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4|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舊文重寫】Ep.35 沒問題文化

話嘮不用錢
挑戰又來了。其實在讀原文的時候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沿用舊標題,後來還是覺得既然要改寫舊文,那就來看看自己會寫得如何了。
接下來幾集 ... 畢竟是大學時期創作,對內容基本上看看標題都還有印象在,「學習系列」總共有五個題目,這是上架後的第一集。
有段時間我其實很佩服會一直舉手發問,而且總是能問出我意想不到點的問題的那些同學,讓我覺得:噢原來提問也是一種技能,就是怎麼問才能問的相當好,而不是只是好像拋出一個資訊的感覺。
見過這樣的場合,再回到自己身邊環境的時候,就不禁想,是面子的問題?還是有一種氣氛是約定俗成?反正大家看起來也都懂的樣子,那我就好像自己也懂了吧。
認真說起來我其實挺想怪罪這個教育環境,一直都沒有很妥善讓學生有充分發揮創意或是表達自己的空間,好比怎麼樣過好自己的生活,永遠是下課後的事情,其實這個體系除了專業培養外,還是可以說相當無能。
無論如何,這樣的「沒問題」似乎是在引導大家,變成曾經最不想成為的那一種大人。

本週優質節選

人選擇性長不大其實是很有好處的
人選擇性長不大其實是很有好處的

這禮拜寫到的事情有兩樣:
  • 環境?別人如何是別人的事,自己的時刻倒可以多想想
  • 規避?獨自一人的時候就別再遵守約定成俗的東西了吧
今天就是認真的要寫出兩個題目版本的區別,以前是鼓勵多多行動,不過我想成年人的功課反而不在於一直做,而是覺知這個社會上有很多的東西本身並不屬於自己,不必要把很多的東西都往身上加,品味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在文章開始之前

在使用的網頁上方,尋找「追蹤專題」的按鈕,文章就會準時送到你的信箱囉!
禁止意圖三杯我的喵
每個人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一直查看我的專頁沒關係,你只需要:
  • 一鍵登入 Google 並選擇常用的電子信箱
  • 回到文章頁面上,點選「追蹤專題」,同系列文章篇篇準時送到你的信箱
  • 如果是追蹤我的話,只要一有文章發佈,通通都能收到訊息
  • 愛心收藏,讓我知道你肯定過我的內容唷!

環境?

簡單來說我覺得就是一種「集體意識」,一般人在生活中是不容易察覺的。
舊文截取未必是最有參考價值,只是比較方便話題的討論
先岔題一下。以前在寫「選擇」的議題,寫了很多準則給讀者參考,包括拋棄焦慮、排除定價職業、選定心之所向等,這些東西,對於每個人的職涯而言,確實是沒有置喙空間。
不過聽的懂的人,一瞬間就會明白為何有「好、壞」之分,細細來說明。
這裡的好壞,絕對不是指那些,好像我們每到了一個年紀還是什麼階段,就必須完成的事情,然後做不到就是不好的。不是這個感覺。
而是之於我們每個時段對自己未來階段性生活的想像,我們有沒有走在「對的」道路上,相當相當重要。

1
具體來說,我們會想像接下來的工作有財富自由的機會,所以我們現在的選擇有辦法提供這個東西嗎?
如果沒有,或是存有直覺性的疑慮,比如說:天花板可以想像的到,那之於你而言,它肯定就不是「對的」選擇。
既然不是對的,合理來說,當然不好,卻也是平常相當難以覺知的事情。
目前有一個具體性指標可以讓你參考你有沒有做「對的」選擇:創造性
這個指標它完全符合不可預期,也符合路不白走的條件,加上致富之一的可能是物以稀為貴,就已經可以排除很多現有的工作環境。
只是當然,代價是拿頭腦的焦慮感交換,可能要用很長時間才能證明價值的一份工作;但高風險高報酬,就看自己怎麼選擇。

