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 我得癌了 - 泰諾西芬(Tamoxife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最近又想起來要補完這一篇,提醒我的是....一個跟我年齡相仿的前同事前兩天走了...
雖然那是我回台灣以後第一份工作的同事,快要20年前了...(遙望),她是個對工作充滿熱情,對人也熱情的女子,我們各自在相同產業不同的位置上努力著,偶而在臉書上互相關懷生活,去年底突然看到他說病了,決定立即治療,雖然沒有說明是什麼病,但我大概猜到是癌...但應該是個狡猾的、太晚發現的癌...
我沒有去主動詢問,因為我知道如果她有需要就會來問,多的關心有時會變成某種打擾跟壓力,只有在一次他主動的回覆我的日常貼文時,告訴他要好好的,他說正在努力健康中...
也許是併發症,也許是藥物過敏,也許是....
總之他沒病痛了...
好!泰諾西芬是什麼?(節錄自賴鴻文醫師部落格/台北榮總乳房醫學中心)
Tamoxifen為抗雌激素,其作用為與雌激素接受體結合,進而抑制內生性estrogen作用。在先前研究顯示,早期乳癌切除後服用tamoxifen五年的病人,可減少乳癌復發及死亡率,但是有些副作用會因服用的越久而產生,最重要的是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
以往對於乳癌病人服用泰莫西芬的治療時間的共識為五年。對癌症病人而言,能在疾病威脅下安然渡過「五年」,是一重大的里程碑。根據文獻統計,泰莫西芬使用五年,不只能顯著降低治療期間乳癌復發的機會,在疾病發生後的十五年內,因乳癌死亡的情況也可以減少三分之一以上。不過是否要持續再吃下一個五年期,一直都充滿了疑問與爭議。對於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是大家卻步的重要原因。2013 年兩個研究五年 vs. 十年泰莫西芬的大型臨床試驗發表後,不僅引起話題也改變了臨床醫師的治療準則。
從試驗發表的結果得知,持續使用十年可以有效降低 15% 復發風險,在第十年,因乳癌而死亡的情況也顯著減少 25%。特別的是,兩組不論復發率或疾病死亡率,都是在診斷後十年才看得出顯著差別。疾病死亡率也有相同現象,第五到九年只差 3%,到了十年之後續用組減少相對死亡風險達 29%。將上述兩個臨床試驗總計 17477 位病人做混合分析,持續服用十年泰莫西芬可以減少約 9%的死亡風險,而從第十年開始死亡風險的減少更顯著達 16%。
藥物副作用,除了常見產生更年期症候群外,泰莫西芬最令人擔心的副作用就是子宮內膜癌及靜脈血栓。雖然在上述的兩個大型臨床試驗中,延長使用泰莫西芬到十年的病人產生子宮內膜癌的機率的確較高 (3.1% vs 1.6%; 2.9% vs. 1.3%),但其實絕對風險都很低,因子宮內膜癌而死亡的病例更是少見。分析過去其他文獻,在臨床試驗中使用泰莫西芬而產生子宮內膜癌的機會大約介於千分之一到三 (1.26~3.05 ‰),而且子宮內膜癌的產生在停經後婦女有顯著差異,在停經前婦女則看不出泰莫西芬對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影響。
因此,美國婦產科學會建議 : 使用泰莫西芬前必須說明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子宮內膜增厚、增生、子宮內膜癌、子宮肉瘤 (sarcoma) 等。原本就有子宮內膜息肉的病人,泰莫西芬會有較高比率發生非典型增生 (atypical hyperplasia) 或息肉再發的現象。服藥前建議做治療前超音波或子宮鏡,確認是否有子宮內膜息肉需切除。服藥期間如果有相關的症狀,如陰道不正常出血、血狀分泌物、點狀出血等,需要積極介入檢查。如果病人追蹤期間發生了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需要重新評估泰莫西芬是否可以續用。如果使用泰莫西芬對病人還是必要的,可以考慮子宮切除術避免更嚴重的子宮內膜癌。
其實乳癌病人常見的迷思之一,就是以為「五年完整藥物治療後,乳癌一定不會再復發」。事實上,乳癌的復發高峰期除了在術後兩到三年外,另一個高峰期發生在術後第七到八年,每年再發率約四%。因此,在術後五到十年間,部分病人其實仍需要有藥物保護,抑制腫瘤再發。
看起來很恐怖吼....我第一次拿到泰諾西芬的時候,看到警語....嚇歪~
但我的醫師說的很有道理...
