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一整天,在遠離台北的外縣市outing。外商的outing,總是吃喝不愁、地段清幽,然而,就算是辦在可以看得到極光的夢幻之處,都絕對不是在「郊遊」,一次集滿了我最懼怕的幾種元素:生人多、互動多、遊戲更多。
疫情降溫,就是外商的打工仔們,該「進京述職」的時候,看同溫層的朋友奔赴世界各地的總部打卡,社群動態的雄偉美景目不暇給。有人在如詩如畫的照片上提了字:尬聊turn on!!!
哈哈哈。我會心一笑地丟了個「保重」的表情符號過去。差點忘記自己也泥菩薩過江。
這大概是我近一年來,最大的心境轉變。已經可以稍稍拋卻尾隨尬聊而來的各種不適感,第一次真心實意地抱持著「郊遊」的心態,參與不知道會發生甚麼驚喜或驚嚇的一天。
當出版社來信詢問我願不願意在粉專聊聊這本書,有一股既混雜且清明的感懷,雙雙向我襲來。我回信答覆對方,好巧,心適力(switch craft),正是我過去一年的掙扎和學習所在。經歷了冰封而晦黯的四季,我很樂意帶有緣的朋友一起,多認識一些適應變動的方法。
顧名思義,心適力(switch craft),是一種應對人生重大變故或波折、找到方法安然渡過的能力。書裡闡述了培養心適力的四大支柱:心理靈活性、自我覺察、情緒調節、情境覺察,揭示在臣服與接受之外,如何透過持續性的覺知和實踐,保持樂觀、好奇、開放,以至欣然接納變化。
以我的經驗,外界的變化風強雨驟,保有心境的靜定與光亮,特別難,也和情緒密切相關。因此,想先和大家分享書中「情緒調節」的關鍵轉換。當情緒能維持中立與乾燥,就能為自己建立起屋簷和晴天。
#探索「如何」而不是「為何」
作者Elaine Fox寫道,「研究顯示,沒有甚麼比反覆思索自己為何會遇上這種衰事,更讓人不開心。消極的內心小劇場,可能變成掙脫不了的死結。」
的確,去年一整年,我在心內反問「為什麼」的次數,遠超過自己的口頭禪。為什麼工作做得好好的、會遇到百年難見的大整併?為什麼我必須彙報給這麼多單位?為什麼要選擇用這麼笨的方式來工作?
我和這些永遠沒有答案的「為什麼」圈繞了許久,變成了一個陰晴不定、憤世嫉俗的極端份子。每天借題發揮、打雞罵狗,也無法使我好過。看似釋放的宣洩,卻引來極為深沉的抑鬱和閉鎖。
遠在我哀嘆職場虧待我的同時,自己並沒有發覺,有人亦默默承受著我的難搞,只是對方很快地從:「為什麼Landy要這樣對我?」的思索,轉移到:「我能做些甚麼?好跟Landy一起工作。」
對方是在組織內、負責全球官網更新的日本人。這是件苦差事,必須同時整合好幾個國家的內容與形式,也要確保各自官網的市場需求,不會因為系統轉換而出現銜接漏洞。
我猜各個國家都不好配合,行之有年的平台,驟然改版,光是技術交接就搞死人,我便提出了一堆疑難雜症,表面上理所當然,私底下是想以拖待變,先讓其他國家當測試版。
每次我們通話,我都可以感受到日本同事的左右為難,中間他掛過幾次病號,總是請不到一天假、又回到崗位上繼續奮戰。態度就像個十足的草食男,電話打來,開頭一定是流利的中文:Landy桑,你好嗎?台北天氣好嗎?請保重健康。
我被他柔軟的身段打動了,不禁好奇詢問,這個專案,不覺得很suffer嗎?到底為什麼要做啊?
