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只憑數字做決策的主管,小心了!忽視報表沒寫的資料,嚴重時恐鬧出人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原文網址:只憑數字做決策的主管,小心了!忽視報表沒寫的資料,嚴重時恐鬧出人命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大數據時代,必須培養正確的數據觀念

作者想表達甚麼?

  • 何謂暗數據?
  • 面對仰賴數據的時代,該如何察覺暗數據?
  • 過度拘泥於現有的線索時,就會忽視尚未揭露的訊息,產生錯誤的推論。

重點內容

暗數據(dark data)

  • 將人們遺漏的資訊與數據稱為「暗數據」(dark data)
  • 發想自「暗物質」
  1. 科學家認為宇宙由 27% 的暗物質組成
  2. 由於它不與光和電磁輻射作用,難以察覺其存在,但會改變星體的移動速度
  3. 生活中有許多未察覺的暗數據,會無形中影響我們的判斷。
  • 當我們過度拘泥於現有的線索時,就會忽視尚未揭露的訊息,產生錯誤的推論。

2011 年英國推出犯罪電子地圖

  • 使用者可在地圖上查閱任一地點附近的治安狀況
  • 民眾能在看似透明的資訊下,決定要在哪買房與租房,並在晚上避開犯罪率高的街道
  • 犯案數相當高的街道,只有一家酒吧、停車場和一座公寓,沒有太多聲色場所,相對單純。
由於案件會顯示於地圖上,10% 民眾傾向不報案,避免房價下跌。
  • 地圖顯示的可能是人們願意報案的區域,而非犯罪率高的地方
  • 如果遺漏「10% 民眾不願報案」,誤以為地圖反映的就是真實,就會做出偏頗決策。

銀行瀏覽信用卡的交易紀錄

  • 以為目標客群喜歡刷卡買電影票,因此積極找影廳洽談合作
  • 部屬交給主管的資料,可能刪除了未開卡者的資料
  • 資料僅反映刷卡購物者的習慣,遺漏偏好支付現金的人
  • 假使未開卡者的比例高於開卡者,銀行就要調整行銷模式
從鞏固既有客戶,改為開拓新藍海市場,了解未使用信用卡者的需求,擬定新方案。

漂亮的數據也別輕信,多方汲取、爬梳資料

  • 懷疑是防範暗數據的不二法則
  • 改變詮釋數據的角度,能幫助我們快速判斷暗數據是否藏在裡頭
  1. 某樣食品標榜「90% 不含脂肪」,改成「含脂肪 10%」,你還會想購買嗎?
  2. 某療法宣稱能讓人的罹癌風險減半,但如果是從 2% 減至 1%,可能會覺得效果小到無足輕重
  • 弄清楚數據怎麼來的

醫院透過 AI 預測肺炎病患的死亡率,出現驚人的結果

  • 同時罹患氣喘和肺炎的死亡率,比單純罹患肺炎還低
  • 檢視 AI 的判斷過程,會發現它忽視了不同治療方法的影響
醫師會判定氣喘病史的肺炎患者是死亡高危險群,將他送進加護病房,降低了他們的死亡率
  • 醫生若相信 AI ,讓同時罹患氣喘和肺炎的病人只接受普通治療,患者死亡率可能會攀升
  • 看到驚豔的數據別高興過頭,試著爬梳數據的調查方式,覺得「怪」就要探究下去

拒答、漏填也是一種資訊,加強隱私讓他們願意說

  • 另一個依賴數據的現象,是企業為了追求更好的銷售表現,經常展開市調
  • 強調隱私的時代,人們不見得願意透露個資
  • 略過拒答者或問卷中沒填到的欄位,容易產生「倖存者偏誤」
調查結果往往只能反映願意填寫問卷者的狀況,與真實情形可能有落差。
  • 針對漏填資料者進行訪談,了解他們拒答的原因,是避免倖存者偏誤的根本做法。
  • 資料遺漏的另一種可能是, 受訪者認為揭露這項訊息令他們難為情
例如低收入者不願透露年薪、自認肥胖者對體重數字很敏感
  • 蒐集資料時,必須注意受訪者的填答心態,微幅調整調查方式
  1. 採用匿名填答
  2. 受訪者填答完後,進行資料加密
  • 取得一份正確資料並不容易
  1. 除了要學會從既有資料覺察暗數據,還要留心調查過程的盲點。
  2. 懂得隨時修正數據的意義,才能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發。