「你每三個月、半年、一年都要做各項追蹤檢查,子宮內膜癌就算真的發生了,也是早期發現,而且相對機率很低,相較之下,降低乳癌復發率比較重要啊!」
是不是很有道理!
但我還是怕了兩三年(大笑)
怕了就好,因為我只要一點不對勁,就馬上去找醫生,期間內有發生出血,所以動了小手術確認不是壞東西,現在進入第四年,比較沒那麼怕了啦....
其他副作用(節錄和信醫院藥物說明)
心臟血管副作用:高血壓(11%)、末梢水腫(11%)。
皮膚方面副作用:熱潮紅(33-64%)、皮疹(13%)、掉髮(<1-5%)、多形性紅斑。
代謝及內分泌方面副作用:體重減輕(23%)、體重增加(9%)、高膽固醇血症(4%)。
胃腸方面副作用:噁心及嘔吐 (5-26%)、膽結石(37%)、腹痛(9%)、便秘(4-8%)、腹瀉(7%)、消化不良(6%)。
血液方面副作用:血小板減少(≦10%)、貧血(5%)、血栓栓塞(1.7%)、白血球減少(罕見)。
肝臟方面副作用:肝功能指數升高(2-5%)。
骨骼肌肉方面副作用:關節炎(14%)、關節痛(11%)、背痛(10%)、骨頭痛(6-10%)、骨質疏鬆(7%)、骨折(7%)、肌肉疼痛(5%)、感覺異常(5%)。
神經系統副作用:失眠(9%)、頭暈(8%)、頭痛(8%)、焦慮(6%)、疲倦(4%)。
眼睛方面副作用:白內障(7%)。
腎臟方面副作用:腎功能指數升高(≦2%)。
生殖系統副作用:陰道分泌物(30%)、陰道出血(2-23%)、月經不規則(13-25%)、無月經(16%)、卵巢囊腫(3%)、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呼吸系統副作用:咽炎(14%)、咳嗽(4-9%)、呼吸困難(8%)、支氣管炎(5%)、鼻竇炎(5%)。
我遇到的其實最主要的是更年期相關的副作用,熱潮紅、盜汗、經期不規則(我化療後就...半年一年才來一次了...),一般緩解更年期症狀的補充雌激素這種,我們是不能吃的唷~所以....忍忍吧~ 至於皮膚乾燥皮疹,以前我從來不記得擦乳液的,現在到處放一小條,沒事就擦一擦也還好,頭髮乾燥掉髮的...我現在也比較努力護頭皮跟頭髮了....好像也有好些(攤手)上述其他副作用,關於血壓跟肝指數,每次醫師都會追蹤跟碎念,骨頭關節也是偶而痛,但不嚴重....看了一些病友社團,每個人狀況不一,不過,為了防止復發,大家都挺乖的天天吃啦~
另外,泰諾西芬有畸胎風險,所以不能懷孕,前幾天因為搞怪孩子有點因為是獨子所以鬧點小情緒,他夠大了,所以我也趁機好好的跟他談過了原因,他也接受了他這輩子就是獨子的命運(除非半百老翁去外面.....)
奇怪....那個「體重減輕 (23%)」的副作用為什麼都沒落到我頭上咧?(怒)
這麼算起來,我應該會吃滿十年,目前進入第四年,就....慢慢繼續吃下去吧...
停經婦女是有一些會吃其他的藥物,但因為我沒吃過,所以就不放在這裡講了
好,結語就是,健康檢查要做好,該追蹤的不要逃避,在病痛上逃避很可恥而且沒有用!要乖喔~啾咪~
打完收工,謝謝觀賞,咱們晚點見(揮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1會員
126內容數
這個標題,是我的臉書其中一本相簿的名稱,紀錄著我經歷了罹癌確診、手術、化療、放療以及目前仍在進行中的追蹤及荷爾蒙治療的過程及心情轉折,最近考慮要重新整理起來,是因為陸續有些親友,都來找我了解一些檢查流程、治療流程、術前術後注意事項,也讓我想起了那段比我預期早發生,影響人生很大的一段生活變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興之所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做完手術、化療、放療後,開始了應該會進行一輩子的追蹤檢查及抗荷爾蒙治療,這篇就先來寫追蹤檢查,特別是乳房攝影吧! (因為前兩天才再去做完一次...)
