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客語,我第一次意識到不自覺的厭棄心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客語真的好好聽喔!
這是一種難以言喻,只能用「奇怪」來形容的感覺。
當我的主管真誠的、情不自禁的稱讚客語是一個好聽的語言時,我的感覺是「好像哪裡怪怪的」,但我說不出來到底怪在哪裡。一種「這麼說好像對,好像又不對」的矛盾感,在上班的最後幾個小時裡,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盤旋,直到下班了的現在,依然讓我無比在意。於是,我嘗試細細爬梳這怪異感覺究竟從何而來。
母語是一個人最先接觸的語言,還是只有祖輩使用的語言?
根據教育部字典,「母語」一詞有兩種解釋:一是凡有親屬關係的語言都是由一種原始的語言發展出來的,此原始語言猶如這些語言的母親,因此稱為「母語」;二是俗稱鄉土語言。根據一般大眾對母語的認知,都是以第二個解釋為主,台灣的母語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這些都是屬於家鄉的,跟土地最親的語言。
但是,母語究竟是一個人開始學習說話時最先接觸的語言,還是祖輩們代代傳承、使用的語言?我想,有人會說兩者皆是,也會有人回答是阿公、阿嬤才會說的語言,因為對後者而言,他的祖輩講得或許是台語,或許是客家話,但他最先接觸的卻是國語,母語對他而言是兩種不同的意義。
我的血緣一半來自閩南人,一半來自客家人,台語和客家話是我的祖輩在生活中使用的語言。然而回憶我的成長過程,在牙牙學語的階段,我最先接觸的語言是國語,再來才是阿嬤唯一會說的台語,而客語卻幾乎在我的幼年期銷聲匿跡,我的阿貢、阿婆對我說的是國語,客語在我的兒時記憶當中是旁人對話的語言,而不是我使用的語言,遲至國小的母語課,我才真正接觸到了客家話。
每種語言都很好,沒有誰說的話略勝一籌
雖然我最先接觸的語言是國語,但我還是認為台語跟客語都是我的母語,只是這兩種語言,前者我聽得懂,也會說,但說的不流暢;後者則是聽得懂一些,可以說些日常常用的單詞,但講不出完整的句子。
語言的首要任務即是用於溝通,客語對我而言是一個平常用不到的語言,自然不會有積極的學習意願。而我的台語能聽會說,很大原因是因為我的阿嬤只聽得懂台語,也只會說台語,而我是她帶大的,台語即使說的不輪轉,也還是比幾乎無法使用的客語要熟悉的多。不過,對於台語或是客語好不好聽這件事,我一向沒有太多的個人好惡,畢竟每一種語言聽起來都有其獨特之處。然而,當我真的聽到有人稱讚客語是一個好聽的語言時,我卻不禁疑惑:「客語真的好聽嗎?」
那種懷疑的、不自信的反問,讓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在我的潛意識當中,還是替語言做了排名和標籤,而對我產生影響的便是個人喜好向來鮮明的家母。記憶中,家母有許多次一臉嫌棄的說她不喜歡客家話,她覺得客家話很難聽,台語就很好聽等等。剛開始幾次會思考為什麼她要這麼說,但次數一多,也多半都是聽聽就算了。她或許只是想要表達自己對某些語言的感覺跟想法,即使說者無心,聽者也無意,但還是悄悄造成了影響。
客家話好聽嗎?於我而言,每個語言都有她獨特的美感,就像台語聽起來溫柔婉約,客語聽起來堅韌有活力,各有其讓人印象深刻的特色,都是好聽的語言,沒有誰比誰更好一點。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按個愛心,或是掌聲鼓勵一下,也可以到我的首頁去看看其他文章,追蹤一下其他專題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場電影,一齣戲,一本書,一段旅程 在場景與景色的變換,在人物角色的情感中流連,在紙頁的字裡行間, 透過五官感受他們的故事,感情與生命脈動,最後彙整成我流感受的小小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棕帽子詩人手裡的魯特琴叮叮咚咚響, 金色的眼睛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溫和的嗓音輕輕唱。
5/15和5/16這兩天的周末假期,我想,對全台灣的民眾來說,應該都是最惶惶不安的時候,因為疫情爆發了。確診數突然一天暴增破百,防疫等級也宣布提高,管制措施升級,人們擔心之餘,也有許多企業當機立斷,宣布員工上班分流分組,或是啟動居家辦公,保護員工健康的同時也讓公司能夠繼續運作。
