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治亂世用重典有效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小自個人生活習慣、親職教養,大至國家政策、法令規範,都牽涉到「如何導正不良習慣與行為模式」這個議題。採取強制與懲罰手段、甚或「治亂世用重典」,固然有其效果與必要性,適得其反卻也並不少見。究竟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處理策略?一月中這篇最新研究結果,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思考方向。
研究來自日內瓦大學(Université de Genève)心理學院團隊,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官方學術周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mpact factor高達11.205,在科學期刊引用排名中更是高居第二位。
特別的是,本研究並非「原創性」研究,而是針對「推力」(nudge,也有人稱之為「助推」)這個概念進行研究分析。
這就得先談到2008年出版的《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一書(中文版書名為「推力:決定你的健康、財富與快樂」,2009年出版),作者是芝加哥大學商業研究所教授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也是美國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研究員。
作者在書中提出一個嶄新的概念:人類的決定、選擇並非僅僅出自理性與邏輯,而是常會受到情緒、記憶、他人觀感、外在環境所影響。因此,想要透過強迫、限制、處罰來改變人們的習慣與行為模式(理智上因為擔心受罰而改變不良行為),效果往往不會太理想。作者因此提出「推力」的概念,藉由行為科學(behavioral sciences)中改變「選擇架構」(choice architecture)的策略,間接誘導人們調整習慣與行為模式。
聽起來或許有些抽象,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卻早已被廣泛運用,比如:
  • 超市中放置於「眼光直視」位置附近的產品,銷售率遠高於放置太高或太低的其他同類產品。
  • 列在菜單較上方、較顯眼處的料理,客人點餐的頻率越高。
  • 調整商標的底色或配色,就能顯著改變消費者對企業的觀感。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9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273會員
973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小自點心要吃甜甜圈或蘋果這類無傷大雅的生活瑣事,大至轉職、擇偶、購屋這些人生要事,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曾在做出某個決定之後,感到懷疑、後悔,甚至希望能重來一次的經驗。究竟這樣的感受從何而來?是否有什麼方法能減輕?
「自欺欺人」向來被視為一個非常負面的詞語。然而在心理學家眼中,「自我欺騙」(self-deception)不但很普遍,而且既合理、又有益心理健康。 這次和大家分享的最新研究,一月初刊載於「哲學心理學」雜誌(Philosophical Psychology),專門刊登哲學與心理學兩者關連性的研究。
首先要說明,不同於過去「未來殿堂」是和各位分享「單一最新研究結果」,這次我所引用的,是一篇來自資深科普作家John Watson所撰寫的科學報導。值得參考的原因是,文中引述了許多「飲酒與健康」的最新研究結果。
日本筑波大學(University of Tsukuba)的研究人員表示:過去與運動有關的研究,主要都是針對「騎單車」這個運動方式,也早已確認了對情緒有益。然而,有許多人從事的「慢跑」活動卻較少被研究。
「我想努力嘗試改變他的個性!」「我想再給她一次機會!」類似的話語在身心科診間中常會聽到,而且往往出自因為另一半而遍體鱗傷、心力交瘁的個案口中。 究竟有沒有可能透過「努力」而改變一個人的個性或人格特質?這就是今天要分享的最新研究中,所嘗試回答與討論的問題。
相信大家都曾在超市或網路看過「惜福蔬果」,也就是「賣相較差」的食物。究竟這些商品該如何「包裝」比較容易成功售出?又該如何運用於「推銷自己」?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篇最新研究,同時提出我的分析闡述。
小自點心要吃甜甜圈或蘋果這類無傷大雅的生活瑣事,大至轉職、擇偶、購屋這些人生要事,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曾在做出某個決定之後,感到懷疑、後悔,甚至希望能重來一次的經驗。究竟這樣的感受從何而來?是否有什麼方法能減輕?
