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鱸鰻囝仔亂寶島:什麼是「不良少年」?(上)

正常還是不正常?「不良少年」到臺灣

當我們能夠「自然」地理解〈超商店員慘遭不良少年持西瓜刀恐嚇嗆聲〉的新聞標題時,可能很難想像「不良少年」是一百年前從日本來的新潮玩意兒。而且,它進入臺灣的過程可一點都不「自然」。日本時代的殖民者可是透過好大一番功夫,才讓它一點一滴生根臺灣。事實上,所謂的「不良」經常只是反應出當時主流文化價值,是因為對照出「理想的少年」形象,才使不良少年得以清晰可見。因此,不良少年的形象不僅依國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其定義也可是隨著時代有所更迭。
TVBS NEWS(2019年10月29日)
TVBS NEWS(2019年10月29日)
不過,或許有人會問,自古以來社會上不都有些好逞兇鬥狠、為非作歹的不肖子弟嗎?難道他們不是「不良少年」嗎?的確,在各個時代都會有一些破壞社會秩序的年輕人,但是他們可不像我們新時代的不良少年一樣,背後擁有豐富的法學、精神醫學、感化教育等知識支撐。以前,官府衙門或是鄉村鄰里或許會「懲罰」違背法紀的迫迌囝仔;但從來沒有人會覺得需要坐下來,向他們進行各項心理測驗、訪談調查,用各種科學的方式「瞭解」他們。
從單純的「懲罰犯罪行為」到希望「瞭解犯罪人」犯罪的原因,進而辨識出他們的身心特徵並「預防」再犯,代表的是一種法學邏輯的重大轉折,也是「犯罪人」此一特殊類別的誕生。在1920年代心理學者開始嶄露頭角以前,精神醫學者作為人格的權威,從「心靈」層面來瞭解「產生犯罪動機的人格與個人史」,試圖治療「生病」的社會。
明治時期以降,日本的精神醫學家便把「不良少年」、「流浪漢」、「娼妓」等等威脅社會的穩定性、有引起社會問題之虞的危險份子,歸類為「中間者」,成為「正常」與「異常」中間的模糊地帶。他們認為不良少年具有先天上身體的畸形,或是精神上的缺陷,甚至死亡率也較一般少年為高,是「精神變質」的結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