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到阿格拉巴,从舞娘到宫装,谁需要东方情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1992年迪士尼推出阿拉丁动画,丰富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27年后的今日,迪士尼又翻拍了电影版,并对动画片中的政治不正确处多加修正,包括删除暗指阿拉伯人会野蛮割耳的歌词,去掉偷窃会被剁手的画面,坚持找有色人种出演要角等,诚意满满,故影评人称之为迪士尼睽违多年的"道歉之作"。
但即便剧组看似下足功夫,却仍遮掩不了这部片的东方主义本质,从场景到女性服饰,好莱坞的东方话语仍盛,只不过这次有了政治正确这层包装纸,所以能说得更理直气壮。
从中国到阿格拉巴
1992年的动画将故事场景设定在"阿格拉巴(Agrabah)"这个虚构城市中。然而如果回归阿拉丁的原文,这段传奇的发生地其实是中国,但这个"中国",却也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中国。
一千零一夜从汇编到定本成书,历经百年岁月,直至今日,仍有多种不同版本在民间流传。而我们所熟知的阿拉丁与神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其实是法国东方主义学家安托万·加朗(Antoine Galland)的创作。
加朗的法语译本是欧洲最早的《一千零一夜》读本,当时他以手上的叙利亚《一千零一夜》阿文原本为基础,并顺应当时的欧洲市场,删掉了许多儿童不宜的色情片段,再添上其他东方故事,出版了12卷的译本。据加朗自己的说法,阿拉丁是叙利亚马龙派基督徒告诉他的民间故事,他再以此为雏型,改出了以下情节:
"在中国,有位名叫阿拉丁的少年,其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贫穷的日子。有一天,他的叔叔从马格里布来探望他们,但这位叔叔其实是魔法师伪装的……。"
由于加朗自己没有留下纪录,故我们已无从得知,那位叙利亚人说的故事与加朗最后写的,究竟有多大的差距。但故事里的中国却明显是想象成分居多。首先里面的人物虽都是中国人,却人人都用阿拉伯名字:阿拉丁、穆斯塔法等;再次,阿拉丁被戒指精灵送回中国后,娶了"苏丹的女儿";另外书中也未有任何儒释道色彩的描述,因此这里的"中国",反倒比较像另一个奥斯曼帝国。
不论中国的场景设定是否为加朗原创,阿拉伯古典文学本身也偶尔会出现"中国"这个词,但要不是作为简单的地理名词,就是用以指涉极远的国度。故"中国"只是个坐标与遥远东方,不具文化角色与文明功能。而迪士尼1992年的阿拉丁动画,也在无形中用上了类似的逻辑。
早年的阿拉丁绘本图,画家以清朝男子的形象来描绘阿拉丁
由于西方普遍认为《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故阿拉丁的身份逐渐由中国人被洗成了阿拉伯人,这导致迪士尼在动画中把场景由中国移到了虚构的阿拉伯城市-阿格拉巴。据动画中的台词描述,阿格拉巴位于约旦河流域,但细看其建筑与城市规划,却明显是印度掺了北非的结果,尤其是皇宫,是泰姬玛哈陵的山寨版。
1992年动画中的阿格拉巴城市样貌
现实世界中的泰姬玛哈陵
而迪士尼之所以要这样设计,其实也没什么匠心独具,不过就是搞不清楚印度与阿拉伯建筑的区别,因此把所有"认知中的阿拉伯元素"一股脑地画出来,其实就是把"脑中的东方元素"去掉中国、俄罗斯之后,全归给阿拉伯的结果。
但这样的阿格拉巴形象却深入人心,导致有些西方人信以为真。2015年特朗普争取共和党的初选提名,民意机构Public Policy Polling(简称PPP)因而针对532位共和党初选选民进行外交政策的意向调查,包括是否禁止穆斯林进入美国、是否相信“9·11”阴谋论等。而当中有个题目是:
"你是否支持政府轰炸阿格拉巴?"
