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作者想表達甚麼? - 把數字變洞見呢?先設立目的和假說,再用數字驗證是否成立
重點內容
脫離脈絡的數字無法引發行動
- 軍人從戰場上活了下來,卻死在傷口感染
- 可怕程度相當於,每年就地槍決 1100 人
- 將「死於傷口感染的士兵數量」和「在戰場上陣亡的軍人數」擺在一起,證明環境的致死率比敵軍更強
- 「明天早上氣溫 12 度、中午 23 度」,只有賦予它意義
- 「早晚溫差大」,數字才會有價值,變成「有用資訊」
- 想要數字價值連城,還得增添具體方案:「明天溫差超過 10 度,出門建議洋蔥式穿法」
- 該怎麼把數字變洞見呢?先設立目的和假說,再用數字驗證是否成立
依購買紀錄歸納消費偏好,做到個人化推薦與回購提醒
- 台灣雀巢曾想開發咖啡機的新客源
- 把眼光放到尚未開拓的個人市場
- 一開始假設「台灣人喜歡在家煮咖啡」
- 蒐集資料後發現,在家泡咖啡的人是少數
- 當時主要的獲利來源是膠囊,不是咖啡機
「低價促銷咖啡機」「讓消費者持續補充膠囊」
主動與顧客維持長期的互動關係,並在每次膠囊快要用完時,提前告知
- 分析每位客戶喜歡的口味、飲用習慣、下次購買時間
- 準確篩選出每一季膠囊快用完的顧客,並推薦對方喜歡的組合
- 雀巢依靠選出消費頻率高、預算充足及價格敏感的會員,寄送促銷方案,業績成長 30%
找對影響產出的「領先指標」,讓亞馬遜飛速成長
- 一開始,亞馬遜想做 the everything store(什麼都賣的商店)
- 認為「顧客有愈多選擇,銷售額愈高」→「提供多少商品」列為指標
- 每個商品都有自己的「產品詳情頁面」,包含價格、圖片、顧客評論等等
- 假設頁面數量愈多,代表產品品項愈多,顧客選擇愈多,銷售額愈高
- 一些品項的需求很低,有頁面也沒有人瀏覽
- 庫存空間有限,熱門商品的數量受到限制,想買卻缺貨
- 「詳情頁面數量」→「詳情頁面瀏覽量」:因為被搜尋、瀏覽過的商品,才可能賣出去
- 「瀏覽量」→「有庫存的產品詳情頁面的瀏覽量比例」:光有買氣沒有貨也沒意義
- 最後找出「快速出貨庫存」:把庫存量維持在 24 小時內出貨,避免庫存成本太高,銷售額也一飛沖天
- 要不厭其煩地,假設、驗證、修正,不斷重來
- 直到找出數字真正的意義,再依據它提出洞見,制定行動
個人心得 - 數據分析的過程,想要變得精確與精準,滾動式調整很重要,不可能一步到位
- 先找出可能相關的數據並交叉比對
- 找出關鍵少數,由宏觀逐漸往微觀靠攏與收斂
- 何謂關鍵指標?電商獲利公式、翻桌次數、儲位、銷量等…
- 思考題:機車產業的領先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