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加速康復療程,優化手術全期照護,麻醉科醫師圖文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聽到需要接受手術時,患者難免會感到緊張,擔心手術的過程、擔心醒來的疼痛、擔心術後的恢復、擔心可能的併發症,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郭書麟醫師指出,隨著醫學的進步,醫師的手術技術、工具越來越進步,大家也持續努力,希望能夠透過系統性的介入方式,讓病人術後可以更舒適,可以減少併發症、縮短恢復時間、提高恢復的品質。
什麼是快速康復的手術?
「從前大家很習慣在做完一個大手術後,就留著氣管內管到加護病房,」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麻醉部劉治民醫師說,「後來大家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助患者在術後早一點脫離呼吸器、早一點拔管、早一點喝水、早一點下床、早一點恢復,於是漸漸發展出術後加速康復的概念。」
所謂的「術後加速康復(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整合手術病人照護流程,郭書麟醫師解釋,醫院會運用跨團隊的資源,在外科門診排定手術之後,便開始進行各項準備工作,提供高品質的照護,從門診診斷、等待住院、術前準備、接受手術、術後恢復、到出院之後追蹤。術後加速康復ERAS能夠善加利用既有資源、人力,藉助各種經過醫學實證的方式,進一步提昇麻醉安全及病人術後恢復品質。
「我們在術前就會請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藥師來評估,看看患者需要什麼樣的準備,以面對接下來的大手術。」郭書麟醫師說,「病人可以從居家等待手術的時候,就可以依照ERAS團隊建議,開始有計劃地調整,各方面都預作準備,讓心肺功能更好,把血壓、血糖控制得更理想,營養狀況調整到最佳程度。這些都有助於提升手術安全性,使術後的恢復可以更順利。」
為何會出現手術低體溫?
進到手術房之後,麻醉醫師會替患者麻醉,給予止痛及肌肉鬆弛,並仔細監測、維持各項生命徵象,例如血壓、心跳、體溫等。體溫是過去較常被忽略,但其實非常重要的生命徵象,所謂「低體溫」指的是中心體溫過低,劉治民醫師解釋,因為手術室裡的溫度較低,而接受麻醉的患者又會失去維持體溫恆定的機制,所以體溫就會漸漸往下掉。
想要預防手術低體溫,連續性體溫監測便非常重要,過去用於測量中心體溫的工具都較有侵入性,劉治民醫師說,目前已有非侵入性體溫監測貼片,只要貼在額頭上,便能推算出中心體溫,便利性提高,讓我們能夠在手術當中及時掌握患者的中心體溫。
「我曾經遇過體溫低到攝氏33度的患者,因為手術時間很長、手術範圍很大,體溫便持續下降,一直拉不起來。」劉治民醫師回憶,「後來手術完成了,但是低體溫直接影響到意識,所以遲遲無法拔管。一直到核心體溫恢復到攝氏35度時,病人才開始有反應。」
根據統計,若未積極介入預防,低體溫的比例在手術一個小時大約20%,兩個小時大約30%,時間越久,比例越高。不管是半身麻醉、全身麻醉,都可能出現手術低體溫。郭書麟醫師說明,如果是老人、小孩、體重過輕、身體質量指數BMI太低、失血量較多的患者會更容易發生手術低體溫。
低體溫可能造成哪些問題?
當體溫過低時,在手術當中便能看到一些不良影響,包括凝血功能變差,很容易滲血,心臟功能受到影響,可能出現心律不整,劉治民醫師分析,低體溫會影響藥物代謝,與正常體溫的人相比較,藥物代謝速度可能變慢,導致麻醉藥累積在體內,恢復就比較慢,例如肌肉鬆弛劑,體溫為攝氏三十五度的病人與正常體溫的病人,代謝時間差兩倍。
在手術結束後,術中低體溫仍會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劉治民醫師說,患者甦醒後會覺得很冷,於是開始顫抖,而大幅增加耗氧量,年輕人可能還挺得住,但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能就會發生問題。曾經出現手術低體溫的病人,腸胃蠕動的恢復比較慢、傷口感染率也比較高,影響層面相當廣泛。
如何預防手術低體溫?
