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33】一流的人懂拼命,也懂「偷懶」--《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個笑話是,美國人會成功,是因為連我們在睡覺時,美國人也在努力工作。
好不好笑,可能大家各有不同解讀。但這個笑話背後凸顯一個盲點:越努力就會越成功嗎?看似肯定,但作者給出的答案卻是否定的。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的兩位作者,一位曾經是美國史上最快的一英里高中跑者,堅持按表操課;一位曾在麥肯錫工作,成為白宮顧問,生活講求效率,但兩位最後都沒能延續好表現,最後在偶然際遇下,針對如何維持健康又持久的巔峰表現進行研究,最後產出這本書。西恩看完後,分享以下四點心得供大家參考。

公式:壓力+休息=成長

「壓力+休息=成長」在運動界被廣泛使用,運動選手在沒鍛鍊時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其在鍛鍊時能有更突出的表現。發明「心流」理論的正向心理學先驅米哈里。奇克森米海博士也發現,創意天才卓越菁英採用沉浸(持續專注)-沉潛(休息與恢復)-頓悟(靈光乍現與思維成長)的流程,培養突破的思維。

關於壓力

有壓力才有成長,但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過大的壓力會讓我們喘不過氣,過於簡單的任務也無法刺激成長,最好的壓力是「勉強可以完成的挑戰」,超過能力範圍,但剛好超過一點。
我們如何看待壓力,深深左右壓力如何影響我們
另外,如何我們看待壓力的角度,也造就壓力對我們產生的結果。研究顯示,覺得壓力有益的美國人,早逝的機率比覺得壓力有害的美國人低了43%。面對壓力,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我很興奮」,從受威脅心態(緊張焦慮)轉變成良機心態(躍躍欲試、準備就緒),與其試圖安撫自己,能把焦慮情緒轉化成興奮的人,表現更好。

關於休息

高手跟一般人的差別,不僅在拼命努力,也在於更擅長休息。書中提到散步休息、大自然的啟發、每日冥想、充足睡眠等,西恩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適時的壓力的轉換,訓練重要,但休息也不是罪過,只是要看要怎麼休息,在一天高壓工作之後,選擇滑手機休息無可厚非,不過如果滑太晚因此影響到最基本的睡眠,那就是本末倒置。

一心一用還是一心多用?

我們喜歡一心多用,應該說我們經常以為自己能一心多用,不過一心多用更多時候只是讓我們「覺得」自己更有生產力。
實驗證明,宣稱自己擅長一心多用的人,不可能同時且高品質完成兩件事,一心多用可能讓人浪費多達40%的工作時間,不僅工作品質不佳,連完成的工作量也不如一心一用。
所以,不要認為自己是那位可以一心多用的天選之人,不論做什麼事,一心一用,全神貫注投入才能獲得最大成果。

切割時間

一次工作多久,能夠最有效率?
書中提到,在50到90分鐘的密集工作後,休息7-20分鐘,兩者輪流切換,可讓人維持巔峰表現所需的體力,就多數活動來說,專注工作兩小時是上限。如果一開始沒辦法投入50分鐘,可以先從10分鐘開始,慢慢拉高時間。
切割時間的另一個好處在於,因發揮創意往往需要抽離當下費神的工作,讓大腦神遊才能釋放潛意識,適時切割時間,並且可找出自己最合適的生理時鐘,可以讓大腦有時間跟機會發揮創意。

讓自己進入最佳狀態

為自己設計最適合的習慣並反覆施行,是通往巔峰表現的最佳途徑。
要讓自己進入最佳狀態,第一點是要設計自己最適合的習慣,可以從「營造合適的氛圍」跟「制約」著手,舉例來說,可以設定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後,先看書半小時,讓「起床」跟「看書」連動,達到制約效果;在看書時,可以泡咖啡,屏除手機干擾,透過這些主動作為,讓自己處於適合閱讀的狀態。
第二點是要能夠反覆施行,要能反覆施行,就代表會是一個長期過程。如果生活中充滿許多不必要的決策,那會花費許多時間跟精力,所以要讓自己的每一天從簡,比如賈伯斯每次都穿類似的衣服。另外,給予自己的目標一個「使命」,可使先從設定自己是怎樣的人開始,再慢慢擴及幫助其他人,從這過程中得到回饋,讓自己消除倦怠跟疲勞,才能堅持下去。