好了,這個系列在通過最最辛苦的大魔王化療後,下一階段就來到局部放射線治療啦~來來來~我們先到放射腫瘤科報到,這就是那時連續30天報到的地方 在正式治療前,有一些前置作業(因為我本人都躺在那兒沒辦法拍照,就用和信醫院的說明影片截圖喔~)
這篇我拖很久,當然主要是因為最近忙著搬家,真的狠~~~忙~~ 也有一點點是因為那段時間算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期,腦袋瓜大概沒有很想去想起來(攤手),但最近覺得可以開始繼續了,這個系列後續還挺多篇的~
此文寫於 2021/04/23 今天回診看兩週前的放大攝影報告,診前量血壓⋯⋯嚇歪護理師 🤣 第一量 154/88 🥸 護理師愣了一下,要我休息一下,然後去量其他人的⋯  量完一輪,又回來量我 第二量 154/84 🥸 護理師看看我,說「你⋯有不舒服嗎?」 老婦歪頭「沒有吧?」
上篇說到乳癌手術,接下來就是我癌症治療中的魔王 - 化療。 因為我的 Ki67 40% (癌症生長指數 - 是與細胞分裂生長相關的蛋白質,細胞分裂越快,Ki-67表現量越高),一般高於10%就算是高了,治療方案中通常就會除了局部治療的手術、放射治療外,另外增加全身性治療,化療和荷爾蒙治療。
此文寫於2021/03/10 自從化療結束,從個大光頭開始重長頭髮,有人說會長的更漂亮,像新生兒一樣👶,但在病友社團裡,大部分人的經驗是變細毛還自帶捲度,我咧?本來就是細軟髮的自然捲,重長的新毛,量變少了不只,長出來的更細⋯更捲 🥸  戴假髮、帽子撐了一年,總算長出了可見人的長度,
在做完手術、化療、放療後,開始了應該會進行一輩子的追蹤檢查及抗荷爾蒙治療,這篇就先來寫追蹤檢查,特別是乳房攝影吧! (因為前兩天才再去做完一次...)
好了,這個系列在通過最最辛苦的大魔王化療後,下一階段就來到局部放射線治療啦~來來來~我們先到放射腫瘤科報到,這就是那時連續30天報到的地方 在正式治療前,有一些前置作業(因為我本人都躺在那兒沒辦法拍照,就用和信醫院的說明影片截圖喔~)
這篇我拖很久,當然主要是因為最近忙著搬家,真的狠~~~忙~~ 也有一點點是因為那段時間算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期,腦袋瓜大概沒有很想去想起來(攤手),但最近覺得可以開始繼續了,這個系列後續還挺多篇的~
此文寫於 2021/04/23 今天回診看兩週前的放大攝影報告,診前量血壓⋯⋯嚇歪護理師 🤣 第一量 154/88 🥸 護理師愣了一下,要我休息一下,然後去量其他人的⋯  量完一輪,又回來量我 第二量 154/84 🥸 護理師看看我,說「你⋯有不舒服嗎?」 老婦歪頭「沒有吧?」
上篇說到乳癌手術,接下來就是我癌症治療中的魔王 - 化療。 因為我的 Ki67 40% (癌症生長指數 - 是與細胞分裂生長相關的蛋白質,細胞分裂越快,Ki-67表現量越高),一般高於10%就算是高了,治療方案中通常就會除了局部治療的手術、放射治療外,另外增加全身性治療,化療和荷爾蒙治療。
此文寫於2021/03/10 自從化療結束,從個大光頭開始重長頭髮,有人說會長的更漂亮,像新生兒一樣👶,但在病友社團裡,大部分人的經驗是變細毛還自帶捲度,我咧?本來就是細軟髮的自然捲,重長的新毛,量變少了不只,長出來的更細⋯更捲 🥸  戴假髮、帽子撐了一年,總算長出了可見人的長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增加,新型抗癌藥物的研發成為醫療界的重點。國衛院近期發表的針對三陰性乳癌的標靶藥物展現出優異的療效。輝景醫藥(ABVC.US)旗下的癌療產品更獲得FDA批准,舞茸對激活免疫系統的潛力也逐漸獲得重視,其有效性在癌症權威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證實。
Thumbnail
在身上的不定時炸彈拆除後,接下來就要開始第二階段的治療,其中服用抗荷爾蒙藥 (泰莫西芬) 是一個漫長的療程,我從一開始對它一無所悉,到現在能與它和平相處...... 所以泰莫西芬真的是一種會讓人變老又變胖的巫婆藥嗎?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發現甲狀腺癌後有接受治療,但是在幾年後發現甲狀腺癌復發,並轉移至肺部。」諶鴻遠醫師指出,「復發的腫瘤對放射碘的反應不佳,經過標靶藥物治療後一段時間,產生抗藥性、病情惡化,這位患者也漸漸出現肋膜積水,走路會喘、躺下也會喘。」
Thumbnail
「那是一位大學教授,發現乳癌後便接受手術,不過大約一年半後發現肝臟轉移。」鄭翠芬醫師表示,「因為患者屬於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便開始接受口服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抗荷爾蒙治療與停經針。」
Thumbnail