2
回到環境:我覺得是一種「集體意識」的東西。
在哲學,越是人多去肯定的準則,就越需要提出質疑;因為人習慣從眾心理的關係,不適合自己的事情做著做著也變的理所當然,自然就沒有辦法回應「為什麼做不出改變」的問題,進而對未知的東西產生排斥。
換言之,有的人身上真實存在「運不好」的問題。
你要是說他錯了嗎?倒不如說他處在一個不利於他發展的環境、時間,他沒有找到一個適合定位自己的地方。
所以像先前我就拿志祺的臉書貼文出來鞭,如果認識一個人都得透過他做什麼而定,又如果我們只是做做朋友的話,困頓的時候你也沒誠意去拉對方一把,憑哪點覺得這樣的朋友就該被淘汰?
而忽略每一個困頓人的背後,都有東山再起的契機。
在我的角度,合理的怪罪環境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前提是我們仍處在修練自己的階段,不論是身心靈的調養,還是各方面技巧再磨練,絕對比空口抱怨政府體制要來的好。
一旦抱怨體制成性,就離我們討厭的大人也不遠了。

規避?

討好群眾的說詞,做做場面得了,就不要內化到生活裡一併做完了。
書寫的好也是容易蹦出能記很久的金句
有時候我會看看占卜的影片,最近也在了解怎麼樣療癒自己。
但你知道,做流量的就是這樣,有時候當創作者覺得自己已經是走出來,可以面對大眾做些分享的時候,他身上會有股氣是我感覺到,他其實沒有消化完全,只是行為、言談、舉止,已經捏合成自己也能接受的樣子。
以前聽過一個講法很有趣:你覺得自己 (的身體) 健康嗎
我在課堂上小愣了一下,很直覺的想說「當然是健康的」;後來老師說:不過,誰身上沒有一點毛病,還是每天都要蹦蹦跳跳的,只是你沒有倒下而已。
欸?所以其實每個人都有病
這不禁讓我想到我們平常就是這種態度在對待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管是學業、自己的心情、浴室要不要清、家庭問題等,很多事都有以前大人講過「灰色地帶」的痕跡在,像我這種容易講求是非分明的人,規避問題這種行為要嘛是不屑一顧,要嘛就得心應手。
就一種,看不到就看不到,不然眼裡就是揉不得沙子的個性。
像我在大學期間學業成績常常是後段墊底,細究起來它肯定是個問題,如果我今天要追求的是學業精進,我不會到大四了還沒有半個熟稔的老師可以求助,上課的提問次數也不會少到手指頭都能算的出來。
我不是喜歡逃避問題的人,卻這樣被我輕輕揭過了。
以前是上課的時候至少還問的出第 9 題要請老師解答,現在連走到台前問問題我都一併省起來,只覺得過了就好;看身邊的同學好像也一副怕高調的樣子,反正下課去問也不會打擾人,似乎是不錯的做法。
如果哪天我又大了一點,發覺自己的生活出不了問題的時候,我真的有本事可以告訴自己已經都很好了嗎?

好比寫作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我其實腦子裡曾經想過這個版面的問題很多,但大部分我都是想到了就放著,覺得好像就維持這個調調把整個系列寫完也不錯,因為如果是就「改寫」的角度來看,就真的已經是很完整的整理。
但於我而言,這樣的進步幅度其實還是有限。
如果當我今天想要的更多更遠,拘泥在一種格式裡一整年,最多就是成功累積了作品集,卻似乎也說不太出這樣的安排用意為何。
可是因為我周遭,幾乎沒有人和我有相同的寫作週期和習慣,除了偶爾看看寫作相關的書籍之外,就沒有什麼樣本能參考。
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我目前覺得自己已經完成心裡某些階段性的任務,在並不清楚接下來我應該追求什麼東西的時候,當然無從看起自己應該要接著從哪裡開始著手改善。
然而,有意會到問題本身,就會是新行動的契機,並不是給空間譴責自己說怎麼好像有點沒用。
如果從前的沒問題文化只是給出人要能起身行動的理由,那麼當不再有人像考試般拋問題給自己的同時,感知生活裡方方面面的問題,我想就是成年人必須做足的功課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人類量測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