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心得]茶言觀色品茶趣-台灣茶風味解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5661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5661
作者陳國任先生曾擔任茶業改良場的場長(2015-2018)。對於茶葉的理解與說明,口條清晰、邏輯清楚。這本書的目次編排與 陸羽之茶經頗有相似,從茶之原、茶之造、茶之品切入,談及台灣茶樹、產業的歷史、工藝的技巧、品味儲藏往往言簡意賅,頗有令人豁然開朗之感。 關於台灣茶業的歷史,實在令我自嘆弗如。不過,書中還是有些許值得探討之處。六大茶類的分類方式,一直是茶改場所提倡的,但是這種源自中國的分類方式,對於紅茶的細節(諸如切菁紅茶)或者台灣的特殊茶類(厭氧的佳葉龍茶)或者大陸的工藝茶(繡球龍珠)等面向,難免有遺珠之憾。 白茶類是高萎凋輕發酵這件事,我個人還是有點疑惑。茶葉的發酵既然不是透過微生物發酵,是多元酚氧化酵素與空氣產生的化學變化,同樣是高萎凋的紅茶,為何說是高發酵?若說差別在於攪拌與揉捻,青茶類也有輕中重的發酵差異,同樣的發酵時間,為何青茶類可以達到中度以上的發酵程度,長時間萎凋且達到嫩芽反白、老葉轉紅特徵的白茶卻被歸類為輕發酵呢?有沒有其他的驗證方式(諸如多元酚酵素的數值高低)來判斷發酵程度的高低呢? 烘焙的效果,往往強調跟品質的穩定性有關,並以乾燥度作為論述的佐證。但是,在常溫且無真空的包存型態,無烘焙與重烘焙的茶類所身處的濕度環境應該一致,以茶葉容易吸收水分的情況來看,在這樣的保存環境,兩者的溼度應該差不多,但是走味的程度卻有顯著差異。若從後氧化的角度來看,在同樣條件下兩者都應該會產生後氧化作用,但是兩者風味改變的速度卻不同。我認為有兩個比較可能的原因,一是烘焙後性徵改變,強烈的風味特性弱化了走味的細節變化。二是在烘焙的過程促使兒茶素類乃至多元酚類的數量減少,以致於後氧化作用的原料即便有同樣的時間,卻沒有辦法達到與未烘焙的茶葉同樣明顯的變化。 這個經驗觀察在學術圈應該不是一件難事,但對於烘焙的研究似乎還停留在梅納反應、咖啡因變化的階段。然而肉類、麵粉類、茶類的梅納反應尚有諸多比較研究的空間。 總而言之,茶葉的研究至今仍有諸多尚待解開之謎團,許多解釋理論乍看乍聽似乎相當全面具體,但若仔細推敲似乎仍有說明未全之處,這既牽涉到觀察儀器的科技是否足夠先進,也需要更多有熱情有經驗的人才投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