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過去雖有苦難,但我並沒有虛度此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個年代沒人敢跟政治犯來往。已經35歲的他,只好隱瞞起自己的過去,這才認識了後來的妻子,順利成家立業。

但是,二十多年來,他仍不敢向妻子提起獄中的往事。

於是他只能不停地寫、偷偷地寫,在每一個失眠的夜晚,寫下那些,他認為不該被遺忘的事。

2000年他領到補償金,自費把書印了出來分送給獄友們,送不完的就藏在床底下。直到某天妻子打掃時發現,這才知道,原來自己的枕邊人,是一位白色恐怖的受難者。

這首歌,我們想獻給國家人權博物館的終身志工陳新吉前輩。他的自傳名為《馬鞍藤的春天》,那是綠島沿海常見的植物,耐熱、耐風、耐旱,即使在高鹼性的沙灘上,依然可以開出美麗的花。


馬鞍藤

作詞:林艾德
作曲:張劭威
編曲:皮格子

又閣聽見,有人喝著你的名字
又閣想起,咱作陣唱的歌曲
暗嘛睏袂去,今暗嘛睏袂去
身軀邊的妳,毋知夢見啥物?

我有一個秘密,隱瞞一二十年
想講煩惱嘛是一工歡,喜嘛是一工
無法掰去的往事,就掃入眠床跤

**

若佮我的心事講予妳聽
妳甘袂驚惶?
抑是留妳一人佇溫暖的房
隨伊窗外茫茫

佮我的心事講予妳聽
妳甘會原諒我?
我的胸坎強欲爆炸
已經無法度閣掩崁
這款心情。

我有一個秘密,隱瞞一二十年
妳甘想欲知影,妳甘願意聽
聽我的心聲?

已故的陳新吉老前輩(1941 - 2019)

已故的陳新吉老前輩(1941 - 2019)

陳新吉前輩的一生充滿苦難,年輕時,因白色恐怖坐黑牢、被刑求,出獄後回到家,母親因為他變得太瘦而認不出他,他一開始還以為母親是故意賭氣。

「我牽著她的手,一直叫她阿母、一直叫她阿母,我不是故意讓你傷心的,請你原諒我。」

陳新吉前輩常常講起這段往事,但每次聽,現場的聽眾都依然忍不住跟他一起眼匡泛紅。

「叫到後來她終於摟住我,摟得緊緊的,然後突然大哭了起來,只是,她的眼睛仍一直盯著窗外,突然,她轉頭拿起兩個杯子丟了出去,大罵說:『你們這些人不要再來抓我兒子!』」

這時,陳新吉前輩才知道,母親因為自己被抓受到的驚嚇太大,精神失常了。

出獄後,在黨國的壓力下,無論交友或是求職都不順利,甚至沒有房東敢租屋給他,陳新吉常常窩在墳墓邊睡覺,還一度回到景美看守所問他們可不可以把自己關回去。走投無路時,他也曾望著大海在自殺的邊緣游移,就連最後娶妻生子,都必須隱瞞自己的過去。直到2000年扁政府上台後,他領到政治受難者補償金,自費印了一本《不敢向牽手提起的苦難故事》,妻子才發現原來二十多年來,丈夫一直在心裡藏著這段他不敢開口的慘痛過去。

晚年,陳新吉前輩除了協助口述歷史外,也努力克服恐懼回到當年的景美看守所、現在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擔任解說志工,他的臉書,記載了密密麻麻都是白色恐怖難友的故事,直到生命最後一刻,躺在加護病房的床上,他都沒有放棄書寫。

在擔任志工時,曾有小朋友問他說:「爺爺,你心中還有沒有恨?」陳新吉回答沒有,小朋友又問為什麼?陳新吉回答說:「因為我心中有愛。

「愛是什麼?」小朋友接著問。

陳新吉老前輩沒想到會有這麼刁鑽的問題,於是楞了一下,抓抓頭,全場都笑了,這時他才緩緩地說:

「愛的本質就是操勞,我為所愛的人操勞,我也愛為他操勞的人。」

這是陳新吉前輩,用生命給出的答案。看著似懂非懂的小朋友們,陳新吉又補充說:「我愛祖先、我愛鄉土、我愛你們,所以我不辭辛勞,勇敢地將過去的傷痛講給你們聽,希望錯誤的歷史不要再發生,免得大家痛苦。」

說完,小朋友們齊聲鼓掌謝謝陳爺爺,他們也許一輩子不會了解陳新吉的痛,但那樣最好,那樣最好最好了不是嗎?

