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只是不想成为你>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好长一段时间甚至至今,我都会时不时突然在想自己的性格是怎么塑造的。
通过自我对话、自省与回忆的过程来研究和寻求当中的因果关系。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没有一个固定的性格,并且认为自己所谓的外显人格都是由个人能力和沟通技巧组成的一种形象而已。
这其中的认知形成包括但不限于来自旁人的评语、自我感受的发掘和自省的结果输出。
在最近这段时间之前,除了生活经历,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形象表现和社会能力更多是透过影视剧和书籍里的内容习得的。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无论是看剧或看书,我的速度和进度都是很慢的。
我深刻地感知到我在看每一幕的情节、台词,每一段的字句的同时,脑袋会下意识地去各种琢磨当中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比如观察两个角色那样的对话会带来什么样的氛围或后果,他们会使用什么样的言语、词汇、语序、情绪递进和语气来说出他们的想法或达到他们的目的,这个过程里有什么是我可以尝试应用到现实生活里的。
即便看各种类型的真人秀综艺节目、脱口秀、访谈节目、相声或演讲,我也会在看到某些片段时按下暂停键并独自思考琢磨。
那是来自不同的人的创意和观点啊。
模仿和内化,并加以练习。
最后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态度”和“思维模式”。
我妈在我不同的年龄阶段里曾不止一次说过:也不知道你这性格到底像谁。
我每次都只是漫不经心地说我也不知道。
最近这段时间我开始发现,有一个真正带来影响的点突然破土而出,并肆意发芽野蛮生长。
好像,原来,其实是我在有意无意地以身边的人作为参照物,极力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不要让自己带有他们身上那些让我不舒服、不喜欢甚至讨厌的“性格”。
除非作为武器用在对付坏人上。
这点尤其体现在我和父母家人的相处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所谓的“性格”可能也是为了解决矛盾和问题而习得的。
举几个例子。
我爸的大男子主义、固执、专制是让我非常不舒服的点,所以我提醒自己不要成为跟他一样的人,然后我逐渐有了包容、开放和愿意接纳的“性格表现”,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能力”。
我妈的热心肠、委曲求全、多顾虑是让我非常看不惯的点,所以我提醒自己不要成为跟她一样的人,然后我逐渐有了淡漠、自私和大胆的“性格表现” ,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能力”。
我弟的不成熟、自私、依赖是让我非常讨厌的点,所以我提醒自己不要成为跟他一样的人,然后我逐渐有了较为成熟、较为会为他人着想、较为独立的“性格表现” ,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能力”。
看到吗,很冲突有没有,我讨厌的点却又在某一刻变成我需要习得的点。
但从人格多面性观点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因为不断变化和创造。
郁可唯也唱了,世上唯一不变,是人都善变。
都说原生家庭对个体的人格塑造很大,这话真不假。
而且不是普通的大。
是那种会让人突然在某个碎片化的日常生活点滴里赫然发现,原来这个影响已经扎根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土壤上,变成一个像是过滤网的存在,在主观意识懈怠时不受控制地筛选着成长过程中吸收的外来的好坏养分,然后结合并融为一体。
根深蒂固,如影随形。
而关于我自己的婚恋观的形成,或多或少也离不开这个依据。当然这是后话了。
向往婚姻或不婚的理由千千万万,但核心点都离不开你曾在家看到的场景和感受到的氛围,它们给你带来的感知与认知,足以成就或破坏你对婚恋的期望。
最后想说的是,我发现自己是个超级无敌任性的人,而且有越长大越任性的趋向,同时还发现我的各种性格表现和社会能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任性。为此,我可以习得各种技巧。
你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