西恩後見

初見《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書名,以為在講如何「好好努力」,沒想到封面最上方第一句寫「更拼命不會更成功」,所以不僅是要「好好努力」,也要「好好休息」,畢竟人不是機器,不能哪個部位零件壞了換掉後,又能持續如常運作。
分享書中兩句讓西恩印象非常深刻的話:
你應該努力消減生活中無關緊要的事,用心思考如何運用最寶貴的資源-時間。
頂尖高手不是永遠表現一流,但他們擅長始終如一。
生活中的每個選擇,都有機會成本。今年西恩給自己的目標是要至少每週讀一本書,並且產出閱讀心得,所以對這兩句話有更深的體悟。
如果今天晚上選擇與朋友聚餐,那意味著少了每天讀50頁書或是寫心得的時間,這在狀況下,要如何去衡量哪個是比較重要的事?回歸到第四點「讓自己進入最佳狀態」所提到的,自己給予自己的使命是什麼?當然這不是零和局面,如果跟那位朋友很久沒見,那也可以犧牲自己其他時間,優先完成每日讀50頁書的目標,只不過這又是另一個選擇。
而「管理每一天,凡事從簡」,看起來枯燥乏味,其實當清楚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以後,就更能捨棄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比如沒有意義的飯局,或許已經利用白天的時間看完書寫完心得,那晚上就更能放心好好休息,看個電影也不會愧疚,該專注時好好專注,該休息時好好休息,也算是落實這本書要分享給大家的精神。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或是按愛心(讓我知道有幫助到你),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5會員
137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社群媒體有種永不退流行的貼文--「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 展示的圖片與答案或許有所不同,可能是老人或小孩,或者是老人的臉或一條魚。有的時候,別人的答案跟你的不同時,心裡會不禁冒出「哪是那個?明明就是我看的那個圖案才對」的念頭;但有時再仔細看,確實能夠看出別人所說的圖案。
很會炒菜的廚師,不見得會管廚房。那管廚房的,一定要很會炒菜嗎? 《燃起主管魂:盛治仁的管理私房筆記》作者盛治仁,曾經擔任2009年台北聽奧總執行長、行政院文建會主委,現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兼具公部門與民間企業的管理經驗,17篇管理筆記,切中主管領導重點,適合新手主管閱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那種第一印象跟後來相處的感覺差很多的朋友呢? 比如看起來很高傲,相處起來才發現根本少一根筋之類的。 但不可否認,第一印象一旦定型後,要再改變就有一定的難度。畢竟朋友還有機會跟時間可以深入了解(當然也可以選擇不繼續深交),但在職場簡報、面試、會議等場合,第一印象的好壞,就直接判生死。
「他怎麼凡事只問結果?有夠無情」、「他邏輯怎這麼跳?真受不了」、「他怎麼那麼死腦筋,一定要用舊方法做,不知變通?」 人際溝通大師卡內基在《讓鱷魚開口說人話》提到,「我們所交往的對象,不完全是靠理性與邏輯生活的人」,且要以他人的需求出發。以他人的需求出發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對方。
改變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論是改變別人,甚至自己。 不論是明知早起運動看書對自己比較好,最後還是選擇賴床;又或是數據分析顯示這樣做對公司有幫助,但還是說服不了別人。
「成果=付出努力x時間」,大家應該都認同。 但如果一樣努力,卻可以花更少時間,產製出更好的成果呢?看著同樣跟自己被交付類似專案同事,卻總能屢屢命中紅心,獲得長官的好評,在納悶自己是否不夠努力的同時,可能要再思考,是否努力錯了方向。 要Work hard,也要Work smart。
社群媒體有種永不退流行的貼文--「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 展示的圖片與答案或許有所不同,可能是老人或小孩,或者是老人的臉或一條魚。有的時候,別人的答案跟你的不同時,心裡會不禁冒出「哪是那個?明明就是我看的那個圖案才對」的念頭;但有時再仔細看,確實能夠看出別人所說的圖案。
很會炒菜的廚師,不見得會管廚房。那管廚房的,一定要很會炒菜嗎? 《燃起主管魂:盛治仁的管理私房筆記》作者盛治仁,曾經擔任2009年台北聽奧總執行長、行政院文建會主委,現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兼具公部門與民間企業的管理經驗,17篇管理筆記,切中主管領導重點,適合新手主管閱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那種第一印象跟後來相處的感覺差很多的朋友呢? 比如看起來很高傲,相處起來才發現根本少一根筋之類的。 但不可否認,第一印象一旦定型後,要再改變就有一定的難度。畢竟朋友還有機會跟時間可以深入了解(當然也可以選擇不繼續深交),但在職場簡報、面試、會議等場合,第一印象的好壞,就直接判生死。
「他怎麼凡事只問結果?有夠無情」、「他邏輯怎這麼跳?真受不了」、「他怎麼那麼死腦筋,一定要用舊方法做,不知變通?」 人際溝通大師卡內基在《讓鱷魚開口說人話》提到,「我們所交往的對象,不完全是靠理性與邏輯生活的人」,且要以他人的需求出發。以他人的需求出發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對方。
改變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論是改變別人,甚至自己。 不論是明知早起運動看書對自己比較好,最後還是選擇賴床;又或是數據分析顯示這樣做對公司有幫助,但還是說服不了別人。