他在電話另端沉吟了一下,傳來草食系的回話,「雖然傷腦筋,但工作到哪可能都是一樣吧。越麻煩的事情,有時也越有趣呢。像跟大家溝通不同的需求,我才知道,原來統一的template是無法成功說服每一個人的。像Landy桑妳就喜歡創意和大膽的行動,很討厭制式的規範,對吧?」
我耳後燙燙的。羞赧與羞愧各半。自認高人一等的我,不及對方一半的靈活和善解。回頭想想,交手這幾個月來,他很快就摸清楚我的脾性,即使專案本身的創意空間不大,每有新的頁面設計提案,他會優先詢問我的想法,讓我看到一些活潑的新意,降低我的抗拒感,藉此提升雙方合作的順暢度。
#你的想法無法說明真實
反觀我,只是不斷陷溺在「為什麼是我?為什麼要做?」的情緒中。隨之掉入常見的認知陷阱:誤以為自己的消極想法,足以代表純粹的真相,導致難以言喻的苦惱。
我「堅信」組織的變動,對我毫無助益,從我負責的事項看起來,絲毫看不出重要性。我也「不覺得」協助官網的統一,對我的職涯能起多大的加分效果。天啊,我手邊「再也」承接不到「真正重要」的事情。
但當我願意與「情緒性的想法」暫時解離,所有悲觀的事態、逐漸呈現出核心且中性的本質:正是因為巨大的轉換,組織相當依賴在地的人員,具體而微地將文化與信念,透過基礎的官方平台,統一播種到不同的國情領壤上。這對他們而言,是當下「最重要」的事。
如果不要目光如豆地計較,殺雞焉用牛刀。從所謂雞毛蒜皮的小事,反而能最快獲知組織風向。只要夠敏感、願融入,便不容易錯過起風和變天的時刻。這不正可以補齊、我還缺乏的國際協作經驗嗎?
所以,毋須太高估和放大自己的想法,那可能不是對現實的實際描述,而是個人經歷的象徵與投射。歸結無數心理輔導個案,Elaine Fox認為,「人一旦開始真正考慮,自己的想法可能是錯誤的、或沒那麼重要,突破就會出現。」
#給自己找把憂慮椅
對像我這麼固執的人而言,視角和心緒的切換,相當艱鉅。這時,可以仰賴一些外物的移情,幫助自己和情緒保持距離。我遵照Elaine Fox的建議,替自己找了一把憂慮椅。
它不一定是把椅子,泛指容許自己自怨自艾的一個角落,我通常選擇自己的秘密基地,當我覺得憂慮焦心恐懼過頭的時候,便會去那裡坐一坐。讓自己沉浸在千軍萬馬的負面情緒中,並試著把核心感受寫下來,像是:我很沒用。
接著,換個方式來複誦這個想法:我「認為」我很沒用。再來,加上這幾個字重複一次:我「注意到」,我「認為」我很沒用。
這是一種漸進式、和情緒保持距離的心理工具,根據Elaine Fox的說法,它叫擴散練習(practice of diffusion),不僅讓我們了解到,人的思維可以來來去去,還可以幫助我們在「負面的自我」和「觀察的自我」之間輕鬆轉移,退後一步,從更有利的角度,來考慮最適當的對策。
我沿用這些方式,讓週五的outing,變成一種享受。和完全不認識的同事交換Line,聽聽他們的生活和困惑,想著不遠的未來、我可以如何和他們共事與交流。晚宴的最後,我主動和越南籍講師表達感謝,交換了彼此對於個人潛能開發的經驗和觀點,她歡迎我下次來越南,有任何職涯迷茫的地方,任何時間、她都在。
在那一刻,我感覺翻臉無情的變動洪流,向我展示了巨大而沉甸的溫柔。可能是因為,我終於學到了心適力的精髓:「準備好擁抱自己的人生,不再當它是件苦差事,而是一種冒險。」
祝願大家,都能享受自己的冒險。人生的通達與遍徹,在於心,唯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