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的煩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還有兩個多月,2020終於快要結束。這絕對是不容易的一年。

平常到了這個月份。一眾職人大概都已經蠢蠢欲動,準備好離開舒適圈,去找一份更適合自己的新工作。然而,受限於今年的動盪氣候和經濟狀況(尤其是香港),在考慮轉職時難免會多了一份謹慎和不安。

上星期剛好遇上一個個案就是跟轉職有關。她對現在的工作環境感到意興闌珊,認為這地方已經再沒有可以讓她發揮的空間。她相信自己值得更好,所以希望透過職場引導,好好認識自己的才能,並找上一份更適合自己的新工作。

神奇的是,在完成職場引導後不足一星期,個案就跟我分享說,她已經找到一份自己心儀的新工作。聽到她興奮的聲音,我也不期然的感動起來。感動的,除了是因為感受到她的喜悅,大概更是因為這經歷能讓我看見,原來自己的服務,真的能夠為他人生命帶來實質的改變,真的能夠讓看似「離地」的身心靈理論,轉化為「貼地」的生活技巧。

當然,我並沒有甚麼特異功能,所以不會也無法作出「一星期找到工作」的服務承諾。真正的改變和療癒,從來都在個案身上,是他們自己的功課。作為引導者,我的角色只是讓他們看見那張尚未被打開的門。這門能否打開,他們是否願意走進去,這全看個案自己是否有願意接受改變的勇氣。換句話說,他們才是自己的療癒師。我所做的,只是在他們感到迷失或困惑時,讓他們看見自己的可能性,重新相信自己而已。

感到迷失或困惑,往往並非因為眼前沒有選擇,而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在眾多選擇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那個。在考慮轉職的過程中,尤其會夾雜著各式各樣的複雜情感和看法:對原有工作/公司的不滿,對前景的期盼,面對不確定性的不安,旁人眼光,自我價值觀和過往失敗的細胞印痕等等。

要在分叉口找到出路,就必須先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甚麼。在尋找的過程中,我們太想成為誰。我們的焦點往往放在他人身上(差不多年紀的朋友),賺的錢是否被自己多,職位是否被自己高,生活是否更符合社會標準。然而我們想成為誰, 往往只因我們沒有看見自己本來是誰。換句話說,我們常常忽略自己的能力和天賦才華,或是即使看見了,卻不願相信這個可能性的存在。

每次我跟個案分享,從他們的人類圖上,我看見的某些特質,他們總會面露感慨。這些特質對他們來說,往往既熟悉又陌生。自己的這些面向,其實他們心底裡大概都已知道,只是在成長過程中,被壓抑下來,或遭到否定而已。引用個案的一句回饋你的分享喚醒了我內心那個差一點遺忘了的自己,這大概就是Human Design 人類圖能帶給世界的美麗。

然而,僅僅知道自己是誰,當然還是不足以讓我們可以找出正確的道路。以Human Design 人類圖的觀念來說,「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固然是最佳的不二法門。透過聆聽薦骨或直覺聲音,或等待情緒週期,我們就能夠清明的下決定,並對要下的決定充滿踏實感。我3年前的裸辭(沒有工作情況下離職)和1年前決定要搬到台灣,皆是以我的薦骨回應作為我下決定的基礎。

然而,要一個初學甚至不懂人類圖的人,下定決心,不顧一切的去做這樣的一個實驗和嘗試,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還會有點不切實際。我建議可以由淺入深,先做「放下頭腦,信任身體」的練習。

活在這極度講求邏輯的都市生活中,我們下的每個決定彷彿都必須倚賴頭腦分析。試想想若你正在找工作,你會如何作出挑選?你大概會評估薪資是否符合市場標準,或同年層的水平;你大概會考量這行業和公司有沒有潛質;你大概會想眼前這老闆是否能幹,我能否從他身上學到甚麼,以便在職場上升遷?