個人心得

  • 看完文章,想買一本《暗數據》來看
  • 許多企業想導入數據文化,卻沒有正確數據思維
  • 從RAW DATA撈資料做分析,與問卷抽樣結果大相逕庭
兩者相互做對照與探討
  • 數據無法反映當下的所有細節,只能事後道出公司想要知道的關鍵結果
通常都是老闆、主管認知下的關鍵數據,許多間接數據被忽略
  • 倖存者偏差
  1. 二戰飛機的彈孔位置
  2. 成功創業家該有的人格特質
  • 某地癌症死亡率特高,誤以為該地罹癌率高→旅遊醫療
  • 當數據標準是人定的,沒有科學依據,合理與否誰判斷
採番茄速度 v.s 品質
  • 找資料時,一直被問到這數據有什麼用?
  1. 對數據的態度太狹隘
  2. 當下沒用,不代表未來某一刻沒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1會員
492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班傑明.迪斯雷利:「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字。」 由於我們未知的東西可能至關重大,踏錯一步很可能導致理解不當或預測錯誤,對我們的健康、財產和福祉造成嚴重的後果。我們有理由對資料科學感到興奮,但必須抱持謹慎。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瞭解風險,時時警覺。
Thumbnail
班傑明.迪斯雷利:「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字。」 由於我們未知的東西可能至關重大,踏錯一步很可能導致理解不當或預測錯誤,對我們的健康、財產和福祉造成嚴重的後果。我們有理由對資料科學感到興奮,但必須抱持謹慎。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瞭解風險,時時警覺。
Thumbnail
《數據的假象:數據識讀是深度偽造時代最重要的思辨素養,聰明決策不被操弄》一書,作者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兩位教授Carl T. Bergstrom和Jevin D. West,內容分析當代常見的圖表、統計資料和數據,在日常生活展現出哪些面貌?又如何操控人心?
Thumbnail
《數據的假象:數據識讀是深度偽造時代最重要的思辨素養,聰明決策不被操弄》一書,作者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兩位教授Carl T. Bergstrom和Jevin D. West,內容分析當代常見的圖表、統計資料和數據,在日常生活展現出哪些面貌?又如何操控人心?
Thumbnail
五個步驟培養數感,建立你的數據敏銳度。​面對生活與工作中的數據,多花點心思想一想,有時也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Thumbnail
五個步驟培養數感,建立你的數據敏銳度。​面對生活與工作中的數據,多花點心思想一想,有時也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Thumbnail
談到數據調查,以往我們的認知可能是拜託別人做問卷,然後回收再進行量化處理。但在歷經一段這麼辛苦的歷程後,更糟糕的是,所獲得的數據可能也不是最貼近現實的。 因為別人沒有坦誠的動機。
Thumbnail
談到數據調查,以往我們的認知可能是拜託別人做問卷,然後回收再進行量化處理。但在歷經一段這麼辛苦的歷程後,更糟糕的是,所獲得的數據可能也不是最貼近現實的。 因為別人沒有坦誠的動機。
Thumbnail
數據分析的好,人人都知道。可以改善用戶體驗、找到肉眼無法注意的機會點、尋找新的商機、可以讓資源花在刀口上等等的族繁不及備載,所以大家會努力想著要找到能數據分析的人、方法、設備,讓自己的公司能夠藉著數據分析殺出一條活路、或是開出一條別人看不見的賽道。
Thumbnail
數據分析的好,人人都知道。可以改善用戶體驗、找到肉眼無法注意的機會點、尋找新的商機、可以讓資源花在刀口上等等的族繁不及備載,所以大家會努力想著要找到能數據分析的人、方法、設備,讓自己的公司能夠藉著數據分析殺出一條活路、或是開出一條別人看不見的賽道。
Thumbnail
想要讓數據發揮最大價值、提升決策勝算,我們必須具備數據思維。數據思維,就是使用數據來思考問題、做出更有信心的決定。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分享四件事:善用數據提供的線索,做出更好的決定;使用數據來思考的三個步驟,從找線索、求共識到做決定;給數據分析者的三個提醒;關於全息圖的繪製。
Thumbnail
想要讓數據發揮最大價值、提升決策勝算,我們必須具備數據思維。數據思維,就是使用數據來思考問題、做出更有信心的決定。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分享四件事:善用數據提供的線索,做出更好的決定;使用數據來思考的三個步驟,從找線索、求共識到做決定;給數據分析者的三個提醒;關於全息圖的繪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