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耐讀、很耐人尋味的書名。
如果拿起這本書的封面細看:「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不知道你是否會如此解讀:「如果可以自由做自己,不再糾結於他人的眼光,我便是個幸福的人了」?
這本書所要陳明的論點,真的很吸引人,正為:「人可以自由且幸福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然而這卻可能使我們困惑:要如何自由且幸福?如何接納一個被人討厭的自己?而我的勇氣又從哪裡來?如果這個世界必須要我拿出勇氣才能變得幸福,我真的有朝一日可以獲得幸福的人生嗎?
作者使用類似小說中的對話手法,來談論理論嚴密性極高的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翻著翻著就豁然開朗,就如同書中的哲學家所言:這個世界,其實無比單純(單純到你無法想像)。
但是你必須親自參與這場對話,只讀其中的論點和主張,絕對不能滿足你或說服你——就像書中那位預備來給哲學家踢館的年輕人。
否定了「心理創傷能決定人生樣貌」的主張,超越了佛洛伊德以降的心理學界的論調,在這個立足點上,阿德勒的理論使人的眼睛能更清晰看見,原來一切煩惱的來源,都是我們生活當下的人際關係,而非過去的創傷經驗。也因此,割捨他人的期望與目光格外重要,但這不是強調,我們必須自私的忽略他人感受、任性的做自己,而是捨去我們心中渴望他人來認同自己的內在需求,因為這些尋求認同的心理需求,正是使人無法自由的根本原因。
當不再致力於尋求他人認同時,你願意認同自己嗎?你願意相信,一旦你開始認同自己,便是走上了自由的道路嗎?
然而請別忘記,自由的真義,不是完全忽略這個外在世界;相反的,當你因為認同了自己、因自由而滿足,你的眼光將不再只關注自己(因為你不再拿別人和自己比較),而是開始願意轉移到這個廣大的世界,開始發自內心的傾聽這個世界的真正需要——人之所以生而為人的價值,不就自然而然的彰顯了嗎?
因此,我們所應該彰顯的,不是過多的自我意識;過份的肯定自我,反而會牽制自我,切斷自己與世界的連結。那麼,看待自己的首要功課是什麼?應為接納自我,無論是怎樣的我;而這需要強大的勇氣——一種甘於平凡,甚至甘於柔弱的勇氣。
老子曾言:「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當我們敢去做什麼,會被稱讚為勇敢,然而勇敢的代價卻可能使自己受損,其至失去生命。而選擇拒絕做什麼,同樣需要格外的勇氣,這樣的勇氣卻能為自己贏來人生的主導權,因為自己的人生不再受制於他人的眼光和讚美。你會開始體會到:被討厭,又何妨?這樣的自由,終究可以帶來幸福的人生。
***
讀完書中的對話過程,我也更深刻體會,原來時代晚近的心理學,其實如此貼近在科學發達的時代之前,早已被熱議數千年的哲學內涵——心理學與哲學,原來同出於一個「我與人、我與世界、我與天地之間」的思考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