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時代:我在嘗試SNS戒斷 Day 33 / 365

阿姨時代:我在嘗試SNS戒斷 Day 33 / 36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我前陣子不是很迷羅蘭這個人設嗎?追了有夠多他的影片,其中有一部,他說他在做「數位排毒」,規定自己用手機的時間是下午三點~晚上三點,其他時間如果要聯絡他,就得打他的反智慧型手機(就是我們古代說的智障型手機。)

然後他秀出了iphone的螢幕鎖定功能,還真可以設定耶!不管是要限制某個APP一天內的可用時間有多少,或是這支手機的幾點到幾點APP是被鎖住的不能用的,都可以設定,總之是有雙層的柵欄。

raw-image

腦波弱如我也跟著把螢幕鎖起來啦!不過我的時間跟他設定的不一樣啦,還是以一個正常作息的時間在使用手機,FB、IG、Line一天的使用時間大概也還有半小時~一小時。

我這麼做大概一個多月左右了吧?

我發現除了多出很多時間、腦袋也變得更開闊之外,其實沒什麼差別。老實說,很多資訊根本不需要第一時間知道,這些東西在寶貴的人生裡面,充其量就是雜訊而已,減少了SNS的使用時間,降低了資訊錯失恐懼,可以說是好處多過壞處的。

然後啊,我自從昨天早上手機沒電後(嘿隊,大年初一手機就沒電)到此刻都還不想充電,#想試試看這個年假我能夠多久不開啟手機

雖然我用電腦版的FB發文時,仍然會忍不住稍微滑一下版面,還好這幾天又剛好遇到家裡網路不太穩,很容易斷線⋯⋯ 反而覺得這樣滿好的,少了很多來自SNS的窺探跟攀比,只要專心做自己就可以了。

總之,相當推薦大家可以趁著年假,試試看把手機扔到一旁,真的可以感受到好久不見的心靜啊!

#數位排毒 以下來自維基百科

在網路年代,網友三不五時檢視社群媒體,受別人的大量刺激而引發擔憂或焦慮等不良精神狀況,這種狀況也被稱為FoMO,即錯失恐懼症。同時,也有人開始反思社群媒體生態,放下手機或不開啟手機,推崇JOMO(Joy of Missing Out)即錯失的快樂,倖免這虛偽的世界。


avatar-img
吳姓主筆的沙龍
12會員
249內容數
大家遺留在日本的緣分是什麼呢? 是與櫻花的一期一會、永遠買不完的戰利品、在新幹線上吃的便當,還是溫暖和善的民宿回憶? 我留在日本的,是源自於在日本打工度假時,保存至今的一段很珍貴的關係,因此開設了延續緣份的專題。 由日本在住三十年的京都小姜姐,拍攝京都的現地照片,我來整理,一起紀錄此時此刻的京都日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姓主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話題已經變成了旅行、飯店、小孩、幼稚園,還是喜歡聽點小八卦,但那些靠杯的成份已經降到了趨近於零。 胖:「你去台中會不會想阿嬤啊?」 伊伊:「一開始會,我還有哭哭但現在不會了。」 胖:「那現在還會想阿嬤呢?」 伊伊:「現在不會了,現在我很快樂!」 是個生存技能滿點的孩子👍
As title #阿姨時代:Day 240/365
話題已經變成了旅行、飯店、小孩、幼稚園,還是喜歡聽點小八卦,但那些靠杯的成份已經降到了趨近於零。 胖:「你去台中會不會想阿嬤啊?」 伊伊:「一開始會,我還有哭哭但現在不會了。」 胖:「那現在還會想阿嬤呢?」 伊伊:「現在不會了,現在我很快樂!」 是個生存技能滿點的孩子👍
As title #阿姨時代:Day 24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