结果竟有30%的受访者投下赞成票;PPP同时也对民主党的初选选民问了一样的问题,竟也有19%的受访者表示赞成。这些人或许看过阿拉丁,故把阿格拉巴当作真实存在的地点;或是连阿拉丁都没看过,只是觉得城市名很有阿拉伯风,而所有阿拉伯城市都该炸,所以大手一挥,选了赞成。
PPP当年的推特推文
而在今年的真人版电影中,迪士尼仍沿用了阿格拉巴的地名,但大大调整了其风格。首先制作团队为求考究,远赴约旦沙漠取景;但当有人建议导演可到摩洛哥拍摄室内戏与街景戏时,导演却以"缺乏魔幻性"为由拒绝了。结果最后所有街头、宫殿戏,全在英国片场搭景拍摄、特效重制。
宫殿一景
宫殿二景
平心而论,此次剧组确实比动画片的团队用心,许多街景都忠实采用了中东建筑的元素;但在室内景上,却仍陷于东方情结而不可自拔。阿格拉巴宫殿虽有着奥斯曼建筑的外貌,但其室内设计却杂乱不堪,明显是把缅甸佛寺与拜占庭建筑的元素随意杂揉成群,甚至偶而还能见到非洲的艺术品。
剧组虽说自己力求考证,但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上,却仍超脱不了一厢情愿的东方想象,随意配置异国元素,以魔幻效果为由巧立名目,但说到底就是一锅胡乱加料的文化大杂烩。
从舞娘到宫装
如果说迪士尼在阿拉丁的建筑设计上大玩东方情结,那么在茉莉公主的形象塑造上,那可说是根深蒂固东方想象的再现。
1992年的动画中,茉莉公主身穿一套水蓝色的"中东服饰",上半身其实就是件类似比基尼的小可爱,下半身则是所谓的后宫裤(Harem Pants)。
茉莉公主在动画片中的造型
而这样的造型与其说是宫廷装,不如说是性感"东方舞姬"的投射,与我们今日见到的肚皮舞衣其实相去无几。但这种袒胸露肚的舞衣,其实也是西方的发明,与原始的肚皮舞衣相去甚远。
现代肚皮舞服,摄于1957年
若考察波斯、奥斯曼留下的细密画作品,便可发现传统的肚皮舞服其实相当保守,且也有男女共舞的场景,绝非今日被清一色性感舞姬寡占的场景可比。
奥斯曼画家Abdulcelil Levni笔下的肚皮舞者,其双手持响板,可随音乐伴奏
传统的波斯肚皮舞者
现代肚皮舞衣其实是西方接触到佛教天女、敦煌壁画等流动造型后,自行创发的产物,后随殖民势力一同传入中东。从1900年代初的开罗夜总会起,老板为吸引西方观光客,便命舞者穿上这类清凉舞服;久而久之,传统舞服销声匿迹,三点式的服装反倒鸠占鹊巢,如今唯有透过语言,才能看出一点残留的历史痕迹。肚皮舞衣的阿拉伯文为Bedla(بدلة),意为西服,显示其为西方引入的产物,而非本土文化所有。
而西方之所以用色情目光来凝视肚皮舞,与所谓"后宫想象"息息相关。欧洲人大约在18、19世纪接触到肚皮舞,并将其纳入东方后宫活动的想象图景中。当时西方世界的东方观已由中国逐渐扩及奥斯曼,且因其与奥斯曼有较多外交来往,例如某些大使夫人会受邀至后宫作客等,故兴起了一波后宫描绘潮。而在这些作品中,所谓奥斯曼后宫,其实与苏丹私人妓院无异,里面的女人若不是全裸斜躺,就是群聚沐浴、弹琴,等待苏丹召幸。
安格尔以奥斯曼后宫为题的作品《大宫女》
而殖民活动开始后,中东服装更作为异国元素进入了西方的成衣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所谓后宫裤。后宫裤的原型为奥斯曼的şalvar裤,也就是上部宽松、但在脚踝处收紧的裤子,男女皆可穿,并因帝国版图扩张,而广布中东世界,直到凯末尔西化改革才从流行单品成了古董。
当年法国人殖民阿尔及尔,见到了许多身穿şalvar的妇女,于是其首先在1910年传入巴黎时装界,随后又以后宫裤的名字,在西方各国流传,这才有了茉莉公主的下半身造型。
身穿şalvar裤的伊斯坦布尔妇女、孩童,右为当时妇女的外出装束
身穿şalvar裤的亚美尼亚人
身穿şalvar裤的阿尔及尔妇女
1911年的西方后宫裤海报
1992年迪士尼动画中的茉莉公主造型,其实就是用印度天女的上半身配上后宫裤,与画阿格拉巴城的逻辑一样,把所有非中国、非俄罗斯的东方元素混在一起,但又要迎合西方大众所谓"性感东方"的想象,所以还帮茉莉加了乳沟。