然而,這些問題根本沒有客觀的標準答案。公司潛質多大、老闆能幹與否,和自己能否從中進步,全是極度主觀的問題。答案會隨著我們的心情和決定而輕易改變。當我們在面試現場,對這份工作志在必得,充滿熱情和希望,我們的頭腦會引導我們看見正面的答案;而當我們想離開公司的時候,感到意興闌珊,頭腦必然會對以上問題置予否定。

我們的頭腦就像一台運算機,它根本無法知道事實的全部,也無法預測到接下來的變化(可參看<放下頭腦,信任身體>一文)。它或許能透過比較和分析,讓我們看見入職薪資低於水平這事實(但仍是一種錯覺,因為每份工作的性質相異,所以根本無法比較),卻無法預視到,我們可能因此遇上賞識自己的老闆,獲得表現機會而最終升遷加薪;相反,入職薪資即使高於水平,也只是當下的現實,無法代表未來能就此平步青雲。職場上就有很多人被高薪挖角,卻反而因此錯失屬於自己的舞台,最終得不償失。

正正因為我們以這種片面性的資訊作選擇的基礎,我們才會在事情發生後,覺得為甚麼跟自己所期待的不同,然後產生氣餒、挫敗、憤怒、苦澀等情緒。相比下,我們的身體往往比頭腦更快知道我們要的甚麼,更值得相信。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事情,就是當你走進這間公司作面試的時候,對環境和老闆的第一個感覺如何,有沒有興奮喜悅的感受。我們往往倚賴頭腦的分析,而忽略了身體最確切的感受。當你能夠在這公司開心工作,你自然願意和能夠好好展現自己的才能,也自然能夠有更好的仕途。

對我來說,這其實與薦骨回應殊途同歸。你不妨把薦骨回應視作一個進階版的 Gut Feeling。能聽到自己的薦骨回應當然最好,但當你還未準備好做這個實驗的時候,不妨也可試一試放下頭腦的分析,相信身體最真誠的感受。

然而,若你真的準備好作出一次嘗試,我還是會鼓勵你去做一次實驗,一次運用「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的實驗。就像游泳,你一天沒有親身下過水,所有對游泳的看法和感受,都只是未經證實的想像與投射。但只要當你不顧一切,跳下水中然後慢慢游起來的時候,或許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游泳。而最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永遠都有力量去重新作出選擇,無論是繼續游泳還是回到陸上。

Human Design人類圖提供的是一個選擇,而不是一個答案。

當問題梳理清楚,答案也自然會浮現。這也正正是為甚麼上星期的轉職個案能夠在一星期內就能找到工作。因為當她重新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究竟是一個可以有發展空間的工作,一個可以追隨的老闆,還是一個每天開心工作的環境;那個對的選擇自然會出現在她眼前,而更重要的是,她能夠看見並懂得選擇它。

所以當下一次你在懊惱為什麼機會沒有出現在你眼前的時候,別問機會什麼時候來,先問自己準備好了沒有。當學生準備好,老師自然會出現。


現居台灣的香港人,擁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資深經理人,也是官方認證的HUMAN DESIGN【活出您自己課程】引導師[LYDG]。