「有位女性患者,確診乳癌時才30幾歲,相當年輕。」劉佳樺醫師表示,「因為是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所以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化學治療、與抗荷爾蒙治療。在接受化學治療的同時,患者也同時接受停經針的治療。」
Thumbnail
「細胞週期抑制劑與停經針已納入健保,幫助患者接受符合國際指引建議的治療,對停經前的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非常重要!」廖國秀醫師指出,多年來乳癌都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乳癌的治療也持續進步。
Thumbnail
「那是一位40歲的女士,意外發現乳癌時,已有多處轉移。因為有家庭、有小孩,突然發現罹癌,對她造成很大的衝擊。」曾令民醫師指出,「切片結果顯示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經過討論後,患者開始使用口服抗荷爾蒙治療、細胞週期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與停經針。」
Thumbnail
2024年1月4日 又到了回診日期!每四週回診一次,是生活日常。 乳癌四期,轉移到肺,為什麼會生病?一個無解的問題。那又何必糾結! 是何等的幸運,不用化療,只要用新的標靶藥『擊癌利』和賀爾蒙藥『復乳納』,不用化療。雖然還是有副作用,掉頭髮、骨頭痛、乾皮膚、長疹子,還有免疫力低下、癌因性疲憊等,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增加,新型抗癌藥物的研發成為醫療界的重點。國衛院近期發表的針對三陰性乳癌的標靶藥物展現出優異的療效。輝景醫藥(ABVC.US)旗下的癌療產品更獲得FDA批准,舞茸對激活免疫系統的潛力也逐漸獲得重視,其有效性在癌症權威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證實。
Thumbnail
在身上的不定時炸彈拆除後,接下來就要開始第二階段的治療,其中服用抗荷爾蒙藥 (泰莫西芬) 是一個漫長的療程,我從一開始對它一無所悉,到現在能與它和平相處...... 所以泰莫西芬真的是一種會讓人變老又變胖的巫婆藥嗎?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發現甲狀腺癌後有接受治療,但是在幾年後發現甲狀腺癌復發,並轉移至肺部。」諶鴻遠醫師指出,「復發的腫瘤對放射碘的反應不佳,經過標靶藥物治療後一段時間,產生抗藥性、病情惡化,這位患者也漸漸出現肋膜積水,走路會喘、躺下也會喘。」
Thumbnail
「那是一位大學教授,發現乳癌後便接受手術,不過大約一年半後發現肝臟轉移。」鄭翠芬醫師表示,「因為患者屬於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便開始接受口服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抗荷爾蒙治療與停經針。」
Thumbnail
「有位女性患者,確診乳癌時才30幾歲,相當年輕。」劉佳樺醫師表示,「因為是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所以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化學治療、與抗荷爾蒙治療。在接受化學治療的同時,患者也同時接受停經針的治療。」
Thumbnail
「細胞週期抑制劑與停經針已納入健保,幫助患者接受符合國際指引建議的治療,對停經前的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非常重要!」廖國秀醫師指出,多年來乳癌都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乳癌的治療也持續進步。
Thumbnail
「那是一位40歲的女士,意外發現乳癌時,已有多處轉移。因為有家庭、有小孩,突然發現罹癌,對她造成很大的衝擊。」曾令民醫師指出,「切片結果顯示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經過討論後,患者開始使用口服抗荷爾蒙治療、細胞週期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與停經針。」
Thumbnail
2024年1月4日 又到了回診日期!每四週回診一次,是生活日常。 乳癌四期,轉移到肺,為什麼會生病?一個無解的問題。那又何必糾結! 是何等的幸運,不用化療,只要用新的標靶藥『擊癌利』和賀爾蒙藥『復乳納』,不用化療。雖然還是有副作用,掉頭髮、骨頭痛、乾皮膚、長疹子,還有免疫力低下、癌因性疲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