而在今年的真人版中,剧组明显感受到了政治正确的压力,考究许多。虽还是有几套艳俗的东方舞姬亮片装,但也多了些奥斯曼时期的宫廷服饰造型。可惜剧组一番状况外的服饰说明,还是摧毁了这种用心营造的假象。
茉莉公主的片中造型
剧中茉莉公主面对求亲者时,穿了套粉红礼服,上缀金色亮片,裙襬内则是件松绿长裤。剧组解释,在裙内穿长裤是茉莉公主"反抗教条、保持自我"的态度展现。然而若考察奥斯曼时期的细密画,在裙内着裤装本就是贵族妇女的习惯,而非反抗体制刻意为之。
茉莉公主相亲装
奥斯曼贵族妇女图像
而除了硬把服装跟女权扯上关系,剧组显然也想让茉莉身兼成印度公主的角色。片中有段茉莉离家出走的情节,其身上服饰与南亚的传统服装Shalwar kameez并无二致;而其等待阿拉丁时所穿的礼服,更与宝来坞戏服高度重迭。
茉莉公主的离家出走装
流行于南亚的shalwar kameez服
茉莉公主等待阿拉丁时所穿的礼服
阿拉丁这部片的服装设计,其实透露了好莱坞普遍的东方困境,即设计师无法克制自己的创造欲,即便有堆积如山的史料、图卷供其参考,仍不愿尊重东方自身的传统,非得自己设计一种混搭风,才算对得起这份工作。细数过往好莱坞出品的东方主题片,《艺妓回忆录》、神鬼传奇等都算是这类思路下的"杰作",即设计师重视氛围胜过考究,但仍会对外宣称自己如何用心,以作为博取眼球、甚至提名获奖的依据。
《艺妓回忆录》戏服
神鬼传奇戏服
谁需要东方情结?
但话说回来,阿拉丁本身就是个东方主义学者写出来的伪中国风故事,剧组其实大可开诚布公,表示自己就是要做跨越国族的东方主义作品,尊重加朗的原创,让世界看看18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下,欧洲人如何重塑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图像,可惜这不是好莱坞现有的生存策略。
在政治正确当道的今日,尊重少数、重视少数文化的风气逐渐渗入西方影坛;而好莱坞、文学界、艺术界虽是西方的东方主义大本营,但面对这种思潮转变,却也能适时调整。
首先在阿拉丁这种影片上,片商开始找有色人种出演,一反早年由白人饰演的惯例,但究竟要找印度人或阿拉伯人,他们却不会继续计较下去,就像东方女性的角色,究竟由中国人、日本人或韩国人出演,他们也无关紧要。
在相同的逻辑下,片商宣称自己尊重原创、考究阿拉伯文化,其实还是欺世盗名,换个方式把阿拉伯与印度元素混在一起,只是做得低调一点;但"道歉之作"的名号却能为自己赚进大把钞票,观众认为自己看了部片商宣称的"女性主义"、"重视阿拉伯"的电影,其实双方心照不宣,这部片给了彼此东方情结的快感,只是换了张政治正确的包装纸。
而这种贩卖东方风情的举动,却也不全然是西方的专利。放眼中国影坛,每年产出的古装剧中,究竟有几部真正考究历史之作?又有几部历史剧不是按照偶像剧的逻辑来演?无独有偶,日本也面临了同样的困境。
三岛由纪夫曾在1969年表专栏文章,批评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和服复兴运动:近来……就人们对它又兴起一种像对舶来物那样的兴趣而言,和服,看起来成了一种新的时尚。但它不再像过去一样,是我们古老而根深蒂固的传统的一部分了……女人们不再记得——这曾是她们世代相传的教育的一部分——怎样自己把和服穿起来……男人们也失去了他们对和服的自然而然、习以为常的熟悉;现在,他们装逼兮兮地把和服穿在身上,像是要做出某种反抗或超克时代之常规的姿势。”
当年的日本和服复兴运动与现下的汉服狂热其实相去不远。穿衣习惯的改变并非独立事件,而是一个时代传统的没落,也是人们拥抱西方现代性的结果。因此时至今日,当日本人穿上和服、中国人穿上汉服、或收看古装剧的现代人,其实都避免不了心中的东方主义奇想。