提供職場引導服務和開辦人類圖工作坊和課程。閒時喜歡到處旅遊,探索世界。

▌服務與課程: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

▌FB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veOutTheUnexpected

▌IG 專頁https://www.instagram.com/live.out.the.unexpected

▌Podcast: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podcast

▌遊記: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trave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的沙龍
7會員
20內容數
2022/03/28
你有想過,原來投射者也能夠創造(Generate)和顯化(Manifest)嗎?你有想過,原來生產者和顯示者也可能有一大部份是投射者嗎⋯⋯
Thumbnail
2022/03/28
你有想過,原來投射者也能夠創造(Generate)和顯化(Manifest)嗎?你有想過,原來生產者和顯示者也可能有一大部份是投射者嗎⋯⋯
Thumbnail
2022/02/04
對第一次接觸Human Design人類圖的人來說(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內),第一個反應通常是「人類圖真的很準!」但是所以呢?然後呢?若人類圖的知識無法讓我們獲得實質的改變,只能夠讓你聽完開心,那大概跟看八點檔沒有太大的差別⋯⋯
Thumbnail
2022/02/04
對第一次接觸Human Design人類圖的人來說(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內),第一個反應通常是「人類圖真的很準!」但是所以呢?然後呢?若人類圖的知識無法讓我們獲得實質的改變,只能夠讓你聽完開心,那大概跟看八點檔沒有太大的差別⋯⋯
Thumbnail
2022/02/04
大概只有像我這樣偏執而任性的人,才會如此的不顧不切,在一天內下降1500米到谷底的科羅拉多河,再在當天爬升1500米回到大峽谷頂。這可是比陽明山還要高的高度。就算只有我一個人願意走下去,我也會義無反顧的走。我也無法解釋為何一定要這樣做,但我知道我必須這樣做不可⋯⋯
Thumbnail
2022/02/04
大概只有像我這樣偏執而任性的人,才會如此的不顧不切,在一天內下降1500米到谷底的科羅拉多河,再在當天爬升1500米回到大峽谷頂。這可是比陽明山還要高的高度。就算只有我一個人願意走下去,我也會義無反顧的走。我也無法解釋為何一定要這樣做,但我知道我必須這樣做不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拜辦公室搬遷所賜,有機會不停的更換辦公室座位旁的鄰居,事實上,更換鄰居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順應環境產生的變局,感受新的能量場互動,我很享受這樣的動態平衡。在意公平的我,派遣同仁的身分沒有改變,卻因為注意力與心境的轉換,持續有新的發現與動力。 因為改組的關係,新同事有機會可以學習我最喜歡的的面談業務,
Thumbnail
拜辦公室搬遷所賜,有機會不停的更換辦公室座位旁的鄰居,事實上,更換鄰居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順應環境產生的變局,感受新的能量場互動,我很享受這樣的動態平衡。在意公平的我,派遣同仁的身分沒有改變,卻因為注意力與心境的轉換,持續有新的發現與動力。 因為改組的關係,新同事有機會可以學習我最喜歡的的面談業務,
Thumbnail
您真的懂自己嗎?拿起鏡子看著鏡中人,真的是您嗎? 我不是在說恐怖故事,是真的!您的(以為)往往侷限了您的想像。 我們是不是被自己的眼睛給騙了! 在人生規劃中,很多人會以自己親近的人當範本,因為眼見為憑,其實真的是您所想的嗎? 以下聊聊工作中的生涯感受; 1. 您觸動了知覺嗎? 2. 評估自己:
Thumbnail
您真的懂自己嗎?拿起鏡子看著鏡中人,真的是您嗎? 我不是在說恐怖故事,是真的!您的(以為)往往侷限了您的想像。 我們是不是被自己的眼睛給騙了! 在人生規劃中,很多人會以自己親近的人當範本,因為眼見為憑,其實真的是您所想的嗎? 以下聊聊工作中的生涯感受; 1. 您觸動了知覺嗎? 2. 評估自己:
Thumbnail
