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將下半輩子的自己濃縮在三個小時裡——《在車上》(Drive My Ca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基本資訊】
日期:2022/04/03
地點:臺南真善美戲院 D廳
場次:18:10

最直接的印象

「沈默是金」,是我看完這部之後最鮮明的感受。
對於濱口龍介的印象來自不久前的《偶然與想像》,當時只覺得這導演的風格自己蠻喜歡的,看了預告之後便直接抓起鑰匙錢包手機出門;而《在車上》則是拖了許久才進影廳看,畢竟片長2小時59分啊。雖然片子偏長,卻完全不會讓人有拖沓、不耐煩的感受,我想這很大一部份可以歸功於片中舞台劇的「多語言設定」——日語、菲律賓語、韓語、中文,以及手語。

語言的碰撞

戲中戲的表現手法在當代的電影、戲劇中並不陌生,但我很少看到演出「試鏡」的戲會特別聚焦於手語的描寫。而在劇中,手語的演出著實令人驚艷:原來情感的表達不再需要透過言語,光是表情、動作、力道,便可以精準傳達,如此具有感染力。
戲中通過試鏡的演員們,對於導演家福先生只要求「讀出」劇本,並且用演員自己母語的唸出的要求相當不解,但「劇本會引領我們走向自己都無意識的領域」,我想不同語言的音樂也是如此。當我們在聽外國歌曲時,除了一些會進一步查詢歌詞意思的聽者以外,大多數人都只純粹跟著節奏、旋律的感覺晃動,即便不理解意思也沒關係,當下的感受就是最真實的。