今日我们生活的世界,东方主义已是无处不在。好莱坞片商可以用政治正确来贩卖东方情结,东方人也可以一边批评西方、一边玩自己的东方主义。因此,阿拉丁这部片是不是东方主义,或许不是重点,因为这只是片商的噱头;我们该正视的,反而是人们普世的"东方情结需求",当我们在西方现代性上越走越远,这样的需求便只会日趋强烈,对象既能是他者,也可以是自我,现代不止,东方不死。
原文發表網址:
2019.5.25
中東研究通訊
https://mp.weixin.qq.com/s/MRyDQibq46CH6qla_hGPYg?fbclid=IwAR0UJf9IxIauZNEXPPGBbzoPOXRv--CzXLXqtkMuhy4wYwreoPWMGsSzsZo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385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燕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黑袍的阿拉伯文為عباءة或عباية(Abaya),原本也可譯為罩袍,但現已逐漸被黑袍的意象寡占;頭巾一般稱為حجاب(Hijab),面紗則多用نِقاب‎(Niqab)。而中東女性自我遮蔽的習俗既有宗教因素,也受環境氣候影響,但這兩者卻又不完全獨立。
什葉派約占10-15%的世界穆斯林人口,並以伊朗、伊拉克、亞塞拜然與巴林為主要分佈地。但除了伊朗與亞塞拜然外,各穆斯林國家的什葉派幾乎都有被政治邊緣化的現象;沙烏地的什葉派更長年被視為伊朗的第五縱隊,面臨信仰自由與人身安全的威脅。
4月28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到訪沙特阿拉伯,是為2018年異見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謀殺案後,土沙關係的新回暖,亦是埃爾多安5年來對沙特的首次出訪。
3月5日,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飛抵伊拉克首都巴格達(Baghdad),開始為期4天的訪問行程。由於伊拉克疫情防控未穩,又甫於3月3日發生火箭彈襲擊美軍基地的事故,局勢動盪不言可喻,出訪由此蒙上「最高風險」的陰影。
10月16日,遭「辱穆」疑雲纏擾多時的法國教師帕蒂(Samuel Paty)遇襲,成為2012年圖盧茲連環槍擊案以來,第257位命喪極端伊斯蘭恐襲的法國公民。
7月10日,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宣布廢除1934年的內閣法令,終結了聖索菲亞(Hagia Sophia)86年的博物館歲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隨後也簽發總統令,恢復了聖索菲亞過往長達482年的清真寺地位。
黑袍的阿拉伯文為عباءة或عباية(Abaya),原本也可譯為罩袍,但現已逐漸被黑袍的意象寡占;頭巾一般稱為حجاب(Hijab),面紗則多用نِقاب‎(Niqab)。而中東女性自我遮蔽的習俗既有宗教因素,也受環境氣候影響,但這兩者卻又不完全獨立。
什葉派約占10-15%的世界穆斯林人口,並以伊朗、伊拉克、亞塞拜然與巴林為主要分佈地。但除了伊朗與亞塞拜然外,各穆斯林國家的什葉派幾乎都有被政治邊緣化的現象;沙烏地的什葉派更長年被視為伊朗的第五縱隊,面臨信仰自由與人身安全的威脅。
4月28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到訪沙特阿拉伯,是為2018年異見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謀殺案後,土沙關係的新回暖,亦是埃爾多安5年來對沙特的首次出訪。
