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G的適應力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到了今天,顛沛流離的日子總於告一段落。在過去短短的三個多月裡,這已經是我們的第五次搬家,幾乎是我前30年的總和。我蝸居過在朋友家,置身於一個完全不屬於自己的能力場中;也被強制隔離過在一個小小房間中15天;又睡過在自己一直最抗拒的居住地方(西門町旁邊的二樓Airbnb,感覺就彷如睡在街道旁)。這些一切一切皆是我從未嘗試過的體驗。
這段經歷讓我確切感受到,原來自己的適應力可以有多強。在挑選房子的時候,我本以為自己有很多理想要求:視野要好,光線要充足,房間空間感要足夠,不要樓中樓,交通要方便但不想住在鬧市中。然而,當我真的在挑的時候,這些一切都彷彿不重要。並非說完全不理會,而是一切皆是由我身體作出選擇。因為身體在這個當下確實認知到,它需要的是甚麼;相反,所謂的「理想條件」只是我們覺得自己需要的,而並非真的很想要的。這就像求偶的時候,總會有很多「理想條件」,但當你真正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其實一切都不重要。我們會說因為這是愛,但我認為,這種決斷力並不單純出現於愛,而可以存在於我們所有的決定當中。
另外一個發現在於生活習慣的改變。每當我們去到一個新地方,無法避免必定要把自己的生活習慣重新調節。在最初搬往朋友家中住的時候,我會常常去尋找那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不自覺地渴望可以把以往的生活在新的環境下模仿出來。然而,過去這三個多月的歷練讓我察覺到,原來身體會自然的調節,很自然的利用眼前所有的資源去做要做的事。當我住在Airbnb時,我起初習以為常的把電腦放在桌子上用,這是我一直以來的習慣。但那張桌子完全不適合,坐椅也不舒服。於是我很自然的把電腦拿到床邊的一個平台去用。這是我從未有過的用法,但來得非常自然。你或許會說,這有甚麼了不起?誰不會這樣?對!其實誰都有這種適應力。只是在作決定的時候,我們常常忘記自己的這些天生能力。
在Human Design人類圖的學問裡,我們常說到沒有定義的G中心,往往比起有定義的G中心更具適應力。雖然說我並不認為後者必定沒有彈性(我反而覺得學習變得有彈性是他們的生命課題),但相對來說,前者的確是比較自在於適應和改變。這原因在於我們的自我定位、方向、行為模式、習慣等皆沒有任何穩定模式,皆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和波動。既然甚麼都不是,那當然甚麼都可以是。這並非說我們喜歡改變,而是我們認知到「人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所以改變並沒有甚麼可怕,好好接受它,適應它就好(而我們最大的課題在於,如何在改變中保存自我)。
在改變的過程中,若我們眼中只看到事物的不好,與想像和理想的落差,那我們生命中就無可避免只會感受到氣餒、失望、苦澀和憤怒。然而,我們從來都有選擇權。我們可以選擇投降於眼前的選項,然後看見其中美的部份。但請不要誤會,就像我常說的,我並不支持凡事都保持正向。我的意思是說,當你嘗試暫時放下頭腦的執念,放下甚麼是「好」,甚麼是「不好」,讓自己靜靜感受眼前的風景、身處的空間和當下的體驗,你或許會發現所謂的「好」與「不好」原來在此刻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最重要的永遠不是外間的事物,而是你內心的平和與滿足。
每一次的改變,皆是一次極好的轉變機會,讓我們可以走上不同的路徑,看見不同的風景。人類的文明大體建基於改變大自然的力量,把最惡劣和凶險的土地,改造成宜居的樂土。這能力讓我們誤以為自己擁有征服大自然的力量(當然這並非事實,而是人類行為的意識形態是如此呈現),形成一種集體意識,就是把一切事物改變,迎合自己的需要。於是,土地不夠,便砍伐森林,移山填海;搬到新房子,便把舊有的所有(傢具擺設、生活習慣)都依樣葫蘆的搬到新房子去,甚至把整個房子打掉重練,改造成自己心中的完美家居,而忘記了感受這空間的不同,然後與它建立一個新連結,形成一個我們和這空間的有機體,與他一起共同奏起生命的下一首樂章。
說到底,所謂的適應力,就是投降於你眼前的選項,順從你身體所喜歡的,讓身體去作出最自然的選擇,去活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生命軌跡。

現居台灣的香港人,擁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資深經理人,也是官方認證的HUMAN DESIGN【活出您自己課程】引導師[LYDG]。
提供職場引導服務和開辦人類圖工作坊和課程。閒時喜歡到處旅遊,探索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出走」很容易令人有種錯覺,認為必須放下一切,必須宏大。我發現自己心中真正所渴望的出走,並非身體要往哪裡跑,而單純是一場拒絕接受既有框架的探索旅程。我拒絕未經過親身嘗試,便輕易相信這些所謂的定律,接受這些「未經考驗的真理」⋯⋯
15天的居家隔離,這個人生難得的體驗,終於告一段落。自己一個困在房間不能外出,沒有想像般令人難受,反而讓我對人生多了一些反思⋯⋯