「自欺欺人」向來被視為一個非常負面的詞語。然而在心理學家眼中,「自我欺騙」(self-deception)不但很普遍,而且既合理、又有益心理健康。 這次和大家分享的最新研究,一月初刊載於「哲學心理學」雜誌(Philosophical Psychology),專門刊登哲學與心理學兩者關連性的研究。
首先要說明,不同於過去「未來殿堂」是和各位分享「單一最新研究結果」,這次我所引用的,是一篇來自資深科普作家John Watson所撰寫的科學報導。值得參考的原因是,文中引述了許多「飲酒與健康」的最新研究結果。
日本筑波大學(University of Tsukuba)的研究人員表示:過去與運動有關的研究,主要都是針對「騎單車」這個運動方式,也早已確認了對情緒有益。然而,有許多人從事的「慢跑」活動卻較少被研究。
「我想努力嘗試改變他的個性!」「我想再給她一次機會!」類似的話語在身心科診間中常會聽到,而且往往出自因為另一半而遍體鱗傷、心力交瘁的個案口中。 究竟有沒有可能透過「努力」而改變一個人的個性或人格特質?這就是今天要分享的最新研究中,所嘗試回答與討論的問題。
相信大家都曾在超市或網路看過「惜福蔬果」,也就是「賣相較差」的食物。究竟這些商品該如何「包裝」比較容易成功售出?又該如何運用於「推銷自己」?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篇最新研究,同時提出我的分析闡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汽車製造業和零件供應鏈是 NAFTA 影響最顯著的領域之一。以下針對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的汽車製造業及零件供應鏈進行詳細分析,並討論其利弊和受益方: 一、汽車製造業的供應鏈框架 NAFTA下,汽車生產採用 區域一體化供應鏈 模式: 零件的製造分散於三國:美國 負責核心技術和高附加值零件,
Thumbnail
AA制在愛情交往中引發了許多討論,它是指在約會中雙方事先約定平攤費用。然而,對於情侶來說,AA制的選擇往往涉及性別角色的期待與情感的互動。本篇文章深入分析AA制在情侶交往中的心理學解釋以及文化影響,提供建議以建立平衡與共識,從而促進良好的溝通與相互理解。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行為經濟學的基本概念,特別是推力(Nudge)與淤泥效應(Sludge)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選擇。 作者提到,推力可以在不限制自由的情況下,巧妙引導人們做出更有利的決策。通過案例分析與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揭示其重要性。
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陽轉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鞭,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 「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霍亂的症狀有發熱、頭痛、身疼、惡寒、一開始就會上吐下瀉,脈是微澀的。「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
Thumbnail
你知道我最討厭的是什麼嗎?是「下雨」,但我第一次遇見你的那一天下雨了。 本來討厭了一輩子的事,怎麼會在一瞬間就變得喜歡了呢?我以為就只有那幾天而已,但並不是,現在也不討厭,以後也不會討厭,不管是下雨天,還是你,小率,我真的非常喜歡你! --《背著善宰跑》柳善宰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誘餌效應在定價策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塑造消費者的選擇。從實驗結果和實際應用中都能看出,誘餌效應帶來了明顯的影響,對於企業主來說,理解並應用誘餌效應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然而,使用誘餌效應時也需要注意相關細節,包括誘餌選項的合理設置、價格的控制、實用性和選擇數量的平衡。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當你想要養成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時,即時性懲罰可能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透過「習慣契約」,找到問責夥伴一起助你達成目標,並使用自動化問責策略來幫助自己。本文將介紹如何運用這些原則,並分享一位成功減重的企業家的故事以供參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汽車製造業和零件供應鏈是 NAFTA 影響最顯著的領域之一。以下針對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的汽車製造業及零件供應鏈進行詳細分析,並討論其利弊和受益方: 一、汽車製造業的供應鏈框架 NAFTA下,汽車生產採用 區域一體化供應鏈 模式: 零件的製造分散於三國:美國 負責核心技術和高附加值零件,
Thumbnail
AA制在愛情交往中引發了許多討論,它是指在約會中雙方事先約定平攤費用。然而,對於情侶來說,AA制的選擇往往涉及性別角色的期待與情感的互動。本篇文章深入分析AA制在情侶交往中的心理學解釋以及文化影響,提供建議以建立平衡與共識,從而促進良好的溝通與相互理解。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行為經濟學的基本概念,特別是推力(Nudge)與淤泥效應(Sludge)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選擇。 作者提到,推力可以在不限制自由的情況下,巧妙引導人們做出更有利的決策。通過案例分析與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揭示其重要性。
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陽轉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鞭,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 「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霍亂的症狀有發熱、頭痛、身疼、惡寒、一開始就會上吐下瀉,脈是微澀的。「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
Thumbnail
你知道我最討厭的是什麼嗎?是「下雨」,但我第一次遇見你的那一天下雨了。 本來討厭了一輩子的事,怎麼會在一瞬間就變得喜歡了呢?我以為就只有那幾天而已,但並不是,現在也不討厭,以後也不會討厭,不管是下雨天,還是你,小率,我真的非常喜歡你! --《背著善宰跑》柳善宰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誘餌效應在定價策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塑造消費者的選擇。從實驗結果和實際應用中都能看出,誘餌效應帶來了明顯的影響,對於企業主來說,理解並應用誘餌效應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然而,使用誘餌效應時也需要注意相關細節,包括誘餌選項的合理設置、價格的控制、實用性和選擇數量的平衡。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當你想要養成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時,即時性懲罰可能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透過「習慣契約」,找到問責夥伴一起助你達成目標,並使用自動化問責策略來幫助自己。本文將介紹如何運用這些原則,並分享一位成功減重的企業家的故事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