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維也納裡的俄羅斯角落

紅軍英雄紀念碑(Russisches Heldendenkmal)
紅軍英雄紀念碑(Russisches Heldendenkmal)
要在充滿音樂、藝術、文化的維也納街道中找尋一份滄桑,恐怕就只有走入這個廣場。
二戰後的紅軍英雄紀念碑
三區的黑山廣場,這裡矗立著紅軍英雄紀念碑(Russisches Heldendenkmal)是維也納最有俄味的建築之一,不管是炎熱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季,站在空無一物的紀念廣場前,總是能夠感受到絕對的孤絕冷洌。半圓形的白色大理石柱廊環繞著十二米高手持蘇聯國旗和金色蘇聯國徽,身上還扛掛著衝鋒槍的紅軍雕像,空盪的廣場與孤單佇立的身影,隱喻了他不受歡迎的出現 。簡潔的建築風格是1945年由德國戰俘與奧地利工人所建,為的是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維也納之役陣亡的一萬七千名蘇聯士兵,雖然在這一場戰役中德軍的損傷也不亞於這個數目,俄軍成功攻下維也納城後更是進行了一場場搶掠,這個紀念碑也似乎是隨時提醒著維也納人這段難以忘懷的痛苦印記。
廣場一隅
各式各樣的俄羅斯朋友
居住在維也納,似乎處處都有俄羅斯的影子。對門的女鄰居,平時外出見她穿著總是品味十足、雍容華貴,我一剎那還誤以為她是氣質貴婦,但自從我家小孩大門沒關緊被她大罵,公婆初訪那早,在門口與久不見的孫子寒喧擁抱太熱情,結果被她以“摔門”伺候。就這樣,我家老小都領教了她的脾氣,她,一位非常不好惹的俄國人。兒子學校有個超帥學長,濃眉大眼,個頭超高,才十五歲就一米八,恰好也是同一個桌球俱樂部,同進出快一年了,這位帥哥始終不苟言笑,一直到這個月才開始跟我們有多一點點的對談,甚至在比賽時,也會把兒子叫到他身旁,面無表情地授與致勝絕招,這位外冷內熱的帥哥,他,來自俄國。德文班上有個女同學,年紀與我相仿,唸書態度認真得遠遠超過班上其他年輕人,話不多,但教過的單字絕對過目不忘,有一次我稱讚她的護手霜味道很好,第二天,她立刻買了條全新的護手霜給我,她,熱情的她也來自俄羅斯。還有,還有既敏感又熱情的Nick,朋友有難,不管多遙遠他一定馬上到你身邊,有烏克蘭有難,他也願意請假到邊界去接難民回維也納,充滿正義的他,也是來自俄羅斯。
仔細算來,幾乎在這裡的每一個社交團體,我的、孩子的、社區的….都能見著俄人。不只是民間,政壇人士與俄羅斯的社交網更是緊密連結著。
維也納政壇裡的俄羅斯連結
普丁幾乎每年都會前往維也納,在這個廣場前獻花致意,甚至2018年奧地利外交部長Karin Kneissl結婚時,普丁還特別來到奧地利參加她的婚禮,普丁在外交部長的婚禮上跳舞,婚禮上主要政黨的高層人物都向俄羅斯的強人示好。不只如此,他還每每為前政客提供了豐厚的工作機會,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對天然氣進口的依賴使維也納政府一直都對俄羅斯有特別善意的理解,也看得出俄羅斯與奧地利緊密不可分的交織網。
普丁參加奧地利外交部長的婚禮 Foto: ROLAND SCHLAGER/APA-POOL
回到維也納裡的俄羅斯主題,走出紀念碑繼續往美景宮(Belvedered)行去,在Rennweg車站後,俄國大使館旁,還有間俄國東正教教堂St. Nicholas。白色的石牆與紅磚打造出有異於維也納其他建築物的氛圍,金色的洋蔥圓頂與美麗多彩的琉璃窗,最是令人感受到既陌生又神祕的俄羅斯文化。不過,這兒也正好是使館區,在教堂的兩側便是伊朗大使館與俄國使館,也因此總有不少的抗議示威活動,好幾次一分鐘的路程,我總要花費半個小時才能穿越激動人群到達街角的另一邊。
東正教教堂
既為一個曾經的帝國,既然曾經百納海川式地迎來各種民族,維也納自然也有著各種不同宗教建築,清真寺、佛教廟宇、波蘭教堂....在每一個宗教節日裡,總是可以見到各個民族的人們虔誠地前往心中的神明之所在,即便人滿到只能站在教堂門口,只能遠遠窺見祭祀台前的活動與不清楚的禱詞,但每一個人依舊是那般專注......似是天涯遊子最內心的依靠.....
俄國東正教教堂St. Nicholas
在維也納三區,有著濃濃的俄羅斯味...............
旅遊資訊:(全位於三區,可從容步行悠遊這三個景點) 紅軍英雄紀念碑:Swarzenbergplaz, 1030 Wien 東正教教堂 St. Nicolas: Jauresgasse 2, 1030 Wien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