在我大學畢業的那年,我為自己安排了一趟難忘的背包遊,就是前往蒙古國去感受一下「逐草四方塞外奔馳,那懼雪霜撲面」的那份浪漫。在Couchsurfing的平台上我選了它們的蒙古大使。他叫 Begzuren,跟太太和小孩一家6口住在首都烏蘭巴托市郊的蒙古包⋯⋯
話說5-6年前的我對生活感到氣餒不已。工作彷彿進入了瓶頸期,而生活上也受困於某些原因而多年來無法外出遠遊。當時的我為了逃離這份納悶感,忽然有了一個奇特的想法:既然無法出國旅遊,那麼不如嘗試一下在香港旅遊。於是,不預期地,我就展開了一趟香港歷史文化探索之旅⋯⋯
「出走」很容易令人有種錯覺,認為必須放下一切,必須宏大。我發現自己心中真正所渴望的出走,並非身體要往哪裡跑,而單純是一場拒絕接受既有框架的探索旅程。我拒絕未經過親身嘗試,便輕易相信這些所謂的定律,接受這些「未經考驗的真理」⋯⋯
15天的居家隔離,這個人生難得的體驗,終於告一段落。自己一個困在房間不能外出,沒有想像般令人難受,反而讓我對人生多了一些反思⋯⋯
在我大學畢業的那年,我為自己安排了一趟難忘的背包遊,就是前往蒙古國去感受一下「逐草四方塞外奔馳,那懼雪霜撲面」的那份浪漫。在Couchsurfing的平台上我選了它們的蒙古大使。他叫 Begzuren,跟太太和小孩一家6口住在首都烏蘭巴托市郊的蒙古包⋯⋯
話說5-6年前的我對生活感到氣餒不已。工作彷彿進入了瓶頸期,而生活上也受困於某些原因而多年來無法外出遠遊。當時的我為了逃離這份納悶感,忽然有了一個奇特的想法:既然無法出國旅遊,那麼不如嘗試一下在香港旅遊。於是,不預期地,我就展開了一趟香港歷史文化探索之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外境包括了你身邊的人事物。以往,我們更認知的是心隨境轉,概念大約是著遭遇到了某些事情去讓自己的心適應,或用不同的角度去重新看待,幫助自己的心可以接納,讓心可以在不同的境遇時,有彈性的去換個角度思考接受。 這常常會給人感覺更像是一種安慰、開導人的說法,因為生命沒有產生太大的變化。
Thumbnail
人生中,每個人都會面臨一個選擇:是否離開家,獨立生活?這個選擇,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住在家裡,舒適且便利,熟悉的環境帶來安全感,家人的關愛讓人心安。然而,這樣的安逸,是否會阻礙你的成長和獨立性?讓我們細細探討。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如今有了生活的主導權。 仍然深信世界上所有的自由空間是存在的。 還有人與人之間需要有一段美感距離的呈現。 前些日子搬了新家,找了一個窩安頓下來。 這是第二次佈置自己的小窩,心情難免不同於第一次的複雜和新生感。 其實是因為換了工作所以出此下策。 還有面對自己不安焦躁的心。 如果每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變的越來越好,甚至希望我今天改,明天馬上就變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不可能的嘛!既然不可能馬上就變好,我們可以知道原因,好好的跟自己相處,讓改變慢慢發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Thumbnail
改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改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無論是科技、經濟、社會,還是文化,都在不斷地變化。因此,學習適應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習適應,是指個體在面對環境變化時,能夠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維持或提高自己的效能。 認知適應 個體在面對新信息或新情況時,能夠對自己的認知結構進行調整,以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變得面目全非,工作和居所都發生了改變,重新調整生活節奏。新工作帶給我的一些新體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在工作上的能力和發展潛力。對於工作中的挑戰和困惑,更加堅信需要不斷努力,開發自己的潛力,並擴展自己的舒適圈。
所謂的開放性,沒有定位的G中心空白。在生活中試圖尋找自己是誰,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時代在變,科技日新月益,過去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與現在有許多的不同,也有所改變。每個世代都有它代表的議題及其存在的意義。 宇宙的能量場,也時刻在改變。跟不同世代、觀點的人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有的人一直保有自己的
Thumbnail
人們相信的東西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畢竟,抽象就是這樣過生活的。它生活著,它是人類的方式。抽象的聲音淹沒了我們,使我們相信與真理無關的各種東西。哦,瞭解你在設計中的權勢是如此美好。這是你唯一的機會。因為你的權勢將在遠處嗅到一個想法。因為對一個人來說,最不健康的事情就是在不知道有地方可去的情況下離開流動。