3月5日,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飛抵伊拉克首都巴格達(Baghdad),開始為期4天的訪問行程。由於伊拉克疫情防控未穩,又甫於3月3日發生火箭彈襲擊美軍基地的事故,局勢動盪不言可喻,出訪由此蒙上「最高風險」的陰影。
10月16日,遭「辱穆」疑雲纏擾多時的法國教師帕蒂(Samuel Paty)遇襲,成為2012年圖盧茲連環槍擊案以來,第257位命喪極端伊斯蘭恐襲的法國公民。
7月10日,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宣布廢除1934年的內閣法令,終結了聖索菲亞(Hagia Sophia)86年的博物館歲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隨後也簽發總統令,恢復了聖索菲亞過往長達482年的清真寺地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回顧阿拉丁的真人版電影,探討了其選角及改編的不同見解。阿拉丁中新增角色的設定及兩部作品在歌曲和角色塑造上的差異,展示了迪士尼對傳統故事的重新詮釋。最終,作者對迪士尼在這些作品中所做的改變表示欣賞,並期待未來的電影。
Thumbnail
看出來了嗎?在一大片的雲裡有一塊特別黑的地方,仔細一看酷似阿拉丁神燈,哇!太酷了!阿拉丁神燈在夕陽的光芒四射下更有神話的意味了! 對著天空搓神燈~神燈啊神燈,請許我三個願望!第一個願望、讓我變成有很多很多錢的人;第二個願望、請賜給我一個健康且長生不老的身體;第三個願望、我身邊所有的同頻的人都圍繞在
Thumbnail
  此為Dharma 龍 霝   truth  奇幻小說的設定。   「希伊……哼爾特受呀"阿勃祖",加日斯哼爾特,沁勒希日也姆!」   「諾但……哼爾特勒恆爾,特阿斯姆嘟斯日耶,入,蘇布亞提勒哈特。」   「希拉艾,納奇之希伊勒加爾斯。特,亞可萊特吶唔勒亞哈唆,唔呀希伊勒加爾
Thumbnail
在十世紀時,曾經有那麼一座亞美尼亞的城市,坐落於貿易路線上的它輝煌無比,擁有十萬人口,同時代幾乎沒有任何一座歐洲城市可以匹敵。在城中美麗的教堂四處坐落,因而雅號為「一千零一座教堂之城」。 這座城市名叫「阿尼」(Ani),亞美尼亞王國的古都。 在當時的人眼中,基督教世界,阿尼的輝煌可與拜占庭的首都
Thumbnail
迦勒底城消失,巴比倫化為塵土,埃及變成一塊貧瘠的土地,西西里曾有160個繁榮的城市,但在西元零年之前成為廢墟,最後變成沙漠,儘管人類付出勞力、善用巧思、祈求禱告與意圖改變。 但這一切仍然發生,就像日落之後黑夜來臨般自然,證明人類對於自己所有成果與模式一定有不知道的事。 而那個未知數一定極為致命..
Thumbnail
屬於阿茲德人的巴尼納布汗部落由於掌控了阿曼南部佐法爾到巴格達與大馬士革的乳香陸路貿易,在12世紀趕走了塞爾柱土耳其帝國,建立了納巴尼王朝,並於1154 年到 1624 年之間統治阿曼 在12 世紀至 15 世紀末,巴赫拉就是納巴尼王朝的首都,而巴赫拉堡就身負著防衛這座綠洲首都與保護乳香之路的重責大任
因杜拜豪雨、班機取消,我們多停留兩天。在亞歷山大的Helnan Dreamland Hotel度過了第11天,。這個城市見證了2300年的歷史,承載著希臘入侵埃及和對愛的貢獻。坐落在地中海岸邊的這個地方,讓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1447年建造的凱特貝城堡和2002年新建的壯觀圖書館,石柱高達27米,歷
Thumbnail
雷德-哈格德提出的亞特蘭蒂斯的引人入勝描寫,展示了這個失落文明的科學、藝術和歷史。整體內容生動有趣,一起揭示了亞特蘭蒂斯的輝煌、力量與毀滅的共同故事。