不說話的力量

還是想繼續聚焦在試鏡上。自然,李允兒試鏡時所挑的片段,恰好是撫慰家福的第一把鑰匙,而我也看得熱淚盈眶。「不是你的錯」、「只是剛好那些事發生了」,雖然有些刻意的煽情,但又何妨?情感的渲染正是透過這些刻意的手法,才使人意識到自己原來有類似的遭遇與情感。
如同結尾的那場戲,以將近五分鐘長鏡頭的舞台劇收尾,以全場安靜的手語在訴說著台詞,所有的情緒、想法、遭遇、疑惑、不解、好奇,全都收束在一個又一個不是很熟悉的手語中。
沈默是金,不說話的力量直逼人的內心。
推薦指數:9.5/10(-0.5是為何最後美沙紀到韓國生活的動機沒有交代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村人的不設防與熱情,以及隨後的告誡與期待,我認為恰巧反映出了陶淵明的矛盾,而也是在這樣的矛盾中,陶淵明寫出了人性的光輝與明亮: 即便我有點擔心,但我依舊相信你。
無法明確說出這齣戲到底有什麼樣的啟發與成長(最近改學生的作文一直用到這兩個詞,著實假道學),但會感覺有股力量在體內流動。這就是我最喜歡吳念真導演的地方:傳達自己想說的故事,即便解讀與作者不同,但也能夠從中獲得正向的力量。 告訴自己,我是自由的。
作為一部成長電影,呈現出的成長歷程鮮明無比,從一開始較多關注自己的未來,到能夠在意他人,甚至是對於自己最親近的人的死亡,能夠選擇原諒凶手,無一不是成長的軌跡,但因為這類的題材近幾年有些氾濫,以致需要更多出其不意的新意才不至於走入陳腔濫調裡。
這部片不是大開大闔的家國情感、民族存亡,是細細闡述、貼近生活的題材,讓人覺得親切之餘,也能夠回到自己身上想想。我覺得這應該跟日本人的民族性有關,因為平常太重視與他人的禮貌關係,因此這樣的題材才會在文學中顯現。 畢竟文學是寫出世人所缺乏的那一塊。
當初看到海報中十人排排站,心中隱隱然有股「糟了,該不會是韓團吧哈哈哈」;結束時想著「欸,為何10個人死了兩個,一個是頭頭一個好像沒什麼代表性」,再加上最後的統一意念畫面完全不對稱,使得強迫症有些微發作。 好不協調啊。
先說結論 片長大約一個半小時,前面10分鐘後我就入眠了20分鐘,硬撐著醒來後發現「嗯,跟八點檔一樣,只看頭尾也完全不影響理解劇情」。
村人的不設防與熱情,以及隨後的告誡與期待,我認為恰巧反映出了陶淵明的矛盾,而也是在這樣的矛盾中,陶淵明寫出了人性的光輝與明亮: 即便我有點擔心,但我依舊相信你。
無法明確說出這齣戲到底有什麼樣的啟發與成長(最近改學生的作文一直用到這兩個詞,著實假道學),但會感覺有股力量在體內流動。這就是我最喜歡吳念真導演的地方:傳達自己想說的故事,即便解讀與作者不同,但也能夠從中獲得正向的力量。 告訴自己,我是自由的。
作為一部成長電影,呈現出的成長歷程鮮明無比,從一開始較多關注自己的未來,到能夠在意他人,甚至是對於自己最親近的人的死亡,能夠選擇原諒凶手,無一不是成長的軌跡,但因為這類的題材近幾年有些氾濫,以致需要更多出其不意的新意才不至於走入陳腔濫調裡。
這部片不是大開大闔的家國情感、民族存亡,是細細闡述、貼近生活的題材,讓人覺得親切之餘,也能夠回到自己身上想想。我覺得這應該跟日本人的民族性有關,因為平常太重視與他人的禮貌關係,因此這樣的題材才會在文學中顯現。 畢竟文學是寫出世人所缺乏的那一塊。
當初看到海報中十人排排站,心中隱隱然有股「糟了,該不會是韓團吧哈哈哈」;結束時想著「欸,為何10個人死了兩個,一個是頭頭一個好像沒什麼代表性」,再加上最後的統一意念畫面完全不對稱,使得強迫症有些微發作。 好不協調啊。
先說結論 片長大約一個半小時,前面10分鐘後我就入眠了20分鐘,硬撐著醒來後發現「嗯,跟八點檔一樣,只看頭尾也完全不影響理解劇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車上,無疑是近期以來看過藝術層次、文學性數一數二高的電影,濱口龍介過去的電影似乎都不曾在台灣引起過什麼話題性,而在車上的實力證明了這不是導演、團隊的問題;戲中戲環環相扣的互文性、冷冽的攝影風格、強而有力的後勁,都是在車上耐人尋味的原因。 對於長達四十分鐘的開場戲感到很驚艷,故事巧妙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落日車神這部電影。無論是色調、運鏡,溫丁黑芬都展露出極致的美感,甚至是電影選曲。   孤僻寡言的車手無意間幫助了鄰居--艾琳,逐漸地,這位丈夫正坐牢的單親媽媽開啟了這個看來冷漠的男人心扉。而隨著艾琳丈夫出獄,車手默默退回原有的位置,靜靜照看這位純善女子,以自己鮮血為代價,護佑了她
電影觀後感分享,內容描述了對於臺北電影節的一部日本電影異國日記的感想。著重於該電影故事情節的內容和影片的觀影感受,以及對該片在漫畫劇情交代上的期待。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我對該系列的電影只有一個印象——就是看一部超速的計程車在螢幕中來回狂飆。以前不識貨,本來沒多大興趣,後來被一位老師推薦才去追的。 總計1-5,看著看著就直接入坑。 只能說真不愧是盧貝松。 每每看到片中被載乘客吐成那樣,覺得他們搭個車也不容易。當然,還是有在司機(丹尼爾)面前hold住的
