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黃色的老虎在中間,腳踩著雲,頭頂著火,配上藍色的底,這是藍地黃虎旗形象。它曾在歷史課本出現,標誌著時代的動盪與詭譎多變,和台灣人不屈的精神。但你知道藍地黃虎旗上有兩隻虎嗎?
2004年臺博館在委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進行檢視與分析時,意外從背紙局部脫落的部分,察覺背後可能有彩繪影像。當時雖無法肯定,但在聽取專家意見後,移除反面的補紙與覆背紙後,第二隻虎赫然現身。
據台博館所述,正反兩面的老虎雖然外型輪廓相對應,但是身上條紋的疏密度,以及雲朵的紋飾並不盡相同。最特別的是,正面的老虎瞳孔呈圓形,而背面的老虎瞳孔則為彎月形。寫實地描繪出貓科動物在白日與夜間不同的瞳孔形狀,饒富趣味,或許也暗藏著某種日/夜、或陰/陽二元對立的寓意。
但藍地黃虎旗的原件早已遺失,現存於台博館的是1953年的版本,為林玉山應丘逢甲之子丘念台的邀請,重新描繪並補上原圖所缺失的虎尾,是坊間流傳最廣的藍地黃虎旗版本。林玉山共摹製2幅,一幅為尺寸與原旗相同,另一幅則為縮小版,目前存放於國立臺灣博物館。
藍地黃虎旗為「臺灣民主國」的國旗,這個出生於甲午戰敗後的短命政權,僅存在短短的150天。許多人不知道,「臺灣民主國」成立的初衷不是為了抗日,也並非為台灣人民服務,而是某些人遠端遙控的成果。
西元1895年,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割讓日本。臺灣民眾群情激憤,在請求朝廷收回成命未果後,全島一時陷入無政府的狀態,5月23日末代巡撫唐景崧宣布成立「臺灣民主國」。
25日「臺灣民主國」在隆重的儀式下成立,藍地黃虎旗首次在台北飄揚,在這個看似全島一心的時刻,此時的台灣民眾不知道,「臺灣民主國」的背後有清廷反割讓派的操作,藉此來抗拒條約的履行。
據學者吳密察的研究,自《馬關條約》簽訂到「臺灣民主國」的成立,背後一直有雙「看不見的手」,左右著台灣局勢。南洋大臣張之洞為整起事件的操盤手,早在1894年11月間,他與李鴻章多次提到台灣問題,強調絕對不能放棄台灣,還提出「給予各國利權,結援列強來抵拒日本」的建議。
1895年2月27日張之洞指示唐景崧,要他奏請朝廷不可輕易放棄台灣。隔日28日致電李鴻章,提出遠交近攻的權宜救急之法,將台灣作為向國外借款的抵押,用台灣所負的國際債務責任,誘使債權國反對日本的要求。
更許諾將台灣的開礦利益給外國,如此他們自然不願將台灣交給日本。之後便與駐英和駐俄公使聯絡,請求公使代與本國商議,但兩國均表示不願插手,列強干政這條路因此無疾而終。
唐景崧為當時的台灣巡撫,也是「臺灣民主國」首任大總統,曾提出眾民不服、其約可廢的主張,在慷慨激昂的誓詞與盛大的儀式過後,「臺灣民主國」登上歷史舞台,唐景崧在世人眼中也一直是所謂的「抗日代表」。
但早在《馬關條約》簽訂之時唐景崧就想返回大陸,他不僅懇請英國代理領事霍布金斯向英國請求託管保護、另外委託在台英商賣掉他所有的不動產,但這兩項要求都被英方拒絕。
1895年5月8日《馬關條約》簽訂後,丘逢甲率領地方紳民前來,請唐景崧上書朝廷請願,強調:「願與撫臣(唐景崧)誓死守禦,如果戰而不勝,就等我們都死了再談割地,如果日本來收台灣,台灣人民一定會開戰。」面對地方士紳的再三請求,唐景崧無奈只好留下。
1895年5月25日「臺灣民主國」成立,唐景崧被公推為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義軍統領,黑旗軍將領劉永福任南部守備大將。
日軍登島前,北部各軍防務整合便出現問題,河南兵不堪一擊,湘、淮軍無心應戰,還未開戰便已軍心潰散。