快樂究竟是什麼?快樂跟幸福又有什麼不一樣?有一種答案是:快樂是短暫愉悅的經驗,而幸福是一段時間的總結。人可以每一天都過得很快樂,但某天發覺自己的生命毫無意義而再也快樂不起來也。也有可能,一輩子都過得很辛苦,但每當他回首自己的人生時,卻會由衷地感到幸福,就像陳新吉前輩在回憶錄中,為自己所下的總結:

過去雖有苦難,但我並沒有虛度此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2/11/01
週末看了《流麻溝15號》,晚上7點的場次坐了8分滿,電影結束後,沒有任何一位觀眾離開。黑暗的戲院,螢幕上只剩下工作人員跟贊助者名單在跑,曹雅雯的歌聲唱著:「閣較黑暗,嘛總有一點光,照入心內,永遠的所在。」絕對是好看的電影。
Thumbnail
2022/11/01
週末看了《流麻溝15號》,晚上7點的場次坐了8分滿,電影結束後,沒有任何一位觀眾離開。黑暗的戲院,螢幕上只剩下工作人員跟贊助者名單在跑,曹雅雯的歌聲唱著:「閣較黑暗,嘛總有一點光,照入心內,永遠的所在。」絕對是好看的電影。
Thumbnail
2022/04/07
自1989年4月7日鄭南榕自焚至今33年,從今天起,中正廟的常設展示除了「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之外,新增了「自由的靈魂 vs. 獨裁者 - 台灣言論自由之路」。
Thumbnail
2022/04/07
自1989年4月7日鄭南榕自焚至今33年,從今天起,中正廟的常設展示除了「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之外,新增了「自由的靈魂 vs. 獨裁者 - 台灣言論自由之路」。
Thumbnail
2022/02/24
直到某天深夜,她聽見客廳有哭聲,走出房門,發現是盧鈵欽趴在桌上哭,身上滿是血跡。那時候她就知道,她的丈夫永遠不會回來了。
Thumbnail
2022/02/24
直到某天深夜,她聽見客廳有哭聲,走出房門,發現是盧鈵欽趴在桌上哭,身上滿是血跡。那時候她就知道,她的丈夫永遠不會回來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陳進一個人坐在床上。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不記得,上一次如此緊張的時刻是幾年前了。   是等待自己作品是否被選入帝展?是毫無準備前往日本?還是錄取台北第三高女的前夕?她原本以為自己經歷過的大風大浪不知凡幾,這時沒有多少事情可以逼著她走在緊繃的弦上。   她硬著心腸想,自己入選的畫展無數,更是畫壇上
Thumbnail
  陳進一個人坐在床上。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不記得,上一次如此緊張的時刻是幾年前了。   是等待自己作品是否被選入帝展?是毫無準備前往日本?還是錄取台北第三高女的前夕?她原本以為自己經歷過的大風大浪不知凡幾,這時沒有多少事情可以逼著她走在緊繃的弦上。   她硬著心腸想,自己入選的畫展無數,更是畫壇上
Thumbnail
那個年代沒人敢跟政治犯來往。已經35歲的他,只好隱瞞起自己的過去,這才認識了後來的妻子,順利成家立業。但是,二十多年來,他仍不敢向妻子提起獄中的往事。於是他只能不停地寫、偷偷地寫,在每一個失眠的夜晚,寫下那些,他認為不該被遺忘的事。 這是我們的新歌《馬鞍藤》。
Thumbnail
那個年代沒人敢跟政治犯來往。已經35歲的他,只好隱瞞起自己的過去,這才認識了後來的妻子,順利成家立業。但是,二十多年來,他仍不敢向妻子提起獄中的往事。於是他只能不停地寫、偷偷地寫,在每一個失眠的夜晚,寫下那些,他認為不該被遺忘的事。 這是我們的新歌《馬鞍藤》。
Thumbnail
歷史就是這樣;不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歷史,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回憶。 今天閱讀的書是一段台灣歷史中非常沉重的一道傷痕,真相至今未明,那就是二二八事件。 關於本書 書名:靜待黎明 口述:高陳雙適 撰文:許月梅 出版社:玉山社 內容導讀 第一章:幸福的大起大落 第二章-嫁做先生娘 第四章 信仰與盼望
Thumbnail
歷史就是這樣;不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歷史,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回憶。 今天閱讀的書是一段台灣歷史中非常沉重的一道傷痕,真相至今未明,那就是二二八事件。 關於本書 書名:靜待黎明 口述:高陳雙適 撰文:許月梅 出版社:玉山社 內容導讀 第一章:幸福的大起大落 第二章-嫁做先生娘 第四章 信仰與盼望
Thumbnail
