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以被想像,被描述,被期待。讀«歡迎來到這個美麗的星球»、«創造我們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多和孩子談未來,具體一點。

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未來可以被想像,被描述,被期待。❤️

📕Here We Are

歡迎來到這個美麗的星球

📕What We'll Build

創造我們的未來

***

在持續不斷的復課與停課的循環中,每天起床後的自己,常無法預料今天一整天會怎麼過完。

也許等等手機一開,又是孩子無法前去學校上課,必須居隔在家的通知簡訊(我就出不了門去上班),或是傳來哪個班級又必須遠距教學的消息,得趕忙準備設備和上傳課程資料。

***

疫情發展來到第三年,不知道為何,有一種全部又回到原點的感覺。


三年前,昕剛上小學,昀剛出生不久,好多新鮮的事物等在孩子面前。於是,我開始興沖沖的為孩子安排課後活動,美語、寫作、手工藝、舞蹈……都是在孩子願意學習的情況下,心想著可以讓她有個充實的小學生活,然後再心甘情願去接送她上下課。

怎料隨著這個世界的快速變動,我們的家適應不了這些不確定。如今只剩每週1.5小時的畫室時間,以及學校課後的舞蹈社團。

隨著全市停課的消息傳來,學校也取消了這學期剩下的社團時間,為了成果錄影而買好的服裝道具,也就入不了鏡頭了。

昕參加了近三年的舞蹈社,卻連一次正式的演出都沒有成型。即使孩子沒有抱怨,我卻不免有一點遺憾。

***

此刻、明天、未來,輪廓越來越模糊。我們該如何告訴孩子,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或許這是一個失控的世界,沒有了秩序。

小時候聽大人說,如何如何之後,人生就能成功......如今這樣的言談,卻是失效了,我們再也沒有自信對身邊的孩子如是說道。

甚至也無法阻止,有其他聲音不斷的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不再有未來了。

然而我卻還想著,如果可以,我希望描述一個不同眼光所看見的世界,不是模糊,而是具體可期的。在孩子還有能力充滿想像的年歲裡,我願意陪著她們想像,而且愈具體愈好。


☀️因為,具體有形的期待,會讓往前走的雙腳更加踏實有力。

儘管前方仍有風波來襲。


***

📚Oliver Jeffers這兩個作品擺在眼前,我想這其中正有這樣的創作意圖。這其一是寫給新生的兒子,其二是為女兒所寫的。

raw-image

📚"Here We Are", «歡迎來到這個美麗的星球»,為新生兒子科普了地球的樣貌,也傳達了愛護地球的心願,並且期望,孩子將來能善待這個世界與世上的人們。

眼光單純而話語淺白,想像與寫實的畫面交互穿插,以及帶著童趣的設計對白,讓看似嚴肅的愛護環境與愛護生命的主題,能輕易打動讀者的心。

「如果你還想知道別的事,儘管問,我就在你身邊。當我不在的時候,你也可以問問別人。在地球上,你永遠都不孤單。」


如果有一天,孩子對這個世界不再想要問問題的時候,也是他對這個世界感到麻木的時候。

在感到麻木之前,也許他對這個世界充滿疑惑,卻無法找到出口與解答;也許他感到孤單寂寞,卻遇不到善於理解的回應;也許他的心一直往下掉,身邊卻沒有能伸手接住他的人。

這是來自為父為母的深深憂慮,但也因為憂慮得夠深,才會期盼自己能好好的將這個世界交在孩子手中。當我們對這個世界認識得夠多,也對身邊的人保有孩子般的善意,這個世界所能回饋給我們的禮物,相信也會充滿著驚喜。


***

raw-image

"What We'll Build",« 創造我們的未來»所描述的故事,則是作者帶著年幼的女兒瑪莉,赤手空拳一起計畫未來的過程。

他們計畫著:

在沒有門的地方造一扇門,

在時間的初始造一隻手錶,

在通往世界的軌道鑿開隧道,

在遼闊無際的天空開拓道路,

也記得在失去所有而一貧如洗之前,留一幢存放愛與回憶的小屋。

但其實,他們什麼都還沒開始,就只是計畫而已。(笑)

然而光是計畫,就足以振奮人心。

或許一生當中,最讓人可以笑著回望的,就是在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勇敢跨出第一步的那一刻。


