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30】用信賴感為自己的第一印象加分--《聊不停有什麼用,說得讓人相信才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那種第一印象跟後來相處的感覺差很多的朋友呢?

比如看起來很高傲,相處起來才發現根本少一根筋之類的。

但不可否認,第一印象一旦定型後,要再改變就有一定的難度。畢竟朋友還有機會跟時間可以深入了解(當然也可以選擇不繼續深交),但在職場簡報、面試、會議等場合,第一印象的好壞,就直接判生死。

心理學家施耐德提出「對人認知六個階段」:注意到對方存在、第一印象、從對方行為產生印象、推測其他特徵、形成整體印象、預測將來的行為。也就是說,整體印象的構建,從還沒開口的外表觀察,到開始語言交流與肢體動作等,都會影響。

《聊不停有什麼用,說得讓人相信才重要》的作者矢野香,以NHK主播角度,談NHK信任說話術,其中有部分雖然是在講新聞播報的標題字數等一般人比較不會用到的內容,但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參考借鏡。

raw-image

利用眼神提高評價

我們很常在演講場合,看到演講者為了顧及全場,邊講話邊移動視線,從左到右再從右到左。

心理學顯示,講話看著對方會讓人感覺是誠實的人,因此,如果要運用眼神交流,關鍵在於講話時要以一句話一個方向為原則,不要移動視線,比如講第一句話時看左邊,第一句話的句點時,再移動視線看中間,再接著下一句講完,移往右邊。至於從哪一邊開始,都沒關係。

那如果是個人對個人的談話呢?

矢野香也分享,如果覺得看對方眼睛很尷尬,那可以改尋找對方的眼睫毛,這樣一來可以消除自己心中的障礙,二來對方也是覺得是在看自己,同樣可以達到效果。

I-You-We法則

演說場合,如果先從We開始,可能會造成跟觀眾間的隔閡。

使用「I-You-We法則」,先從我(I)向你(You)搭話,再慢慢把話題擴散至(We),更能吸引聽眾。在脫口秀裡很常看到脫口秀演員,先跟一兩位觀眾問答,吸引大家的好奇,然後再開始進入脫口秀的表演,就是運用「I-You-We法則」。

開口前就成功的秘訣

在演講或簡報前,如果在正式上場前能先跟觀眾有眼神的接觸與交流,那麼「正式上場」就不算是是第一次上場,因為自己已經先跟觀眾有過兩三次的眼神接觸,不僅能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也能在觀眾心中先建立良好的印象。

不過對於某些人來說,要在眾人面前做眼神交流或許有困難。

那麼可以把「直視對方」,改成「尋找觀眾」。對自己發問「坐最後面那個人是幾歲呢?」「做最右邊那個男生穿什麼顏色衣服呢?」藉由尋找答案過程中,若能和對方對眼,就能達成眼神交流的目的;實際上,你是在找答案,但聽眾卻會擅自腦補「他在看我,感覺很有自信」等訊息。

最強一分鐘自我介紹法

PREP

運用Point(結論)、Reason(原因)、Example(舉例)、Point(結論)順序一次只說一個重點,做自我介紹。

整體架構是如下

  1. 我是...的想法
  2. 為什麼我這麼認為呢?因為...
  3. 舉例來說...
  4. 因此...

PREP.LP

則是運用Point(結論)、Reason(原因)、Example(舉例)、Passion(熱情)、Let's(邀約)、Please(拜託)。

在Example(舉例)的前三個步驟都一樣,後面開始的Passion(熱情)以「我一直認為...」去帶出自己的看法與熱情所在,Let's(邀約)以「一起來~」邀請對方一起完成某件事,最後的Please(拜託)以「請您務必」打動對方同意請求。


西恩後見

《聊不停有什麼用,說得讓人相信才重要》有日本書一貫淺顯易懂易懂的風格,雖然部分內容因其新聞播報的專長,例如標題字數長度等,一般人比較不會用到,但主播跟一般人職場運用或生活人際溝通等,所要營造的信賴感是一樣的。

西恩覺得書中最棒的小撇步是以尋找眼睫毛,有時候異性對談,直視眼睛交流太久,難免尷尬,用了尋找眼睫毛方式後,發現尷尬程度大幅降低,因為又不是在看眼睛,而是在看眼睫毛XD