人生中的負面想法,也是成長中的養分。雖然覺得莫名其妙,但是我們通常都得承認,那些曾經覺得痛或是不美麗的經歷,事後往往回味無窮,反正,如果沒有得到,至少要學到。 反省ing 當我興致勃勃的請教有沒有機會重新被考慮為正職時,我得到的答案是: 路不是走到盡頭,只是該轉彎了。
Thumbnail
人生中的負面想法,也是成長中的養分。雖然覺得莫名其妙,但是我們通常都得承認,那些曾經覺得痛或是不美麗的經歷,事後往往回味無窮,反正,如果沒有得到,至少要學到。 反省ing 當我興致勃勃的請教有沒有機會重新被考慮為正職時,我得到的答案是: 路不是走到盡頭,只是該轉彎了。
Thumbnail
因為人類圖學著察覺自己,就像是打開秘境一般,很難再忽視內在真實的聲音。 可是呢可是!接觸人類圖後的面試,就不是這麼一回事,身體與頭腦,就像是紅黑兩大陣營的天使,如影隨形,站在需要抉擇的十字路口時,越來越清晰的討論起來。 準備迎接過年的時間,黑紅天使試圖表示溝通的善意,希望未來一切順利,心想事成。
Thumbnail
因為人類圖學著察覺自己,就像是打開秘境一般,很難再忽視內在真實的聲音。 可是呢可是!接觸人類圖後的面試,就不是這麼一回事,身體與頭腦,就像是紅黑兩大陣營的天使,如影隨形,站在需要抉擇的十字路口時,越來越清晰的討論起來。 準備迎接過年的時間,黑紅天使試圖表示溝通的善意,希望未來一切順利,心想事成。
Thumbnail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事情,就是當你走進這間公司作面試的時候,對環境和老闆的第一個感覺如何,有沒有興奮喜悅的感受。我們往往倚賴頭腦的分析,而忽略了身體最確切的感受。當你能夠在這公司開心工作,你自然願意和能夠好好展現自己的才能,也自然能夠有更好的仕途⋯⋯
Thumbnail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事情,就是當你走進這間公司作面試的時候,對環境和老闆的第一個感覺如何,有沒有興奮喜悅的感受。我們往往倚賴頭腦的分析,而忽略了身體最確切的感受。當你能夠在這公司開心工作,你自然願意和能夠好好展現自己的才能,也自然能夠有更好的仕途⋯⋯
Thumbnail
各種環境因素讓我們開始思考轉職的可能性,然而當開始嘗試踏出舒適圈、到要執行的地步時,卻又會因為各種藉口打退堂鼓而放棄。  
Thumbnail
各種環境因素讓我們開始思考轉職的可能性,然而當開始嘗試踏出舒適圈、到要執行的地步時,卻又會因為各種藉口打退堂鼓而放棄。  
Thumbnail
你害怕換工作嗎?換工作就等於歸零嗎?我不這麼認為。說穿了,我們只是害怕下一個工作,比現在更糟。除了自己的卻步,還有旁人的耳語,都讓你開始懷疑想要變得更好的自己是不是做錯了。在這篇我想談的是,我的轉職過程與適應,從醫療產業-創業領域-公務體系,看似毫無關聯,但我從每個工作經驗中,帶走一些看不見的能力。
Thumbnail
你害怕換工作嗎?換工作就等於歸零嗎?我不這麼認為。說穿了,我們只是害怕下一個工作,比現在更糟。除了自己的卻步,還有旁人的耳語,都讓你開始懷疑想要變得更好的自己是不是做錯了。在這篇我想談的是,我的轉職過程與適應,從醫療產業-創業領域-公務體系,看似毫無關聯,但我從每個工作經驗中,帶走一些看不見的能力。
Thumbnail
我漸漸覺得不舒適是職場菜鳥一定會有的感受,只是這種不愉快的感受來自於哪裡才是需要被釐清的部分!我很清楚我要一份工作不完全可以讓薪資左右我成為自己性格裡無法坦誠愛著的那種人,每一份工作都有它不同的意義和價值,並非因為慈善事業或教育產業會比科技業更加有意義或充滿慈愛,工作的意義是人賦予的......
Thumbnail
我漸漸覺得不舒適是職場菜鳥一定會有的感受,只是這種不愉快的感受來自於哪裡才是需要被釐清的部分!我很清楚我要一份工作不完全可以讓薪資左右我成為自己性格裡無法坦誠愛著的那種人,每一份工作都有它不同的意義和價值,並非因為慈善事業或教育產業會比科技業更加有意義或充滿慈愛,工作的意義是人賦予的......
Thumbnail
擁有一份工作,不單單是擁有一份薪水,更是透過工作,展現自我能力,體現「被需求」的價值。 為什麼想換工作? 大抵是因為 1) 薪水跟付出不正成比,就連想安慰自己看在錢的份上繼續待著都說服不了自己; 2) 跟同事或老闆相處得不愉快等。 要換工作就別再重蹈覆轍,何不花點時間,重新設計、掌握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擁有一份工作,不單單是擁有一份薪水,更是透過工作,展現自我能力,體現「被需求」的價值。 為什麼想換工作? 大抵是因為 1) 薪水跟付出不正成比,就連想安慰自己看在錢的份上繼續待著都說服不了自己; 2) 跟同事或老闆相處得不愉快等。 要換工作就別再重蹈覆轍,何不花點時間,重新設計、掌握自己的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