Thumbnail
生活總是在變化 學會適應,因為生活總是在變化。這句話彷彿是一面明亮的鏡子,映照出我們生命中無盡的轉變和挑戰。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適應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如同一條通往成功和幸福的階梯,需要我們不斷的摸索與學習。 無常的旅程 人生,就像一場無常的旅程,時而風和日麗,時而狂風暴雨。在這變化莫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外境包括了你身邊的人事物。以往,我們更認知的是心隨境轉,概念大約是著遭遇到了某些事情去讓自己的心適應,或用不同的角度去重新看待,幫助自己的心可以接納,讓心可以在不同的境遇時,有彈性的去換個角度思考接受。 這常常會給人感覺更像是一種安慰、開導人的說法,因為生命沒有產生太大的變化。
Thumbnail
人生中,每個人都會面臨一個選擇:是否離開家,獨立生活?這個選擇,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住在家裡,舒適且便利,熟悉的環境帶來安全感,家人的關愛讓人心安。然而,這樣的安逸,是否會阻礙你的成長和獨立性?讓我們細細探討。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如今有了生活的主導權。 仍然深信世界上所有的自由空間是存在的。 還有人與人之間需要有一段美感距離的呈現。 前些日子搬了新家,找了一個窩安頓下來。 這是第二次佈置自己的小窩,心情難免不同於第一次的複雜和新生感。 其實是因為換了工作所以出此下策。 還有面對自己不安焦躁的心。 如果每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變的越來越好,甚至希望我今天改,明天馬上就變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不可能的嘛!既然不可能馬上就變好,我們可以知道原因,好好的跟自己相處,讓改變慢慢發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Thumbnail
改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改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無論是科技、經濟、社會,還是文化,都在不斷地變化。因此,學習適應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習適應,是指個體在面對環境變化時,能夠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維持或提高自己的效能。 認知適應 個體在面對新信息或新情況時,能夠對自己的認知結構進行調整,以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變得面目全非,工作和居所都發生了改變,重新調整生活節奏。新工作帶給我的一些新體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在工作上的能力和發展潛力。對於工作中的挑戰和困惑,更加堅信需要不斷努力,開發自己的潛力,並擴展自己的舒適圈。
所謂的開放性,沒有定位的G中心空白。在生活中試圖尋找自己是誰,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時代在變,科技日新月益,過去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與現在有許多的不同,也有所改變。每個世代都有它代表的議題及其存在的意義。 宇宙的能量場,也時刻在改變。跟不同世代、觀點的人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有的人一直保有自己的
Thumbnail
人們相信的東西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畢竟,抽象就是這樣過生活的。它生活著,它是人類的方式。抽象的聲音淹沒了我們,使我們相信與真理無關的各種東西。哦,瞭解你在設計中的權勢是如此美好。這是你唯一的機會。因為你的權勢將在遠處嗅到一個想法。因為對一個人來說,最不健康的事情就是在不知道有地方可去的情況下離開流動。
Thumbnail
生活總是在變化 學會適應,因為生活總是在變化。這句話彷彿是一面明亮的鏡子,映照出我們生命中無盡的轉變和挑戰。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適應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如同一條通往成功和幸福的階梯,需要我們不斷的摸索與學習。 無常的旅程 人生,就像一場無常的旅程,時而風和日麗,時而狂風暴雨。在這變化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