而一分鐘的自我介紹法則是提供一個架構,能讓自我介紹快速引出重點,避免自介太過於冗長,或參雜太多與主題無關的訊息。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或是按愛心(讓我知道有幫助到你),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滾石西恩的沙龍
102會員
167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滾石西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很多人可能都這樣經驗:制定了完美的時間管理作息表,最後卻沒能完成,感嘆「時間管理」好難。 如果從管理角度看待「時間」,那麼可能從一開始就搞錯方向。 沒有人能夠管理時間,我們真正能管理的只有自己 《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說,「沒有人能夠管理時間,我們真正能管理的只有自己。」仔細思考,確實
Thumbnail
2025/03/29
很多人可能都這樣經驗:制定了完美的時間管理作息表,最後卻沒能完成,感嘆「時間管理」好難。 如果從管理角度看待「時間」,那麼可能從一開始就搞錯方向。 沒有人能夠管理時間,我們真正能管理的只有自己 《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說,「沒有人能夠管理時間,我們真正能管理的只有自己。」仔細思考,確實
Thumbnail
2024/02/17
《態度》、《見識》、《格局》是吳軍博士的人生進階三部曲套書,《如果只用十個字概括獲得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要能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並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好節奏,提高進步速度,幾年後就會看到格局比今天大很的自己。
Thumbnail
2024/02/17
《態度》、《見識》、《格局》是吳軍博士的人生進階三部曲套書,《如果只用十個字概括獲得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要能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並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好節奏,提高進步速度,幾年後就會看到格局比今天大很的自己。
Thumbnail
2024/02/09
在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前,我在想一件事,「給予」總體來說,是正面的,應該是無庸置疑。給予代表幫助別人,沒有人會說不好,我們也常聽「吃虧就是占便宜」、「施比受更有福」,不過即使如此,「給予」看似簡單,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工作職場上,給予別人協助,有可能會損及自己的利益時,
Thumbnail
2024/02/09
在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前,我在想一件事,「給予」總體來說,是正面的,應該是無庸置疑。給予代表幫助別人,沒有人會說不好,我們也常聽「吃虧就是占便宜」、「施比受更有福」,不過即使如此,「給予」看似簡單,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工作職場上,給予別人協助,有可能會損及自己的利益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通常在我們跟某人初次見面時,彼此就會留下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的好壞就決定了雙方會不會持續發展
Thumbnail
通常在我們跟某人初次見面時,彼此就會留下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的好壞就決定了雙方會不會持續發展
Thumbnail
一句話可以有很多種意思,受到表情、語氣、時間點還有場合的影響,每一項都是決定這句話是否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討論:「為甚麼有人可以輕輕鬆鬆擁有好人緣?」 專業不夠長篇大論,我分享實用的簡單道理 「好口才、好眼光」不是業務銷售的專利,有眼光的人,更能事半功倍;會說話的人,更容易取得信賴。今天就
Thumbnail
一句話可以有很多種意思,受到表情、語氣、時間點還有場合的影響,每一項都是決定這句話是否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討論:「為甚麼有人可以輕輕鬆鬆擁有好人緣?」 專業不夠長篇大論,我分享實用的簡單道理 「好口才、好眼光」不是業務銷售的專利,有眼光的人,更能事半功倍;會說話的人,更容易取得信賴。今天就
Thumbnail
一.閱讀本書目的 1.增進自己與任何人相處後增加信任感的能力,並且降低甚至消除掉與其他人相處上的白目動作及反感行為。 2.在工作上面有客人到櫃位上時可以在一開始就降低客人的防備心並且願意告訴我其自身的需求,這樣對於幫助客人挑選商品才能更有效率,增加成交機會。 3.在非職場的環境上可以更好的認識
Thumbnail
一.閱讀本書目的 1.增進自己與任何人相處後增加信任感的能力,並且降低甚至消除掉與其他人相處上的白目動作及反感行為。 2.在工作上面有客人到櫃位上時可以在一開始就降低客人的防備心並且願意告訴我其自身的需求,這樣對於幫助客人挑選商品才能更有效率,增加成交機會。 3.在非職場的環境上可以更好的認識
Thumbnail
疫情已經持續快三年,這三年也大大的改變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很多事情都轉成線上的,像是線上會議、線上課程、線上聚會等等。 雖然一樣和別人有接觸,但是那感覺還是和實際見面說話,看得到、摸得到對方不太一樣。 今天就來分享五個,在實體聚會可以讓人第一步對你產生好感的小撇步!
Thumbnail
疫情已經持續快三年,這三年也大大的改變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很多事情都轉成線上的,像是線上會議、線上課程、線上聚會等等。 雖然一樣和別人有接觸,但是那感覺還是和實際見面說話,看得到、摸得到對方不太一樣。 今天就來分享五個,在實體聚會可以讓人第一步對你產生好感的小撇步!
Thumbnail
在《第一印象心理學》書中指出 初次見面的人,在短短幾分鐘內 從你的外表、臉部表情、態度、談話、聲調等語言或非語言訊息 所形成的印象,就是所謂的「第一印象」 人際關係中常有許多的認知偏誤, 會造成人際之間的多議題, 第一印象的「初始效應」真的這麼重要嗎? 而這對日後印象的形成影響很大
Thumbnail
在《第一印象心理學》書中指出 初次見面的人,在短短幾分鐘內 從你的外表、臉部表情、態度、談話、聲調等語言或非語言訊息 所形成的印象,就是所謂的「第一印象」 人際關係中常有許多的認知偏誤, 會造成人際之間的多議題, 第一印象的「初始效應」真的這麼重要嗎? 而這對日後印象的形成影響很大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那種第一印象跟後來相處的感覺差很多的朋友呢? 比如看起來很高傲,相處起來才發現根本少一根筋之類的。 但不可否認,第一印象一旦定型後,要再改變就有一定的難度。畢竟朋友還有機會跟時間可以深入了解(當然也可以選擇不繼續深交),但在職場簡報、面試、會議等場合,第一印象的好壞,就直接判生死。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那種第一印象跟後來相處的感覺差很多的朋友呢? 比如看起來很高傲,相處起來才發現根本少一根筋之類的。 但不可否認,第一印象一旦定型後,要再改變就有一定的難度。畢竟朋友還有機會跟時間可以深入了解(當然也可以選擇不繼續深交),但在職場簡報、面試、會議等場合,第一印象的好壞,就直接判生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