面對手術低體溫,郭書麟醫師指出目前的做法包括替病人蓋被子、使用具有熱水循環的床墊、照射烤燈、溫血器替輸液加熱及熱空氣式保溫毯等,幫忙保溫。
從目前的研究實證看起來,新一代主動式保溫工具如熱空氣式保溫毯是比較有效的保溫工具,劉治民醫師說,它可以把病人包起來,開頭的手術就把身體全部包起來、開胸腔的手術就把肚子跟腳包起來、開肚子的手術就把胸腔跟上半身包起來。熱空氣式保溫毯會透過許多小孔均勻吹送暖風,持續將熱能傳遞到皮膚表面,是很有效率的保溫工具,有助於降低手術低體溫發生的機會。
「其實體溫管理也可以從手術前就開始,」郭書麟醫師說,「例如一些較虛弱、瘦小的患者,我們會在等候室就開始使用各種保溫設備,預先幫病人儲備一些溫度,好比要出遠門前,先把油箱加滿。術中可持續保溫,術後回到恢復室依然能繼續使用。若使用保溫毯時,醫護人員也會密切監測體溫,適時調整保溫毯輸出的溫度。」
完善準備,從術前就開始!
術後加速康復ERAS有助於達到三贏,第一幫助患者順利恢復,第二幫助降低醫護人員的負擔,第三幫助社會減輕醫療成本。劉治民醫師分享,「我覺得推行術後加速康復ERAS是會上癮的事情,一旦開始做了,可以從病人那邊獲得正面的回饋,整個團隊就會越做越開心,越做越積極!」
充分完整的溝通,患者可以和醫療團隊合作,共同努力提升手術安全性,使術後恢復更順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8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記得很多年前遇過一個90幾歲的老伯伯,本身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病,來我們這邊做攝護腺刮除手術,因為攝護腺較大、手術時間較長,手術中出現了低體溫的情況。」臺大醫院泌尿部黃國皓醫師回憶,「術後伯伯意識混亂,還引發心肌梗塞,在加護病房住很久。」
50歲的坤伯是位B型肝炎帶原者,血液裡面一直都有B型肝炎病毒的存在,肝功能偶爾正常、偶爾不正常。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就認為不需要治療。 經由血液、體液傳播的B型肝炎病毒 日常生活中,跟B型肝炎帶原者一起吃東西、握手、擁抱,並不會受到傳染。
骨轉移在乳癌第四期是相當常見的情況,除了疼痛之外,還可能導致骨折、神經壓迫,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一定要積極治療,預防骨骼併發症!
人體保持在正常體溫,各種生理機能才能正常運作。當核心溫度小於攝氏36度時,稱為低體溫。 非預期性低體溫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包括:增加手術部位感染、心肌缺血及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機率、增加出血量、藥物作用延長及改變、死亡率增加及麻醉恢復的延遲等。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個大家較陌生的疾病,很多患者誤以為只要用了藥,把症狀控制下來就可以停藥,結果卻導致病情反反覆覆。鄭屹喬醫師指出,其實發炎性腸道疾病有點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持續治療的目的是將病情控制穩定,避免進展到更嚴重、甚至難以挽回的併發症,因此不可以在藥物產生反應後,就擅自把藥物停掉。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自體免疫疾病,無法完全治癒,但目前已經有成效良好的藥物可以穩定控制發炎,改善預後。郭震亞醫師叮嚀,治療目標除了要改善腹痛、腹瀉、血便等症狀,更重要的是達到腸黏膜癒合,以降低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避免動刀切腸子!
「記得很多年前遇過一個90幾歲的老伯伯,本身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病,來我們這邊做攝護腺刮除手術,因為攝護腺較大、手術時間較長,手術中出現了低體溫的情況。」臺大醫院泌尿部黃國皓醫師回憶,「術後伯伯意識混亂,還引發心肌梗塞,在加護病房住很久。」
50歲的坤伯是位B型肝炎帶原者,血液裡面一直都有B型肝炎病毒的存在,肝功能偶爾正常、偶爾不正常。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就認為不需要治療。 經由血液、體液傳播的B型肝炎病毒 日常生活中,跟B型肝炎帶原者一起吃東西、握手、擁抱,並不會受到傳染。
骨轉移在乳癌第四期是相當常見的情況,除了疼痛之外,還可能導致骨折、神經壓迫,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一定要積極治療,預防骨骼併發症!