噠、 噠噠、 噠噠噠、 噠噠噠噠噠噠──
「時代的眼淚」是一個帶著懷念、浪漫與不再相見的悵然等豐富情緒的詞彙,它可以指稱的範圍非常廣,從零食糖果飲料,到日常用品、資訊科技、數位服務……一切曾經存在於一個世代中絕大多數人共同的成長記憶中、不分種類的所有東西。
嗨,謝謝你打開了這封信。 在你打開這封信的時候,我一定已經登出屬於我的人生遊戲了吧?不知道我是不是一路過關斬將,打敗了最終大魔王才像是一個完成使命的勇者一般,心滿意足的關閉遊戲?不過事實如何,好像也不太重要了。
R: 嗨!好久不見。 我過得還不錯,你呢? 離開的時候太過匆忙,來不及好好道別,也還有很多話想說。 如今我們雖分隔兩地,我會努力照顧好自己,也請你務必珍重,按時吃飯、好好睡覺,把自己打理好。 每次想見你的時候,不論晴雨,我都會抬頭看看天空。如果你也想念我的話,請隨時仰望天空吧! A
棕帽子詩人手裡的魯特琴叮叮咚咚響, 金色的眼睛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溫和的嗓音輕輕唱。
5/15和5/16這兩天的周末假期,我想,對全台灣的民眾來說,應該都是最惶惶不安的時候,因為疫情爆發了。確診數突然一天暴增破百,防疫等級也宣布提高,管制措施升級,人們擔心之餘,也有許多企業當機立斷,宣布員工上班分流分組,或是啟動居家辦公,保護員工健康的同時也讓公司能夠繼續運作。
噠、 噠噠、 噠噠噠、 噠噠噠噠噠噠──
「時代的眼淚」是一個帶著懷念、浪漫與不再相見的悵然等豐富情緒的詞彙,它可以指稱的範圍非常廣,從零食糖果飲料,到日常用品、資訊科技、數位服務……一切曾經存在於一個世代中絕大多數人共同的成長記憶中、不分種類的所有東西。
嗨,謝謝你打開了這封信。 在你打開這封信的時候,我一定已經登出屬於我的人生遊戲了吧?不知道我是不是一路過關斬將,打敗了最終大魔王才像是一個完成使命的勇者一般,心滿意足的關閉遊戲?不過事實如何,好像也不太重要了。
R: 嗨!好久不見。 我過得還不錯,你呢? 離開的時候太過匆忙,來不及好好道別,也還有很多話想說。 如今我們雖分隔兩地,我會努力照顧好自己,也請你務必珍重,按時吃飯、好好睡覺,把自己打理好。 每次想見你的時候,不論晴雨,我都會抬頭看看天空。如果你也想念我的話,請隨時仰望天空吧! A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去福建廈門隨處可以聽到"台語" ,但廈門人沒來過台灣(笑) 台灣人還會誤會廈門人是台灣人,廈門人怎麼會跟台灣講一樣的方言? 台語這個詞變得很可笑 聽說我們的教育部正名"台灣台語" 感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啊! 反正也不重要了,因為我也不太講台語(台式閩南語)了 我們鄰居跟同事都客家人
本文介紹臺灣本土文化中的臺客元素,由來和變化。透過學習臺語語言,加深對臺灣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溝通。
台語是語言,因為只會台語的台澎住民沒辦法理解只會華語的台澎住民。身為被迫學華語,比較擅長英語的台澎住民。鼓勵台語老師學英文對語言的保存有一定重要性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有其任意,雖然語言學者曾提出各種判斷標準,但是,這些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
Thumbnail
孫女出生前,我決定要跟她說台語,徵求了女兒和女婿的同意。從她回家的第一天起,我對她說台語。   原來的原則是,只要她在場,我就說台語。我自己慢慢回想,這個字詞台語怎麼說?當下不會的,就有空時去查教典。對嬰兒用到的辭彙簡單又不多,挺適合我自己的情況,慢慢跟著她學。陪著她的時候,我指著她的身體部位說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能交流,不過還有一點一直被爭論不休,那就是口音。 一樣都說英文,但全世界都有各種口音,因為英語大多為全世界通用的語言, 但若是日語,爭論口音之前我想先介紹 日本的方言 日本各州各地區的方言據說可以分類成16種,以最常見的關東腔就是我們所說的標準日語....