旅行過後心裡總有些餘韻。 從埃及旅行回來好多天了,翻看一下那些古蹟的照片,拜認真博學的埃及導遊之賜,發現自己終於看的懂一些壁畫的意義,挺高興的又複習了一下那些彷彿外星人留在人間的詩偈。知道了「撒哈拉」本身就是沙漠的意思,所以埃及的撒哈拉不是三毛的撒哈拉,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埃及的人~
Thumbnail
文章藉梳理《魔法公主》部分角色設定整理劇情發展,並延伸角色各自立場,及主角阿席達卡傳遞的精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回顧阿拉丁的真人版電影,探討了其選角及改編的不同見解。阿拉丁中新增角色的設定及兩部作品在歌曲和角色塑造上的差異,展示了迪士尼對傳統故事的重新詮釋。最終,作者對迪士尼在這些作品中所做的改變表示欣賞,並期待未來的電影。
Thumbnail
看出來了嗎?在一大片的雲裡有一塊特別黑的地方,仔細一看酷似阿拉丁神燈,哇!太酷了!阿拉丁神燈在夕陽的光芒四射下更有神話的意味了! 對著天空搓神燈~神燈啊神燈,請許我三個願望!第一個願望、讓我變成有很多很多錢的人;第二個願望、請賜給我一個健康且長生不老的身體;第三個願望、我身邊所有的同頻的人都圍繞在
Thumbnail
  此為Dharma 龍 霝   truth  奇幻小說的設定。   「希伊……哼爾特受呀"阿勃祖",加日斯哼爾特,沁勒希日也姆!」   「諾但……哼爾特勒恆爾,特阿斯姆嘟斯日耶,入,蘇布亞提勒哈特。」   「希拉艾,納奇之希伊勒加爾斯。特,亞可萊特吶唔勒亞哈唆,唔呀希伊勒加爾
Thumbnail
在十世紀時,曾經有那麼一座亞美尼亞的城市,坐落於貿易路線上的它輝煌無比,擁有十萬人口,同時代幾乎沒有任何一座歐洲城市可以匹敵。在城中美麗的教堂四處坐落,因而雅號為「一千零一座教堂之城」。 這座城市名叫「阿尼」(Ani),亞美尼亞王國的古都。 在當時的人眼中,基督教世界,阿尼的輝煌可與拜占庭的首都
Thumbnail
迦勒底城消失,巴比倫化為塵土,埃及變成一塊貧瘠的土地,西西里曾有160個繁榮的城市,但在西元零年之前成為廢墟,最後變成沙漠,儘管人類付出勞力、善用巧思、祈求禱告與意圖改變。 但這一切仍然發生,就像日落之後黑夜來臨般自然,證明人類對於自己所有成果與模式一定有不知道的事。 而那個未知數一定極為致命..
Thumbnail
屬於阿茲德人的巴尼納布汗部落由於掌控了阿曼南部佐法爾到巴格達與大馬士革的乳香陸路貿易,在12世紀趕走了塞爾柱土耳其帝國,建立了納巴尼王朝,並於1154 年到 1624 年之間統治阿曼 在12 世紀至 15 世紀末,巴赫拉就是納巴尼王朝的首都,而巴赫拉堡就身負著防衛這座綠洲首都與保護乳香之路的重責大任
因杜拜豪雨、班機取消,我們多停留兩天。在亞歷山大的Helnan Dreamland Hotel度過了第11天,。這個城市見證了2300年的歷史,承載著希臘入侵埃及和對愛的貢獻。坐落在地中海岸邊的這個地方,讓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1447年建造的凱特貝城堡和2002年新建的壯觀圖書館,石柱高達27米,歷
Thumbnail
雷德-哈格德提出的亞特蘭蒂斯的引人入勝描寫,展示了這個失落文明的科學、藝術和歷史。整體內容生動有趣,一起揭示了亞特蘭蒂斯的輝煌、力量與毀滅的共同故事。
旅行過後心裡總有些餘韻。 從埃及旅行回來好多天了,翻看一下那些古蹟的照片,拜認真博學的埃及導遊之賜,發現自己終於看的懂一些壁畫的意義,挺高興的又複習了一下那些彷彿外星人留在人間的詩偈。知道了「撒哈拉」本身就是沙漠的意思,所以埃及的撒哈拉不是三毛的撒哈拉,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埃及的人~
Thumbnail
文章藉梳理《魔法公主》部分角色設定整理劇情發展,並延伸角色各自立場,及主角阿席達卡傳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