三十多年前,一位陌生女子來到李家,自稱是他那被槍決大哥的未亡人。在那個壓抑不敢言的白色時代,蔡千惠揮盡青春,幫助李家父母度過喪子之痛、陪伴李國木長大。然而,在蔡千惠過世後,她當年來到李家的真正原因,隨著一封未寄出的信被揭開,信上字字泣血,令整理遺物的李國木感到震撼而心酸...
Thumbnail
三十多年前,一位陌生女子來到李家,自稱是他那被槍決大哥的未亡人。在那個壓抑不敢言的白色時代,蔡千惠揮盡青春,幫助李家父母度過喪子之痛、陪伴李國木長大。然而,在蔡千惠過世後,她當年來到李家的真正原因,隨著一封未寄出的信被揭開,信上字字泣血,令整理遺物的李國木感到震撼而心酸...
Thumbnail
「痛苦的人是危險的,我就是那個危險而痛苦的人,所以我也吸引其他痛苦而危險的靈魂。」 — — 陳雪《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 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非常鍾愛陳雪這位作家。然而我並不是喜歡她筆下的女女或男女情慾,而是她作品中描述的階級矛盾與身分尷尬帶來的創痛。當今的文學作家,大部分出身自中產階級,或接受中
Thumbnail
「痛苦的人是危險的,我就是那個危險而痛苦的人,所以我也吸引其他痛苦而危險的靈魂。」 — — 陳雪《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 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非常鍾愛陳雪這位作家。然而我並不是喜歡她筆下的女女或男女情慾,而是她作品中描述的階級矛盾與身分尷尬帶來的創痛。當今的文學作家,大部分出身自中產階級,或接受中
Thumbnail
白色恐怖的故事不都是這樣嗎? 從平靜無爭的生活開始寫起,再敘國民黨陰險的爪牙、黑暗的逼供,然後是渾渾噩噩又身心受創的,再也回不去的日常生活。或許結尾是退隱山林的修養,也或許是他依然在前線奮鬥,號召讀者心裡都存有的憤憤不平──我大概是個冷血的讀者,表面上給予同情,但私底下卻對白色恐怖的故事感到麻木了。
Thumbnail
白色恐怖的故事不都是這樣嗎? 從平靜無爭的生活開始寫起,再敘國民黨陰險的爪牙、黑暗的逼供,然後是渾渾噩噩又身心受創的,再也回不去的日常生活。或許結尾是退隱山林的修養,也或許是他依然在前線奮鬥,號召讀者心裡都存有的憤憤不平──我大概是個冷血的讀者,表面上給予同情,但私底下卻對白色恐怖的故事感到麻木了。
Thumbnail
閱讀其他國家的抗爭史,總讓我有種既疏離又親密的感覺。疏離源於時空的差異,使我可以一時脫離現實的沉痛;親密也源於相近的苦痛與掙扎,使我得以從理解中得到些許慰藉。閱讀《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時,我抄下了不少段落,有的是抗爭者、政治犯寫的遺書,有的是受難者家屬的感想,有的是整理者的思考
Thumbnail
閱讀其他國家的抗爭史,總讓我有種既疏離又親密的感覺。疏離源於時空的差異,使我可以一時脫離現實的沉痛;親密也源於相近的苦痛與掙扎,使我得以從理解中得到些許慰藉。閱讀《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時,我抄下了不少段落,有的是抗爭者、政治犯寫的遺書,有的是受難者家屬的感想,有的是整理者的思考
Thumbnail
我對自己的遭遇沒有怨恨,我可以活著回來,但是我一些很要好的朋友,根本回不來。所以,我還有一件事情還沒做,我一定要讓大家知道,這些當初被槍斃的年輕人,他們沒犯過任何的罪,我要把他們的清白,講給大家知道。
Thumbnail
我對自己的遭遇沒有怨恨,我可以活著回來,但是我一些很要好的朋友,根本回不來。所以,我還有一件事情還沒做,我一定要讓大家知道,這些當初被槍斃的年輕人,他們沒犯過任何的罪,我要把他們的清白,講給大家知道。
Thumbnail
在試圖了解政治的痛苦過程中,我也好幾次懷疑過,這種生活,真的比原本那種單純的生活好嗎?我始終沒有答案,只知道每次想到放棄時,心中就會浮起一道過不去的檻,直到認識了陳新吉前輩。
Thumbnail
在試圖了解政治的痛苦過程中,我也好幾次懷疑過,這種生活,真的比原本那種單純的生活好嗎?我始終沒有答案,只知道每次想到放棄時,心中就會浮起一道過不去的檻,直到認識了陳新吉前輩。
Thumbnail
故事裡的海豚東東,是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前輩。我第一次見到他,是在綠島的人權紀念館,當時他與其他政治受難者前輩們,為年輕的我們講了他們的故事。
Thumbnail
故事裡的海豚東東,是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前輩。我第一次見到他,是在綠島的人權紀念館,當時他與其他政治受難者前輩們,為年輕的我們講了他們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