近年吹起母語風,每個族群只要打著母語為旗號,文化部都支持。台文,客語,新住民,以前的九族一查嚇死,發現早就該改名16族文化村了。在學校積極推動母語教學下,可憐的莘莘學子又多個幾個科目要學,之前一直搞不懂,母語這東西不就在家裡學就好,你家裡都不講了在學校學有什麼用? 直到有一天看到阿姨提到了共產黨裂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
最近跟老弟聊到,很多台灣人都覺得台語不是閩南語,而對岸則是覺得根本沒有台語,全是閩南語,我實在很傻眼怎麼會有人邏輯這麼單薄,我們來看看誰是對的1.台語是不是閩南語?那我先問你,中壢區是不是桃園市?知道我意思了吧?台語和閩南語是不同層級的劃分,完全不衝突。那有人說台語那麼多日語詞,和閩南語不一樣!!!
去福建廈門隨處可以聽到"台語" ,但廈門人沒來過台灣(笑) 台灣人還會誤會廈門人是台灣人,廈門人怎麼會跟台灣講一樣的方言? 台語這個詞變得很可笑 聽說我們的教育部正名"台灣台語" 感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啊! 反正也不重要了,因為我也不太講台語(台式閩南語)了 我們鄰居跟同事都客家人
本文介紹臺灣本土文化中的臺客元素,由來和變化。透過學習臺語語言,加深對臺灣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溝通。
台語是語言,因為只會台語的台澎住民沒辦法理解只會華語的台澎住民。身為被迫學華語,比較擅長英語的台澎住民。鼓勵台語老師學英文對語言的保存有一定重要性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有其任意,雖然語言學者曾提出各種判斷標準,但是,這些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
Thumbnail
孫女出生前,我決定要跟她說台語,徵求了女兒和女婿的同意。從她回家的第一天起,我對她說台語。   原來的原則是,只要她在場,我就說台語。我自己慢慢回想,這個字詞台語怎麼說?當下不會的,就有空時去查教典。對嬰兒用到的辭彙簡單又不多,挺適合我自己的情況,慢慢跟著她學。陪著她的時候,我指著她的身體部位說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能交流,不過還有一點一直被爭論不休,那就是口音。 一樣都說英文,但全世界都有各種口音,因為英語大多為全世界通用的語言, 但若是日語,爭論口音之前我想先介紹 日本的方言 日本各州各地區的方言據說可以分類成16種,以最常見的關東腔就是我們所說的標準日語....
近年吹起母語風,每個族群只要打著母語為旗號,文化部都支持。台文,客語,新住民,以前的九族一查嚇死,發現早就該改名16族文化村了。在學校積極推動母語教學下,可憐的莘莘學子又多個幾個科目要學,之前一直搞不懂,母語這東西不就在家裡學就好,你家裡都不講了在學校學有什麼用? 直到有一天看到阿姨提到了共產黨裂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
最近跟老弟聊到,很多台灣人都覺得台語不是閩南語,而對岸則是覺得根本沒有台語,全是閩南語,我實在很傻眼怎麼會有人邏輯這麼單薄,我們來看看誰是對的1.台語是不是閩南語?那我先問你,中壢區是不是桃園市?知道我意思了吧?台語和閩南語是不同層級的劃分,完全不衝突。那有人說台語那麼多日語詞,和閩南語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