人體保持在正常體溫,各種生理機能才能正常運作。當核心溫度小於攝氏36度時,稱為低體溫。 非預期性低體溫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包括:增加手術部位感染、心肌缺血及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機率、增加出血量、藥物作用延長及改變、死亡率增加及麻醉恢復的延遲等。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個大家較陌生的疾病,很多患者誤以為只要用了藥,把症狀控制下來就可以停藥,結果卻導致病情反反覆覆。鄭屹喬醫師指出,其實發炎性腸道疾病有點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持續治療的目的是將病情控制穩定,避免進展到更嚴重、甚至難以挽回的併發症,因此不可以在藥物產生反應後,就擅自把藥物停掉。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自體免疫疾病,無法完全治癒,但目前已經有成效良好的藥物可以穩定控制發炎,改善預後。郭震亞醫師叮嚀,治療目標除了要改善腹痛、腹瀉、血便等症狀,更重要的是達到腸黏膜癒合,以降低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避免動刀切腸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已出院回診約一個月,下禮拜已經要回去上班了, 為自己記錄一下,從開刀住院五天,到往開刀後回家休養, 一些心境路程... 開刀後第一、二天,其實都是在昏睡狀態,頭昏沒胃口,下腹部很痛的狀況,醫生及護理師都會定期量體溫、血壓,打點滴,止痛劑,家屬要協助的部份就是吃食物、水及倒尿袋紀錄(要秤重)...
說到開刀,有一件事忘了說。 就是關於麻醉。 並不是解麻醉之後的後遺症;我好像完全沒有症狀。 算是天選之人? (附帶一題,某老師解麻醉的經驗是,狂吐……) 而是這次,我很想記得,自己到底是怎麼、什麼時候被麻昏的。 上次去開刀的時候, 年輕的醫師,拿著一個面罩,說: 「這是氧氣,
Thumbnail
進去開刀房前,護理師超溫柔還跟我聊天,醫生還跟我大聊特聊到麻醉的最後一刻,希望他有一天開業,我一定會想回鍋當護理師(先不要想太多好了ʕʘ̅͜ʘ̅ʔ),這次答應麻姐們要好好稱讚麻醉科的好(他們說靠的只是一點點成就感撐下去,真希望他們能看到),畢竟他們真的很照顧我,也是我這次大工程中重要的一環。
麻醉醫師轉頭對我説,「生命徵象良好,各種數值無異常。」 「手術很成功,」我宣布道,「送加護留觀。」 手術房裡不像電視劇裡所演的那樣,並沒有響起熱烈的掌聲。 大家就是迅速地去準備下一個工作。 不過感覺得出來,所有的人都打起了精神。
Thumbnail
緩緩從恢復室睜開眼,只見護理師拍拍我告知手術結束囉~推回病房路上依舊昏沉想睡,稍微檢視一下包紮傷口處,是開在大腿側邊位置偏低,感覺傷口可能才10公分左右,整隻左腳麻藥還在,摸起來都沒有知覺,冰袋敷著也一點感覺都沒有,在不知不覺中又疲倦的睡著了。 醒來後還不能移動,先進行些微流質飲食,喝點水與茶碗蒸
術前做過功課的 知道大概的術前、術後要準備或應該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項 我知道這項手術有一段時間了,但其實...我怕做醜了,所以真正考慮要做,是這半年~一年裡的事,只是在等日期而已 這篇是比較像手術和術後幾天的分享日記,純屬個人經驗 我因為無人陪同到院而且搭乘大眾運輸 到院時全身是汗像瀑布,步行運
Thumbnail
20240322 凌晨,父親忽然高燒至39度,整個醫療團隊又再次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幸好退燒藥及時發揮作用,體溫在幾小時後得到了控制。但拔管的施行計畫也因此再度暫緩。 與主治醫生確認,不確定是否是因為發燒影響,呼吸並不順暢,因此呼吸器的功率再次回到全開。
Thumbnail
終於來到要開刀這一天,描寫我對開刀的陰影記憶,並記錄開刀當天的狀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原來手術的病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睡一覺而已… 一幕幕的醫院天花板燈具格局,配合護理師們推床的急促腳步聲,病人視角是這樣的啊! 進到金屬質感變多的手術病房,移到自動發熱的床上,護理師們幫我戴上檢測儀器與呼吸設備,她們各種對業務上的氣憤或焦急的對話,每每把我從未知的擔憂中拉回現實,聽到:「我現在相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已出院回診約一個月,下禮拜已經要回去上班了, 為自己記錄一下,從開刀住院五天,到往開刀後回家休養, 一些心境路程... 開刀後第一、二天,其實都是在昏睡狀態,頭昏沒胃口,下腹部很痛的狀況,醫生及護理師都會定期量體溫、血壓,打點滴,止痛劑,家屬要協助的部份就是吃食物、水及倒尿袋紀錄(要秤重)...
