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人哲學,克服拖延症從耍廢開始《擊敗拖延,從當下的30分鐘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Hello guys,歡迎回來NeKo嗚喵的說書時間,嗚喵!剛剛那個問題一定很多人會回答「萬一摔下去會出人命耶」「很高很可怕」。同一片木板,同樣的高樓,就在你遲疑要怎麼過去的時候,在你這邊的大樓突然開始燃燒起火了,不想辦法過去對面就只能面對火舌,你會怎麼辦?多數人在兩全傷害取其輕的狀態下,可能會不顧尊嚴,就算爬也要爬過去,是我就會這麼選擇。

這三個場景完美詮釋了拖延症的實際案例,對,是拖延症不是懼高症,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擊敗拖延,從當下的30分鐘開始》,裡面說道拖延其實不是來自人性的懶惰,而是壓力和焦慮。面對焦慮,有些人選擇逃避、有些人選擇迎擊,而懷抱著焦慮逃避或者迎擊,都會造成無法好好休息或工作效率低下,在作者眼裡,工作狂也是一種拖延症。

相信我,我也很意外,因為我一直不覺得自己有拖延的問題,但我承認去年我把自己的時間塞滿工作,就是因為很焦慮。人生沒有方向之類的焦慮、支出永遠少於收入的焦慮、時間永遠不夠用的焦慮,工作狂就是在追求一個完美理想的目標,而拖延症就是焦慮自己無法達到那個目標選擇放棄。

兩者都是害怕面對,不管是害怕面對失敗,還是害怕面對成功,直到最後火燒屁股了不得不把東西交出來,我們才會拿出一個80分自己也不滿意的東西,然後說出一句不管是工作狂還是拖延症都最愛的台詞:

如果我有多一點時間準備就好了

事實上時間都是夠的,只是我總是懷抱著罪惡感在休息,或者我根本不敢休息,導致我實際回到工作上的時候依然壓力滿滿,好像根本沒休息到,自然表現不會好到哪裡去。

要面對拖延症的第一步就是要放下罪惡感

盡情的放空休息,專心當個廢人。唯有在休息時間專心的廢,在工作時間才能專注在工作上,所以當你念書累了在休息,你媽開始念你的時候,就拿這支影片給她看,請她不要阻止你當個廢人。

但是從娛樂的花花世界回到課本,或者回到工作上必然痛苦,除非你自帶社畜屬性,自然就不再這個討論範圍內了。一口氣面對一個龐然大物、一大本中國歷史、兩百題數學練習題、四五十封待回復的信件、永無止境的修改設計案...這些東西聚集在一起很可怕,有個目標其實就不會這麼可怕了。

這本書裡提到一個心流法,跟我一直在使用的方式有點像,剛好粉絲團有人問過我:為什麼我可以一邊作正職、一邊看書、玩遊戲、寫稿剪片,好像我一天有48小時一樣?

我一天跟你們一樣也是24小時,而且我每天最晚1:30睡,可能最近玩P5有稍微晚一點...那個遊戲就比較毒...一開就停不下來。除此之外,其他作息我相信跟你們沒有什麼不一樣,除了我很專注的當個廢人以外,我在安排自己的行程都會有糖果制度,也是心流法的應用。

心流法是什麼呢?

講白點就是自言自語啦!

自己對自己喊話並且訂下目標,但要注意不是命令句喔!否則又是給自己多餘壓力了。身為一個專業的廢人,最不需要的就是多餘的壓力和焦慮。我每天會給自己列一張待辦事項,今天要完成的事情:

1. 完成日本的案件
2. 修改X470的表單
3. 看完一個章節的小說
4. 草剪星期四的影片

然後我會用一小時當作一個單位,第一件事情會花費我兩個單位,第二件事情會花費我半個單位,依此類推,計算完畢之後,剩下就是我的娛樂時間,有時候我會選擇把待辦事項的幾件事情挪到明天在做,因為時間允許、也因為自己允許,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自己身體和心理的狀態適不適合再繼續工作。

如果產生焦慮感,何必要強迫自己繼續坐在書桌前,反正一個字也看不進去不如去打電動發洩一下。書中說的心流法其實是要提及時間地點和即將完成的事物,並且它建議一次就是半小時,高專注高效率的半小時好過焦慮混亂的2小時,但是這個我也覺得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專注力持續時間不同,甚至有些人只能專注15分鐘,我覺得也沒什麼不行。

專注力是需要練習的

頂多就在把時間切的碎一點,就算不是刻意練習,久了也會慢慢增加專注的時間。最明顯的是以前我沒辦法看書超過2小時,現在只要是對我胃口的書我幾乎是4個小時內一定會看完,就算我再怎麼愛工作,每個星期四就是我放鬆的日子,那天晚上我不會碰電腦,不剪片不回復訊息,就是我的耍廢日。一個做兩份工作的人都可以有耍廢的日子,沒道理你不行,更神奇的是,自從我訂下了星期四就是耍廢日之後,我的效率反而提升了。

