌著時代的動盪與詭譎多變,和台灣人不屈的精神。但你知道藍地黃虎旗上有兩隻虎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藝術的發展歷程,從日治時期到現代的演變,揭示了這項藝術形式在政治與社會變遷中的位置與重要性。文章中提及了幾位關鍵藝術家如林之助、陳澄波和郭雪湖,以及他們如何在艱困的環境中尋求藝術的自我認同和發展。透過回顧,深入瞭解臺灣美術的文化寶藏,並對未來的探索充滿期待。
Thumbnail
不知道逛的是菜市場,還是藝術展?有些人儘管眼神渙散、狂打哈欠,還是堅持呆站在畫前等耳機裡的介紹播完。有些人則是輸人不輸陣地狂拍猛拍…
Thumbnail
簡劭龍的「尋心」系列油畫展現了藝術家對心境的深入探索與創作過程。在每一幅畫作中,於不同的情感與氛圍中,蘊含獨特的人生體悟與美學觀點。本系列包含七幅作品,各具特色,涵蓋愛、慈悲、愉悅等多元主題,帶領觀者進入一場視覺與心靈的旅行。簡劭龍透過這些畫作,分享對自我與世界的獨特理解,並期待未來的創作之旅。
Thumbnail
藝術界藝術家藉由展覽展出名氣、藉由拍賣作品與廠商贊助獲得利潤。畫廊的功能其實是藝術家後盾,畫廊提供藝術家展覽地點、代理拍賣、收藏藝術家作品、出版藝術刊物、舉辦藝術講座。 畫廊對藝術家往後的創作生涯,是有相當的助益。 索卡藝術中心在藝術界經營透過和藝術家共同合作,為台北市藝術產業再造新生之路。 索卡
Thumbnail
從朋友口中得知「內湖紅樓」這個地方,找個好日子來這裡走走。四月來訪的這一天非常地幸運,剛好碰到油桐花季,地面整片都是油桐花,看起來像是下過雪一樣,很美!非常適合來這裡拍照,或是帶小朋友來賞花,也一起看郭子儀紀念堂,一起來探索郭氏古宅的神秘魅力。
Thumbnail
這是一項名為〔滙流與溯源〕的展覽,展出時間2024/03/30--2024/07/07,展出地點在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台灣早期畫家的精品,我很幸運地在展覽結束前,觀賞了這項畫展。在此,要介紹的是兩位跨越日本統治時期的畫家林之助及陳敬輝的膠彩畫作品。
Thumbnail
【三先生是誰?】 林熊光出身板橋林家,是日治時期臺灣最重要的書畫收藏家,以收藏中國宋代珍品最為知名。但除了中國書畫以外,他也積極買回乙未割臺時,林本源家族於動亂中散佚的珍藏,同時透過展覽,讓臺灣社會重新認識林本源家族在清代既有的文化地位。《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三先生遺墨》是林熊光在1926年
Thumbnail
霧峰的古名為「阿罩霧」,因為經常有濃霧籠罩稱為「阿罩霧」,是台灣中部就早開發的地區,百年歷史古蹟林家宮保第園區就在這裡,周末在台中有家族聚餐,剛好老羊和羊媽都沒有去過,於是我們開車從中投快速道路丁台出口閘道至霧峰,看到台灣省諮議會後再轉到民生路即可,當抵達目的地就會看到一整排古色古香的紅磚建築物,雖
Thumbnail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組組長,也是東海大學美術系任兼助理教授薛燕玲策展的﹝台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先來參觀預展,印象非常之深刻。再次來到台中市國美館102展示廳,重新觀賞黃土水的雕塑精品。 黃土水 (1895-1930)被譽為 1910-1930 年代臺灣雕塑界唯一代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隻老虎? 明黃色的老虎在中間,腳踩著雲,頭頂著火,配上藍色的底,這是藍地黃虎旗形象。它曾在歷史課本出現,標誌著時代的動盪與詭譎多變,和台灣人不屈的精神。但你知道藍地黃虎旗上有兩隻虎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藝術的發展歷程,從日治時期到現代的演變,揭示了這項藝術形式在政治與社會變遷中的位置與重要性。文章中提及了幾位關鍵藝術家如林之助、陳澄波和郭雪湖,以及他們如何在艱困的環境中尋求藝術的自我認同和發展。透過回顧,深入瞭解臺灣美術的文化寶藏,並對未來的探索充滿期待。
Thumbnail
不知道逛的是菜市場,還是藝術展?有些人儘管眼神渙散、狂打哈欠,還是堅持呆站在畫前等耳機裡的介紹播完。有些人則是輸人不輸陣地狂拍猛拍…
Thumbnail
簡劭龍的「尋心」系列油畫展現了藝術家對心境的深入探索與創作過程。在每一幅畫作中,於不同的情感與氛圍中,蘊含獨特的人生體悟與美學觀點。本系列包含七幅作品,各具特色,涵蓋愛、慈悲、愉悅等多元主題,帶領觀者進入一場視覺與心靈的旅行。簡劭龍透過這些畫作,分享對自我與世界的獨特理解,並期待未來的創作之旅。
Thumbnail
藝術界藝術家藉由展覽展出名氣、藉由拍賣作品與廠商贊助獲得利潤。畫廊的功能其實是藝術家後盾,畫廊提供藝術家展覽地點、代理拍賣、收藏藝術家作品、出版藝術刊物、舉辦藝術講座。 畫廊對藝術家往後的創作生涯,是有相當的助益。 索卡藝術中心在藝術界經營透過和藝術家共同合作,為台北市藝術產業再造新生之路。 索卡
Thumbnail
從朋友口中得知「內湖紅樓」這個地方,找個好日子來這裡走走。四月來訪的這一天非常地幸運,剛好碰到油桐花季,地面整片都是油桐花,看起來像是下過雪一樣,很美!非常適合來這裡拍照,或是帶小朋友來賞花,也一起看郭子儀紀念堂,一起來探索郭氏古宅的神秘魅力。
Thumbnail
這是一項名為〔滙流與溯源〕的展覽,展出時間2024/03/30--2024/07/07,展出地點在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台灣早期畫家的精品,我很幸運地在展覽結束前,觀賞了這項畫展。在此,要介紹的是兩位跨越日本統治時期的畫家林之助及陳敬輝的膠彩畫作品。
Thumbnail
【三先生是誰?】 林熊光出身板橋林家,是日治時期臺灣最重要的書畫收藏家,以收藏中國宋代珍品最為知名。但除了中國書畫以外,他也積極買回乙未割臺時,林本源家族於動亂中散佚的珍藏,同時透過展覽,讓臺灣社會重新認識林本源家族在清代既有的文化地位。《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三先生遺墨》是林熊光在1926年
Thumbnail
霧峰的古名為「阿罩霧」,因為經常有濃霧籠罩稱為「阿罩霧」,是台灣中部就早開發的地區,百年歷史古蹟林家宮保第園區就在這裡,周末在台中有家族聚餐,剛好老羊和羊媽都沒有去過,於是我們開車從中投快速道路丁台出口閘道至霧峰,看到台灣省諮議會後再轉到民生路即可,當抵達目的地就會看到一整排古色古香的紅磚建築物,雖
Thumbnail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組組長,也是東海大學美術系任兼助理教授薛燕玲策展的﹝台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先來參觀預展,印象非常之深刻。再次來到台中市國美館102展示廳,重新觀賞黃土水的雕塑精品。 黃土水 (1895-1930)被譽為 1910-1930 年代臺灣雕塑界唯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