他最大的問題是號令不周,讓林朝棟、劉永福分別坐鎮中南部後,自己則獨攬大量資源,卻又無法有效指揮作戰。
日軍登臺十天後,乙未戰爭爆發,混亂中唐景崧攜帶大批銀兩逃往廈門,留下一群缺乏紀律的士兵。
同日義軍統領丘逢甲也從梧棲出港,隨後台北被佔領,第一共和瓦解,藍地黃虎旗也落入日軍手中。
在台北淪陷後,6月26日劉永福出任「臺灣民主國」第二任大總統,以台南天后宮為總統府,建立第二共和。相較唐景崧他做了不少事,先是為了籌措軍餉發行鈔票和郵票,並向張之洞求援,無奈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臺博館助理研究員張安琪表示,過去歷史課本將他定位成打到最後一刻的南部義勇軍,但他的實際作為與書上記載的不同,在北部戰事興起時,他為了保留軍力,沒有馳援。待日軍打到南部後,他才與日軍談和,教科書將他過度神化了。
在台北淪陷後,北部的義勇軍承擔了抗日的任務。不同於清廷的官吏,這些桃竹苗的地方人士雖然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也沒有精良的武器,為了保護家園他們選擇與日軍殊死一搏。
日軍因吳湯興、姜紹祖、徐驤等「客家三傑」帶領的義軍,多次受阻傷亡慘重;而在桃園,又以大湳尾之役、安平鎮之役、龍潭陂之役、大嵙崁之役四大戰役,戰鬥尤為激烈。無奈雙方軍力過於懸殊,最終全都壯烈犧牲。
10月20日,劉永福見大勢已去,與義子劉成良逃往廈門。隔日,日軍順利進入台南城,至此「臺灣民主國」滅亡。自5月25日成立以來,僅維持了短短150天。
「臺灣民主國」與其說是政權,不如說是一個「外交設計」,可惜很快就被列強識破。內部也是離心離德,成立之初就有上百名官吏內渡。且在劉永福來台後,受到主事者唐景崧的排擠,使得南北的防務無法有效整合,為民主國的滅亡埋下伏筆。
相較於高官們喊喊口號,隨後卻內渡的行為,民間的義軍才是真的把抵抗貫徹到底。八卦山大會戰,此役台灣軍陣亡六千人,義軍將領吳湯興陣亡,日軍也損失慘重。
弔詭的是,這段歷史台灣的教科書隻字未提,連乙未戰爭也甚少著墨,這場民間自發的家園保衛戰,僅用三言兩語便草草帶過。
吳密察表示:「臺灣民主國與其說是抗日運動的開端,不如說是中日馬關條約議和的延長」,直到核心人物全都內渡後,台灣人民這才意識到,必須以自己的力量抵抗日本。
這是個「沒有英雄的故事」,在割讓前台人大多不知戰爭為何物,日子雖稱不上歲月靜好,但百姓也能安居樂業。沒想到自己日後竟成兩大帝國戰爭的犧牲品,「臺灣民主國」在此時粉墨登場,給了台人一線希望,卻又在頃刻間破滅。
他們不知道,這個倉促成立的「共和國」,背後不僅由外來勢力主導,更無視人民的利益,苦果最終還是由人們承擔。歷史不斷告誡我們,國家安全與尊嚴絕非理所當然,更非寄希望於強者就能得到。如果自身沒有強大的實力,和團結一致的決心,便容易從內部瓦解。
參考資料
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7009/7758058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6001032-260508?chdtv
https://rumtoast.com/4101/
https://nckur.lib.nck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01701/1/1010500301004.pdf
https://www.gjtaiwan.com/new/p=91899&srsltid=AfmBOopnwyMJq193U856L2BLNmvaL_79YigXscPfmJNUFPZmaBh5Jk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