當你又開始陷入焦慮,並且開始拖延的時候,先列出該做的項目,然後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我選擇在哪裡工作?我要開始做哪個部分?」

然後訂下一個可預期的目標,不是"做完這些題目我就會得到一個女朋友"這種奇幻小說才會出現的目標,而是"做完這些工作,我就可以犒賞一下自己"。我自己的話,每次周末在剪片難免痛苦,我都會跟自己說:"草剪完之後,我要去刷個FGO,體力用完再回來細修,等到輸出我就要來開PS4狠狠打電動",給自己期待和獎勵還有目標,而且在享受玩耍的同時你會知道,這都是我辛苦得來的,才不是偷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適時的給自己鞭子和糖果,絕對是克服焦慮的最佳動力

書中還提到一些很有趣的方式,從心理層面到實際運用層面,一步一步完整的分析拖延症是什麼樣的狀況,以及焦慮恐懼的真實面貌。裡面還有很多我覺得很棒的實際案例,就留給大家去書裡發掘啦。

裡面我覺得最棒的一句話是

"諷刺的是,把木板變高的經常是我們自己,藉由一場單純的任務,變成自我價值測驗,好像只要犯了一個錯誤就是世界末日一樣"

猶豫不決的無法跨出第一步就是我們面對的最大挑戰,其實開頭了之後,後面真的沒那麼難。

最後,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請用訂閱代替掌聲,或者在下方幫我按個喜歡,我們就下個星期二晚上八點,說書時間再見嚕,大家掰掰。

現在我只對一件事情拖延,就是運動啊...所以我決定如果我成功連續運動一個月,就能買一個奢侈品犒賞自己,哎呀!!說著說著就想去換運動內衣啦!!!