說到開刀,有一件事忘了說。 就是關於麻醉。 並不是解麻醉之後的後遺症;我好像完全沒有症狀。 算是天選之人? (附帶一題,某老師解麻醉的經驗是,狂吐……) 而是這次,我很想記得,自己到底是怎麼、什麼時候被麻昏的。 上次去開刀的時候, 年輕的醫師,拿著一個面罩,說: 「這是氧氣,
Thumbnail
進去開刀房前,護理師超溫柔還跟我聊天,醫生還跟我大聊特聊到麻醉的最後一刻,希望他有一天開業,我一定會想回鍋當護理師(先不要想太多好了ʕʘ̅͜ʘ̅ʔ),這次答應麻姐們要好好稱讚麻醉科的好(他們說靠的只是一點點成就感撐下去,真希望他們能看到),畢竟他們真的很照顧我,也是我這次大工程中重要的一環。
麻醉醫師轉頭對我説,「生命徵象良好,各種數值無異常。」 「手術很成功,」我宣布道,「送加護留觀。」 手術房裡不像電視劇裡所演的那樣,並沒有響起熱烈的掌聲。 大家就是迅速地去準備下一個工作。 不過感覺得出來,所有的人都打起了精神。
Thumbnail
緩緩從恢復室睜開眼,只見護理師拍拍我告知手術結束囉~推回病房路上依舊昏沉想睡,稍微檢視一下包紮傷口處,是開在大腿側邊位置偏低,感覺傷口可能才10公分左右,整隻左腳麻藥還在,摸起來都沒有知覺,冰袋敷著也一點感覺都沒有,在不知不覺中又疲倦的睡著了。 醒來後還不能移動,先進行些微流質飲食,喝點水與茶碗蒸
術前做過功課的 知道大概的術前、術後要準備或應該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項 我知道這項手術有一段時間了,但其實...我怕做醜了,所以真正考慮要做,是這半年~一年裡的事,只是在等日期而已 這篇是比較像手術和術後幾天的分享日記,純屬個人經驗 我因為無人陪同到院而且搭乘大眾運輸 到院時全身是汗像瀑布,步行運
Thumbnail
20240322 凌晨,父親忽然高燒至39度,整個醫療團隊又再次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幸好退燒藥及時發揮作用,體溫在幾小時後得到了控制。但拔管的施行計畫也因此再度暫緩。 與主治醫生確認,不確定是否是因為發燒影響,呼吸並不順暢,因此呼吸器的功率再次回到全開。
Thumbnail
終於來到要開刀這一天,描寫我對開刀的陰影記憶,並記錄開刀當天的狀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原來手術的病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睡一覺而已… 一幕幕的醫院天花板燈具格局,配合護理師們推床的急促腳步聲,病人視角是這樣的啊! 進到金屬質感變多的手術病房,移到自動發熱的床上,護理師們幫我戴上檢測儀器與呼吸設備,她們各種對業務上的氣憤或焦急的對話,每每把我從未知的擔憂中拉回現實,聽到:「我現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