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製:珍·康萍、伊恩·坎寧等
導演:珍·康萍
編劇:珍·康萍
攝影:艾莉·韋格納
演員:班奈狄克·康柏拜區、克絲汀·鄧斯特、寇帝·史密-麥菲
《犬山記》是一部頗為特殊的電影,它沒有傳統的戲劇結構、缺乏明確的人物動機,透過小說體裁的五個章節,以線性敘事手法,緩緩揭露蒙大拿州的荒野環境及人物關係;然而,當觀眾開始熟悉電影裡的世界、對電影提出疑問,甚至對人物寄予同情時,電影卻冷酷地迎來轉折,讓所有答案變得更加曖昧。
《犬山記》故事發生在1925年,主角菲爾(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飾)與弟弟喬治是一對牧場兄弟主人,他們兩人形影不離,但是形象天差地遠。某天,喬治在餐館結識寡婦蘿絲(克絲汀·鄧斯特 飾),菲爾卻不斷嘲弄蘿絲兒子彼得(寇帝·史密-麥菲 飾),而在蘿絲嫁進兄弟倆的家之後,他更對蘿絲展開精神折磨。
(以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本片英文名「The Power of the Dog」源自聖經詩篇,可以解讀作邪惡力量、衝動慾望、兇猛暴力…..這些關於聖經的詮釋,在電影結尾起到點題作用,顯然是拆解故事的重要線索,卻也令人不禁思考,所謂的「犬之力」,究竟是暗諷電影裡的氣質?性格?價值觀?或者心之所向?
改編自1967年同名小說,本片故事主要圍繞在四位主要角色,透過菲爾為主的兄弟檔,以及彼得為首的母子檔,電影深刻挖掘男子氣概、同志情誼、煤氣燈效應等議題,雖然影片節奏不錯,但整體敘事相對隱晦,讓觀眾必須先理解各組人物的相處方式,才能進一步看見故事背後暗藏的情感。
菲爾是一名厭女的同志牛仔,他擅長閹割公牛,對弟弟喬治疼愛有加,總是把家裡的浴缸讓給喬治,卻也同時監視著喬治的言行舉止。菲爾喜歡跟喬治談論多年前過世的導師亨利,每當菲爾提及,喬治臉上都會流露一股難以言喻的排斥感,可見菲爾對亨利的過度依戀,讓喬治心生不適。
彼得是一名優秀的醫學高材生,他可以細膩摺出紙花,也可以俐落地解剖兔子屍體,但外表的陰柔氣質,令彼得經常遭到恥笑。自從父親過世之後,彼得跟媽媽蘿絲相依為命,兩人關係之親密,令彼得能夠直喚蘿絲本名,而透過彼得之自白,也能發現彼得跟父親的關係可能不睦,導致酗酒父親最後上吊自殺。
隨著蘿絲遭到菲爾精神虐待、彼得遭到菲爾公然侮辱之後,彼得開始對菲爾暗中進行報復,但面對彼得的主動親近,菲爾反而墜入喜悅、興奮之中。
由於菲爾極盡所能隱藏其性向,觀眾前期只能從他以手指玩弄紙花、撫摸馬鞍凸起處等舉止,暗中揣測他的同志性向,直到菲爾獨自躲在偏僻河邊,悄悄地掏出藏在褲兜裡的泛黃絲巾,以亨利殘留的氣味抒發情慾之際,我們才能看清菲爾內心的孤寂與矛盾。
因此,當菲爾的祕密遭到彼得揭露,甚至發現彼得能察覺亨利在山脈陰影之間所見的「一隻正在狂吠的狗」時,他終於找到看見他內心陰影的人,一個可以再次逃離男子氣概枷鎖的出口。於是,菲爾不僅教導彼得騎馬、編繩,甚至把亨利的故事告訴彼得,試圖重塑自己跟導師當年的曖昧情誼。
但是不同於菲爾,彼得從不掩飾自己的陰柔氣質,他不像菲爾屈服於男子氣概,即便觀眾能透過彼得跟母親在服飾店的對話,隱約判斷彼得可能也是同志,但他就是從不改變自己的陰柔,甚至能夠冷靜且無懼地接受眾人嘲弄,並且默默進行報復菲爾的計畫,將菲爾對自己的情感作為武器。
根據電影細節及結尾,我們能判斷菲爾是遭到彼得毒殺,這彷彿是彼得對菲爾推崇男子氣概、厭女情結的強烈反擊,但在回顧片頭彼得自白之後,卻也能發現彼得亦堅信男子氣概之必要,只是方式更為低調。因此,我認為「犬之力」並非借代男子氣概,而是更隱晦的壓抑本性(閹割)。
結合喬治與蘿絲的戀愛經歷,我們能清楚看見四位角色生活在男性世界的孤獨感,他們雖然處世方法不同,卻皆遭受到旁人眼光壓迫,讓彼此無法以真實樣貌生存。尤其菲爾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無疑是時代的悲劇,而他平時閹割公牛卻死於炭疽病的結局,更表明菲爾試圖閹割彼得卻遭到反噬的下場。
由此看來,菲爾跟彼得的性格差異,才是造就整齣悲劇的主要原因,而男子氣概對他們的影響,或許可以用片中的動物形象解釋:如果男子氣概是公牛,彼得是狂吠之犬,菲爾恐怕兩者皆非,而是死於彼得手中的兔子。畢竟,最可悲又絕望的存在,正是無法接納自我面貌的人。
《犬山記》以封閉的時空背景,表現壓抑本性的有害,不論是性格或是社會使然,簡單卻複雜的角色情感,都讓整部電影的悲劇色彩更加濃烈。倘若人們願意掙脫他者的束縛,對自我與他人進行更真誠、良善的情感表露,我們生命的終點,可能才不會徒留茫然與遺憾。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拍手或按愛心,支持我繼續分享更多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