📚書籍資訊📚
拖延不是習性問題,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一直強迫自己「好起來」,反而會導致拖延習慣更加頑強不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eKo嗚喵的沙龍
75會員
76內容數
NeKo嗚喵,youtube上的說書人 喜歡看書,喜歡聽故事 覺得文字很有趣,書評不應該硬梆梆 善用活潑肢體和誇張的口氣 拉近不愛閱讀的人與文字之間的距離 不暴雷的引發閱讀興趣,就是我的超能力
NeKo嗚喵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22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2024/05/22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2024/05/21
今天這個故事堪比《漢娜的遺言》,唯一不同的是,它是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白人女孩被黑人男孩強暴,最後有個不相關的人被關了11年的故事,我發誓這不是《野東西》那部電影。
Thumbnail
2024/05/21
今天這個故事堪比《漢娜的遺言》,唯一不同的是,它是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白人女孩被黑人男孩強暴,最後有個不相關的人被關了11年的故事,我發誓這不是《野東西》那部電影。
Thumbnail
2024/05/20
德國納粹的宣傳部長說過:「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相」,今天這本書就是謊話講了一千遍,雖然假的沒變成真的,但都成了金哥哥(戈戈)了。哎呀,金哥哥(戈戈)就是,錢啊。
Thumbnail
2024/05/20
德國納粹的宣傳部長說過:「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相」,今天這本書就是謊話講了一千遍,雖然假的沒變成真的,但都成了金哥哥(戈戈)了。哎呀,金哥哥(戈戈)就是,錢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你是否也明明知道應該開始某些事情,卻總是拖拖拉拉,滑著手機、社群媒體,想著明天再開始打掃、明天再開始創作、明天再開始讀書,想著想著時間就這樣流逝了,然後在迫在眉睫時才匆匆忙忙火力全開的趕工,在最後一刻壓線交差,或自責懊悔浪費時間,如果你經常反覆這個模式,你可能是個慣性拖延者。
Thumbnail
你是否也明明知道應該開始某些事情,卻總是拖拖拉拉,滑著手機、社群媒體,想著明天再開始打掃、明天再開始創作、明天再開始讀書,想著想著時間就這樣流逝了,然後在迫在眉睫時才匆匆忙忙火力全開的趕工,在最後一刻壓線交差,或自責懊悔浪費時間,如果你經常反覆這個模式,你可能是個慣性拖延者。
Thumbnail
YT上常常有一種美好的上班影片,軟體工程師Goolge、Amazom甚至是Apple的一日,某個清爽略帶蒼白的年輕男子(或女子)軟體工程師,手提一杯外帶咖啡,匆匆忙忙進到窗明几淨的辦公室,接著帶上精心挑選過的耳機,打開電腦開始瀏覽信箱,與同事開會,接聽客戶電話,或在休息時間在公司餐廳吃個健康又活力的
Thumbnail
YT上常常有一種美好的上班影片,軟體工程師Goolge、Amazom甚至是Apple的一日,某個清爽略帶蒼白的年輕男子(或女子)軟體工程師,手提一杯外帶咖啡,匆匆忙忙進到窗明几淨的辦公室,接著帶上精心挑選過的耳機,打開電腦開始瀏覽信箱,與同事開會,接聽客戶電話,或在休息時間在公司餐廳吃個健康又活力的
Thumbnail
我得了一種病,一種老是想將時間塞滿的病,似乎只要塞滿時間,一天就會變得「充實」。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渴望「充實」是一種主觀的心理感受,與當天做了多少件事、花了多少的時間,並沒有太多的關聯性。當我發現懶散、無所事事,其實在古老的東方社會,並非一種缺點。我開始研究在《陰翳禮讚》書中,如何看待懶散。
Thumbnail
我得了一種病,一種老是想將時間塞滿的病,似乎只要塞滿時間,一天就會變得「充實」。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渴望「充實」是一種主觀的心理感受,與當天做了多少件事、花了多少的時間,並沒有太多的關聯性。當我發現懶散、無所事事,其實在古老的東方社會,並非一種缺點。我開始研究在《陰翳禮讚》書中,如何看待懶散。
Thumbnail
拖延是因為性格問題嗎? 說好要赴的約,卻在前一晚才跟人取消;明明知道死線將近,卻在最後的凌晨趕工做報告;房間很髒亂,卻覺得還有時間整理;已經空下一段時間要運動,卻躺在床上滑手機;處在痛苦的親密關係中,卻遲遲不肯結束。 你也是拖延症候群嗎?拖延代表我們天生的時間感不好嗎?還是我們在逃避些什麼呢?暢銷3
Thumbnail
拖延是因為性格問題嗎? 說好要赴的約,卻在前一晚才跟人取消;明明知道死線將近,卻在最後的凌晨趕工做報告;房間很髒亂,卻覺得還有時間整理;已經空下一段時間要運動,卻躺在床上滑手機;處在痛苦的親密關係中,卻遲遲不肯結束。 你也是拖延症候群嗎?拖延代表我們天生的時間感不好嗎?還是我們在逃避些什麼呢?暢銷3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掙脫拖延的奴役。 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身分地位、職業腳色,所面對的困境不盡相同。唯獨拖延症,比憲法還平等,一視同仁的蠶食我們的時間,讓每個人痛苦地循環於拖延工作、瀕臨時限,再忙得不可開交、天昏地暗,好不容易完成任務後,又繼續下一輪的拖延輪迴。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掙脫拖延的奴役。 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身分地位、職業腳色,所面對的困境不盡相同。唯獨拖延症,比憲法還平等,一視同仁的蠶食我們的時間,讓每個人痛苦地循環於拖延工作、瀕臨時限,再忙得不可開交、天昏地暗,好不容易完成任務後,又繼續下一輪的拖延輪迴。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有過打算下班後去學個新東西?或是下班後要認真看書?但最後回到家都是癱軟在沙發上、床上滑手機,就這麼滑到了睡覺時間,把計畫通通又都移到了明天去。 其實我身邊也聽到好多這樣的案例,想要鼓勵他們行動卻又無能為力,但是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際且實用的好方法!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有過打算下班後去學個新東西?或是下班後要認真看書?但最後回到家都是癱軟在沙發上、床上滑手機,就這麼滑到了睡覺時間,把計畫通通又都移到了明天去。 其實我身邊也聽到好多這樣的案例,想要鼓勵他們行動卻又無能為力,但是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際且實用的好方法!
Thumbnail
躺在床上,或沙發上,你有千百種想要做的事,但卻不肯離開這舒服的地方 我懂,尤其時冷冷的冬天,要我從被窩裡出來真的是千百個不願意 但身為一位內容創作者,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 今天要剪音頻、明天要寫文章+貼文設計等等 一週七天,所有時間都被壓縮到非常緊繃,如果你還有正職工作的話,真的非常辛苦! 偶
Thumbnail
躺在床上,或沙發上,你有千百種想要做的事,但卻不肯離開這舒服的地方 我懂,尤其時冷冷的冬天,要我從被窩裡出來真的是千百個不願意 但身為一位內容創作者,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 今天要剪音頻、明天要寫文章+貼文設計等等 一週七天,所有時間都被壓縮到非常緊繃,如果你還有正職工作的話,真的非常辛苦! 偶
Thumbnail
事多且忙,心力枯竭。 這個自我梳理的隨筆本應在元旦時候寫的,但在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下,拖延症讓我一直把這篇隨筆拖到了春節工作後的第一個週末。當然也可以不寫,因為按照我現有的邏輯思維慣性來分析,休息時間本就是極為稀缺的資源,寫這個東西對我來說收效甚微,投入產出比太不可觀,於是,可以不寫。
Thumbnail
事多且忙,心力枯竭。 這個自我梳理的隨筆本應在元旦時候寫的,但在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下,拖延症讓我一直把這篇隨筆拖到了春節工作後的第一個週末。當然也可以不寫,因為按照我現有的邏輯思維慣性來分析,休息時間本就是極為稀缺的資源,寫這個東西對我來說收效甚微,投入產出比太不可觀,於是,可以不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