「成果=付出努力x時間」,大家應該都認同。 但如果一樣努力,卻可以花更少時間,產製出更好的成果呢?看著同樣跟自己被交付類似專案同事,卻總能屢屢命中紅心,獲得長官的好評,在納悶自己是否不夠努力的同時,可能要再思考,是否努力錯了方向。 要Work hard,也要Work smart。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追求卓越表現的過程中,如何平衡訓練與休息的重要性。許多頂尖高手明白,善用壓力、採取巧妙的刻意練習策略和有效的休息方式是成功的祕訣。同時,設計合適的生活習慣以及確認內在驅力也能幫助個人達到最佳狀態。透過這些方法,無論你是專業人士或是業餘愛好者,都能提升自己的表現並長期保持最佳狀態。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在繁忙的工作與生活中尋找平衡,如何在這些壓力下保持高效呢?透過固定時程生產力、深度工作、慢生產力的概念,我們能有效管理時間,不再被工作時間拉長拖垮,反而在有限的時間內激發創意。好好利用規律的運動與充足的睡眠,則能確保我們有最佳的精神與體能,達到生產力的最高峰。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都渴望能夠更高效地工作和生活。你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什麼有些人似乎總能事半功倍?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最近採用的4個習慣,這些習慣不僅大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還改善了我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人人都想當勝利組,想在各方面都有高效表現。 本書分別提到的是成長方程式,分享長盛不衰的秘訣,以及善用壓力,及巧妙的刻意練習。也點出一個觀念:壓力+休息=成長,這是作者一直提及的觀念。也分享如何在邁向巔峰之前該做的事前準備,然後驅動使命邁向巔峰。 成長方程式:壓力+休息=成長
我應該要先試著模擬來規劃一天的工作生活,配合精力曲線塞進一天的135任務,並在工作到一定的時間點強迫讓自己休息跟伸展,人很容易一工作就停不下來,但這樣傷身消耗體力快,很可能就像老師在結論裡說的:「我們要讓自己能夠選擇提早退休,而不是不得不提早退休」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的作者Chris Bailey 提到生產力三要素:「專注力、時間、精力」。時間是固定的,無法被管理,重點是意識到自己怎麼使用,確保那些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優先進行。精力可以透過運動、睡眠、飲食、放鬆技巧來改善。專注力則可以透過正念的方法來提升。
Thumbnail
「不追求努力的人」為何比「努力的人」更容易得到想要的成果? 50個贏家思維陪你做對選擇,從此不再精神內耗
Thumbnail
有相當多人雖然有夢想及目標,卻沒有採取任何實現所需的行動,只是期待成果 「我想要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卻沒有在接觸英文。 「我想鍛鍊身體變得更健康」,過了好多年還在找健身房。 「我想要利用興趣創業」,有這種想法卻連查資料都懶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追求卓越表現的過程中,如何平衡訓練與休息的重要性。許多頂尖高手明白,善用壓力、採取巧妙的刻意練習策略和有效的休息方式是成功的祕訣。同時,設計合適的生活習慣以及確認內在驅力也能幫助個人達到最佳狀態。透過這些方法,無論你是專業人士或是業餘愛好者,都能提升自己的表現並長期保持最佳狀態。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在繁忙的工作與生活中尋找平衡,如何在這些壓力下保持高效呢?透過固定時程生產力、深度工作、慢生產力的概念,我們能有效管理時間,不再被工作時間拉長拖垮,反而在有限的時間內激發創意。好好利用規律的運動與充足的睡眠,則能確保我們有最佳的精神與體能,達到生產力的最高峰。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都渴望能夠更高效地工作和生活。你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什麼有些人似乎總能事半功倍?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最近採用的4個習慣,這些習慣不僅大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還改善了我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人人都想當勝利組,想在各方面都有高效表現。 本書分別提到的是成長方程式,分享長盛不衰的秘訣,以及善用壓力,及巧妙的刻意練習。也點出一個觀念:壓力+休息=成長,這是作者一直提及的觀念。也分享如何在邁向巔峰之前該做的事前準備,然後驅動使命邁向巔峰。 成長方程式:壓力+休息=成長
我應該要先試著模擬來規劃一天的工作生活,配合精力曲線塞進一天的135任務,並在工作到一定的時間點強迫讓自己休息跟伸展,人很容易一工作就停不下來,但這樣傷身消耗體力快,很可能就像老師在結論裡說的:「我們要讓自己能夠選擇提早退休,而不是不得不提早退休」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的作者Chris Bailey 提到生產力三要素:「專注力、時間、精力」。時間是固定的,無法被管理,重點是意識到自己怎麼使用,確保那些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優先進行。精力可以透過運動、睡眠、飲食、放鬆技巧來改善。專注力則可以透過正念的方法來提升。
Thumbnail
「不追求努力的人」為何比「努力的人」更容易得到想要的成果? 50個贏家思維陪你做對選擇,從此不再精神內耗
Thumbnail
有相當多人雖然有夢想及目標,卻沒有採取任何實現所需的行動,只是期待成果 「我想要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卻沒有在接觸英文。 「我想鍛鍊身體變得更健康」,過了好多年還在找健身房。 「我想要利用興趣創業」,有這種想法卻連查資料都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