Thumbnail
這部電影滿夯的,在韓國討論度非常之高! 預告片第一天就破百萬人觀看了。 電影前面氣氛營造得非常不錯! 女主角他的神態都非常讓嵐嵐緊張了起來。 秉持著要有「反轉」的理念,前面也是一段非常開心快樂的互打互鬧情節。 一群熱血高中生就這樣開了一輛車出門玩了。 劇情直接強制開啟 然後......
觀賞這部電影很像河流通過身體,給人很冰涼舒服的感覺,主要是場景的設定就是一個偏僻的小鎮,透過電影的色調、風景、背景音樂所形成的感受。不過在這種感受之下,隨著電影的進行慢慢會有一個微微的壓抑感,像是Ellie永遠在皺眉頭、處在狹小的火車亭、惡趣味的微霸凌、一些聽都沒聽過的書籍、父親的高成低就等。而結束
週末前夕夜晚與好友欣賞了電影《我的完美日常》,內心激起層層漣漪,直到坐在桌前的此刻仍餘波未歇。尤為震撼我的,莫過於役所廣司在電影末尾的演出,這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演技」既純粹又深邃的力量
Thumbnail
《在車上》熱潮時我並沒有跟上,但三年後首次觀看卻極度震撼。濱口龍介導演的作品往往能將所有的不凡變得平凡又深植人心,《偶然與想像》是如此,《在車上》亦如是。至於兩部作品的共通點,我覺得或許是「人與人」。
Thumbnail
改编自村上春树短篇小说集的电影《驾驶我的车》,由实力派演员西岛秀俊、三浦透子、冈田将生等人主演,滨口龙介执导,剧情讲述一名舞台剧演员家福悠介在意外丧妻之后,与司机美沙纪相遇的故事。《驾驶我的车》上映后即获得国际媒体盛赞,并一举夺下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坎城影展最佳剧本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車上,無疑是近期以來看過藝術層次、文學性數一數二高的電影,濱口龍介過去的電影似乎都不曾在台灣引起過什麼話題性,而在車上的實力證明了這不是導演、團隊的問題;戲中戲環環相扣的互文性、冷冽的攝影風格、強而有力的後勁,都是在車上耐人尋味的原因。 對於長達四十分鐘的開場戲感到很驚艷,故事巧妙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落日車神這部電影。無論是色調、運鏡,溫丁黑芬都展露出極致的美感,甚至是電影選曲。   孤僻寡言的車手無意間幫助了鄰居--艾琳,逐漸地,這位丈夫正坐牢的單親媽媽開啟了這個看來冷漠的男人心扉。而隨著艾琳丈夫出獄,車手默默退回原有的位置,靜靜照看這位純善女子,以自己鮮血為代價,護佑了她
電影觀後感分享,內容描述了對於臺北電影節的一部日本電影異國日記的感想。著重於該電影故事情節的內容和影片的觀影感受,以及對該片在漫畫劇情交代上的期待。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我對該系列的電影只有一個印象——就是看一部超速的計程車在螢幕中來回狂飆。以前不識貨,本來沒多大興趣,後來被一位老師推薦才去追的。 總計1-5,看著看著就直接入坑。 只能說真不愧是盧貝松。 每每看到片中被載乘客吐成那樣,覺得他們搭個車也不容易。當然,還是有在司機(丹尼爾)面前hold住的
Thumbnail
這部電影滿夯的,在韓國討論度非常之高! 預告片第一天就破百萬人觀看了。 電影前面氣氛營造得非常不錯! 女主角他的神態都非常讓嵐嵐緊張了起來。 秉持著要有「反轉」的理念,前面也是一段非常開心快樂的互打互鬧情節。 一群熱血高中生就這樣開了一輛車出門玩了。 劇情直接強制開啟 然後......
觀賞這部電影很像河流通過身體,給人很冰涼舒服的感覺,主要是場景的設定就是一個偏僻的小鎮,透過電影的色調、風景、背景音樂所形成的感受。不過在這種感受之下,隨著電影的進行慢慢會有一個微微的壓抑感,像是Ellie永遠在皺眉頭、處在狹小的火車亭、惡趣味的微霸凌、一些聽都沒聽過的書籍、父親的高成低就等。而結束
週末前夕夜晚與好友欣賞了電影《我的完美日常》,內心激起層層漣漪,直到坐在桌前的此刻仍餘波未歇。尤為震撼我的,莫過於役所廣司在電影末尾的演出,這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演技」既純粹又深邃的力量
Thumbnail
《在車上》熱潮時我並沒有跟上,但三年後首次觀看卻極度震撼。濱口龍介導演的作品往往能將所有的不凡變得平凡又深植人心,《偶然與想像》是如此,《在車上》亦如是。至於兩部作品的共通點,我覺得或許是「人與人」。
Thumbnail
改编自村上春树短篇小说集的电影《驾驶我的车》,由实力派演员西岛秀俊、三浦透子、冈田将生等人主演,滨口龙介执导,剧情讲述一名舞台剧演员家福悠介在意外丧妻之后,与司机美沙纪相遇的故事。《驾驶我的车》上映后即获得国际媒体盛赞,并一举夺下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坎城影展最佳剧本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