而此後的每一步,都可以因為前一步的踏實與勇敢,更加的穩健。

直到夢想真正實現。


***

夢想的能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環境的波動,不能阻止人們夢想。

在夢想裡,當我們恣意彩繪圖像時,不要忘記去看看,住在我們內在生命的那個小孩。是因為他/她還在那裡,我們才能與身邊的孩子一起做夢,一起愛我們的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日樂讀手札的沙龍
19會員
59內容數
聆聽上帝話語的敬虔時光,傾心吐意即是詩。
2023/04/14
這個一個很耐讀、很耐人尋味的書名。     如果拿起這本書的封面細看:「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不知道你是否會如此解讀:「如果可以自由做自己,不再糾結於他人的眼光,我便是個幸福的人了」?     這本書所要陳明的論點,真的很吸引
2023/04/14
這個一個很耐讀、很耐人尋味的書名。     如果拿起這本書的封面細看:「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不知道你是否會如此解讀:「如果可以自由做自己,不再糾結於他人的眼光,我便是個幸福的人了」?     這本書所要陳明的論點,真的很吸引
2023/01/01
雲後也終究有光,儘管放眼望去是一整片荒蕪,光的方向卻不曾改變——只需抬頭仰望。
Thumbnail
2023/01/01
雲後也終究有光,儘管放眼望去是一整片荒蕪,光的方向卻不曾改變——只需抬頭仰望。
Thumbnail
2022/12/16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故事說到有一種人,宣稱愛著你,卻不允許你擁有你自己。
Thumbnail
2022/12/16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故事說到有一種人,宣稱愛著你,卻不允許你擁有你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想像力的人,才有實踐夢想的創造力兒子因為圖書館的一本描述火箭發射的故事書 愛上了一切有關火箭的事物 包含也介紹了世界首富伊隆・馬斯克正在研發新型態的火箭 雖然以四歲的孩童而言,航太知識連大人都很難理解 只能盡自己所知的一切,帶給孩子無限的想像力 很多人說 學齡前的孩童常處在現實與想
Thumbnail
有想像力的人,才有實踐夢想的創造力兒子因為圖書館的一本描述火箭發射的故事書 愛上了一切有關火箭的事物 包含也介紹了世界首富伊隆・馬斯克正在研發新型態的火箭 雖然以四歲的孩童而言,航太知識連大人都很難理解 只能盡自己所知的一切,帶給孩子無限的想像力 很多人說 學齡前的孩童常處在現實與想
Thumbnail
猶記得以前曾經有預言某某年將會是世界末日,當時搞得人心惶惶,結果時間到了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爾後新聞報導也時常會引用某某神童或命理老師對未來的預言,漸漸地大家對這樣的推測感到麻木,畢竟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即便真的預言成真,我們現在有能力扭轉未來嗎? 《未來是這樣嗎?不一定喔!》這本繪本講述的是關於未
Thumbnail
猶記得以前曾經有預言某某年將會是世界末日,當時搞得人心惶惶,結果時間到了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爾後新聞報導也時常會引用某某神童或命理老師對未來的預言,漸漸地大家對這樣的推測感到麻木,畢竟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即便真的預言成真,我們現在有能力扭轉未來嗎? 《未來是這樣嗎?不一定喔!》這本繪本講述的是關於未
Thumbnail
故事簡介: 未來將與病毒共存的世界,未施打疫苗的新生兒需與世界隔離,因此人們發明了一項作夢裝置...... 閱讀順序:由右至左 作品形式:黑白/彩色頁漫 創作時間:2021 因為是先前的作品搬運,所以某些關於病毒與疫苗在當下的描述,該情況會與現在有所不同。
Thumbnail
故事簡介: 未來將與病毒共存的世界,未施打疫苗的新生兒需與世界隔離,因此人們發明了一項作夢裝置...... 閱讀順序:由右至左 作品形式:黑白/彩色頁漫 創作時間:2021 因為是先前的作品搬運,所以某些關於病毒與疫苗在當下的描述,該情況會與現在有所不同。
Thumbnail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或許無形的存有透過顯現在我們身邊的夢境,來傳遞一些訊息。而掌握在我們手中的未來,究竟是越發閃耀亦或逐漸步入毀滅?如果說我們的選擇會決定星球的未來,那麼,身為自然之子的你,將會如何選擇?親愛的,把握住能夠改變的機會,我們才能望見災難後的光明未來。
Thumbnail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或許無形的存有透過顯現在我們身邊的夢境,來傳遞一些訊息。而掌握在我們手中的未來,究竟是越發閃耀亦或逐漸步入毀滅?如果說我們的選擇會決定星球的未來,那麼,身為自然之子的你,將會如何選擇?親愛的,把握住能夠改變的機會,我們才能望見災難後的光明未來。
Thumbnail
💝多和孩子談未來,具體一點。 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未來可以被想像,被描述,被期待。❤️ 📕Here We Are 歡迎來到這個美麗的星球 📕What We'll Build 創造我們的未來 *** *** 疫情發展來到第三年,不知道為何,有一種全部又回到原點的感覺。 ***
Thumbnail
💝多和孩子談未來,具體一點。 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未來可以被想像,被描述,被期待。❤️ 📕Here We Are 歡迎來到這個美麗的星球 📕What We'll Build 創造我們的未來 *** *** 疫情發展來到第三年,不知道為何,有一種全部又回到原點的感覺。 ***
Thumbnail
「世界始終是孩童;唯獨我們很遺憾會長大」—《慢讀里爾克》 我們來到一個怕老的年代了。這意味著人們開始有方法抵抗肉體的變老。只是靈魂不會說謊,透過眼睛,人們知道自己的經驗是新鮮還是滄海桑田;透過眼睛,人們早已明白,年輕與衰老的意義。 有限對應無盡,是繪本對孩子拋出的議題。
Thumbnail
「世界始終是孩童;唯獨我們很遺憾會長大」—《慢讀里爾克》 我們來到一個怕老的年代了。這意味著人們開始有方法抵抗肉體的變老。只是靈魂不會說謊,透過眼睛,人們知道自己的經驗是新鮮還是滄海桑田;透過眼睛,人們早已明白,年輕與衰老的意義。 有限對應無盡,是繪本對孩子拋出的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