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7|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下山的信仰

    2022年3月27日 華語堂 經文:歌 4:8

    我們家有一本繪本,叫《舞吧,自由之舞》。一開始會買,是因為它的創作風格,另外就是它處理的主題,是關於非裔美國人(African Americans),而且是從音樂的角度。因為我唸書的時候,有接觸過非裔美國人的文學作品,所以對美國種族歧視的議題,有比較多關注。所以有這類的繪本,又翻譯成中文,我也都會注意。
    這本繪本,我讀完後留下的是很大的疑問:因為我知道非裔美國人,從1619年第一位奴隸被抓到美洲後,他們整個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受難的歷史。在白人至上的文化下,美國黑人不被當成人很久很久。就算後來有南北戰爭(1865年end),支持廢除奴隸制度的北方獲勝。但對於黑人的歧視跟暴力,是深陷在文化裡。一直到1960年代末的黑人民權運動之前,白人社會對黑人仍然相當殘酷,那時任意對黑人「處私刑」(lynching)是見怪不怪的事。「處私刑」就是不受法律約束,白人任意對黑人,把他們認為有罪的黑人,吊死在樹上。
    《舞吧,自由之舞》留給我最大的疑問就是,這樣一個,長久在苦難深淵裡的民族,怎麼會有唱歌跳舞的力量?雖然我跟音樂很不熟,但還是大概聽過一些音樂類型,比如說爵士樂、藍調、黑人靈歌等等,知道這些音樂類型,是跟黑人有關。可是,苦難和歡樂,或說苦難和唱歌,這兩者的對比實在太強烈,我以前好難把它們放在一起。
    但現在,我才慢慢體會到,歌曲有沒有深度,和神學的深度是很有關係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